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生作业用的自动审题评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278867发布日期:2021-06-01 17:24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学生作业用的自动审题评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教育教学考试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了一种学生作业用的自动审题评分方法。



背景技术:

考试是学生生涯中最为平常和重要的事件之一,学校举行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是为了对学生现阶段学习情况的测试,学校、教师能够根据测试结果对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而中考、高考等是学生生涯中最为重要的考试,考试成绩的好坏涉及到学生以后的发展和进步空间。

考试一般都较为集中,教师出题、阅卷、评分会需要大量的时间,为了提高阅卷效率和降低教师的劳动强度,继而有了读卡机等设备,通过设置特定格式的答题卡,用读卡机读取答题卡后上传至电脑,用电脑软件进行评分,这种方式对题型、考试方式限制比较大,考试的试卷数据也仅仅为当前班级的数据,数据少,无法形成有效的参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学生作业用的自动审题评分方法,能够汇集全国各地的考试信息并进行集中评分,形成考试信息大数据库,减少教师的劳动强度,为教师、学校、教育部门等提供数据参考。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学生作业用的自动审题评分方法,所述方法是基于评分系统实现的,所述评分系统包括信息处理服务端和分别与信息处理服务端连接的多个评分终端;

所述评分终端包括控制器、扫描单元、显示单元、发送存储单元和接收存储单元,所述扫描单元用于采集试卷数据,并将试卷数据传输至发送存储单元,所述发送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试卷数据和将试卷数据发送至信息处理服务端,所述接收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存储信息处理服务端将试卷数据处理完毕后形成的得分数据,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发送存储单元和接收存储单元中的电子数据,控制器用于控制扫描单元、显示单元、发送存储单元和接收存储单元;

所述信息处理服务端包括信息处理单元、前端存储单元和后端存储单元,所述前端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存储评分终端传输的试卷数据,所述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对试卷数据进行处理,所述后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信息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得分数据并将得分数据传输至评分终端;

所述评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控制器控制扫描单元采集数据形成试卷数据,然后将试卷数据存储至发送存储单元,并于显示单元上进行显示;

s2:前端存储单元接收到试卷数据后进行存储并传输至信息处理单元,信息处理单元对试卷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形成得分数据并将得分数据传输至后端存储单元,后端存储单元对得分数据进行存储并将得分数据传输至评分终端的接收存储单元;

s3:通过接收存储单元接收并存储信息处理服务端传输的得分数据,得分数据经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扫描单元采集试卷数据后,按照评分终端信息、学生信息、考试信息和地区信息进行编码形成试卷索引编号,将试卷数据及试卷索引编号同时传输至发送存储单元,发送存储单元按照试卷索引编号及所对应的试卷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并发送至信息处理服务端,信息处理服务端的前端存储单元、后端存储单元和评分终端的接收存储单元均按照试卷索引编号及所对应的试卷信息进行分类存储、传输。

所述的评分终端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上端的触摸控制屏,所述箱体包括矩形结构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隔板、设置在外壳内的读取装置和设置在外壳一侧的拍摄装置,所述外壳借助隔板分隔为上腔和下腔,所述读取装置设置于上腔内,所述外壳后端上部设置有放纸口且与读取装置输入端相对应,所述外壳前端设置有取纸口且与上腔位置对应,所述外壳前端设置有存放口且与下腔位置相对应。

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与拍摄装置外形适配的凹槽,凹槽内顶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拍摄装置与固定座为转动式连接。

所述外壳的上腔底部设置有承放板,所述外壳设置有拍摄装置的一侧上设置有与承放板适配的开口且承放板的外侧上设置有拉手。

所述拉手包括外框和设置在外框上的d形环,所述外框中部设置有竖杆,竖杆由外框上端贯穿并延伸至外框下端,所述d形环平面的一侧套装于竖杆上形成转动式连接。

所述存放口上设置有侧开门,所述取纸口上设置有挡板,挡板宽度与取纸口相同,挡板高度小于取纸口的高度,挡板底部与取纸口底边固定,所述外壳上腔内设置有导板,所述导板一端设置于读取装置输出口、另一端向下倾斜固定于上腔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学生作业用的自动审题评分方法,将纸质试卷形成电子试卷数据通过评分终端进行分类存储并传输至信息处理服务端,信息处理服务端将全国各地的试卷数据进行评分和存储,实现了全国学校考生信息和试卷信息的大数据库,这些试卷数据为教师提供数据参考,方便教师对教育方式和教育方向作出调整,为教育部门提供数据参考,方便教育部门对教育政策的调整,评分终端的发送存储单元、信息处理服务端的前端存储单元均存储着原始的试卷数据,评分终端的接收存储单元、信息处理服务端的后端存储单元均存储着评分后的试卷数据,两套数据相互核对,保证了试卷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避免了某个设备的损坏造成数据丢失无法恢复。

附图说明

图1是评分终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评分终端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3是评分终端的外壳的另一个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评分终端的拉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触摸控制屏,2、外壳,3、隔板,4、读取装置,5、拍摄装置,6、固定座,7、承放板,8、外框,9、d形环,10、竖杆,11、侧开门,12、挡板,13、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学生作业用的自动审题评分方法,所述方法是基于评分系统实现的,所述评分系统包括信息处理服务端和分别与信息处理服务端连接的多个评分终端;

所述评分终端包括控制器、扫描单元、显示单元、发送存储单元和接收存储单元,所述扫描单元用于采集试卷数据,并将试卷数据传输至发送存储单元,所述发送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试卷数据和将试卷数据发送至信息处理服务端,所述接收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存储信息处理服务端将试卷数据处理完毕后形成的得分数据,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发送存储单元和接收存储单元中的电子数据,控制器用于控制扫描单元、显示单元、发送存储单元和接收存储单元;

