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有利区的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70128发布日期:2022-08-02 20:2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页岩气有利区的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页岩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页岩气有利区的选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2.在开采页岩中的天然气时,由于不同区域页岩内的天然气的储量不同,需要根据天然气的储量,划分页岩气有利区的选区,并根据不同的选区制定不同的开采计划。
3.相关技术根据页岩埋藏深度与储层厚度、有机质丰度、页岩孔隙度、含量气性和页岩脆性矿物含量来进行选区上的划分。
4.但是海相页岩储层中的ⅰ类储层不能仅从埋藏深度与储层厚度来表征,需要进一步具体到ⅰ类储层的连续厚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页岩气有利区的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依靠连续沉积厚度、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压力系数和埋藏深度对页岩气有利区进行划分,补充相关技术中ⅰ类储层连续厚度这一指标的空白,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页岩气有利区的分布。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页岩气有利区的划分方法,该方法包括:
7.当沉积环境中的铀钍比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得连续沉积厚度;
8.根据ⅰ类储层条件,获得所述页岩气有利区中的ⅰ类储层连续厚度;
9.获得压力系数和埋藏深度;
10.根据所述连续沉积厚度、所述ⅰ类储层连续厚度、所述压力系数和所述埋藏深度,对所述页岩气有利区进行划分。
1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页岩气有利区的划分装置,该装置包括:
12.获取模块,用于当沉积环境中的铀钍比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得连续沉积厚度;
13.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ⅰ类储层条件,获得所述页岩气有利区中的ⅰ类储层连续厚度;
14.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得压力系数和埋藏深度;
15.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续沉积厚度、所述ⅰ类储层连续厚度、所述压力系数和所述埋藏深度,对所述页岩气有利区进行划分。
16.可选地,所述划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连续沉积厚度大于第一连续沉积厚度,且所述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大于第一ⅰ类储层连续厚度,且所述压力系数大于或等于压力系数阈值,且所述埋藏深度属于埋藏深度取值范围时,将所述页岩气有利区划分入一类区。
17.可选地,所述划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连续沉积厚度大于第二连续沉积厚度,且所述连续沉积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连续沉积厚度,且所述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大于第二ⅰ类储层连续厚度,且所述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小于所述第一ⅰ类储层连续厚度,且压力系数大于或等于
所述压力系数阈值且所述埋藏深度属于所述埋藏深度取值范围时,将所述页岩气有利区划分入二类区。
18.可选地,所述划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连续沉积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连续沉积厚度,且所述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小于所述第二ⅰ类储层连续厚度,且所述压力系数小于所述压力系数阈值,且所述埋藏深度不属于所述埋藏深度取值范围时,将所述页岩气有利区划分入三类区。
19.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总有机碳值大于总有机碳阈值且所述有效孔隙度大于有效孔隙度阈值,且所述脆性矿物含量大于脆性矿物含量阈值,且所述含气量大于所述含气量阈值时,获得ⅰ类储层;根据所述ⅰ类储层,获得所述ⅰ类储层连续厚度。
20.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得地层压力和静液柱压力;将所述地层压力和所述静液柱压力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压力系数。
21.可选地,所述划分模块,还用于获得所述页岩气有利区的实际产量;根据所述实际产量,对所述页岩气有利区进行重新划分。
2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方面所述的页岩气有利区的划分方法。
2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方面所述的页岩气有利区的划分方法。
2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上述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上述计算机指令,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指令,使得上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上方面所述的页岩气有利区的划分方法。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6.获取连续沉积厚度、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压力系数和埋藏深度后,根据前述的四个评价参数,将页岩气有利区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本方法丰富了页岩气有利区的划分方法,使得页岩气有利区的优选方法能够满足现行开发环境变化以及开发过程对精度的要求,以提高页岩气开发的经济效益,可以辅助技术人员针对不同的页岩气有利区制定不同的开采计划。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页岩气有利区的划分方法的流程图;
