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SSRI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服务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26595782发布日期:2021-09-10 22:23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RSSRI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服务系统及方法
一种基于rssri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服务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rssri的乡村聚落空间重 构服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乡村聚落是指一定规模与从事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人群,在一定地域范围 内集中居住的现象、过程与形态。随着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乡村旅游规 模化等系列乡村发展的进程,乡村聚落正在经历快速转型、功能重组和空间重 构。乡村聚落重构包含空间重构、经济重构、社会重构三个维度,而乡村经济 社会等系列内在转变以聚落空间重构的形式得以展现。目前,乡村聚落空间重 构的分析多数为定性层面的分析,且既往分析往往只对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状态 作简单描述,对于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阶段判别尚且停留在定性描述的方式 上,这就导致了根据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阶段分析不完整,规划策略指导效率 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ssri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 服务系统及方法,能够简单、高效地分析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状态,并进行规划 策略指导。
4.第一方面,一种基于rssri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服务系统,包括:
5.指标构建单元:用于建立基于社会维度、经济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评价指标 体系;
6.采集单元:用于获取预设的分析时段内的乡村聚落数据;
7.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构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指数、耦合模型和协调模型;
8.策略输出单元:用于将乡村聚落数据传输给耦合模型和协调模型,根据耦 合模型和协调模型的输出结果得到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状态;根据该乡村聚落空 间重构状态从预设的策略库中选择相应的策略,输出该策略。
9.优选地,所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多个测度指标以及对应的指标权重;
10.所述测度指标包括经济维度评价指标、社会维度评价指标和空间维度评价 指标;经济维度评价指标包括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常住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维度评价指标包括城镇化率和乡村人口变化率;空 间维度评价指标包括耕地变化速率、乡村人均住房面积和乡村人口密度。
11.优选地,所述乡村聚落数据包括:
12.分析时段内研究对象的城镇人口数、总人口数、乡村人口数和土地面积; 分析时段内末期乡村人口数、初期乡村人口数、末期耕地面积和初期耕地面积; 研究对象的城镇固定资产投投资额、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劳动力总 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乡村人均住房面积。
13.优选地,所述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指数rssri通过下式得到:
[0014][0015]
其中,s
i
为第i个测度指标标准化后的值,x
i
为第i个测度 指标的值,x
min
为该测度指标的最小值,x
max
为测度指标的最大值,w
i
为各个测 度指标对应的指标权重,n为测度指标的个数。
[0016]
优选地,所述耦合模型如下:
[0017][0018]
其中,c为耦合度,rssri(e)为经济维度评价指标中所有测度指标与对应 的指标权重乘积之和,rssri(so)为社会维度评价指标中所有测度指标与对应的 指标权重乘积之和,rssri(sp)为空间维度评价指标中所有测度指标与对应的指 标权重乘积之和;
[0019]
所述协调模型如下:
[0020][0021]
其中,d为协调度。
[0022]
优选地,所述策略输出单元具体用于:
[0023]
将乡村聚落数据传输给所述耦合模型和协调模型,得到该乡村聚落数据对 应的耦合度和协调度;
[0024]
将该耦合度和协调度输入arcgis软件中,得到所述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状 态。
[0025]
第二方面,一种基于rssri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服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
建立基于社会维度、经济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0027]
获取预设的分析时段内的乡村聚落数据;
[0028]
构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指数、耦合模型和协调模型;
[0029]
将乡村聚落数据传输给耦合模型和协调模型,根据耦合模型和协调模型的 输出结果得到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状态;根据该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状态从预设的 策略库中选择相应的策略,输出该策略。
[0030]
优选地,所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多个测度指标以及对应的指标权重;
[0031]
所述测度指标包括经济维度评价指标、社会维度评价指标和空间维度评价 指标;经济维度评价指标包括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常住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维度评价指标包括城镇化率和乡村人口变化率;空 间维度评价指标包括耕地变化速率、乡村人均住房面积和乡村人口密度。
[0032]
优选地,所述乡村聚落数据包括:
[0033]
分析时段内研究对象的城镇人口数、总人口数、乡村人口数和土地面积; 分析时段内末期乡村人口数、初期乡村人口数、末期耕地面积和初期耕地面积; 研究对象的城镇固定资产投投资额、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劳动力总 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乡村人均住房面积。
[0034]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基于rssri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服务 系统及方法,分析乡村聚落空间重构过程和状态,并进行可视化展示。该系统 能够识别出乡村发
展的问题区域,系统性地总结其格局特征,提出具有宏观性、 系统性、针对性的策略进行指导。
附图说明
[003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 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 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 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3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服务系统的模块框图。
[0037]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服务系统执行的方法流 程图。
[0038]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2005

