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消息提示方法、全局消息提示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5856731发布日期:2021-07-13 16:1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全局消息提示方法、全局消息提示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局消息提示方法、全局消息提示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智能终端,用户对终端设备得以来程度也越来越高,无论是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很多事物中都需要通过智能终端得以实现。

用户在日常使用智能终端时,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消息,这些消息可以消息弹窗或在通知栏中显示的方式通知用户。

然而,现有技术中采用消息弹窗对用户进行消息提示的方案,仅可以基于应用程序展示,当用户切换应用程序之后,用户就无法看到消息弹窗;而采用通知栏的方案,用户无法直观的注意到接收到的消息,且用户容易将通知栏中的消息直接清除,可能导致忽略一些重要信息。因此,现有技术中进行消息提示的方案对用户而言,消息提示不够直观且交互逻辑较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局消息提示方法、全局消息提示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以解决现有的消息提示不够直观且交互逻辑较差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全局消息提示方法,包括:监听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在监听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一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一目标界面组件;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一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所要提示的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所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所述消息在第一应用视图上显示;在应用程序的切换过程中,监听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二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二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二目标界面组件,并将所述消息视窗容器从所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移出;获取所述第二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二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所述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所述第二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所述消息在第二应用视图上显示。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在所述监听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各所述应用程序加载的配置文件;在所述配置文件中获取所述各应用程序的多个候选组件;根据所述各应用程序的多个候选组件确定各应用程序运行的界面组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监听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包括:获取所述各应用程序的界面组件的监听接口;根据所述各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监听接口监听所述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一目标界面组件,包括获取第一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对应的回调参数;根据所述回调参数确定第一目标界面组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一目标界面组件,包括:获取所述多个界面组件的栈;在所述第一界面组件位于栈顶时,将所述第一界面组件确定为第一目标界面组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将所要提示的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所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对应的视窗布局文件;根据所述视窗布局文件将所要提示的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所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视窗布局文件具有预设的布局参数。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监测所述消息的存在状态;在监测到所述消息被处理时,将所述消息视窗容器从目标视窗容器中移除。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应用程序所在的终端设备的通知管理器;其中,所述通知管理器用于在下拉通知栏中显示消息;获取所述消息对应的消息参数,并将所述消息参数输入所述通知管理器,以使所述消息在下拉通知栏中显示。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全局消息提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界面组件确定模块,用于监听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在监听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一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一目标界面组件;第一应用视图显示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一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所要提示的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所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所述消息在第一应用视图上显示;应用程序切换模块,用于在应用程序的切换过程中,监听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二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二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二目标界面组件,并将所述消息视窗容器从所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移出;第二应用视图显示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二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所述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所述第二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所述消息在第二应用视图上显示。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方面所述的全局消息提示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方面所述的全局消息提示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提供的全局消息提示方法中,可以监听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在监听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一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一目标界面组件,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一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所要提示的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所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所述消息在第一应用视图上显示,在应用程序的切换过程中,监听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二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二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二目标界面组件,并将所述消息视窗容器从所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移出,获取所述第二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二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所述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所述第二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所述消息在第二应用视图上显示。

本公开的实施例。一方面,在用户切换应用程序时,消息可以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中进行全局显示,从而避免因应用切换导致无法及时获取并处理消息的问题,对用户而言较为直观;另一方面,不需要将消息存放至通知栏中,用户可以直接对消息进行处理,从而避免了用户对通知栏中的消息批量清除的问题;再一方面,可以在当前应用程序处理其他应用程序对应的消息,其交互逻辑较好,可以方便用户操作,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全局消息提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各应用程序的多个候选组件确定各应用程序运行的界面组件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各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监听接口监听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第一界面组件位于栈顶时,将第一界面组件确定为第一目标界面组件的流程图;

图5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视窗布局文件将所要提示的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的流程图;

图6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监测到消息被处理时,将消息视窗容器从目标视窗容器中移除的流程图;

图7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消息参数输入通知管理器,以使消息在下拉通知栏中显示的流程图;

图8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全局消息提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全局消息提示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10示意性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软件硬化的模块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功能实体的一部分,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智能终端,在一些智能终端设备中,在对消息进行提醒时,可以采用消息弹窗的方案进行提醒。举例而言,在安卓系统中,可以采用dialog进行消息提示,dialog方案是基于应用程序对应的activity组件对消息进行展示的,消息的可见性依赖于activity组件的可见性;在对消息进行提醒时,还可以采用通知栏的方式进行消息提示。举例而言,可以采用notification方案进行消息提示,notification方案是将消息统一显示在手机的通知栏内(例如下拉通知栏等),其独立于应用程序之外。

