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件测评快速执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517400发布日期:2021-06-18 20:0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地震监测软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件测评快速执行方法,属于地震监测软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震监测是地震行业的核心业务,中国地震局迄今累计建成约5000个数字化地震观测站点,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和市县三级地震监测网络。地震监测系统产出的地震速报、地震目录、原始观测数据服务于政府、社会地震应急响应决策、应急指挥、地震趋势判定、科学研究等领域。地震监测软件广泛应用于观测台网管理,地震速报、监测数据汇集、存储、管理等,在监测业务体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201210029419.0,公开了一种软件测评快速执行方法,该发明无法将软件问题缺陷与测试用例的步骤直接关联,无法将每个问题缺陷都精确定位到某个测试用例的某一条步骤,并且无法提供问题缺陷和测试用例之间多对多的功能,即多个测试用例关联到同一个问题,而多个问题也可关联到同一个测试用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软件测评执行方法,无法将软件问题缺陷与测试用例的步骤直接关联,无法将每个问题缺陷都精确定位到某个测试用例的某一条步骤,并且无法提供问题缺陷和测试用例之间多对多的功能,即多个测试用例关联到同一个问题,而多个问题也可关联到同一个测试用例的问题,因此而提出一种软件测评快速执行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软件测评快速执行方法,包括:

确定测试级别,确定每个测试级别的测试对象,每个级别有一个或多个测试对象,接着确定每个测试对象的测试类型,测试类型包括文档审查、代码审查、静态分析、逻辑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接口测试、恢复性测试、可靠性测试、安全性测试;

针对每个不同的测试对象确定其测试类型,同时确定该测试类型的测试需求、测试方法、充分性要求以及终止条件,确定测试类型下的测试需求,测试需求的标识为系统自动生成,根据测试级别、测试对象、测试类型以及测试需求的编号自动生成测试需求标识;

在测试需求下创建测试项,测试项是测试需求的细分,将测试需求分解成一个个明确的任务,一个测试项就相当于一个任务,测试项基本信息包括测试项标识、测试项描述、测试内容、测试方法、测试充分性要求、测试约束条件、评判标准、优先级和软件需求追踪,测试项标识是测试项的唯一标识,由系统自动生成,反映该测试项所属的测试对象、测试类型和测试级别;

在测试项下创建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测试项的具体细化,每个测试项分成一个或多个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对测试工作的具体化说明,测试用例的基本信息包括用例标识、用例状态、执行状态、简要描述、初始化、测试环境、测试输入、前提约束、终止条件、备注、设计人员、设计时间、测试人员、测试时间、记录标识以及测试步骤,其中用例标识是该测试用例的唯一标识,其来源是根据测试项标识加对应的编号,用例标识可用来判断该用例所属的测试测试级别、对象和类型,用例状态包括新增和修改两种,未经修改的测试用例状态是新增,修改后的为修改,执行状态包括三种,未执行、通过以及未通过,在测试用例设计阶段,执行状态默认是未执行,在测试过程中,存在一个测试步骤的测试结论是不通过,执行状态自动更新为未通过,在测试过程中的所有测试结论全部都通过时,执行状态为通过;

在被测软件中输入用例中已经填写的测试数据,根据测试步骤中的预期结果,判断输出结果是否与预期的一致,测试用例执行后,在不通过的测试步骤下添加测试问题,建立测试用例步骤和问题缺陷之间的追踪关系,问题缺陷添加后,还需要跟踪管理,记录问题缺陷修改记录,直到所有的问题缺陷全部都关闭,测试执行结束;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测试轮次、测试级别、测试对象以及测试类型分组统计测试用例和问题缺陷,测试用例按照用例执行情况一一统计,问题统计则按照关闭状态、严重程度以及问题类型来统计,统计数据以报表的形式展现。

进一步在于:所述测试项描述为该测试项测试要点的概括。

进一步在于:所述测试内容为测试项的详细描述,具体说明测试项的内容。

进一步在于:所述测试方法用于说明该测试项在测试执行过程中使用的策略和方法。

进一步在于:所述测试充分性要求用于说明该测试项测试充分的衡量标准。

进一步在于:所述测试约束条件用于确定执行给测试项时的条件内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测试用例执行后,在不通过的测试步骤下添加测试问题,建立测试用例步骤和问题缺陷之间的追踪关系,问题缺陷添加后,还需要跟踪管理,记录问题缺陷修改记录,直到所有的问题缺陷全部都关闭,本发明能够将问题缺陷与测试用例的步骤直接关联,每个问题缺陷都精确定位到某个测试用例的某一条步骤,从而精准的发现地震监测软件运行时所存在的问题。

