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PP交互的差异化智能备电系统与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877086发布日期:2021-04-30 12:53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APP交互的差异化智能备电系统与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网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app交互的差异化智能备电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1、5g业务承接后,铁塔共享站点原有2g、3g、4g备电服务无法保证,造成基站备电容量不足提前退服,需要对不同网络灵活备电;

2、运营商降低电费开支,对部分站点提出夜间免责时段关负载、定时关负载的需求、降低电费支出成本;

3、共享站点各运营商差异化发电服务需求增加,发电费用存在争议、核查难、回款难;

4、解决个别运营商或租户出现欠电费等问题,无法灵活停服及恢复上线;

6、许多工业用户和居民用户用电管理模糊并且存在漏洞,对用电能效、用电安全、实时监控等方面欠缺;

5、部分厂家成本高,给用户造成巨大的成本压力,系统老旧不智能化,无法广泛实施,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传统备电过程繁琐、不灵活、成本高、备电管理存在漏洞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app交互的差异化智能备电系统与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app交互的差异化智能备电系统,包括有智能备电终端,所述智能备电终端通过互联网技术连接有后台和客户端,所述后台用于边缘计算,所述客户端安装有智能备电系统app,所述智能备电终端通过dc/ac转换器连接有配电网;

所述智能备电终端包括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通信模块,用于与后台、客户端进行远程数据的传输,所述控制器连接有存储器,用于对数据进行存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定时器,用于将所监测到的电参数可按设定时间定时保存在存储器中,同时定时上传到后台,供用户自行下载或以后查询使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数据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对电参数的监测、电参数的统计,以及对线路剩于电流检测,所述控制器连接有策略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开出设定与执行功能和就地与远方多种控制策略自学分析功能。

优选的,所述策略控制模块分为一级策略、二级策略、三级策略、特殊策略模式,一级策略可进行定时控制、分时段控制,二级策略可进行用电时长、用电功率z值、用电电压、用电电流、用电电度、谐波,三级策略可进行预定自定义策略,供用户自行设置,特殊策略可进行安全用电方面的策略配置。

一种基于app交互的差异化智能备电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s1,启动差异化智能备电系统app查询电参数或下发配置参数、告警提示、消息推送;

s2,智能备电终端通信模块接收响应查询命令,告警主动上报、定时上送、响应控制命令;

s3,智能备电终端数据信息处理模块进行电参数监测、统计计算、分析处理、存储管理;

s4,智能备电终端策略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开出设定及执行,就地和远方多种控制策略自学分析。

优选的,所述s1中,用户启动差异化智能备电系统app,查询相关用电参数,后台会自动对应筛选数据库信息,提取所需数据展示出来,后台具备边缘计算功能,将所接收的智能备电终端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结合预警限值和历史数据分析,当所接收的用电数据超过限值门槛后从而会发送告警提示或消息推送,起到提醒使用人员注意用电超标或用电存在安全隐患情况。

优选的,所述s2中,当智能备电终端的通信模块接收到智能备电系统app所发出对应的查询命令后,智能备电终端会实时响应命令,通过内部控制器处理,及进回传相应命令信息,当智能备电终端检测到有用电异常或用电越限、用电安全问题需要报警时,则立即启动告警主动上报机制,实时将告警状态信息上传给云端或后台系统,另外,智能备电终端设备运行正常,用电没有安全隐患、用电无越限时,则定时送相关用电信息数据,实时监测并存储用电相关数据。

优选的,所述s3中,电参数监测用于监测用户用电电压、电流、功率、电度、谐波;统计计算用于统计用户每分钟、每小时、每天、每月、每年的用电电度情况,也用于按设计进行分时段统计,也用于统计用户用电功率情况,可按预先设定值统计分析出每小时、每天、每月、每年用电最大或最小功率值;通过对剩余电流大小的判断,再比较内部设定的阀值,一旦线路剩余电流过大,则立即切断用电回路,并将告警信息上送,通过云端或后台进行消息推送到智能备电系统app上,提醒用户及时解决该用电安全问题后,才能继续用电,否则可能造成人身财产安全。