然而,采用dialog进行消息提示的方案,无法跨越不同的应用程序进行显示。举例而言,dialog基于a应用程序显示了一个消息,当用户切换到了b应用程序之后,dialog就无法基于b应用程序显示上述消息了,用户不能及时获取消息,如果当前需要提示的消息重要程序较高,可能会对用户造成不利影响。

而采用notification进行消息提示的方案。一方面,接收到的消息保存在通知栏内,消息显示不够直观,用户容易忽略通知栏内的消息;另一方面,用户可以在系统设置中关闭消息通知权限,应用程序没有权限将消息通知给用户;再一方面,用户在使用智能终端时,通知栏内可能存在多条消息,而其中一些消息对用户可能是无意义的,且用户难以在通知栏的多个消息中确定对用户有用的消息,因此,用户可能会对通知栏内的消息进行批量清除,从而导致用户忽略重要信息,进而导致用户的体验较差。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全局消息提示方法中,可以监听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在监听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界面组件确定第一目标界面组件,然后获取所述目标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一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所要提示的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所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所述消息在第一应用视图上显示,在应用程序的切换过程中,监听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二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二界面组件确定第二目标界面组件,并将所述消息视窗容器从所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移出,再获取所述第二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二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所述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所述第二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所述消息在第二应用视图上显示。如图1所示,该全局消息提示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监听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在监听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一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一目标界面组件;

步骤s120,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一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所要提示的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所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所述消息在第一应用视图上显示;

步骤s130,在应用程序的切换过程中,监听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二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二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二目标界面组件,并将所述消息视窗容器从所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移出;

步骤s140,获取所述第二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二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所述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所述第二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所述消息在第二应用视图上显示。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全局消息提示方法中,可以监听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在监听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一目标界面组件,然后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一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所要提示的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所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所述消息在第一应用视图上显示,在应用程序的切换过程中,监听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二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二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二目标界面组件,并将所述消息视窗容器从所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移出,再获取所述第二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二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所述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所述第二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所述消息在第二应用视图上显示。

本公开的实施例。一方面,在用户切换应用程序时,消息可以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中进行全局显示,从而避免因应用切换导致无法及时获取并处理消息的问题,对用户而言较为直观;另一方面,不需要将消息存放至通知栏中,用户可以直接对消息进行处理,从而避免了用户对通知栏中的消息批量清除的问题;再一方面,可以在当前应用程序处理其他应用程序对应的消息,其交互逻辑较好,可以方便用户操作,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全局消息提示的步骤s110~s140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步骤s110,监听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在监听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一界面组件确定第一目标界面组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应用程序是基于智能终端使用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使用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以及用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应用软件。宿主应用程序可以包括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基于相应的系统而运行,例如ios系统、android系统、windowsmobile系统、symbian系统、blackberryos系统等。应用程序可以包括办公室应用程序、互联网应用程序、多媒体应用程序、数据分析应用程序、工作协作应用程序、商务应用程序。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对应用程序的类型并不做特殊限定。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应用程序对应有界面组件,界面组件可以用于组成宿主应用程序,通常来说,应用程序可以包括多个组件,界面组件用于显示屏幕,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可以与界面组件中的内容进行互动用以完成某项任务。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界面组件可以包括android中的activity组件,一个activity组件可以提供一个屏幕,可以通过activity组件与用户进行交互,不同的activity组件通过intent进行通信。activity代表一个用户所能看到的屏幕,主要用于处理应用程序的整体性工作,例如监听系统事件,为用户显示指定的view,启动其他activity等。所有应用的activity都继承于android.app.activity类,该类是android提供的基层类,其他的activity继承该父类后,通过父类的方法来实现各种功能。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界面组件通常有多种运行状态。例如,针对于android(安卓)系统,界面组件为activity组件,其运行状态包括包括active/runing状态,当一个新activity启动入栈后,它在屏幕最前端,处于栈的最顶端,此时它处于可见并可和用户交互的激活状态;还包括paused状态,当activity被另一个透明或者dialog样式的activity覆盖时的状态。此时它依然与窗口管理器保持连接,系统继续维护其内部状态,所以它仍然可见,但它已经失去了焦点故不可与用户交互;还包括stoped状态,当activity被另外一个activity覆盖、失去焦点并不可见时处于stoped状态;还包括killed状态,当activity被系统回收或者没有被启动时处于killed状态。当一个activity实例被创建、销毁或者启动另外一个activity时,它在这四种状态之间进行转换,这种转换的发生依赖于用户程序的动作。进一步的,active/runing状态所执行的生命周期包括onresume(),此时为活动状态,可以与用户进行交互;paused状态所执行的生命周期包括onpause(),当前的activity已经失去了焦点但仍然是可见的状态(包括部分可见);stoped状态所执行的生命周期包括onstop();killed状态所执行的生命周期包括ondestroy()。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可以监听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具体的,可以获取每个应用程序的界面组件,并监听其运行状态,也可以获取位于栈顶的界面组件,监听该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举例而言,针对于android(安卓)系统,可以采用activitylifecyclecallbacks监听多个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activitylifecyclecallbacks是application中的一个接口,对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进行监听。