2017年重庆市综合重构格局。
[0039]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经济维度重构格局。
[0040]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社会维度重构格局。
[0041]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空间维度重构格局。
[0042]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2005

2017年耦合度分析示意图。
[0043]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2005

2017年协调度分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 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 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 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45]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 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 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 或添加。
[0046]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 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 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
”ꢀ
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0047]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 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 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 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 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0048]
实施例一:
[0049]
一种基于rssri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服务系统,参见图1、2,包括:
[0050]
指标构建单元:用于建立基于社会维度、经济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评价指标 体系;
[0051]
采集单元:用于获取预设的分析时段内的乡村聚落数据;
[0052]
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构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指数、耦合模型和协调模型;
[0053]
策略输出单元:用于将乡村聚落数据传输给耦合模型和协调模型,根据耦 合模型和协调模型的输出结果得到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状态;根据该乡村聚落空 间重构状态从预
设的策略库中选择相应的策略,输出该策略。
[0054]
具体地,如果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状态为高级阶段:该阶段各区县经济实力 强,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乡村聚落受到城市建设的影响大。因此,该阶段下,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应嵌入城乡融合的过程中,乡村应该抓住城市建设的时机, 积极承接部分城市功能转移,聚落空间以非农建设用地扩张为主,农村居民点 用地集约建设;同时,要保持乡村景观风貌特色,注重生态空间格局的构建, 避免出现乡村“城市景观化”的现象。
[0055]
如果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状态为中级阶段:该阶段各区县城镇化进程快速,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 务向乡村延伸,提升乡村空间品质;同时控制乡村用地扩张,有序推进居民点 用地集约化,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心城镇。核心区县应主动对接城市发展建 设,提升中心城镇的影响力,加强农业产业转型和升级,实现农用地规模化、 产业化经营,提高农用地利用效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发展水 平。
[0056]
如果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状态为初级阶段:该地区多数自然资源丰富,受地 形地貌限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其乡村人口分散,劳动力大多已转移到城镇, 乡村自身发展条件不佳。因此,该区域在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着重发展绿色 经济,利用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构建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
[0057]
该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0058]
1、能够定量化描述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状态。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是一个持 续性的过程,所以可以以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阶段性状态代表某一时期内乡村 聚落空间重构的状态和程度。因此,本发明将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状态用数值表 达,构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指数用以描述乡村聚落重构状态和程度。
[0059]
2、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包含经济

社会

空间三个维度的重构过程,因此,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指数包含经济重构指数(rssri(e))、社会重构指数 (rssri(so))和空间重构指数(rssri(sp)),且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指数为经 济

