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物流园用监控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12280发布日期:2021-11-03 15:0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物流园用监控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智慧物流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物流园用监控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物流园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物流园内一般都会有大量的货物,在对于物流园进行监管时,需要对于物流园进行监控管理。
3.现有的专利(公开号:cn201110424428.5)公开了综合物流园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综合物流园,综合物流园设有专业市场、物流企业、连接专业市场和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所述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向客户及工厂反馈信息,所述信息管理系统接收公共信息服务信息,该系统建立良好的通信基础设施,提供政府相关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数据交换的基础设施;引导相关物流企业的信息建设,接入共用信息平台系统;完善行业管理部门相关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提供行业管理的信息支撑手段,提高行业管理水平;提高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效率,使这些作业环节更省力、更合理;用户订货适时、准确,尽可能减少用户所需的订货断档;保证订货、出货、配送信息畅通无阻;使物流成本降到最低,在实现本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1、该系统内并未设置有对于货物与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的方法,从而无法得到货物的实在信息,从而无法对于货物进行良好管理;2、该系统并未设计为物联网互联式,整体系统只是在单独的独立的物流园区进行运作,而无法与外物联系在一起,导致整体系统单一,无明显提升效果;需要进行一定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传统的物流管理系统内并未设置有对于货物与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的方法,从而无法得到货物的实在信息,从而无法对于货物进行良好管理;传统的物流管理系统并未设计为物联网互联式,整体系统只是在单独的独立的物流园区进行运作,而无法与外物联系在一起,导致整体系统单一,无明显提升效果;需要进行一定改进,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物流园用监控管理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物流园用监控管理系统,包括物流业管理中心、监控获取中心、货物监控模块、数据监控模块、货物检测模块和信息管理查询模块,所述物流业管理中心的输出端与监控获取中心的输入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所述监控获取中心的输出端分别与货物监控模块及数据监控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货物监控模块的输出端与货物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监控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货物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
输出端与数据接收终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输出端与数据集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集成模块及用户登录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信息管理查询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集成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导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导出模块的输出端与物联网终端数据库的输入端通过网络连接,所述物联网终端数据库的输出端与物流业管理中心的输入端通过信息反馈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货物监控模块由监控探头、监控拍摄模块、光强传感器、环境光照强度检测模块、补光灯、自动补光模块、红外接收器、指令收集模块与拍摄角度调节模块组成,所述监控探头的输出端与监控拍摄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监控拍摄模块及光强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环境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补光灯及环境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自动补光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自动补光模块及红外接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指令收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指令收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拍摄角度调节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拍摄角度调节模块与抓拍控制模块双向电性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监控模块由货物入仓记录模块、货物总数计数模块、货物分类模块、货物重量计量模块与货物出货记录模块组成,所述货物入仓记录模块的输出端与货物总数计数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货物总数计数模块的输出端与货物分类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货物分类模块的输出端与货物重量计量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货物重量计量模块的输出端与货物出货记录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货物检测模块由货物扫描模块、违禁物筛查模块、货物外部破损拍摄模块与记录存储模块组成,所述货物扫描模块的输出端与违禁物筛查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违禁物筛查模块的输出端与货物外部破损拍摄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货物外部破损拍摄模块的输出端与记录存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信息管理查询模块由权限管理模块、信息认证模块、信息获取模块与管理操作记录模块组成,所述权限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认证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信息认证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获取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的输出端与管理操作记录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信息认证模块由面容识别摄像头、面容认证模块、指纹识别器、指纹认证模块、密码认证模块、声音识别器与声音认证模块组成,所述面容识别摄像头的输出端与面容认证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指纹识别器的输出端与指纹认证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声音识别器的输出端与声音认证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面容认证模块与指纹认证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指纹认证模块与密码认证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密码认证模块与声音认证模块双向电性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接收终端为手机、笔记本电脑与信息接收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发明通过在系统内设置有货物监控模块与数据监控模块,可有效同时对于货位进行外部监控与对于货物进行数据收录,通过外部对于货物的监控,可有效了解货物的现
