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少投资风险的分类式ppp项目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266820发布日期:2021-08-13 19:19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减少投资风险的分类式ppp项目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ppp项目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减少投资风险的分类式ppp项目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ppp项目是一种公私合营模式,以其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项目ppp融资是以项目为主体的融资活动,是项目融资的一种实现形式,主要根据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政府扶持措施的力度,ppp融资模式可以使民营资本更多地参与到项目中,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但现在对ppp项目进行管理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对ppp项目进行管理时,政府部门和相应建设单位不便于全面的对项目建设进程进行控制,项目管理逐级转移,导致后续政府或建设单位不能及时的对项目问题进行处理和控制,从而增加后续项目不可控因素,发生后将会使投资发生较大的改变,不利于对投资风险进行控制。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ppp项目管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投资风险的分类式ppp项目管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在对ppp项目进行管理时政府部门和相应建设单位不便于全面的对项目建设进程进行控制,项目管理逐级转移,导致后续政府或建设单位不能及时的对项目问题进行处理和控制,从而增加后续项目不可控因素,发生后将会使投资发生较大的改变,不利于对投资风险进行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减少投资风险的分类式ppp项目管理方法,所述项目管理方法由前期风险管理系统、分包风险管理系统以及施工风险管理系统组成,所述前期风险管理系统用于对项目前期的建设确定进行管理,同时减小建设单位在前期承担的资金风险,且通过前期风险管理系统可将项目进行公开公示;

所述分包风险管理系统由政府部门进行审查,建设单位负责相关协调,充分利用各自优点对分包施工单位进行控制,使得分包的选择建设单位与政府部门均可进行参与,并承担相应风险;

所述施工风险管理系统通过对施工方项目的反馈对工程情况进行评价,项目各参与方在该系统中可进行动态的实时交流,根据工程情况对投资进行控制,减小施工过程中带来的投资风险。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前期风险管理系统流程包括政府发布招标信息,将ppp项目信息进行公示同时邀请建设方进行投标,减小政府在项目资金控制方面的风险,通过各类建设单位的投标信息可对项目预算进行更准确的规划投资,建设单位投标后和政府签订ppp项目合同,后续将工程发包进行施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所述建设单位在ppp项目合同签订后通过银行抵押借贷的方式进行项目的融资,同时进行保险的缴纳,保险包括对政府支付的项目建设保证金以及对工程商业风险的投保,减小后续建设单位的投资风险,在建设过程中资金更具可控性,保证后续项目的顺利建设。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所述分包风险管理系统流程为承包商对分包施工单位进行选择或指定,将决定上报至政府部门进行审批,通过政府部门对分包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进行技术方案的确定和施工,且政府部门对其审批结果负责,提高审核效率以及审核严谨度,通过政府部门对分包单位资质进行审查可把控后续施工质量,且政府部门对审查更加专业规范,所能获取到的相应信息更加规范。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所述政府部门审批不通过将该结果通知到建设单位,通过建设单位和承包商进行沟通协商,政府部门只负责对资质的审查,建设单位可对分包的选择进行建议和指导,建设单位和政府部分各司其职,可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对分包的选择进行控制,减少后续工程风险的发生进而降低投资风险。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所述施工风险管理系统流程为政府和建设单位共同进行项目管理合同的拟定,通过项目管理合同对承包方进行约束,承包方依据项目管理合同对施工方下达施工指令和施工任务,施工方负责进度管理、人员管理和施工记录,当发生或遇到不可抗力事件时施工方可直接报告政府,施工使发生工程量的变更可直接上报建设单位进行处理,建设单位与政府进行协商,使得整个施工过程建设单位和政府都能进行一定的参与,对施工风险进行一定的把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减少投资风险的分类式ppp项目管理方法通过前期风险管理系统、分包风险管理系统以及施工风险管理系统分别对项目的各个建设周期进行管理,在前期风险管理系统中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项目的公示,使各个有意向建设单位均可进行了解参与,有利于对项目的前期投入资金进行确定和对比分析,使资金在使用时更加可控,在分包风险管理系统通过政府部门和建设单位的相互配合对分包单位进行选择和筛查,保证其符合后续施工要求,进而对工程质量提供保障,且建设单位和政府部门各司其职,提高ppp项目管理的运行效率,后续通过施工风险管理系统使政府和建设单位均能对施工过程进行引导和控制,尽可能的降低施工风险,保障投资的有效性,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前期风险管理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分包风险管理系统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施工风险管理系统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减少投资风险的分类式ppp项目管理方法,所述项目管理方法由前期风险管理系统、分包风险管理系统以及施工风险管理系统组成,所述前期风险管理系统用于对项目前期的建设确定进行管理,同时减小建设单位在前期承担的资金风险,且通过前期风险管理系统可将项目进行公开公示,所述分包风险管理系统由政府部门进行审查,建设单位负责相关协调,充分利用各自优点对分包施工单位进行控制,使得分包的选择建设单位与政府部门均可进行参与,并承担相应风险,所述施工风险管理系统通过对施工方项目的反馈对工程情况进行评价,项目各参与方在该系统中可进行动态的实时交流,根据工程情况对投资进行控制,减小施工过程中带来的投资风险;

通过前期风险管理系统、分包风险管理系统以及施工风险管理系统分别对项目的各个建设周期进行管理,使得后续建设能被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有利于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投资风险;

前期风险管理系统流程包括政府发布招标信息,将ppp项目信息进行公示同时邀请建设方进行投标,减小政府在项目资金控制方面的风险,通过各类建设单位的投标信息可对项目预算进行更准确的规划投资,建设单位投标后和政府签订ppp项目合同,后续将工程发包进行施工;

建设单位在ppp项目合同签订后通过银行抵押借贷的方式进行项目的融资,同时进行保险的缴纳,保险包括对政府支付的项目建设保证金以及对工程商业风险的投保,减小后续建设单位的投资风险,在建设过程中资金更具可控性;

分包风险管理系统流程为承包商对分包施工单位进行选择或指定,将决定上报至政府部门进行审批,通过政府部门对分包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进行技术方案的确定和施工,且政府部门对其审批结果负责,提高审核效率以及审核严谨度;

政府部门审批不通过将该结果通知到建设单位,通过建设单位和承包商进行沟通协商,政府部门只负责对资质的审查,建设单位可对分包的选择进行建议和指导;

施工风险管理系统流程为政府和建设单位共同进行项目管理合同的拟定,通过项目管理合同对承包方进行约束,承包方依据项目管理合同对施工方下达施工指令和施工任务,施工方负责进度管理、人员管理和施工记录,当发生或遇到不可抗力事件时施工方可直接报告政府,施工使发生工程量的变更可直接上报建设单位进行处理,建设单位与政府进行协商,使得整个施工过程建设单位和政府都能进行一定的参与,对施工风险进行一定的把控;

通过该管理方法使得ppp项目在发出阶段和后续施工阶段均能得到建设单位和政府部门的管控,有利于提高对项目建设的监管,一方面还可提高后续工程建设质量,且政府和建设单位共同对项目负相应的责任和管理,项目各参与方均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效率,有利于后续的利益共享和互利共赢,且利用该ppp项目管理方法可减小建设方的资金压力,有利于对投资风险进行控制。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