在监听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可以根据第一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一目标界面组件。举例而言,当第一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由其他状态变为活动状态时,可以将活动状态回调到activitylifecyclecallbacks中,当前activitylifecyclecallbacks仅获取到活动状态,此时,还需要根据活动状态获取与活动状态对应的第一目标界面组件。其中,第一目标界面组件为第一界面组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可以获取各应用程序加载的配置文件,在配置文件中获取各应用程序的多个候选组件,根据各应用程序的多个候选组件确定各应用程序运行的界面组件。参照图2所示,根据各应用程序的多个候选组件确定各应用程序运行的界面组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10~s230:

步骤s210,获取各应用程序加载的配置文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在需要获取应用程序的界面组件时,可以先获取应用程序需要加载的配置文件。具体的,可以根据每个应用程序的索引在终端设备的存储器中查找与该应用程序相关的配置文件。

步骤s220,在配置文件中获取各应用程序的多个候选组件。

步骤s230,根据各应用程序的多个候选组件确定各应用程序运行的界面组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在获取到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之后,可以获取配置文件中的多个候选组件,然后在多个候选组件中确定所要运行的界面组件。举例而言,针对于android(安卓)系统而言,其包括activity(活动)组件,是用户操作的可视化界面,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完成操作指令的窗口,为用户提供交互的入口;service(服务)组件,通常用作在后台处理耗时的逻辑;broadcastreceive(广播接受者)组件,广播接收器是对发送出来的广播进行过滤接受并响应的一类组件,可以使用广播接收器来让应用对一个外部时间做出响应;contentprovider(内容提供者)组件,提供给其他应用程序指定数据集。此时,候选组件分别为activity组件、service组件、broadcastreceive组件、contentprovider组件,可以在这些候选组件中获取activity组件(界面组件)。

通过上述步骤s210~s230,可以获取各应用程序加载的配置文件,在配置文件中获取各应用程序的多个候选组件,根据各应用程序的多个候选组件确定各应用程序运行的界面组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可以获取各应用程序的界面组件的监听接口,再根据各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监听接口监听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参照图3所示,各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监听接口监听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310~s320:

步骤s310:获取各应用程序的界面组件的监听接口;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应用程序的界面组件中设置有监听接口,可以通过监听接口监听应用程序的界面组件的运行情况。针对android系统而言,可以监听activity组件的生命周期。

步骤s320,根据各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监听接口监听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各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监听接口监听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具体的,可以通过外部工具经过监听接口监听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例如,可以使用softwaredevelopmentkit(sdk,软件开发工具包)监听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sdk中可以包括调试等工具,sdk还经常包括示例代码、支持性的技术注解或者其他的为基本参考资料澄清疑点的支持文档。

通过上述步骤s310~s320,可以获取各应用程序的界面组件的监听接口,再根据各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监听接口监听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可以获取第一界面组件活动状态对应的回调参数。具体的,回调函数可以作为参数传递的函数。在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中,回调函数的实现形式不同。在c语言中,回调函数只能使用函数指针实现,在c++、python、ecmascript等更现代的编程语言中可以使用仿函数或匿名函数。回调函数对应回调参数,即回调参数是回调函数的对象。针对于android系统而言,当通过activitylifecyclecallbacks监听到activity组件的onresume()状态时,此时可以回调onactivityresumed函数,onactivityresumed中包括回调参数。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回调参数确定第一目标界面组件。回调参数可以用于指示当前回调参数对应的界面组件,具体的,回调参数对应回调函数,可以通过回调函数确定当前回调对象,即当前的界面组件,可以将该界面组件确定为第一目标界面组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可以获取多个界面组件的堆栈,在第一界面组件位于栈顶时,将第一界面组件确定为第一目标界面组件。参照图4所示,在第一界面组件位于栈顶时,将第一界面组件确定为第一目标界面组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410~s420:

步骤s410,获取多个界面组件的栈;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可以获取多个界面组件的栈。具体的,栈是一种数据结构,其为一个可以在表尾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的线性表,按照后进先出的原则存储数据,先进入的数据被压入栈底,最后的数据在栈顶,需要读数据的时候从栈顶开始弹出数据。栈是只能在某一端插入和删除的特殊线性表。先堆进来的压在底下,随后一件一件往上堆。取走时,只能从上面一件一件取。读和取都在顶部进行,底部一般是不动的。栈就是一种类似桶堆积物品的数据结构,进行删除和插入的一端称栈顶,另一端称栈底。插入一般称为进栈,删除则称为退栈。

步骤s420,在第一界面组件位于栈顶时,将第一界面组件确定为第一目标界面组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获取到多个界面组件的栈,当第一界面组件位于栈顶时,可以将第一界面组件确定为第一目标界面组件。具体的,当前的第一界面组件处于栈顶,且此时第一界面组件处于活动状态,因此,可以将第一界面组件确定为第一目标界面组件。

通过上述步骤s410~s420,可以获取多个界面组件的堆栈,在第一界面组件位于栈顶时,将第一界面组件确定为第一目标界面组件。

步骤s120,获取第一目标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一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所要提示的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消息在第一应用视图上显示;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第一目标视窗容器可以用于显示第一目标界面组件对应的的内容。具体的,针对于android系统,在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处于onresume(活动状态)时,表明界面组件中的内容进入到前台,对用户来说是可见的,并且是用户当前操作的焦点。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可以对消息进行提示。具体的,消息可以包括软件消息、警告消息、系统消息、对话消息等;或者,消息还可以包括单选项消息、多选项消息、通知消息等。消息视窗容器可以用于显示所要提示的消息。具体的,消息视窗容器可以具有预设的视窗布局,视窗布局可以用来调整消息视窗容器的显示形式。进一步的,在接收到消息的时候,可以根据消息的类型确定消息视窗容器。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对于消息以及消息视窗容器的形式及内容并不作特殊限定。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可以获取第一目标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一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所要提示的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消息在第一应用视图上显示。举例而言,针对于android系统,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为根视图容器,如decorview,为framelayout的子类,activity组件对应有decorview。可以在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添加消息视窗容器,此时,消息视窗容器中的内容就可以在第一应用视图上显示。其中,第一应用视图为第一目标界面组件具体呈现的视图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可以获取第一目标视窗容器对应的视窗布局文件,根据视窗布局文件将所要提示的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参照图5所示,根据视窗布局文件将所要提示的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510~s520:

步骤s510,获取第一目标视窗容器对应的视窗布局文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的内容可以按照视窗布局文件的规则进行呈现,可以设置与第一目标视窗容器对应的视窗布局文件,且视窗布局文件具有预设的布局参数。举例而言,在视窗布局文件中,可以设置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的各种内容的显示位置、大小方向、显示时机等内容。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对于第一目标视窗容器对应的视窗布局文件的具体内容并不做特殊限定。

步骤s520,根据视窗布局文件将所要提示的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对应的视窗布局文件之后,可以按照视窗布局文件将所要提示的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具体而言,消息视窗容器相当于第一目标视窗容器的内容,因此,可以将消息视窗容器按照视窗布局文件设置在第一目标视窗容器内。

通过上述步骤s510~s520,可以获取第一目标视窗容器对应的视窗布局文件,根据视窗布局文件将所要提示的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

步骤s130,在应用程序的切换过程中,监听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二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根据第二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二目标界面组件,并将消息视窗容器从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移出;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将消息在第一应用视图上显示之后,用户进行了应用切换,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由活动状态进入了非活动状态,此时,监听到了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二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也就是说,第二界面组件处于可见并可和用户交互的激活状态。可以将消息视窗容器从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移出,但并不销毁该消息视窗容器。举例而言,针对于android系统,可以将消息视窗容器view从第一目标视窗容器decorview中移出。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二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二目标界面组件。举例而言,可以获取第二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对应的回调参数,回调参数对应界面组件,因此,可以根据第二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对应的回调参数确定第二目标界面组件。