如今状态,可有效避免一些有瑕疵的货物或者外部损坏的货物流出,同时,可对于一些违禁品进行快速筛查,具有良好的筛查效果,同时该系统设计为物联网式,可使物流园区内的信息与外界万物联系在一起,实现信息的良好传递与交换反馈,可有效提高系统的运作效果,也可大大提高对于系统的管理效果,同时该系统在内还设置有精密的信息认证模块,可大大提高系统内的安全性,提高系统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模块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中货物监控模块的子系统模块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中数据监控模块的子系统模块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中货物检测模块的子系统模块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中信息管理查询模块的子系统模块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中货物监控模块的子系统模块结构示意图。
25.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物流业管理中心;2、监控获取中心;3、货物监控模块;4、数据监控模块;5、货物检测模块;51、货物扫描模块;52、违禁物筛查模块;53、货物外部破损拍摄模块;54、记录存储模块;6、信息管理查询模块;61、权限管理模块;62、信息认证模块;621、面容认证模块;622、指纹认证模块;623、密码认证模块;624、声音认证模块;63、信息获取模块;64、管理操作记录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8.实施例1
29.参照图1

6,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物流园用监控管理系统,包物流业管理中心1、监控获取中心2、货物监控模块3、数据监控模块4、货物检测模块5和信息管理查询模块6,所述物流业管理中心1的输出端与监控获取中心2的输入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所述监控获取中心2的输出端分别与货物监控模块3及数据监控模块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货物监控模块3的输出端与货物检测模块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监控模块4的输出端与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货物检测模块5的输出端与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
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接收终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输出端与数据集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集成模块及用户登录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信息管理查询模块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集成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导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导出模块的输出端与物联网终端数据库的输入端通过网络连接,所述物联网终端数据库的输出端与物流业管理中心1的输入端通过信息反馈连接;
30.所述货物监控模块3由监控探头、监控拍摄模块、光强传感器、环境光照强度检测模块、补光灯、自动补光模块、红外接收器、指令收集模块与拍摄角度调节模块组成,所述监控探头的输出端与监控拍摄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监控拍摄模块及光强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环境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补光灯及环境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自动补光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自动补光模块及红外接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指令收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指令收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拍摄角度调节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拍摄角度调节模块与抓拍控制模块双向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有货物监控模块3由监控探头、监控拍摄模块、光强传感器、环境光照强度检测模块、补光灯、自动补光模块、红外接收器、指令收集模块与拍摄角度调节模块组成,该货物监控模块3可起到对于货物的良好外部监控效果;
31.所述数据监控模块4由货物入仓记录模块、货物总数计数模块、货物分类模块、货物重量计量模块与货物出货记录模块组成,所述货物入仓记录模块的输出端与货物总数计数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货物总数计数模块的输出端与货物分类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货物分类模块的输出端与货物重量计量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货物重量计量模块的输出端与货物出货记录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有数据监控模块4,数据监控模块4由货物入仓记录模块、货物总数计数模块、货物分类模块、货物重量计量模块与货物出货记录模块组成,该数据监控模块4可实现对于货物入仓记录、货物总数计数、货物分类、货物重量计量与货物出货记录,使货物动态信息一目了然;
32.所述货物检测模块5由货物扫描模块51、违禁物筛查模块52、货物外部破损拍摄模块53与记录存储模块54组成,所述货物扫描模块51的输出端与违禁物筛查模块5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违禁物筛查模块52的输出端与货物外部破损拍摄模块5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货物外部破损拍摄模块53的输出端与记录存储模块5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有货物检测模块5,货物检测模块5由货物扫描模块51、违禁物筛查模块52、货物外部破损拍摄模块53与记录存储模块54组成,该货物检测模块5可有效对于货物的各项数据进行检验,从而有效避免有问题的货物流出;
33.所述信息管理查询模块6由权限管理模块61、信息认证模块62、信息获取模块63与管理操作记录模块64组成,所述权限管理模块61的输出端与信息认证模块6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认证模块62的输出端与信息获取模块6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获取模块63的输出端与管理操作记录模块6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有信息管理查询模块6,信息管理查询模块6由权限管理模块61、信息认证模块62、信息获取模块63与管理操作记录模块64组成,该信息管理查询模块6可供管理人员快速查看信息;
34.所述信息认证模块62由面容识别摄像头、面容认证模块621、指纹识别器、指纹认证模块622、密码认证模块623、声音识别器与声音认证模块624组成,所述面容识别摄像头的输出端与面容认证模块62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指纹识别器的输出端与指纹认证模