30.图3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页岩气有利区的划分方法的流程图;
31.图4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toc与铀钍比值的曲线图;
32.图5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粘土矿物含量与铀钍比值的曲线图;
33.图6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toc与铀钍比值的曲线图;
34.图7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ⅰ类储层连续厚度与测试产量的曲线图;
35.图8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产层中深与压力系数的曲线图;
36.图9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页岩气有利区的划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0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39.首先,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进行介绍:
40.页岩气有利区:指在该片区域内,蕴藏有可以开发的矿物资源(指页岩气或者页岩油)。通常将页岩气有利区划分为三类:一类区、二类区和三类区。一类区指该区域内矿物资源蕴藏量充足,开采难度低,开采价值较大;二类区指该区域内矿物资源蕴藏量较多,开采难度适中,开采价值适中;三类区指该区域内矿物资源蕴藏量较少,开采难度较大,开采价值较小。
41.压力系数:指地层压力系数,是地层压力与静液柱压力的比值,用于判断地层是否有开发价值,也可以用于判断地层压力是否正常。
42.有机孔发育程度:指在页岩中由有机质发育而来的孔隙所对应的孔隙大小。
43.地层压力:简称“地压”,指作用在岩石孔隙内流体(页岩油、页岩气或水)上的压力。
44.静液柱压力:指由静止液体重力产生的压力。
45.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系统100包括:终端101和服务器102。终端101与服务器102以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的方式连接。图1以计算机系统100包括终端101与服务器102为例。
46.终端101安装和运行有数据处理与分类的应用程序。终端101的包括: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播放器、mp4播放器和膝上型便携计算机中的至少一种。
47.服务器102用于处理数据或者接收数据,服务器102为可选设备。可选地,终端101承担主要计算工作,服务器102承担次要计算工作;或者终端101和服务器102两者之间采用分布式计算架构进行协同计算;或者服务器102承担主要计算工作,终端101承担次要计算工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终端101的数量可以更多或更少。比如终端101可以仅为一个,或者终端101几十个或几百个,或者更多数量。本技术实施例对终端101的数量不加以限定。
48.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页岩气有利区的划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计算机系统100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9.步骤201,当沉积环境中的铀钍比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得连续沉积厚度。
50.沉积环境指由沉积作用所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沉积环境包括:强氧化环境、弱氧化环境、弱还原环境、强还原环境中的至少一种。在另一种分类方式中,沉积环境还可以包
括:冰川环境、沙漠环境、湖泊和沼泽环境、冲积环境、浅海环境、深海环境、浊流盆地环境中的至少一种。本技术以沉积环境为深海强还原沉积环境为例进行介绍。
51.铀钍比值即为元素铀(u)与元素钍(th)的比值,记为u/th。铀钍比值可以指示沉积环境的种类。
52.连续沉积厚度指在沉积环境中u/th大于预设阈值所对应的地层厚度。连续沉积厚度所对应的数据可以是实时的数据,也可以是历史的数据。连续沉积厚度的获得方式可以是实时测量获得,也可以是通过网络获得,也可以是通过读取本地历史数据获得,也可以是接收其他终端的数据获得,本技术对连续沉积厚度的获得方式不做限定。
53.步骤202,根据ⅰ类储层条件,获得页岩气有利区中的ⅰ类储层连续厚度。
54.在本技术中,ⅰ类储层指满足ⅰ类储层条件的储层。ⅰ类储层条件包括有效孔隙度、脆性矿物含量、含气量、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中的至少一种。
[0055]ⅰ类储层连续厚度所对应的数据可以是实时的数据,也可以是历史的数据。ⅰ类储层连续厚度的获得方式可以是实时测量获得,也可以是通过网络获得,也可以是通过读取本地历史数据获得,也可以是接收其他终端的数据获得,本技术对ⅰ类储层连续厚度的获得方式不做限定。
[0056]
步骤203,获得压力系数和埋藏深度。
[0057]
压力系数指地层压力系数,用于判别地层压力是否正常和确定页岩气有利区的开发层系。通常的,相同压力系数的地层可以使用同一套开发方式开发,不同压力系数的地层需要使用不同的开发方式来开发。
[0058]
埋藏深度指页岩气有利区的埋藏深度。
[0059]
步骤204,根据连续沉积厚度、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压力系数和埋藏深度,对页岩气有利区进行划分。
[0060]
可选地,获得页岩气有利区的划分结果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查表获得,或者检索获得,或者获得。本技术对获得页岩气有利区的划分结果的方式不做限定。
[0061]
示例性的,以列表的形式,给出一种有利区划分标准,请参见表1。
[0062]
表1有利区划分标准
[0063][0064]
示例性的,在表1中,当连续沉积厚度大于4m,且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大于或等于10m,