步骤s140,获取第二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二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第二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消息在第二应用视图上显示。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在将消息视窗容器从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移出之后,可以获取第二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二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第二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消息在第二应用视图上显示。

具体而言,第二目标视窗容器可以用于显示第二目标界面组件对应的的内容。可以获取第二目标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二目标视窗容器,并将从第一目标视图容器中移出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第二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消息在第二应用视图上显示。此时,消息视窗容器中的内容就可以在第二应用视图上显示。其中,第二应用视图为第二目标界面组件具体呈现的视图数据。基于此,在应用程序进行切换的时候,可以在另外一个应用程序中展示消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可以监测消息的存在状态,在监测到消息被处理时,将消息视窗容器从目标视窗容器中移除。参照图6所示,在监测到消息被处理时,将消息视窗容器从目标视窗容器中移除,可以参照以下步骤s610~s620:

步骤s610,监测消息的存在状态;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消息时,可以记录消息的存在状态。具体的,在将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或第二目标视窗容器中时,可以通过外部工具通过特定变量记录当前的消息。若用户没有对消息进行处理,则消息存在;若用户对消息进行了处理,则消息不存在。

步骤s620,在监测到消息被处理时,将消息视窗容器从目标视窗容器中移除。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当监测到消息被处理时,表明已经向用户通知了消息,且用户已经对消息做出了响应,此时需要将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从目标视窗容器中移除。消息存在时,消息视窗容器在第一目标视窗容器或第二视窗容器,当消息被处理时,就要将消息视窗容器从第一目标视窗容器或第二视窗容器中移除。目标视窗容器包括第一目标视窗容器或第二目标视窗容器。举例而言,针对于android系统,可以在sdk中提供记录工具以记录消息的存在情况,当消息被处理之后,可以在目标视窗容器decorview中移除消息视窗容器view。

通过上述步骤s610~s620,可以监测消息的存在状态,在监测到消息被处理时,将消息视窗容器从目标视窗容器中移除。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可以获取应用程序所在的终端设备的通知管理器;其中,通知管理器用于在下拉通知栏中显示消息,获取消息对应的消息参数,并将消息参数输入通知管理器,以使消息在下拉通知栏中显示。参照图7所示,将消息参数输入通知管理器,以使消息在下拉通知栏中显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710~s720:

步骤s710,获取应用程序所在的终端设备的通知管理器;其中,通知管理器用于在下拉通知栏中显示消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在系统中可以提前预设通知管理器,通过通知管理器可以将一些重要的消息告诉用户。其中,通知管理器可以通过下拉通知栏的方式显示消息。

步骤s720,获取消息对应的消息参数,并将消息参数输入通知管理器,以使消息在下拉通知栏中显示。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在获取到消息之后,可以获取消息对应的消息参数。具体的,消息参数可以包括消息的内容、显示形式、显示图标、显示动作等内容。可以将消息参数输入通知管理器,通知管理器根据消息参数将消息在下拉通知栏中进行显示。举例而言,针对于android系统,可以先获取notificationmanager(通知管理器),再创建一个通知栏的builder构造类,然后对builder输入相关的消息参数,调用builder的build()方法为notification赋值,通过notificationmanager的notify()方法进行显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对于消息参数的内容并不做特殊限定。

