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控制器散热装置

文档序号:25715439发布日期:2021-07-02 19:3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控制器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控制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控制器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指挥全机中各个部件自动协调工作。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计算机能够自动按照程序设定的步骤进行一系列操作,以完成特定任务。

现有的计算机内部的各种电子元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热量,不能及时地将这些热量排出,计算机主机将会因为过热而产生损坏,其中计算机控制器的工作量最大,其产生的热量也最多,导致其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一种计算机控制器散热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以对计算机控制器进行快速散热的一种计算机控制器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控制器散热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吸热块,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盒,所述第一吸热块的顶部设置有计算机控制器本体,所述散热盒的一侧固定连有电机盒,所述散热盒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计算机控制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水冷散热机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微型电机、螺纹杆、螺纹块和散热风扇,所述微型电机设置在电机盒内腔的底部,所述螺纹杆与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块的内圈与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螺纹块的底部;水冷散热机构,所述水冷散热机构包括微型水泵、冷凝液盒和冷凝液管,所述微型水泵的底部与计算机控制器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凝液盒的一侧与微型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凝液管的一端与微型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冷凝液管的另一端与冷凝液盒的顶部连通;所述散热盒的一侧设置有冷风机构,所述散热盒远离冷风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出风机构。

优选的,所述冷风机构包括第一风盒、进风风扇、进风管和风孔,所述第一风盒设置在散热盒的一侧,所述进风风扇与第一风盒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进风管与第一风盒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一风孔设置在进风管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出风机构包括第二风盒、出风风扇和出风口,所述第二风盒设置在散热盒的一侧,所述出风风扇设置在散热盒的一侧,所述出风口设置在第二风盒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计算机控制器本体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吸热块,所述第二吸热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吸热铜管。

优选的,所述计算机控制器本体底部设置有第二吸热铜管,所述第二吸热块远离第一吸热铜管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螺纹块的顶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散热盒内腔的顶部设置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滑块的外侧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吸热块,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第一风盒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控制器散热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控制器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冷散热机构,可以更加快速对计算机控制器本体进行散热,使得计算机控制器本体温度可以有效的降低,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微型电机带动螺纹杆运动,螺纹杆带动螺纹块运动,螺纹块带动散热风扇运动,从而可以对冷凝液管进行快速散热,解决了现有的计算机内部的各种电子元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热量,不能及时地将这些热量排出,计算机主机将会因为过热而产生损坏,其中计算机控制器的工作量最大,其产生的热量也最多,导致其因温度过高而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控制器散热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水冷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冷风机构和出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第二吸热铜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板;2、第一吸热块;3、计算机控制器本体;4、电机盒;5、驱动机构;51、微型电机;52、螺纹杆;53、螺纹块;54、散热风扇;6、水冷散热机构;61、微型水泵;62、冷凝液盒;63、冷凝液管;7、第二吸热块;8、第一吸热铜管;9、散热片;10、冷风机构;101、第一风盒;102、进风风扇;103、进风管;104、风孔;11、进风口;12、出风机构;121、第二风盒;122、出风风扇;123、出风口;13、滑块;14、滑槽;15、散热盒;16、第二吸热铜管;17、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控制器散热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水冷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冷风机构和出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第二吸热铜管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计算机控制器散热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吸热块2,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盒15,第一吸热块2的顶部设置有计算机控制器本体3,散热盒15的一侧固定连有电机盒4,散热盒15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5,计算机控制器本体3的顶部设置有水冷散热机构6;散热盒15的一侧设置有冷风机构10,散热盒15远离冷风机构10的一侧设置有出风机构12。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和图1所示,水冷散热机构6,水冷散热机构6包括微型水泵61、冷凝液盒62和冷凝液管63,微型水泵61的底部与计算机控制器本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冷凝液盒62的一侧与微型水泵61的进水口连通,冷凝液管63的一端与微型水泵61的出水口连通,冷凝液管63的另一端与冷凝液盒62的顶部连通。

计算机控制器本体3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吸热块7,第二吸热块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吸热铜管8。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吸热块7吸收计算机控制器本体3的热量,第二吸热块7通过第一吸热铜管8将热量传递至冷凝液管,微型水泵61将冷凝液盒62内的冷凝液抽取,在冷凝液管63内循环,带走计算机控制器本体3的热量,对计算机控制器本体3进行降温。

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冷风机构10包括第一风盒101、进风风扇102、进风管103和风孔104,第一风盒101设置在散热盒15的一侧,进风风扇102与第一风盒10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进风管103与第一风盒101的一侧连通,第一风孔104设置在进风管103的一侧。

出风机构12包括第二风盒121、出风风扇122和出风口123,第二风盒121设置在散热盒15的一侧,出风风扇122设置在散热盒15的一侧,出风口123设置在第二风盒121的一侧。

计算机控制器本体3底部设置有第二吸热铜管16,第二吸热块7远离第一吸热铜管8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片9。

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吸热块2,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17,第一风盒101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11。

需要说明的是:进风风扇102将外界温度较低空气送入散热盒15内部,出风风扇122将散热盒15内部温度较高的空气抽出,送往外界,出风风扇122和进风风扇102互相配合,对散热盒15内部进行降温。

参考图1所示,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包括微型电机51、螺纹杆52、螺纹块53和散热风扇54,微型电机51设置在电机盒4内腔的底部,螺纹杆52与微型电机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螺纹块53的内圈与螺纹杆52的外侧螺纹连接,散热风扇54设置在螺纹块53的底部。

螺纹块53的顶部设置有滑块13,散热盒15内腔的顶部设置有与滑块13配合使用的滑槽14,滑块13的外侧与滑槽14的内壁滑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微型电机51带动螺纹杆52运动,螺纹杆52带动螺纹块53运动,螺纹块53带动散热风扇54进行运动,可以对冷凝液管63进行降温,提高冷凝液管63降温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控制器散热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计算机控制器本体3进行工作时,启动微型水泵61,微型水泵61从冷凝液盒62抽出冷凝液,使得冷凝液在冷凝液管63内循环,第二吸热块7吸收计算机控制器本体3散发的热量,部分热量通过第一吸热铜管8被冷凝液管63吸收,其余热量通过散热片9散发,启动微型电机51,微型电机51带动螺纹杆52转动,螺纹杆52带动螺纹块53转动,螺纹块53带动散热风扇54运动,从而对冷凝液管63进行散热,启动进风风扇102,进风风扇102通过进风口11将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送入散热盒15内,通过风孔104,将冷风均匀对计算机控制器本体3进行散热,通过出风风扇122将散热盒15内部的热空气抽出,使得计算机控制器本体3的温度降低,无法影响计算机控制器本体3的正常工作。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控制器散热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控制器散热装置,通过设置水冷散热机构6,可以更加快速对计算机控制器本体3进行散热,使得计算机控制器本体3温度可以有效的降低,通过设置驱动机构5,微型电机51带动螺纹杆52运动,螺纹杆52带动螺纹块53运动,螺纹块53带动散热风扇54运动,从而可以对冷凝液管63进行快速散热,解决了现有的计算机内部的各种电子元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热量,不能及时地将这些热量排出,计算机主机将会因为过热而产生损坏,其中计算机控制器的工作量最大,其产生的热量也最多,导致其因温度过高而损坏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