2、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测试轮次、测试级别、测试对象以及测试类型分组统计测试用例和问题缺陷,测试用例按照用例执行情况一一统计,问题统计则按照关闭状态、严重程度以及问题类型来统计,统计数据以报表的形式展现,提供问题缺陷和测试用例之间是多对多的功能,即多个测试用例可以关联到同一个问题,能够合并同类问题的用例,而多个问题也可以关联到同一个测试用例,管理更加方便,用户在查看地震监测软件问题时更加方便直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软件测评快速执行方法,包括:

确定测试级别,确定每个测试级别的测试对象,每个级别有一个或多个测试对象,接着确定每个测试对象的测试类型,测试类型包括文档审查、代码审查、静态分析、逻辑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接口测试、恢复性测试、可靠性测试、安全性测试;

针对每个不同的测试对象确定其测试类型,同时确定该测试类型的测试需求、测试方法、充分性要求以及终止条件,确定测试类型下的测试需求,测试需求的标识为系统自动生成,根据测试级别、测试对象、测试类型以及测试需求的编号自动生成测试需求标识;

在测试需求下创建测试项,测试项是测试需求的细分,将测试需求分解成一个个明确的任务,一个测试项就相当于一个任务,测试项基本信息包括测试项标识、测试项描述、测试内容、测试方法、测试充分性要求、测试约束条件、评判标准、优先级和软件需求追踪,测试项标识是测试项的唯一标识,由系统自动生成,反映该测试项所属的测试对象、测试类型和测试级别;

在测试项下创建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测试项的具体细化,每个测试项分成一个或多个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对测试工作的具体化说明,测试用例的基本信息包括用例标识、用例状态、执行状态、简要描述、初始化、测试环境、测试输入、前提约束、终止条件、备注、设计人员、设计时间、测试人员、测试时间、记录标识以及测试步骤,其中用例标识是该测试用例的唯一标识,其来源是根据测试项标识加对应的编号,用例标识可用来判断该用例所属的测试测试级别、对象和类型,用例状态包括新增和修改两种,未经修改的测试用例状态是新增,修改后的为修改,执行状态包括三种,未执行、通过以及未通过,在测试用例设计阶段,执行状态默认是未执行,在测试过程中,存在一个测试步骤的测试结论是不通过,执行状态自动更新为未通过,在测试过程中的所有测试结论全部都通过时,执行状态为通过;

在被测软件中输入用例中已经填写的测试数据,根据测试步骤中的预期结果,判断输出结果是否与预期的一致,测试用例执行后,在不通过的测试步骤下添加测试问题,建立测试用例步骤和问题缺陷之间的追踪关系,问题缺陷添加后,还需要跟踪管理,记录问题缺陷修改记录,直到所有的问题缺陷全部都关闭,测试执行结束;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测试轮次、测试级别、测试对象以及测试类型分组统计测试用例和问题缺陷,测试用例按照用例执行情况一一统计,问题统计则按照关闭状态、严重程度以及问题类型来统计,统计数据以报表的形式展现;

测试项描述为该测试项测试要点的概括;测试内容为测试项的详细描述,具体说明测试项的内容;测试方法用于说明该测试项在测试执行过程中使用的策略和方法;测试充分性要求用于说明该测试项测试充分的衡量标准;测试约束条件用于确定执行给测试项时的条件内容。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确定地震监测软件的测试级别,确定每个测试级别的测试对象,接着确定每个测试对象的测试类型,确定测试类型下的测试需求,在测试需求下创建测试项,在测试项下创建测试用例,在被测软件中输入用例中已经填写的测试数据,根据测试步骤中的预期结果,判断输出结果是否与预期的一致,测试用例执行后,在不通过的测试步骤下添加测试问题,建立测试用例步骤和问题缺陷之间的追踪关系,问题缺陷添加后,还需要跟踪管理,记录问题缺陷修改记录,直到所有的问题缺陷全部都关闭,测试执行结束,能够将问题缺陷与测试用例的步骤直接关联,每个问题缺陷都精确定位到某个测试用例的某一条步骤,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测试轮次、测试级别、测试对象以及测试类型分组统计测试用例和问题缺陷,测试用例按照用例执行情况一一统计,问题统计则按照关闭状态、严重程度以及问题类型来统计,统计数据以报表的形式展现,提供问题缺陷和测试用例之间是多对多的功能,即多个测试用例可以关联到同一个问题,而多个问题也可以关联到同一个测试用例,管理更加方便,能够方便将地震监测软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整合且相互关联,查看更加直观。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