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5586660发布日期:2021-06-22 17:0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据同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直播网络购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普及,如何对网络购物产生的订单数据进行有效管理逐渐成为技术人员的关注重点。订单数据将根据用户或者商家的操作以及运输情况发生更新,而由于订单数据管理系统一般只能够获取到订单数据的创建时间,因此当需要对这些订单数据进行同步时,现有技术有两种主流的方法:

一种是定时同步法;即每隔预设时间拉取当前时间向前推移固定时长范围内的全部订单数据,然后将该全部订单数据与数据库中的订单数据进行对比,并将有更新的订单数据进行更新落库,实现订单数据的同步。但是,在这种现有技术中,存在向前推移固定时长范围选取的平衡难点,如果向前推移固定时长范围太长,将会获取大量重复的信息,给服务器造成很大压力;而如果向前推移固定时长范围太短,则会造成订单数据的遗漏。

另一种是状态同步法;即将非终态的订单数据加入监控池,并按照预设时间周期拉取监控池内的全部订单数据,通过比对筛选出状态有更新的订单数据并进行更新落库,实现订单数据的同步。但是,在这种现有技术中,每次都需要对监控池中的所有订单数据进行比对筛选,而由于订单数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时的时间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比对筛选时可能有很多订单数据并没有更新,而多次对大量没有更新的订单数据进行比对筛选,将造成服务器资源的浪费;同时,若需要进行比对筛选的订单数据的数据量过大,将不能及时确定出存在更新的订单数据,将导致对订单数据的同步延迟。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对订单数据进行同步的方法,既能降低服务器的压力,避免造成服务器资源的浪费,又能避免订单数据的遗漏,及时对订单数据进行同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方法,既能降低服务器的压力,避免造成服务器资源的浪费,又能避免订单数据的遗漏,及时对订单数据进行同步;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方法,包括:

获取各订单数据的状态信息和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所述地址信息以及时间衰减系数分别计算各所述订单数据的更新频率;

依据各所述更新频率分别对各所述订单数据进行同步。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

根据各所述订单数据的优先级确定首次同步所述订单数据的同步顺序,并依据所述同步顺序首次同步所述订单数据。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所述地址信息以及时间衰减系数分别计算各所述订单数据的更新频率的过程,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状态信息是否为已发货状态;

若是,则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对应的状态权重值、所述地址信息对应的地址权重值以及所述时间衰减系数计算所述订单数据的所述更新频率;

若否,则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对应的状态权重值和所述时间衰减系数计算所述订单数据的所述更新频率。

优选地,在所述依据各所述更新频率分别对各所述订单数据进行同步之后,进一步包括:

分别记录对各所述订单数据执行同步操作的同步时间。

优选地,在所述依据各所述更新频率分别对各所述订单数据进行同步之后,进一步包括:

统计各所述订单数据的同步次数,并利用预设的显示装置显示各所述同步次数。

优选地,在所述依据各所述更新频率分别对各所述订单数据进行同步之后,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同步次数超过预设次数阈值,发出对应的第一提示信息。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订单数据的所述状态信息和/或所述地址信息发生变化时,发出对应的第二提示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订单数据的状态信息和地址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所述地址信息以及时间衰减系数分别计算各所述订单数据的更新频率;

同步模块,用于依据各所述更新频率分别对各所述订单数据进行同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方法,通过根据各订单数据的状态信息、地址信息以及时间衰减系数分别计算出各订单数据的更新频率,各订单数据依据各自的更新频率进行订单数据同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定时同步法,通过灵活地为各订单数据分别设置对应的更新频率,能够避免获取大量重复的信息,降低服务器的压力,同时也能避免订单数据的遗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状态同步法,本方法是控制各订单数据依据各自的更新频率进行同步,不需要进行大量的对比筛选操作,因此能够避免造成服务器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及时对订单数据进行同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方法,能够既能降低服务器的压力,避免造成服务器资源的浪费,又能避免订单数据的遗漏,及时对订单数据进行同步;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方法包括:

s10:获取各订单数据的状态信息和地址信息;

s20:根据状态信息、地址信息以及时间衰减系数分别计算各订单数据的更新频率;

s30:依据各更新频率分别对各订单数据进行同步。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需要分别获取各不同的订单数据的状态信息和地址信息;其中,状态信息指的是订单状态,包括已收获、已付款待发货、已发货、已完成、已失效以及已退款等状态,在实际操作中,还可以根据订单的实际状态设置其他的状态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地址信息指的是订单对应的收货地址,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收货地址的不同,订单从创建到终态所需的时长不同。

