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存储器装置中固件智能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883850发布日期:2021-07-16 18:5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固件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存储器装置中固件智能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2.固件(firmware)就是写入eprom(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中的程序。固件是指设备内部保存的设备“驱动程序”,通过固件,操作系统才能按照标准的设备驱动实现特定机器的运行动作,比如光驱、刻录机等都有内部固件。固件是担任着一个系统最基础最底层工作的软件。而在硬件设备中,固件就是硬件设备的灵魂,因为一些硬件设备除了固件以外没有其它软件组成,因此固件也就决定着硬件设备的功能及性能,固件在使用时会发生损坏,需要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
3.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固件的损坏频率进行分析,无法得知固件的使用质量,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存储器装置中固件智能修复方法,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便于对固件的损坏频率进行分析,无法得知固件的使用质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存储器装置中固件智能修复方法。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存储器装置中固件智能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对正常的固件进行检查,对检查数据进行记录;
8.s2:将固件写入存储器装置中,进行使用;
9.s3:对使用后的固件进行检查,记录检查数据;
10.s4:将s1中的数据与s3中的数据进行对比,若对比出现差异时,说明固件损坏;
11.s5: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
12.s6:对固件损坏的时间进行记录,分析固件的损坏频率;
13.s7:根据损坏频率分析固件在不同时间段内的使用质量。
14.优选的,所述s6中,对固件损坏的时间进行记录,记录前1

3月内损坏的次数,然后记录4

6月损坏的次数,依次类推,每三个月记录一次,可以有效的分析出,随着时间的增加,固件的损坏次数是否会随之增加。
15.优选的,所述s3中,对检查的周期进行预设,在固件没有损坏时,检查周期可以在1

15天,当固件出现损坏后,检查周期为1天。
16.优选的,所述s5中,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在修复成功后,再次对固件进行检查,再次进行数据对比,直至数据对比一致。
17.优选的,所述s5中,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修复时,计时器开始计时,直到修复结束后,读取计时器上的数据,对修复时间进行记录,并进行标记存储。
18.优选的,所述s5中,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并对修复的内容进行记录,将记录的数据分类上传存储。
19.优选的,所述s5中,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对修复记录进行上传存储。
20.优选的,所述s5中,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修复时,对使用人员进行提醒,确保修复环境安全。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2.本方案对固件损坏的时间进行记录,分析固件的损坏频率,根据损坏频率分析固件在不同时间段内的使用质量,可以对固件的使用质量进行把控;
23.本方案修复时,计时器开始计时,直到修复结束后,读取计时器上的数据,对修复时间进行记录,并进行标记存储,可以对修复效率进行监测;
24.本发明可以对固件的损坏频率进行分析,有效的得知固件的使用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实施例一
27.一种存储器装置中固件智能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8.s1:对正常的固件进行检查,对检查数据进行记录;
29.s2:将固件写入存储器装置中,进行使用;
30.s3:对使用后的固件进行检查,记录检查数据;
31.s4:将s1中的数据与s3中的数据进行对比,若对比出现差异时,说明固件损坏;
32.s5: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
33.s6:对固件损坏的时间进行记录,分析固件的损坏频率;
34.s7:根据损坏频率分析固件在不同时间段内的使用质量。
35.本发明中,s6中,对固件损坏的时间进行记录,记录前1月内损坏的次数,然后记录4月损坏的次数,依次类推,每三个月记录一次,可以有效的分析出,随着时间的增加,固件的损坏次数是否会随之增加。
36.本发明中,s3中,对检查的周期进行预设,在固件没有损坏时,检查周期可以在1天。
37.本发明中,s5中,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在修复成功后,再次对固件进行检查,再次进行数据对比,直至数据对比一致。
38.本发明中,s5中,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修复时,计时器开始计时,直到修复结束后,读取计时器上的数据,对修复时间进行记录,并进行标记存储。
39.本发明中,s5中,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并对修复的内容进行记录,将记录的数据分类上传存储。
40.本发明中,s5中,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对修复记录进行上传存储。
41.本发明中,s5中,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修复时,对使用人员进行提醒,确保修复环境安全。
42.实施例二
43.一种存储器装置中固件智能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4.s1:对正常的固件进行检查,对检查数据进行记录;
45.s2:将固件写入存储器装置中,进行使用;
46.s3:对使用后的固件进行检查,记录检查数据;
47.s4:将s1中的数据与s3中的数据进行对比,若对比出现差异时,说明固件损坏;
48.s5: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
49.s6:对固件损坏的时间进行记录,分析固件的损坏频率;
50.s7:根据损坏频率分析固件在不同时间段内的使用质量。
51.本发明中,s6中,对固件损坏的时间进行记录,记录前2月内损坏的次数,然后记录4月损坏的次数,依次类推,每两个月记录一次,可以有效的分析出,随着时间的增加,固件的损坏次数是否会随之增加。
52.本发明中,s3中,对检查的周期进行预设,在固件没有损坏时,检查周期可以在10天,当固件出现损坏后,检查周期为1天。
53.本发明中,s5中,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在修复成功后,再次对固件进行检查,再次进行数据对比,直至数据对比一致。
54.本发明中,s5中,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修复时,计时器开始计时,直到修复结束后,读取计时器上的数据,对修复时间进行记录,并进行标记存储。
55.本发明中,s5中,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并对修复的内容进行记录,将记录的数据分类上传存储。
56.本发明中,s5中,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对修复记录进行上传存储。
57.本发明中,s5中,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修复时,对使用人员进行提醒,确保修复环境安全。
58.实施例三
59.一种存储器装置中固件智能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0.s1:对正常的固件进行检查,对检查数据进行记录;
61.s2:将固件写入存储器装置中,进行使用;
62.s3:对使用后的固件进行检查,记录检查数据;
63.s4:将s1中的数据与s3中的数据进行对比,若对比出现差异时,说明固件损坏;
64.s5: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
65.s6:对固件损坏的时间进行记录,分析固件的损坏频率;
66.s7:根据损坏频率分析固件在不同时间段内的使用质量。
67.本发明中,s6中,对固件损坏的时间进行记录,记录前3月内损坏的次数,然后记录6月损坏的次数,依次类推,每三个月记录一次,可以有效的分析出,随着时间的增加,固件的损坏次数是否会随之增加。
68.本发明中,s3中,对检查的周期进行预设,在固件没有损坏时,检查周期可以在15天,当固件出现损坏后,检查周期为1天。
69.本发明中,s5中,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在修复成功后,再次对固件进行检查,再次进行数据对比,直至数据对比一致。
70.本发明中,s5中,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修复时,计时器开始计时,直到修复结束后,读取计时器上的数据,对修复时间进行记录,并进行标记存储。
71.本发明中,s5中,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并对修复的内容进行记录,将记录的数据分类上传存储。
72.本发明中,s5中,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对修复记录进行上传存储。
73.本发明中,s5中,根据s1中的数据对损坏的固件进行修复,修复时,对使用人员进行提醒,确保修复环境安全。
74.本发明通过实施例一、二、三提出的一种存储器装置中固件智能修复方法,可以对固件的损坏频率进行分析,有效的得知固件的使用质量,且实施例二为最佳实施例。
7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