通过上述步骤s710~s720,可以获取应用程序所在的终端设备的通知管理器,获取消息对应的消息参数,并将消息参数输入通知管理器,以使消息在下拉通知栏中显示,可以在应用程序中显示消息的同时在下拉通知栏内显示消息,且当用户不在应用程序内时,也可以查看消息,避免用户遗漏重要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可以对应用程序进行初始化,应用程序对sdk进行初始化,再将sdk初始化之后,可以通过sdk在应用程序的界面组件中注册activitylifecyclecallbacks,在监听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将活动状态回调到sdk,sdk将消息视窗容器view从目标视窗容器decorview中移出,当获取到消息时,可以向应用程序发出消息提示信号,此时,应用程序可以调用sdk中的全局消息提示方法,根据全局消息提示方法将移出的消息视窗容器view添加到当前的目标视窗容器decorview中,此时,就可以将消息显示在当前的应用程序中。参照图8所示,全局消息提示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10,应用程序进行初始化;步骤s820,将sdk初始化;步骤s830,通过sdk在界面组件中注册activitylifecyclecallbacks;步骤s840,在监听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将活动状态回调到sdk;步骤s850,sdk将消息视窗容器view从目标视窗容器decorview中移出;步骤s860,当获取到消息时,向应用程序发出消息提示信号;步骤s870,应用程序调用sdk中的全局消息提示方法;步骤s880,根据全局消息提示方法将移出的消息视窗容器view添加到当前的目标视窗容器decorview;步骤s890,将消息显示在当前的应用程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例中,可以监听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在监听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根据第一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一目标界面组件,获取第一目标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一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所要提示的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消息在第一应用视图上显示,在应用程序的切换过程中,监听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二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根据第二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二目标界面组件,并将消息视窗容器从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移出,获取第二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二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第二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消息在第二应用视图上显示。

本公开的实施例。一方面,在用户切换应用程序时,消息可以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中进行全局显示,从而避免因应用切换导致无法及时获取并处理消息的问题,对用户而言较为直观;另一方面,不需要将消息存放至通知栏中,用户可以直接对消息进行处理,从而避免了用户对通知栏中的消息批量清除的问题;再一方面,可以在当前应用程序处理其他应用程序对应的消息,其交互逻辑较好,可以方便用户操作,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此外,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全局消息提示装置。参照图9所示,一种全局消息提示装置900包括:界面组件确定模块910,第一应用视图显示模块920、应用程序切换模块930、第二应用视图显示模块940。

其中,界面组件确定模块,用于监听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在监听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根据第一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一目标界面组件;第一应用视图显示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目标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一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所要提示的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消息在第一应用视图上显示;应用程序切换模块,用于在应用程序的切换过程中,监听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二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根据第二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二目标界面组件,并将消息视窗容器从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移出;第二应用视图显示模块,用于获取第二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二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第二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消息在第二应用视图上显示。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在监听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之前,方法还包括:获取各应用程序加载的配置文件;在配置文件中获取各应用程序的多个候选组件;根据各应用程序的多个候选组件确定各应用程序运行的界面组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监听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包括:获取各应用程序的界面组件的监听接口;根据各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监听接口监听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根据第一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一目标界面组件,包括获取第一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对应的回调参数;根据回调参数确定第一目标界面组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根据第一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一目标界面组件,包括:获取多个界面组件的栈;在第一界面组件位于栈顶时,将第一界面组件确定为第一目标界面组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将所要提示的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包括:获取第一目标视窗容器对应的视窗布局文件;根据视窗布局文件将所要提示的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视窗布局文件具有预设的布局参数。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监测消息的存在状态;在监测到消息被处理时,将消息视窗容器从目标视窗容器中移除。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获取应用程序所在的终端设备的通知管理器;其中,通知管理器用于在下拉通知栏中显示消息;获取消息对应的消息参数,并将消息参数输入通知管理器,以使消息在下拉通知栏中显示。

由于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全局消息提示装置的各个功能模块与上述全局消息提示方法的示例实施例的步骤对应,因此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上述的全局消息提示方法的实施例。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全局消息提示方法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例、完全的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例,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10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这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0。图10显示的电子设备10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0所示,电子设备10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0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0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0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1020和处理单元1010)的总线1030、显示单元1040。

其中,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以被处理单元1010执行,使得处理单元10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步骤。例如,处理单元1010可以执行如图1中所示的步骤s110,监听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在监听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根据第一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一目标界面组件;步骤s120,获取第一目标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一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所要提示的消息对应的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消息在第一应用视图上显示;步骤s130,在应用程序的切换过程中,监听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二界面组件的运行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根据第二界面组件的活动状态确定第二目标界面组件,并将消息视窗容器从第一目标视窗容器中移出;步骤s140,获取第二界面组件对应的第二目标视窗容器,并将消息视窗容器添加到第二目标视窗容器中,以使消息在第二应用视图上显示。

又如,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如图1所示的各个步骤。

存储单元10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10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10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1023。

存储单元10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025的程序/实用工具1024,这样的程序模块102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10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10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07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0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0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0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0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0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060通过总线1030与电子设备10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0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步骤。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