所述信息处理服务端包括信息处理单元、前端存储单元和后端存储单元,所述前端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存储评分终端传输的试卷数据,所述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对试卷数据进行处理,所述后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信息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得分数据并将得分数据传输至评分终端;

所述评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控制器控制扫描单元采集数据形成试卷数据,然后将试卷数据存储至发送存储单元,并于显示单元上进行显示;

s2:前端存储单元接收到试卷数据后进行存储并传输至信息处理单元,信息处理单元对试卷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形成得分数据并将得分数据传输至后端存储单元,后端存储单元对得分数据进行存储并将得分数据传输至评分终端的接收存储单元;

s3:通过接收存储单元接收并存储信息处理服务端传输的得分数据,得分数据经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将纸质试卷形成电子试卷数据通过评分终端进行分类存储并传输至信息处理服务端,信息处理服务端将全国各地的试卷数据进行评分和存储,实现了全国学校考生信息和试卷信息的大数据库,这些试卷数据为教师提供数据参考,方便教师对教育方式和教育方向作出调整,为教育部门提供数据参考,方便教育部门对教育政策的调整,评分终端的发送存储单元、信息处理服务端的前端存储单元均存储着原始的试卷数据,评分终端的接收存储单元、信息处理服务端的后端存储单元均存储着评分后的试卷数据,两套数据相互核对,保证了试卷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避免了某个设备的损坏造成数据丢失无法恢复。

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扫描单元采集试卷数据后,按照评分终端信息、学生信息、考试信息和地区信息进行编码形成试卷索引编号,将试卷数据及试卷索引编号同时传输至发送存储单元,发送存储单元按照试卷索引编号及所对应的试卷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并发送至信息处理服务端,信息处理服务端的前端存储单元、后端存储单元和评分终端的接收存储单元均按照试卷索引编号及所对应的试卷信息进行分类存储、传输。

试卷数据按照评分终端信息、学生信息、考试信息和地区信息进行编码形成试卷索引编号,通过编号对试卷数据进行分离,方便进行针对性的查找和筛选。

如图1-4所示,所述的评分终端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上端的触摸控制屏1,所述箱体包括矩形结构的外壳2、设置在外壳2内的隔板3、设置在外壳2内的读取装置4和设置在外壳2一侧的拍摄装置5,所述外壳2借助隔板3分隔为上腔和下腔,所述读取装置4设置于上腔内,所述外壳2后端上部设置有放纸口且与读取装置4输入端相对应,所述外壳2前端设置有取纸口且与上腔位置对应,所述外壳2前端设置有存放口且与下腔位置相对应。

读取装置4和拍摄装置5分别借助数据线与触摸控制屏1连接,试卷或答题卡通过读取装置4进行扫描,通过触摸控制屏1可进行操作、控制和查看,上腔内设置读取装置4,读取装置4的输入端与放纸口对应,而且都设置在外壳2的上部,方便操作人员放入,无需弯腰,下腔为存储腔,用于存储,可以将已读取完的、未读取的、空白的纸张或其他进行暂时存储,而且凭借存储纸张的重量可以起到稳定重心的作用,在评分机底部设置滑轮,可以方便移动,移动时借助存储纸张的重量使重心下移,移动时更加稳定,不易侧翻。

如图3所示,所述外壳2一侧设置有与拍摄装置5外形适配的凹槽,凹槽内顶端设置有固定座6,所述拍摄装置5与固定座6为转动式连接。

拍摄装置5设置于外壳2外侧的凹槽内,使用时手动将拍摄装置5拉开,使拍摄装置5水平悬伸,即可进行使用,不用时,可以收到凹槽内,减少占用空间,也防止移动时遭到碰撞或受到其他物品、人员的碰撞。

如图3所示,所述外壳2的上腔底部设置有承放板7,所述外壳2设置有拍摄装置5的一侧上设置有与承放板7适配的开口且承放板7的外侧上设置有拉手。

在上腔底部设置可抽拉的承放板7,使用时由外壳2设置有拍摄装置5的一侧拉出,拍摄时通过人工手动对成册的本子进行翻动,由拍摄装置5进行拍摄上传,承放板7可以放置成册的本子,使翻动时更加平稳,拍摄的更加清楚,而且翻动时无需再用手用力托着,使用非常方便,不用时,将承放板7推回外壳2的上腔内,减少占用空间,而且不会造成阻碍。

如图4所示,所述拉手包括外框8和设置在外框8上的d形环9,所述外框8中部设置有竖杆10,竖杆10由外框8上端贯穿并延伸至外框8下端,所述d形环9平面的一侧套装于竖杆10上形成转动式连接。

d形环9借助竖杆10可进行旋转,需要拉出承放板7时,转动d形环9,将其弧形一侧向外,然后用手拉动d形环9即可将承放板7拉出,承放板7使用完毕后,转动d形环9,将其平面的一侧向外,然后用手直接推动承放板7,使其滑动进入外壳2上腔内,推拉方便,进一步提高了美观性。

如图1所示,所述存放口上设置有侧开门11,所述取纸口上设置有挡板12,挡板12宽度与取纸口相同,挡板12高度小于取纸口的高度,挡板12底部与取纸口底边固定,所述外壳2上腔内设置有导板13,所述导板13一端设置于读取装置4输出口、另一端向下倾斜固定于上腔底部。

存放口借助侧开门11进行封闭,上腔取纸口借助挡板12遮挡下半部分,读取完毕后,纸张由读取装置4与输入端相对一侧的输出端滑出,滑出后落到导板13上,导板13为倾斜设置,纸张顺着导板13向取纸口处滑动,并借助挡板12阻挡,最后在取纸口处堆叠,使用非常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