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时区服务的调用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5733165发布日期:2021-07-06 18:4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多时区服务的调用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微服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时区服务的调用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多时区问题是分布式系统极有可能会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对日期敏感的行业。在传统的业务流程中,通常是在业务代码中加入对于时区转换的逻辑部分,从而达到时区转换的目的。

这样的做法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功能代码与业务代码严重耦合,这样不仅使得代码变得复杂,而且非常不利于后期的代码重构和维护,效率较低。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时区服务的调用方法,用于提高多时区转换的效率,该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发起的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其中,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包括:目标时区;

根据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调用多时区服务,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其中,多时区服务存储有多个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多时区服务用于根据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

将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返回给用户。

进一步的,在接收用户发起的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之前,还包括:

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为用户注册多时区服务接口;

接收用户发起的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包括:

在用户注册完成后,接收用户通过多时区服务接口发起的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

进一步的,在用户注册完成后,还包括:

基于spring开发框架将多时区服务接口注入多个应用程序;

调用多时区服务,包括:

在任意应用程序执行过程中,通过已注入的多时区服务接口调用多时区服务。

进一步的,在用户注册完成后,还包括:

生成用户的注册信息表,并存储;

在用户查询注册信息时,向用户显示用户的注册信息表;

在用户修改注册信息时,修改用户的注册信息表中对应的信息。

进一步的,根据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调用多时区服务,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包括:

根据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在多个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中查询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其中,多个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存储在多时区服务的配置文件中,配置文件为properties文本文件;

根据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

进一步的,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还包括:用户标识:

在任一用户调用完多时区服务后,还包括:将调用多时区服务时采用的时间转换算法缓存,并与该用户的用户标识关联;

根据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调用多时区服务,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还包括:

在用户再次调用多时区服务时,根据用户标识,判断是否存在已缓存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

当存在已缓存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时,根据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

进一步的,还包括:

在将调用多时区服务时采用的时间转换算法缓存时,预设失效时刻;

在失效时刻时,将已缓存的时间转换算法删除;

若未设置失效时刻,通过java的垃圾回收器将已缓存的时间转换算法删除。

进一步的,通过java的垃圾回收器将已缓存的时间转换算法删除,包括:

在系统内存大于预设阈值时,java的垃圾回收器不删除已缓存的时间转换算法:

在系统内存小于预设阈值时,java的垃圾回收器将已缓存的时间转换算法删除。

进一步的,将调用多时区服务时采用的时间转换算法缓存包括:

通过java的软引用将调用多时区服务时采用的时间转换算法缓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时区服务的调用装置,用于提高多时区转换的效率,该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起的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其中,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包括:目标时区;

多时区服务调用模块,用于根据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调用多时区服务,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其中,多时区服务存储有多个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多时区服务用于根据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

返回模块,用于将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返回给用户。

进一步的,还包括:注册模块,用于:

在接收用户发起的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之前,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为用户注册多时区服务接口;

请求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在用户注册完成后,接收用户通过多时区服务接口发起的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

进一步的,还包括:接口注入模块,用于:

在用户注册完成后,基于spring开发框架将多时区服务接口注入多个应用程序;

多时区服务调用模块具体用于:

在任意应用程序执行过程中,通过已注入的多时区服务接口调用多时区服务。

进一步的,还包括:维护模块,用于:

在用户注册完成后,生成用户的注册信息表,并存储;

在用户查询注册信息时,向用户显示用户的注册信息表;

在用户修改注册信息时,修改用户的注册信息表中对应的信息。

进一步的,多时区服务调用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在多个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中查询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其中,多个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存储在多时区服务的配置文件中,配置文件为properties文本文件;

根据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

进一步的,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还包括:用户标识:

还包括:缓存模块,用于:在任一用户调用完多时区服务后,将调用多时区服务时采用的时间转换算法缓存,并与该用户的用户标识关联;

多时区服务调用模块具体用于:

在用户再次调用多时区服务时,根据用户标识,判断是否存在已缓存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

当存在已缓存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时,根据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

进一步的,还包括:缓存清理模块,用于:

在将调用多时区服务时采用的时间转换算法缓存时,预设失效时刻;

在失效时刻时,将已缓存的时间转换算法删除;

若未设置失效时刻,通过java的垃圾回收器将已缓存的时间转换算法删除。

缓存清理模块进一步用于:

在系统内存大于预设阈值时,java的垃圾回收器不删除已缓存的时间转换算法:

在系统内存小于预设阈值时,java的垃圾回收器将已缓存的时间转换算法删除。

进一步的,缓存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java的软引用将调用多时区服务时采用的时间转换算法缓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多时区服务的调用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多时区服务的调用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用户发起的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其中,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包括:目标时区;根据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调用多时区服务,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其中,多时区服务存储有多个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多时区服务用于根据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将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返回给用户,本发明通过调用多时区服务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能够将时区转换逻辑与业务程序解耦,提高了多时区转换的效率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时区转换具体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时区服务的调用方法流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时区服务的调用方法整体框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步骤102的具体流程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步骤102的另一具体流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时区服务缓存机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时区服务的调用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时区服务的调用装置另一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为一种系统、装置、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公开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完全的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者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

在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之前,首先介绍发明人发现技术问题,提出多时区服务的调用方法的思路。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时区转换具体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个跨国公司开发一套统一的办公系统,供遍布全球的所有分公司使用。其中,应用服务器部属于中国(东八区)境内,主要的客户端分布于三个主要的国家和地区:洛杉矶(西八区)、巴黎(东一区)和东京(东九区)。

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以及不同的客户端之间所处的时区均不相同,在进行时间处理的时候就会遇到一些麻烦:例如:某个客户端通过服务调用获取的时间值应该基于哪个时区?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场景可能有不同的要求。在大部分情况下,客户希望获取的时间值就是基于客户端的本地时区,不过也有些场景客户希望获取的时间值对应的时区是描述对象基于的那个时区。比如说,中国总部公司于当地时间(东八区)9月1号早8点举行开业典礼,巴黎分公司员工读取这条信息就没有必要将时间转换成基于巴黎时区的时间。

而现有技术在业务代码中加入对于时区转换的逻辑部分,功能代码与业务代码严重耦合,不仅使得代码变得复杂,而且非常不利于后期的代码重构和维护,效率较低,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发明人发现了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时区服务的调用方法,用于提高多时区转换的效率,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时区服务的调用方法流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用户发起的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其中,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包括:目标时区;

步骤102:根据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调用多时区服务,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其中,多时区服务存储有多个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多时区服务用于根据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

步骤103:将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返回给用户。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用户发起的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其中,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包括:目标时区;根据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调用多时区服务,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其中,多时区服务存储有多个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多时区服务用于根据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将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返回给用户,本发明通过调用多时区服务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能够将时区转换逻辑与业务程序解耦,提高了多时区转换的效率和灵活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用户发起的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之前,还包括:

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为用户注册多时区服务接口;

接收用户发起的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包括:

在用户注册完成后,接收用户通过多时区服务接口发起的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用户注册完成后,还包括:

基于spring开发框架将多时区服务接口注入多个应用程序;

调用多时区服务,包括:

在任意应用程序执行过程中,通过已注入的多时区服务接口调用多时区服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用户注册完成后,还包括:

生成用户的注册信息表,并存储;

在用户查询注册信息时,向用户显示用户的注册信息表;