具体的,时间衰减系数指的是从订单的创建时间起,每过预设天数则将时间衰减系数乘以预设值,例如,每过15天将时间衰减系数乘以0.5,即,时间衰减系数的初始值为1,15天后,时间衰减系数为0.5*0.5=0.25,以此类推。换句话说,时间衰减系数=0.5^舍零取整((当前时间-下单时间)/15),即下单15天内时间衰减系数是1,15~30天对应的时间衰减系数是0.5,30~45天对应的时间衰减系数是0.25,以此类推。因为一般来说,订单在刚下单的15天内的状态变化比较活跃,大部分订单在这个时间窗口也可以完成整个订单周期;但由于存在预售、丢件、售后等问题,可能会超过15天,甚至30天;而超过15天的订单的比例较小,因此时间衰减系数逐渐降低,以相对降低更新频率。

具体的,利用状态信息、地址信息以及时间衰减系数相乘,以分别计算各订单数据的更新权重值,再根据“更新频率=1/更新权重值(小时)”计算出与各订单数据对应的更新频率,更新权重值为0则不更新。

在得出各订单数据的更新频率之后,便可以控制各订单数据分别依据各自的订单频率进行同步;例如,计算出订单数据a的更新频率为1天更新一次,订单数据b的更新频率为2天更新一次,那么各订单数据则按照各自的更新频率进行同步。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若订单数据的状态信息或者地址信息发生变化,则需要再次根据状态信息、地址信息以及时间衰减系数分别重新计算各订单数据的更新频率,然后利用重新计算出的更新频率对订单数据进行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方法,通过根据各订单数据的状态信息、地址信息以及时间衰减系数分别计算出各订单数据的更新频率,各订单数据依据各自的更新频率进行订单数据同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定时同步法,通过灵活地为各订单数据分别设置对应的更新频率,能够避免获取大量重复的信息,降低服务器的压力,同时也能避免订单数据的遗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状态同步法,本方法是控制各订单数据依据各自的更新频率进行同步,不需要进行大量的对比筛选操作,因此能够避免造成服务器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及时对订单数据进行同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具体的,本实施例进一步包括:

根据各订单数据的优先级确定首次同步订单数据的同步顺序,并依据同步顺序首次同步订单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是在进行订单数据同步之前,先获取各订单数据的优先级,然后根据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出各订单数据的同步顺序,再按照确定出的同步顺序对各点单数据进行首次同步。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订单数据的类型或者创建时间等信息确定订单数据的优先级。另外,若订单数据是在直播购物中产生的,则可以根据主播的等级情况确定出对应订单数据的优先级,例如,带货能力s级主播的订单数据的优先级为5,a级主播为4,b级主播为3,c级主播为2,d级主播为1;优先级数值越大表示优先级越高,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首次同步订单数据的同步顺序。

可见,本方法通过按照优先级确定首次同步订单数据的同步顺序,能够在订单数据的数据量大的情况下按照优先级顺序进行同步,不仅能避免同时进行订单数据同步造成服务器压力过大,还能优先同步优先级高的订单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根据状态信息、地址信息以及时间衰减系数分别计算各订单数据的更新频率的过程,具体包括:

判断状态信息是否为已发货状态;

若是,则根据状态信息对应的状态权重值、地址信息对应的地址权重值以及时间衰减系数计算订单数据的更新频率;

若否,则根据状态信息对应的状态权重值和时间衰减系数计算订单数据的更新频率。

具体的,根据订单数据的状态信息确定出对应的状态权重值,例如,已收货状态的状态权重值为4,已付款待发货为3,已发货为2,已结算、已完成为1,已失效、已退款为0;具体的,根据订单数据的地址信息确定对应的地址权重值,例如,江浙沪皖的地址权重值为1.5,京津冀晋鲁豫闽赣鄂湘粤为1.2,陕渝贵桂辽吉为1,黑蒙宁甘青川云琼为0.8,新藏为0.6。

在获取到订单数据的状态信息和地址信息并确定出对应的状态权重值和地址权重值之后,进一步判断状态信息是否为已发货状态;若是,则根据状态信息对应的状态权重值、地址信息对应的地址权重值以及时间衰减系数计算订单数据的更新频率,即,更新频率=1/(状态权重值*地址权重值*时间衰减系数);若否,则根据状态信息对应的状态权重值和时间衰减系数计算订单数据的更新频率,即,更新频率=1/(状态权重值*时间衰减系数)。

可见,本实施例针对状态信息是否为已发货状态设置了不同的更新频率计算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更加灵活地确定出更新频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具体的,本实施例在依据各更新频率分别对各订单数据进行同步之后,进一步包括:

分别记录对各订单数据执行同步操作的同步时间。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是依据各更新频率分别对各订单数据进行同步之后,进一步获取为各订单数据执行同步操作的同步时间,然后将各订单数据以及对应的同步时间进行记录。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具体的记录方式可以是以文本或以excel表格或者以数据库表的形式记录,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更具体的,可以是以内存条、硬盘、tf(trans-flashcard)卡和sd(securedigitalmemorycard)卡等方式进行存储,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进一步分别记录对各订单数据执行同步操作的同步时间,能够便于用户查看对各订单数据分别进行同步的情况,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具体的,本实施例在依据各更新频率分别对各订单数据进行同步之后,进一步包括:

统计各订单数据的同步次数,并利用预设的显示装置显示各同步次数。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是在依据各更新频率分别对各订单数据进行同步之后,进一步统计各订单数据进行同步的同步次数,并在确定出各订单数据的同步次数之后,利用预设的显示装置对各同步次数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中,对显示订单数据的同步次数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显示当次进行同步的订单数据的同步次数,也可以是显示全部订单数据分别对应的同步次数。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对显示装置的具体类型也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触摸屏等。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进一步统计各订单数据的同步次数,并利用预设的显示装置显示各同步次数,因此能够便于用户更直观地查看各订单数据的同步情况,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在依据各更新频率分别对各订单数据进行同步之后,进一步包括:

若同步次数超过预设次数阈值,发出对应的第一提示信息。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是在获取到各订单数据的同步次数的情况下,进一步将各订单数据的同步次数分别与预设次数阈值进行比较,若同步次数超过预设次数阈值,则表示该订单数据可能存在异常,因此可以触发预设的提示装置发出第一提示信息以及时提示用户重点关注该订单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提示装置可以具体是蜂鸣器和/或指示灯和/或显示器,通过触发蜂鸣器/指示灯/显示器等提示装置发出对应的第一提示信息,如蜂鸣音/闪烁灯/显示文字或图像等,以直观地提示用户当前订单数据可能存在异常情况,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具体的,本实施例进一步包括:

当检测到订单数据的状态信息和/或地址信息发生变化时,发出对应的第二提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订单数据同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同步的订单数据的情况检测订单数据的状态信息和地址信息是否发生变化,以便及时根据变化情况重新计算对应的更新频率。在本实施例中,是在检测到订单数据的状态信息和/或地址信息发生变化时,进一步触发预设的提示装置发出对应的第二提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第二提示信息与上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提示信息指的均是提示信息;为了对不同情况进行区别提示,两个提示信息的具体内容应不相同。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提示装置的不同工作状态设置为不同的提示信息,从而达到对多种情况分别进行提示的效果。例如,利用指示灯作为提示装置时,可以将指示灯的闪烁与长亮分别对应表示不同的提示信息,也可以是利用不同颜色的指示灯的组合情况分别对应表示不同的提示信息;相应的,利用蜂鸣器作为提示装置时,可以将蜂鸣器的长鸣与短鸣分别对应表示不同的提示信息,也可以是根据蜂鸣器的长鸣与短鸣的不同组合情况分别对应表示不同的提示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上文对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方法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与该方法对应的订单数据的同步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由于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部分的实施例与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相互照应,因此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部分的实施例请参见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的描述,这里暂不赘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装置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各订单数据的状态信息和地址信息;

计算模块22,用于根据状态信息、地址信息以及时间衰减系数分别计算各订单数据的更新频率;

同步模块23,用于依据各更新频率分别对各订单数据进行同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订单数据的同步装置,具有上述订单数据的同步方法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包括:

首次同步模块,用于根据各订单数据的优先级确定首次同步订单数据的同步顺序,并依据同步顺序首次同步订单数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状态信息是否为已发货状态;若是,则调用第一计算子模块;若否,则调用第二计算子模块;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状态信息对应的状态权重值、地址信息对应的地址权重值以及时间衰减系数计算订单数据的更新频率;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状态信息对应的状态权重值和时间衰减系数计算订单数据的更新频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分别记录对各订单数据执行同步操作的同步时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统计各订单数据的同步次数,并利用预设的显示装置显示各同步次数。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包括:

第一提示模块,用于若同步次数超过预设次数阈值,发出对应的第一提示信息。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包括:

第二提示模块,用于当检测到订单数据的状态信息和/或地址信息发生变化时,发出对应的第二提示信息。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设备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一种订单数据的同步设备包括:

存储器3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32,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订单数据的同步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订单数据的同步设备,具有上述订单数据的同步方法的有益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订单数据的同步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订单数据的同步方法的有益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订单数据的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