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闪存数据保护和修复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585363发布日期:2021-06-22 17:0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闪存数据保护和修复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闪存数据保护和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闪存数据保护和修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闪存是一种长寿命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器,数据删除不是以单个的字节为单位而是以固定的区块为单位,区块大小一般为256kb到20mb,闪存是电子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eprom)的变种,闪存与eeprom不同的是,eeprom能在字节水平上进行删除和重写而不是整个芯片擦写,而闪存的大部分芯片需要块擦除,由于其断电时仍能保存数据,闪存通常被用来保存设置信息,闪存在使用时同样会受到外界的病毒和危险数据进行侵害,俗称植入病毒,容易造成数据丢失和泄露。

现有的闪存数据没有完好的保护和修复方法,容易在闪存中埋下隐患,极易造成数据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闪存数据没有完好的保护和修复方法,容易在闪存中埋下隐患,极易造成数据缺失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闪存数据保护和修复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闪存数据保护和修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创建不同的扇区存储库,并对扇区存储库进行分类;

s2:输入数据进行扫描备份;

s3:二次扫描数据时对数据进行对比检测;

s4:剔除危险和无用数据;

s5:利用备份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修复;

s6:将数据分类存储到不同的扇区并设置安全密码。

优选的,所述s1中对扇区存储库进行分类,按照时间、内存大小、数据类型进行分类,并在数据输入电脑算计内预存关键词、数据病毒模板、常规数据模板。

优选的,所述s2将数据输入电脑算计内,输入数据时对数据进行读取,将读取的数据按照初始状态进行备份。

优选的,所述s3中读取数据时对数据进行扫描,提取危险数据和病毒隐患。

优选的,所述s4中将提前的危险数据和病毒隐患与关键词和数据病毒模板进行对比,并进行相似度判定,相似度到达1%-30%可以忽略危险提醒;相似度达到31%-60%,提示危险警告,将扫描数据标注;相似度达到60%-90%时,删除扫描数据,并提示警告;相似度达到91%-100%时,删除扫描数据,暂停扫描。

优选的,所述s4中二次扫描时,对没有危险的数据进行快速提取,将数据中重复和无用数据进行剔除,对错误数据进行直接修改,并进行标注。

优选的,所述s5中完成数据二次扫描后,利用备份数据对扫描完成的数据进行对比,整理修改后的数据,并对空缺数据进行修复。

优选的,所述s6中将数据分类存储到不同扇区,并设置管理员密码,整合二次扫描数据命名为数据,将备份数据命名为原始数据并上传到互联网进行保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对数据分类,同时进行二次扫描,避免存在不安全数据,并可以及时剔除安全隐患;

(2)可以对数据进行修补,并进行标注,方便工作人员整理审核。

本发明操作方便,可以对闪存数据进行保护和修复,避免造成数据缺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闪存数据保护和修复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闪存数据保护和修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创建不同的扇区存储库,并对扇区存储库进行分类;

s2:输入数据进行扫描备份;

s3:二次扫描数据时对数据进行对比检测;

s4:剔除危险和无用数据;

s5:利用备份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修复;

s6:将数据分类存储到不同的扇区并设置安全密码。

本实施例中,s1中对扇区存储库进行分类,按照时间、内存大小、数据类型进行分类,并在数据输入电脑算计内预存关键词、数据病毒模板、常规数据模板。

本实施例中,s2将数据输入电脑算计内,输入数据时对数据进行读取,将读取的数据按照初始状态进行备份。

本实施例中,s3中读取数据时对数据进行扫描,提取危险数据和病毒隐患。

本实施例中,s4中将提前的危险数据和病毒隐患与关键词和数据病毒模板进行对比,并进行相似度判定,相似度到达1%-30%可以忽略危险提醒;相似度达到31%-60%,提示危险警告,将扫描数据标注;相似度达到60%-90%时,删除扫描数据,并提示警告;相似度达到91%-100%时,删除扫描数据,暂停扫描。

本实施例中,s4中二次扫描时,对没有危险的数据进行快速提取,将数据中重复和无用数据进行剔除,对错误数据进行直接修改,并进行标注。

本实施例中,s5中完成数据二次扫描后,利用备份数据对扫描完成的数据进行对比,整理修改后的数据,并对空缺数据进行修复。

本实施例中,s6中将数据分类存储到不同扇区,并设置管理员密码,整合二次扫描数据命名为数据,将备份数据命名为原始数据并上传到互联网进行保存。

实施例二

参照图1,一种闪存数据保护和修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创建不同的扇区存储库,并对扇区存储库进行分类;

s2:输入数据进行扫描备份;

s3:二次扫描数据时对数据进行对比检测;

s4:剔除危险和无用数据;

s5:利用备份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修复;

s6:将数据分类存储到不同的扇区并设置安全密码。

本实施例中,s1中对扇区存储库进行分类,按照时间、内存大小、数据类型进行分类,并在数据输入电脑算计内预存关键词、数据病毒模板、常规数据模板,还可以将空白内存提出,可以避免扫描,提高数据读取速度。

本实施例中,s2将数据输入电脑算计内,输入数据时对数据进行读取,将读取的数据按照初始状态进行备份。

本实施例中,s3中读取数据时对数据进行扫描,提取危险数据和病毒隐患。

本实施例中,s4中将提前的危险数据和病毒隐患与关键词和数据病毒模板进行对比,并进行相似度判定,相似度到达1%-30%可以忽略危险提醒;相似度达到31%-60%,提示危险警告,将扫描数据标注;相似度达到60%-90%时,删除扫描数据,并提示警告;相似度达到91%-100%时,删除扫描数据,暂停扫描,相似度可以进行手动设置。

本实施例中,s4中二次扫描时,对没有危险的数据进行快速提取,将数据中重复和无用数据进行剔除,对错误数据进行直接修改,并进行标注,方便工作人员审阅。

本实施例中,s5中完成数据二次扫描后,利用备份数据对扫描完成的数据进行对比,整理修改后的数据,按照数据模板对空缺数据进行修复,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审核,对标注的区域进行特别关注。

本实施例中,s6中将数据分类存储到不同扇区,并设置管理员密码,整合二次扫描数据命名为数据,将备份数据命名为原始数据并上传到互联网进行保存。

本实施例中,完成后对闪存内部进行删除扫描,避免存在遗漏区域,避免植入性病毒隐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