在用户修改注册信息时,修改用户的注册信息表中对应的信息。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时区服务的调用方法整体框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基于saas系统,步骤101中,用户在调用应用程序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时区转换时,可以通过多时区服务接口发起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新用户在调用多时区服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多时区服务接口的注册,用户需要填写相关注册信息、选择用户所在的时区信息,多时区服务可以根据用户填写的注册信息,为用户注册多时区服务接口,在用户注册完成后,可以生成用户的注册信息表并存储,多时区服务接口同时也可以提供查询及修改的功能,在用户查询注册信息时,向用户显示用户的注册信息表,在用户修改注册信息时,修改用户的注册信息表中对应的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的扩展接口功能以便实现用户需求。多时区服务接口的定义如下表1所示:

表1多时区服务接口定义

在用户注册完成后,可以接收用户通过多时区服务接口发起的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多时区服务代码是多时区接口的默认实现类,开发者可以将利用开发框架(例如spring框架)提供的控制翻转、依赖注入功能可实现自动注入,在任意应用程序执行过程中,通过已注入的多时区服务接口调用多时区服务,应用程序通过调用多时区服务时可以大大的减少耦合性和侵入性,为应用的开发带来极大的便利。多时区服务的接口实现类如下表2所示:

表2多时区服务的接口实现类

表2中,参数targetsql是数据库中用户表的sql语句,其维护的主要是用户在系统中的用户的注册信息表,在用户需要修改注册信息时,修改用户的注册信息表中相应的信息。多时区服务利用mybatis框架来实现数据库的维护,其与数据库表映射的mapper文件主要结构如下表3所示:

表3多时区服务其与数据库表映射的mapper文件结构

图4为图1中步骤102的具体流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2中,根据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调用多时区服务,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包括:

步骤201:根据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在多个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中查询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其中,多个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存储在多时区服务的配置文件中,配置文件为properties文本文件;

步骤202:根据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

具体实施时,多时区服务采用微服务的架构模式,由于未来可能会部署若干个多时区微服务,如果每个微服务都采取访问数据库的方式获得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高频的数据库交互会影响系统的性能。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多个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以properties配置文件的形式存储在多时区服务中,这样可以减少与数据库的交互,避免系统性能损耗。配置文件中的时区代码表如下表4所示:

表4配置文件中的时区代码

具体实施时,由于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中包含目标时区,多时区服务通过调用配置文件,在多个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中查询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然后根据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中的时间信息,以及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最后将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返回给用户。

图5为图1中步骤102的另一具体流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还包括:用户标识:

在任一用户调用完多时区服务后,还包括:

步骤301:将调用多时区服务时采用的时间转换算法缓存,并与该用户的用户标识关联;

根据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调用多时区服务,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还包括:

步骤302:在用户再次调用多时区服务时,根据用户标识,判断是否存在已缓存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

步骤303:当存在已缓存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时,根据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

具体实施时,由于同一用户所需的目标时区可能相同,为了避免多次调用配置文件查询同一时间转换算法,可以在任一用户调用完多时区服务后,将调用多时区服务时采用的时间转换算法缓存,并与该用户的用户标识关联,当用户再次调用多时区服务时,可以根据用户标识,判断是否存在已缓存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若存在,可以直接根据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若不存在,则需要调用配置文件进行查询,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避免系统性能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将调用多时区服务时采用的时间转换算法缓存时,预设失效时刻;

在失效时刻时,将已缓存的时间转换算法删除;

若未设置失效时刻,通过java的垃圾回收器将已缓存的时间转换算法删除。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java的垃圾回收器将已缓存的时间转换算法删除,包括:

在系统内存大于预设阈值时,java的垃圾回收器不删除已缓存的时间转换算法:

在系统内存小于预设阈值时,java的垃圾回收器将已缓存的时间转换算法删除。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调用多时区服务时采用的时间转换算法缓存包括:

通过java的软引用将调用多时区服务时采用的时间转换算法缓存。

具体实施时,由于系统资源有限,需要对缓存信息进行清理,具体的,在将调用多时区服务时采用的时间转换算法缓存时,可以预设失效时刻,在到达预设失效时刻时,自动将已缓存的时间转换算法删除,若未设置失效时刻,可以通过java的垃圾回收器将已缓存的时间转换算法删除,java的垃圾回收器的回收机制是,如果一个对象只具有软引用,则内存空间充足时,垃圾回收器就不会回收它;如果内存空间不足了,就会回收这些对象的内存,也即,只要垃圾回收器没有回收它,该对象就可以被多时区服务使用。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时区服务缓存机制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类似redis的第三方应用实现缓存,为了减少对第三方应用的依赖,本发明实施例通过java的软引用(softreference)将调用多时区服务时采用的时间转换算法缓存,java的软引用的实现方式如表5所示:

表5java的软引用的实现方式

通过软引用实现缓存的基础类pdcache如表6所示:

表6软引用实现缓存的基础类pdcache

应当注意,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多时区服务的调用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由于多时区服务的调用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多时区服务的调用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时区服务的调用装置,用于提高多时区转换的效率,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时区服务的调用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01,用于接收用户发起的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其中,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包括:目标时区;

多时区服务调用模块02,用于根据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调用多时区服务,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其中,多时区服务存储有多个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多时区服务用于根据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

返回模块03,用于将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返回给用户。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时区服务的调用装置另一结构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注册模块04,用于:

在接收用户发起的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之前,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为用户注册多时区服务接口;

请求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在用户注册完成后,接收用户通过多时区服务接口发起的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接口注入模块05,用于:

在用户注册完成后,基于spring开发框架将多时区服务接口注入多个应用程序;

多时区服务调用模块02具体用于:

在任意应用程序执行过程中,通过已注入的多时区服务接口调用多时区服务。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维护模块06,用于:

在用户注册完成后,生成用户的注册信息表,并存储;

在用户查询注册信息时,向用户显示用户的注册信息表;

在用户修改注册信息时,修改用户的注册信息表中对应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时区服务调用模块02具体用于:

根据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在多个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中查询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其中,多个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存储在多时区服务的配置文件中,配置文件为properties文本文件;

根据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

进一步的,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还包括:用户标识: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缓存模块07,用于:在任一用户调用完多时区服务后,将调用多时区服务时采用的时间转换算法缓存,并与该用户的用户标识关联;

多时区服务调用模块02具体用于:

在用户再次调用多时区服务时,根据用户标识,判断是否存在已缓存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

当存在已缓存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时,根据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缓存清理模块08,用于:

在将调用多时区服务时采用的时间转换算法缓存时,预设失效时刻;

在失效时刻时,将已缓存的时间转换算法删除;

若未设置失效时刻,通过java的垃圾回收器将已缓存的时间转换算法删除。

进一步的,缓存模块07具体用于:

通过java的软引用将调用多时区服务时采用的时间转换算法缓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多时区服务的调用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多时区服务的调用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用户发起的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其中,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包括:目标时区;根据多时区服务调用请求,调用多时区服务,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其中,多时区服务存储有多个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多时区服务用于根据目标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将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返回给用户,本发明通过调用多时区服务确定目标时区对应的时间信息,能够将时区转换逻辑与业务程序解耦,提高了多时区转换的效率,可拓展性强,灵活性高。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多个时区的时间转换算法以properties配置文件的形式存储在多时区服务中,可以减少与数据库的交互,避免系统性能损耗;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任一用户调用完多时区服务后,将调用多时区服务时采用的时间转换算法缓存,可以避免对于同一用户多次调用配置文件查询同一时间转换算法,进一步提高了多时区转换的效率,避免系统性能损耗。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java的软引用实现缓存,还可以指定缓存失效时刻、垃圾回收器的算法机制等,减少了对第三方应用的依赖,同时保证了缓存的高效可用。

虽然本发明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客户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任何单一的方面,也不局限于任何单一的实施例,也不局限于这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的任意组合和/或置换。而且,可以单独使用本发明的每个方面和/或实施例或者与一个或更多其他方面和/或其实施例结合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