且压力系数大于或等于1.2,且埋藏深度属于区间[2000,4500]时,页岩气有利区为一类区。
[0065]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获取连续沉积厚度、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压力系数和埋藏深度后,并根据前述的四个评价参数,将页岩气有利区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本方法丰富了页岩气有利区的划分方法,使得页岩气有利区的优选方法能够满足现行开发环境变化以及开发过程对精度的要求,以提高页岩气开发的经济效益,可以辅助技术人员针对不同的页岩气有利区制定不同的开采计划。
[0066]
图3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页岩气有利区的划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计算机系统100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7]
步骤301,当沉积环境中的铀钍比值大于预设比值时,获得连续沉积厚度。
[0068]
有机孔发育程度指在页岩中由有机质发育而来的孔隙所对应的孔隙大小。有机孔发育程度的获得方式可以是实时测量获得,也可以是通过网络获得,也可以是通过读取本地历史数据获得,也可以是接收其他终端的数据获得,本技术对有机孔发育程度的获得方式不做限定。
[0069]
示例性的,预设比值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例如预设比值为1.25。
[0070]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铀钍比值的获取方式较为方便,且铀钍比值可以指示沉积环境。铀钍比值与总有机碳值呈正相关关系,图4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toc与铀钍比值的曲线图。如图4所示,当铀钍比值大于1.25时,toc值具有4%的特点,请参照表2,表2示出一种ⅰ类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当铀钍比值大于1.25时,储层满足ⅰ类储层分类评价标准的中的toc参数标准。此外,铀钍比值与粘土矿物含量相关性较好,图5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粘土矿物含量与铀钍比值的曲线图。如图5所示,当铀钍比值大于1.25时,粘土矿物含量主要介于10%至25%。
[0071]
表2ⅰ类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0072]
参数ⅰ类储层toc(%)》3有效孔隙度(%)》5脆性矿物(%)》55含气量(m3/t)》3
[0073]
在页岩气有利区的纵向分布上,图6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toc与铀钍比值的曲线图,如图6所示,在强还原环境中,请参照曲线y=0.9334e
0.144x
(e为自然对数,x为横坐标,y为纵坐标),当toc大于3%,主要大于4%时,强还原环境toc与铀钍比值呈较好相关性;在弱还原环境中,请参照曲线y=0.9259e
0.144x
,当toc介于2%至5%时,弱还原环境toc与铀钍比值无相关性;在弱氧化环境中,请参照曲线y=0.1524e
0.4153x
,当toc小于3%时,弱氧化环境toc与铀钍比值呈较好相关性。
[0074]
此外,发明人发现当连续沉积厚度大于第一连续沉积厚度时,对应的页岩气有利区中的有机孔发育程度明显小于连续沉积厚度小于第一连续沉积厚度的区域。示例性的,第一连续沉积厚度为4m。
[0075]
步骤302,当总有机碳值大于总有机碳阈值,且有效孔隙度大于有效孔隙度阈值,且脆性矿物含量大于脆性矿物含量阈值,且含气量大于含气量阈值时,获得ⅰ类储层。
[0076]
总有机碳值指在水体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含碳的总量。
[0077]
总有机碳阈值指ⅰ类储层所对应的总有机碳值。总有机碳阈值可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示例性的,如表2所示,总有机碳阈值为3%。
[0078]
有效孔隙度指在页岩中互相连通的孔隙的体积与页岩总体积的百分比。
[0079]
有效孔隙度阈值指ⅰ类储层所对应的有效孔隙度。有效孔隙度阈值可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示例性的,如表2所示,有效孔隙度阈值为5%。
[0080]
脆性矿物含量指在单位体积的页岩中脆性矿物所占的体积百分比。
[0081]
脆性矿物含量阈值指ⅰ类储层所对应的脆性矿物含量。脆性矿物含量阈值可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示例性的,如表2所示,脆性矿物含量阈值为55%。
[0082]
含气量指单位体积内气体所占的体积百分比。
[0083]
含气量阈值指ⅰ类储层所对应的含气量。含气量阈值可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示例性的,如表2所示,含气量阈值为3m3/t。
[0084]
步骤303,根据ⅰ类储层,获得ⅰ类储层连续厚度。
[0085]ⅰ类储层指满足ⅰ类储层分类评价标准的页岩气储层。ⅰ类储层连续厚度指ⅰ类储层所对应的厚度。
[0086]ⅰ类储层连续厚度所对应的数据可以是实时的数据,也可以是历史的数据。ⅰ类储层连续厚度的获得方式可以是实时测量获得,也可以是通过网络获得,也可以是通过读取本地历史数据获得,也可以是接收其他终端的数据获得,本技术对ⅰ类储层连续厚度的获得方式不做限定。
[0087]
在步骤301中,可以初步判断出页岩气有利区中存在ⅰ类储层,但无法确定ⅰ类储层的具体位置。
[0088]
图7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ⅰ类储层连续厚度与测试产量的曲线图。在本技术中将ⅰ类储层视为ⅰ类储层,图7中曲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0.0499x2+1.2249x。如图7所示,当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大于15m时,页岩气的测试产量一般在30万方/天以上;当ⅰ类储层连续厚度介于10m至15m之间,测试产量一般在20万方/天至30万方/天;当ⅰ类储层连续厚度介于5m至10m,测试产量一般在10万方/天至20万方/天;当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小于5m时,测试产量一般在10万方/天以下。
[0089]
步骤304,获得地层压力和静液柱压力。
[0090]
地层压力指作用于页岩孔隙内流体(页岩气、页岩油、水)上的压力。地层压力可以是实时数据,也可以是历史数据。