优选的,所述s4中,每种策略投入前自进行自学预演及分析正确与否,以保证设定策略执行可靠,自学步骤为,依次进行设定策略、保存、通过智能备电系统app或就地启动自学按钮,查看各状态指示灯及开出机构是否正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启动差异化智能备电系统app查询电参数或下发配置参数、告警提示、消息推送;本发明,智能备电终端通信模块接收响应查询命令,告警主动上报、定时上送、响应控制命令;本发明,智能备电终端数据信息处理模块进行电参数监测、统计计算、分析处理、存储管理;本发明,智能备电终端策略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开出设定及执行,就地和远方多种控制策略自学分析。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差异化智能备电系统app策略流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策略控制模块策略模式流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策略预演流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app交互的差异化智能备电系统,包括有智能备电终端,所述智能备电终端通过互联网技术连接有后台和客户端,所述后台用于边缘计算,所述客户端安装有智能备电系统app,所述智能备电终端通过dc/ac转换器连接有配电网;

所述智能备电终端包括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通信模块,用于与后台、客户端进行远程数据的传输,所述控制器连接有存储器,用于对数据进行存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定时器,用于将所监测到的电参数可按设定时间定时保存在存储器中,同时定时上传到后台,供用户自行下载或以后查询使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数据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对电参数的监测、电参数的统计,以及对线路剩于电流检测,所述控制器连接有策略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开出设定与执行功能和就地与远方多种控制策略自学分析功能。

所述策略控制模块分为一级策略、二级策略、三级策略、特殊策略模式,一级策略可进行定时控制、分时段控制,二级策略可进行用电时长、用电功率z值、用电电压、用电电流、用电电度、谐波,三级策略可进行预定自定义策略,供用户自行设置,特殊策略可进行安全用电方面的策略配置。

一种基于app交互的差异化智能备电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s1,启动差异化智能备电系统app查询电参数或下发配置参数、告警提示、消息推送;

s2,智能备电终端通信模块接收响应查询命令,告警主动上报、定时上送、响应控制命令;

s3,智能备电终端数据信息处理模块进行电参数监测、统计计算、分析处理、存储管理;

s4,智能备电终端策略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开出设定及执行,就地和远方多种控制策略自学分析。

所述s1中,用户启动差异化智能备电系统app,查询相关用电参数,后台会自动对应筛选数据库信息,提取所需数据展示出来,后台具备边缘计算功能,将所接收的智能备电终端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结合预警限值和历史数据分析,当所接收的用电数据超过限值门槛后从而会发送告警提示或消息推送,起到提醒使用人员注意用电超标或用电存在安全隐患情况。

所述s2中,当智能备电终端的通信模块接收到智能备电系统app所发出对应的查询命令后,智能备电终端会实时响应命令,通过内部控制器处理,及进回传相应命令信息,当智能备电终端检测到有用电异常或用电越限、用电安全问题需要报警时,则立即启动告警主动上报机制,实时将告警状态信息上传给云端或后台系统,另外,智能备电终端设备运行正常,用电没有安全隐患、用电无越限时,则定时送相关用电信息数据,实时监测并存储用电相关数据。

所述s3中,电参数监测用于监测用户用电电压、电流、功率、电度、谐波;统计计算用于统计用户每分钟、每小时、每天、每月、每年的用电电度情况,也用于按设计进行分时段统计,也用于统计用户用电功率情况,可按预先设定值统计分析出每小时、每天、每月、每年用电最大或最小功率值;通过对剩余电流大小的判断,再比较内部设定的阀值,一旦线路剩余电流过大,则立即切断用电回路,并将告警信息上送,通过云端或后台进行消息推送到智能备电系统app上,提醒用户及时解决该用电安全问题后,才能继续用电,否则可能造成人身财产安全。

所述s4中,每种策略投入前自进行自学预演及分析正确与否,以保证设定策略执行可靠,自学步骤为,依次进行设定策略、保存、通过智能备电系统app或就地启动自学按钮,查看各状态指示灯及开出机构是否正常。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