一种植物履历与云端纪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5543发布日期:2021-02-26 23:1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履历与云端纪录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履历云端记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植物履历与云端纪录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植物(plants)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植物可以分为种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等,据估计现存大约有450000个物种。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温度、湿度、光线、淡水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种子植物共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借助光能及叶绿素,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产生葡萄糖等有机物,供植物体利用;在植物种植时需要对植物履历进行记录,但现有技术中的植物履历在记录时,无法长时间保存,不能上传至云端进行记录,在需要观看或查询时较为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植物履历与云端纪录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履历与云端纪录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履历与云端纪录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管理服务器、无线通讯模块、模数转换模块、ic、标签读写装置、信号处理模块、db、传输单元、云端服务器、云端存储单元,所述ic内部设置有id,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管理服务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管理服务器的输出端与db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b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管理服务器的输入端与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ic和标签读写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传输单元双向连接,所述传输单元与云端服务器双向连接,所述云端服务器与云端存储单元双向连接。
[0005]
优选的,所述ic是能够附着于种子的表面,且能够随着种子植入土中的ic标签。
[0006]
优选的,所述id用于记录植物的名称、品种、生长地、生长者、生长开始日、生长结束日以及包括培养基、肥料和药剂的生长方法乃至生长环境的信息。
[0007]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数据中转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中转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器和对比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对比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库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数据库模块包括种植方法查询单元,用于输入反应种植方法的信息,并接收和显示种植方法信息,所述种植方法信息包括植物苗木处理、种植方式、浇定根水和降温保温的建议信息。
[0009]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显示模块包括
音频模块与图像模块。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有的标签读写装置能够将每个种子的名称、品种、生长地、生长者、生长开始日、生长结束日以及包括培养基、肥料和药剂的生长方法乃至生长环境的信息输入id的内部,再通过数模转换模块与无线通讯模块的设置,能够将ic内部的信息传输至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将以往种植的植物履历通过信号处理模块的传输至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通过传输单元传输至云端服务器进行保存,再将现在种植的植物履历传输至db进行存储,便于使用者进行观测,实现能够长时间保存植物履历,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植物履历在记录时,无法长时间保存,不能上传至云端进行记录,在需要观看或查询时较为不便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ic示意图;
[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显示模块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数据库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植物履历与云端纪录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管理服务器、无线通讯模块、模数转换模块、ic、标签读写装置、信号处理模块、db、传输单元、云端服务器、云端存储单元,ic内部设置有id,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管理服务器的输出端连接,管理服务器的输出端与db的输入端连接,db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管理服务器的输入端与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ic和标签读写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器与传输单元双向连接,传输单元与云端服务器双向连接,云端服务器与云端存储单元双向连接。
[0017]
请参阅图1,ic是能够附着于种子的表面,且能够随着种子植入土中的ic标签,避免因ic标签不能入土导致检测生长环境与生长进度不能实时记录,影响数据存储的情况出现;
[0018]
请参阅图1,id用于记录植物的名称、品种、生长地、生长者、生长开始日、生长结束日以及包括培养基、肥料和药剂的生长方法乃至生长环境的信息,能够便于使用者观测,且可以直接将数据传输至管理服务器,不需要手动存储;
[0019]
请参阅图1,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数据中转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数据中转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器和对比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对比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库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能够将本次种植与以往种植的植物进行对比分析,便于观察两次种植的不同处;
[0020]
请参阅图4,数据库模块包括种植方法查询单元,用于输入反应种植方法的信息,并接收和显示种植方法信息,种植方法信息包括植物苗木处理、种植方式、浇定根水和降温保温的建议信息,用于对比以往的种植方法;
[0021]
请参阅图3,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显示模块包括音频模块与图像模块,能够便于使用者观察种植信息,且能够在种植误差时通过音频模块和图像模块进行显示;
[0022]
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设有的标签读写装置能够将每个种子的名称、品种、生长地、生长者、生长开始日、生长结束日以及包括培养基、肥料和药剂的生长方法乃至生长环境的信息输入id的内部,再通过数模转换模块与无线通讯模块的设置,能够将ic内部的信息传输至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将以往种植的植物履历通过信号处理模块的传输至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通过传输单元传输至云端服务器进行保存,再将现在种植的植物履历传输至db进行存储,便于使用者进行观测,实现能够长时间保存植物履历,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植物履历在记录时,无法长时间保存,不能上传至云端进行记录,在需要观看或查询时较为不便的情况出现。
[002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