[0091]
静液柱压力指静止液体所产生的压力,其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垂直高度。静液柱压力可以是实时数据,也可以是历史数据。
[0092]
步骤305,将地层压力和静液柱压力的比值,确定为压力系数。
[0093]
将地层压力记为p
p
,将静液柱压力记为ph,将压力系数记为α
p
,则压力系数用公式计算为
[0094][0095]
压力系数与埋深呈正相关,图8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产层中深与压力系数的曲线图。如图8所示,产层中深与压力系数的曲线的函数式为y=
2044.6x
0.7039
,产层中深结尾埋藏深度,故当埋藏深度增加时,压力系数也随之增加。但是当到达压力系数阈值时,页岩气储层的吸附能力降低、游离气含量增大,矿产资源富集条件更优,具有高压富气规律。示例性的,压力系数阈值为1.2。
[0096]
步骤306,获得埋藏深度。
[0097]
埋藏深度指页岩气有利区的埋藏深度。
[0098]
页岩气有利区的埋藏深度受技术条件的影响,目前的技术条件已经突破埋藏深度4500m以浅,而埋藏深度小于2000m对页岩气的保存条件和含气性存在明显影响,故将区间[2000,4500]作为埋藏深度取值范围。
[0099]
步骤307,当连续沉积厚度大于第一连续沉积厚度,且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大于第一ⅰ类储层连续厚度,且压力系数大于或等于压力系数阈值,且埋藏深度属于埋藏深度取值范围时,将页岩气有利区划分入一类区。
[0100]
表1示出一种一类区的划分标准,即连续沉积厚度大于4m,且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大于或等于10m,且压力系数大于或等于1.2,且埋藏深度属于区间[2000,4500]。
[0101]
步骤308,当连续沉积厚度大于第二连续沉积厚度,且连续沉积厚度小于第一连续沉积厚度,且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大于第二ⅰ类储层连续厚度,且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小于第一ⅰ类储层连续厚度,且压力系数大于或等于压力系数阈值且埋藏深度属于所述埋藏深度取值范围时,将页岩气有利区划分入二类区。
[0102]
表1示出一种二类区的划分标准,即连续沉积厚度小于4m且大于2m,且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小于10m且大于5m,且压力系数大于或等于1.2,且埋藏深度属于区间[2000,4500]。
[0103]
步骤309,当连续沉积厚度小于第二连续沉积厚度,且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小于第二ⅰ类储层连续厚度,且压力系数小于压力系数阈值,且埋藏深度不属于埋藏深度取值范围时,将页岩气有利区划分入三类区。
[0104]
表1示出一种三类区的划分标准,即连续沉积厚度小于2m,且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小5m,且压力系数小于1.2,且埋藏深度不属于区间[2000,4500]时,将页岩气有利区划分入三类区。
[0105]
可选地,在对页岩气有利区进行划分后,可以获得页岩气有利区的实际产量,根据实际产量,对页岩气有利区重新划分。可选地,可以根据实际产量对第一连续沉积厚度或第二或连续沉积厚度或第一ⅰ类储层连续厚度或第二ⅰ类储层连续厚度或压力系数阈值或埋藏深度取值范围进行调整。
[0106]
可选地,当连续沉积厚度、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压力系数和埋藏深度四者的取值与表2中的评价参数不在对应关系时,将该页岩气有利区划分如二类区或者三类区。
[0107]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将连续沉积厚度、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压力系数和埋藏深度纳入考虑范围,提高了划分标准的准确性。将相关技术中笼统的储层厚度细化到更为准确的ⅰ类储层连续厚度,该参数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出页岩气的产能。
[0108]
同时优化了受工程条件影响的埋深指标的参数范围,使得本实施例更加适应当前工程技术条件。
[0109]
还补充了沉积环境这个关键评价指标,可明确指示深水强还原沉积环境控制页岩储层展布。使得技术人员可以准确摸清页岩气有利区的分布规律。
[0110]
以下为本技术的装置实施例,对于装置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可以结合参
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记载,本文不再赘述。
[0111]
图9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页岩气有利区的划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计算机设备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900包括:
[0112]
获取模块901,用于当沉积环境中的铀钍比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得连续沉积厚度;
[0113]
所述获取模块901,还用于根据ⅰ类储层条件,获得所述页岩气有利区中的ⅰ类储层连续厚度;
[0114]
所述获取模块901,还用于获得压力系数和埋藏深度;
[0115]
划分模块902,用于根据所述连续沉积厚度、所述ⅰ类储层连续厚度、所述压力系数和所述埋藏深度,对所述页岩气有利区进行划分。
[0116]
可选地,所述划分模块902,还用于当所述连续沉积厚度大于第一连续沉积厚度,且所述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大于第一ⅰ类储层连续厚度,且所述压力系数大于或等于压力系数阈值,且所述埋藏深度属于埋藏深度取值范围时,将所述页岩气有利区划分入一类区。
[0117]
可选地,所述划分模块902,还用于当所述连续沉积厚度大于第二连续沉积厚度,且所述连续沉积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连续沉积厚度,且所述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大于第二ⅰ类储层连续厚度,且所述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小于所述第一ⅰ类储层连续厚度,且压力系数大于或等于所述压力系数阈值且所述埋藏深度属于所述埋藏深度取值范围时,将所述页岩气有利区划分入二类区。
[0118]