社会

空间三个维度的指数相加之和,因此,本发明采用线性加权和法测算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指数(rssri)。同时,经济重构、社会重构和空间重构又 可理解成三个相互影响作用的系统,最终以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形式得以展 现。只有当经济、社会和空间重构的耦合协调关系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才能 使得乡村聚落空间重构以合理的形式外显,乡村经济、社会等各项系统得到良 性发展。因此,在描述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状态时,应对三者的耦合协调程度 作相应的判断。故本发明通过耦合模型和协调模型对三者的耦合协调状态进行 分析。
[0060]
3、该系统可以进行重构阶段的划分以及可视化展示,运用arcgis软件, 通过自然断裂点法将重构阶段划分为重构的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三 个层次,并在arcgis软件平台上实现可视化操作。
[0061]
优选地,所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多个测度指标以及对应的指标权重;
[0062]
所述测度指标包括经济维度评价指标、社会维度评价指标和空间维度评价 指标;经济维度评价指标包括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常住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维度评价指标包括城镇化率和乡村人口变化率;空 间维度评价指标包括耕地变化速率、乡村人均住房面积和乡村人口密度。
[0063]
具体地,由于乡村聚落转型发展及其推动转型重构的动力因素主要来自乡 村经
济发展水平、乡村人口变动情况、乡村空间利用情况等,所以构建了上述 评价指标体系。
[0064]
该系统可以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确定各项测度指标的指标权重。例如采用 3位专家的打分意见,综合得出指标权重。其中,经济维度评价指标中,城镇 固定资产投资的指标权重为0.099,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指标权重为0.061,农 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指标权重为0.059。社会维度评价指标中,城镇 化率的指标权重为0.321,乡村人口变化率的指标权重为0.134。空间维度评 价指标中,耕地变化速率的指标权重为0.157,乡村人均住房面积的指标权重 为0.037,乡村人口密度的指标权重为0.132。
[0065]
优选地,所述乡村聚落数据包括:
[0066]
分析时段内研究对象的城镇人口数、总人口数、乡村人口数和土地面积; 分析时段内末期乡村人口数、初期乡村人口数、末期耕地面积和初期耕地面积; 研究对象的城镇固定资产投投资额、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劳动力总 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乡村人均住房面积。
[0067]
各个测度指标的计算公式参见表1:
[0068]
表1:
[0069][0070]
优选地,所述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指数rssri通过下式得到:
[0071][0072]
其中,s
i
为第i个测度指标标准化后的值,x
i
为第i个测度 指标的值,x
min
为该测度指标的最小值,x
max
为测度指标的最大值,w
i
为各个测 度指标对应的指标权重,n为测度指标的个数。
[0073]
具体地,由于各个测度指标的量纲不同,可以采用极值法对测度指标进行 标准化。s
i
是无量纲,取值区间为0~1。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指数数值越高,表 明其聚落空间重构程度越大,重构状态特征明显;反之,则重构变化程度小。
[0074]
优选地,所述耦合模型如下:
[0075][0076]
其中,c为耦合度,rssri(e)为经济维度评价指标中所有测度指标与对应 的指标权重乘积之和,rssri(so)为社会维度评价指标中所有测度指标与对应的 指标权重乘积之和,rssri(sp)为空间维度评价指标中所有测度指标与对应的指 标权重乘积之和;
[0077]
具体地,耦合模型可以表示为:
[0078][0079]
其中,c取值区间为[0,1]。但是由于采用标准化处理后,会出现经济维 度评价指标、社会维度评价指标或空间维度评价指标为0的情况。而当上述一 个评价指标为0时,耦合度为0,所以该系统采用变异系数对耦合模型进行进 一步的推导,得到:
[0080][0081]
所述协调模型如下:
[0082][0083]
其中,d为协调度。
[0084]
具体地,由于耦合度只能反映各系统间关系的强弱,不能反映其水平的高 低。因此该系统还引入了协调度模型,既考虑经济、社会、空间维度三者相互 作用的强度,又关注三者各自的重构状态,以便更好的评判其交互耦合的协调 程度。
[0085]
优选地,所述策略输出单元具体用于:
[0086]
将乡村聚落数据传输给所述耦合模型和协调模型,得到该乡村聚落数据对 应的耦合度和协调度;
[0087]
将该耦合度和协调度输入arcgis软件中,得到所述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状 态。
[0088]
具体地,arcgis软件通过自然断裂点法划分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状态为初 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三个层次,并进行可视化。
[0089]
实施例二:
[0090]
本实施例举例进一步说明上述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服务系统的效果。
[0091]
1)选定研究区域,研究区域为重庆市,以区县为具体研究对象,本次研 究对象为重庆市38个区(县)。
[0092]
2)为更加准确的研究重庆市各区县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状态和程度,需 获取研究区域2005、2012、2017年三个时段内的相关经济、社会和土地数据, 包含城镇化率、乡村人口变化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 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耕地变化速率、乡村人均住房面积、乡村人口密度 等相关数据。
[0093]
3)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加权求出得分,最后确定各区县的总体重构指数。 总体来看,参见表2和图3,2005—2017年,重庆乡村重构指数均值从0.46 增至0.53,期间乡村地域一直处于转型重构的状态,但重构状态相对稳定且 格局基本不变,高值区县占比维持在56%的水平。将37个区县的重构指数评 分导入arcgis软件,通过自然断裂点法划分为重构的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 高级阶段三个层次。
[0094]
表2:
[0095]
[0096]
4)为研究重庆市三个维度的乡村聚落重构状态的时空分布情况,运用 arcgis软件,采用自然断裂法绘制出时空分布状态图,分时段分区域综合评 价重庆市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状态。
[0097]