块62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声音识别器的输出端与声音认证模块62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面容认证模块621与指纹认证模块622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指纹认证模块622与密码认证模块623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密码认证模块623与声音认证模块624双向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有信息认证模块62,信息认证模块62由面容识别摄像头、面容认证模块621、指纹识别器、指纹认证模块622、密码认证模块623、声音识别器与声音认证模块624组成,该信息认证模块62可有效对于管理者的身份信息进行快速认定,所述数据接收终端为手机;
35.通过在系统内设置有货物监控模块3与数据监控模块4,可有效同时对于货位进行外部监控与对于货物进行数据收录,通过外部对于货物的监控,可有效了解货物的现如今状态,可有效避免一些有瑕疵的货物或者外部损坏的货物流出,同时,可对于一些违禁品进行快速筛查,具有良好的筛查效果,同时该系统设计为物联网式,可使物流园区内的信息与外界万物联系在一起,实现信息的良好传递与交换反馈,可有效提高系统的运作效果,也可大大提高对于系统的管理效果,同时该系统在内还设置有精密的信息认证模块,可大大提高系统内的安全性,提高系统使用效果。
36.实施例2
37.参照图1

6,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物流园用监控管理系统,包物流业管理中心1、监控获取中心2、货物监控模块3、数据监控模块4、货物检测模块5和信息管理查询模块6,所述物流业管理中心1的输出端与监控获取中心2的输入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所述监控获取中心2的输出端分别与货物监控模块3及数据监控模块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货物监控模块3的输出端与货物检测模块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监控模块4的输出端与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货物检测模块5的输出端与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接收终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输出端与数据集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集成模块及用户登录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信息管理查询模块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集成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导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导出模块的输出端与物联网终端数据库的输入端通过网络连接,所述物联网终端数据库的输出端与物流业管理中心1的输入端通过信息反馈连接;
38.所述货物监控模块3由监控探头、监控拍摄模块、光强传感器、环境光照强度检测模块、补光灯、自动补光模块、红外接收器、指令收集模块与拍摄角度调节模块组成,所述监控探头的输出端与监控拍摄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监控拍摄模块及光强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环境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补光灯及环境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自动补光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自动补光模块及红外接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指令收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指令收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拍摄角度调节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拍摄角度调节模块与抓拍控制模块双向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有货物监控模块3由监控探头、监控拍摄模块、光强传感器、环境光照强度检测模块、补光灯、自动补光模块、红外接收器、指令收集模块与拍摄角度调节模块组成,该货物监控模块3可起到对于货物的良好外部监控效果;
39.所述数据监控模块4由货物入仓记录模块、货物总数计数模块、货物分类模块、货物重量计量模块与货物出货记录模块组成,所述货物入仓记录模块的输出端与货物总数计数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货物总数计数模块的输出端与货物分类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货物分类模块的输出端与货物重量计量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货物重量
计量模块的输出端与货物出货记录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有数据监控模块4,数据监控模块4由货物入仓记录模块、货物总数计数模块、货物分类模块、货物重量计量模块与货物出货记录模块组成,该数据监控模块4可实现对于货物入仓记录、货物总数计数、货物分类、货物重量计量与货物出货记录,使货物动态信息一目了然;
40.所述货物检测模块5由货物扫描模块51、违禁物筛查模块52、货物外部破损拍摄模块53与记录存储模块54组成,所述货物扫描模块51的输出端与违禁物筛查模块5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违禁物筛查模块52的输出端与货物外部破损拍摄模块5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货物外部破损拍摄模块53的输出端与记录存储模块5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有货物检测模块5,货物检测模块5由货物扫描模块51、违禁物筛查模块52、货物外部破损拍摄模块53与记录存储模块54组成,该货物检测模块5可有效对于货物的各项数据进行检验,从而有效避免有问题的货物流出;
41.所述信息管理查询模块6由权限管理模块61、信息认证模块62、信息获取模块63与管理操作记录模块64组成,所述权限管理模块61的输出端与信息认证模块6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认证模块62的输出端与信息获取模块6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获取模块63的输出端与管理操作记录模块6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有信息管理查询模块6,信息管理查询模块6由权限管理模块61、信息认证模块62、信息获取模块63与管理操作记录模块64组成,该信息管理查询模块6可供管理人员快速查看信息;
42.所述信息认证模块62由面容识别摄像头、面容认证模块621、指纹识别器、指纹认证模块622、密码认证模块623、声音识别器与声音认证模块624组成,所述面容识别摄像头的输出端与面容认证模块62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指纹识别器的输出端与指纹认证模块62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声音识别器的输出端与声音认证模块62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面容认证模块621与指纹认证模块622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指纹认证模块622与密码认证模块623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密码认证模块623与声音认证模块624双向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有信息认证模块62,信息认证模块62由面容识别摄像头、面容认证模块621、指纹识别器、指纹认证模块622、密码认证模块623、声音识别器与声音认证模块624组成,该信息认证模块62可有效对于管理者的身份信息进行快速认定,所述数据接收终端为笔记本电脑;
43.通过在系统内设置有货物监控模块3与数据监控模块4,可有效同时对于货位进行外部监控与对于货物进行数据收录,通过外部对于货物的监控,可有效了解货物的现如今状态,可有效避免一些有瑕疵的货物或者外部损坏的货物流出,同时,可对于一些违禁品进行快速筛查,具有良好的筛查效果,同时该系统设计为物联网式,可使物流园区内的信息与外界万物联系在一起,实现信息的良好传递与交换反馈,可有效提高系统的运作效果,也可大大提高对于系统的管理效果,同时该系统在内还设置有精密的信息认证模块,可大大提高系统内的安全性,提高系统使用效果。
44.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