可选地,所述划分模块902,还用于当所述连续沉积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连续沉积厚度,且所述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小于所述第二ⅰ类储层连续厚度,且所述压力系数小于所述压力系数阈值,且所述埋藏深度不属于所述埋藏深度取值范围时,将所述页岩气有利区划分入三类区。
[0119]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901,还用于当所述总有机碳值大于总有机碳阈值且所述有效孔隙度大于有效孔隙度阈值,且所述脆性矿物含量大于脆性矿物含量阈值,且所述含气量大于所述含气量阈值时,获得ⅰ类储层;根据所述ⅰ类储层,获得所述ⅰ类储层连续厚度。
[0120]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901,还用于获得地层压力和静液柱压力;将所述地层压力和所述静液柱压力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压力系数。
[0121]
可选地,所述划分模块902,还用于获得所述页岩气有利区的实际产量;根据所述实际产量,对所述页岩气有利区进行重新划分。
[0122]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获取连续沉积厚度、ⅰ类储层连续厚度、压力系数和埋藏深度后,并根据前述的四个评价参数,将页岩气有利区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本方法丰富了页岩气有利区的划分方法,使得页岩气有利区的优选方法能够满足现行开发环境变化以及开发过程对精度的要求,以提高页岩气开发的经济效益,可以辅助技术人员针对不同的页岩气有利区制定不同的开采计划。
[0123]
图10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计算机设备10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1001、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1002和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1003的系统存储器1004,以及连接系统存储器1004和中央处理单元1001
的系统总线1005。计算机设备1000还包括帮助计算机内的各个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i/o系统)1006,和用于存储操作系统1013、应用程序1014和其他程序模块1015的大容量存储设备1007。
[0124]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006包括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器1008和用于用户输入信息的诸如鼠标、键盘之类的输入设备1009。其中显示器1008和输入设备1009都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1005的输入/输出控制器1010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1001。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006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器1010以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键盘、鼠标、或电子触控笔等多个其他设备的输入。类似地,输入/输出控制器1010还提供输出到显示屏、打印机或其他类型的输出设备。
[0125]
大容量存储设备1007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1005的大容量存储控制器(未示出)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1001。大容量存储设备1007及其相关联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为计算机设备1000提供非易失性存储。也就是说,大容量存储设备1007可以包括诸如硬盘或者只读光盘(英文: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简称:cd-rom)驱动器之类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未示出)。
[0126]
不失一般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ram、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cd-rom、数字通用光盘(英文:digital versatile disc,简称: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计算机存储介质不局限于上述几种。上述的系统存储器1004和大容量存储设备1007可以统称为存储器。
[0127]
根据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计算机设备1000还可以通过诸如因特网等网络连接到网络上的远程计算机运行。也即计算机设备1000可以通过连接在系统总线1005上的网络接口单元1011连接到网络1012,或者说,也可以使用网络接口单元1011来连接到其他类型的网络或远程计算机系统(未示出)。
[0128]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的页岩气有利区的划分方法。
[0129]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上述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上述计算机指令,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指令,使得上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上述的页岩气有利区的划分方法。
[0130]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131]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
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0132]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