参见图4,经济重构状态:3个研究时段内的经济重构指数的均值分别 为0.065、0.084、0.093。2005年,45.9%的区县重构指数大于均值,高均值 地区集中分布在主城区和渝西片区;2012年,54.0%的区县重构指数大于均值 且集中分布在主城区和渝西片区,渝东北片区的万州区为新增高值区县;2017 年,51.3%的区县重构指数大于均值,与2012年相比高均值区域基本保持不变。
[0098]

参见图5,社会重构状态:3个研究时段内的社会重构指数的均值分别 为0.205、0.225、0.220。2005年,40.5%的区县重构指数大于均值,高均值 地区分布在主城区、渝西片区和渝东北片区;2012年,43.2%的区县重构指数 大于均值,重构格局较2005年未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渝西片区的綦江区为新 增高均值地区;2017年,45.9%的区县重构指数大于均值,高均值地区分布在 主城区、渝西片区和渝东北片区,主城片区重构强度略有上升。
[0099]

参见图6,空间重构状态:3个研究时段内的空间重构指数的均值分别 为0.193、0.201、0.219。2005年,48.6%的区县重构指数大于均值,渝西片 区大部分区县为高均值地区,其余分布在主城区和渝东北片区;2012年,54.0% 的区县重构指数大于均值且重构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主城区的沙坪坝区、九 龙坡区为新增高值区县;2017年,45.9%的区县重构指数大于均值,高均值地 区主要分布在渝西片区以西和渝东北片区,主城区仅有大渡口区为高值区县。
[0100]
5)参见图7,耦合度测量运用耦合度模型计算各时段经济

社会

空间重 构耦合度并绘制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2005年耦合度均值为0.86,标准差 为0.058,变异系数为0.068,耦合度较高的区县位于主城区和渝西片区以南 和北的区域;2012年耦合度均值为0.89,标准差为0.063,变异系数为0.071, 高耦合度县域呈集中连片分布态势,新增高值区县零散分布于渝东南、渝东北、 渝西片区;2017年耦合度均值为0.89,标准差为0.073,变异系数为0.082, 与2012年相比,渝西片区耦合度较高,东部片区整体耦合度下降,低耦合度 的区县有所减少。
[0101]
6)参见图8,协调区测量由于耦合度无法区分低重构强度下的耦合与高 重构强度下的耦合,运用协调度模型,测度经济—社会—空间重构的协调程度, 结果表明,三个时段的均值分别为0.63、0.67、0.68,表明2005

2017年期 间,重庆市社会

经济

空间维度重构三者协调且均值稳定提升;2005年,协 调度均值为0.63,标准差为0.110,变异系数为0.175,协调度较高的区域主 要分布在主城区和渝西片区,东部片区三者协调较差;2012年,协调度均值 为0.67,标准差为0.119,变异系数为0.177,协调度进一步分级,出现严重 失调区域;2017年,均值为068,标准差为0.102,变异系数为0.150,整体 协调度有所上升,西部片区协调度高,东部片区协调度低。
[0102]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系统,为简要描述,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 考前述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0103]
实施例三:
[0104]
一种基于rssri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服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05]
建立基于社会维度、经济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0106]
获取预设的分析时段内的乡村聚落数据;
[0107]
构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指数、耦合模型和协调模型;
[0108]
将乡村聚落数据传输给耦合模型和协调模型,根据耦合模型和协调模型的 输出结果得到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状态;根据该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状态从预设的 策略库中选择相应的策略,输出该策略。
[0109]
优选地,所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多个测度指标以及对应的指标权重;
[0110]
所述测度指标包括经济维度评价指标、社会维度评价指标和空间维度评价 指标;经济维度评价指标包括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常住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维度评价指标包括城镇化率和乡村人口变化率;空 间维度评价指标包括耕地变化速率、乡村人均住房面积和乡村人口密度。
[0111]
优选地,所述乡村聚落数据包括:
[0112]
分析时段内研究对象的城镇人口数、总人口数、乡村人口数和土地面积; 分析时段内末期乡村人口数、初期乡村人口数、末期耕地面积和初期耕地面积; 研究对象的城镇固定资产投投资额、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劳动力总 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乡村人均住房面积。
[0113]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为简要描述,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 考前述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011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 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 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 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 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