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疫接种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73628发布日期:2021-09-17 23:27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疫接种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疫苗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疫接种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中,除了加强冷链、规范化流程之外,还提出可追溯的要求,具体的,将第二十五条第二款修改为:“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符合接种条件的受种者实施接种,并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记录疫苗的品种、生产企业、最小包装单位的识别信息、有效期、接种时间、实施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受种者等内容。接种记录保存时间不得少于5年。
3.目前,各地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疫苗注射的全流程,基本靠纸质文件记录。新下发的疫苗到达卫生服务中心时,工作人员手动盘点疫苗,并且通过纸质文件统计疫苗流量表;当有儿童来卫生服务中心注射疫苗时,需查看纸质的儿童接种手册,并且在接种手册上进行手动登记;每天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需要对疫苗进行手动盘点并记录。在整个流程中,疫苗的储存温度无法全流程追溯、疫苗的注射对象无法全流程追溯、疫苗的使用护士无法全流程追溯。并且,疫苗接种的准确性完全依赖于护士,手动登记接种手册效率低,库存盘点耗时耗力且准确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免疫接种管理系统,实现疫苗在接种站内的全流程可追溯、实现疫苗的数字化管理及疫苗的接种准确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免疫接种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7.疫苗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和维护疫苗种类、疫苗特性、疫苗生产厂家、疫苗相关生物制品以及生物制品包装规格;
8.疫苗库存管理模块,用于管理门诊内若干种疫苗的库存信息,所述库存信息包括新建疫苗批号订单和进苗入库信息;
9.免疫程序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和维护疫苗接种计划;所述疫苗接种计划包括疫苗剂次、疫苗适应人群以及人群年龄段、疫苗使用情境和疫苗之间替代接种的规则;
10.预防接种流程管理模块,用于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疫苗接种流程,以智能电视、led屏显示接种业务进度,实时监控门诊取号流程、问诊流程、登记流程、缴费流程、接种流程和留观流程;
11.触屏接种模块,设置于触屏一体机上,用于对接种医生在为受种者接种时的相关信息录入。
12.可选地,所述疫苗库存管理模块还用于门诊工作人员根据实际用苗情况进行疫苗的人工报损、退苗操作。
13.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14.医护人员管理系统,用于医护人员的身份确认,采用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声音识别或账号密码识别的方式。
15.可选地,所述疫苗库存管理模块还用于:当仓储管理终端内的疫苗的数量和存储温度超出设定值时,自动报警。
16.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免疫接种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疫苗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和维护疫苗种类、疫苗特性、疫苗生产厂家、疫苗相关生物制品以及生物制品包装规格;疫苗库存管理模块,用于管理门诊内若干种疫苗的库存信息,所述库存信息包括新建疫苗批号订单和进苗入库信息;免疫程序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和维护疫苗接种计划;所述疫苗接种计划包括疫苗剂次、疫苗适应人群以及人群年龄段、疫苗使用情境和疫苗之间替代接种的规则;预防接种流程管理模块,用于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疫苗接种流程,以智能电视、led屏显示接种业务进度,实时监控门诊取号流程、问诊流程、登记流程、缴费流程、接种流程和留观流程;触屏接种模块,设置于触屏一体机上,用于对接种医生在为受种者接种时的相关信息录入。实现疫苗在接种站内的全流程可追溯、实现疫苗的数字化管理及疫苗的接种准确性。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8.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免疫接种管理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免疫接种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22.疫苗管理模块101,用于管理和维护疫苗种类、疫苗特性、疫苗生产厂家、疫苗相关生物制品以及生物制品包装规格;
23.疫苗库存管理模块102,用于管理门诊内若干种疫苗的库存信息,所述库存信息包括新建疫苗批号订单和进苗入库信息;
24.免疫程序管理模块103,用于管理和维护疫苗接种计划;所述疫苗接种计划包括疫苗剂次、疫苗适应人群以及人群年龄段、疫苗使用情境和疫苗之间替代接种的规则;
25.预防接种流程管理模块104,用于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疫苗接种流程,以智能电
视、led屏显示接种业务进度,实时监控门诊取号流程、问诊流程、登记流程、缴费流程、接种流程和留观流程;
26.触屏接种模块105,设置于触屏一体机上,用于对接种医生在为受种者接种时的相关信息录入。
2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疫苗库存管理模块还用于门诊工作人员根据实际用苗情况进行疫苗的人工报损、退苗操作。
2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29.医护人员管理系统,用于医护人员的身份确认,采用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声音识别或账号密码识别的方式。
3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疫苗库存管理模块还用于:当仓储管理终端内的疫苗的数量和存储温度超出设定值时,自动报警。
31.在本技术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免疫接种管理系统包括:
32.疫苗管理模块,主要用于管理和维护疫苗的种类、疫苗的特性、疫苗的生产厂家、疫苗相关生物制品以及生物制品包装规格。
33.疫苗库存管理模块,主要用于管理门诊内各类疫苗的库存情况,包括新建疫苗批号订单,进苗入库,除此之外,门诊工作人员还可根据实际用苗情况进行疫苗的人工报损、退苗操作。
34.免疫程序管理模块,主要用于管理和维护系统内,疫苗的接种计划。定义每一种疫苗分几个剂次接种,每个剂次分别应在什么人群,什么年龄段,什么情况下接种,以及不同类疫苗之间替代接种的规则。
35.整个数字化预防接种流程,主要通过结合智能化设备,以排队、语音播报的形式实现疫苗接种流程,以智能电视、led屏来显示接种业务进度,流程以门诊取号开始,经历问诊、登记、缴费、接种,直至最后留观;触屏接种平台是以触屏一体机来实现接种医生在为受种者接种时的信息录入,降低接种医生信息录入时的操作复杂度,提高工作效率。
36.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免疫接种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疫苗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和维护疫苗种类、疫苗特性、疫苗生产厂家、疫苗相关生物制品以及生物制品包装规格;疫苗库存管理模块,用于管理门诊内若干种疫苗的库存信息,所述库存信息包括新建疫苗批号订单和进苗入库信息;免疫程序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和维护疫苗接种计划;所述疫苗接种计划包括疫苗剂次、疫苗适应人群以及人群年龄段、疫苗使用情境和疫苗之间替代接种的规则;预防接种流程管理模块,用于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疫苗接种流程,以智能电视、led屏显示接种业务进度,实时监控门诊取号流程、问诊流程、登记流程、缴费流程、接种流程和留观流程;触屏接种模块,设置于触屏一体机上,用于对接种医生在为受种者接种时的相关信息录入。实现疫苗在接种站内的全流程可追溯、实现疫苗的数字化管理及疫苗的接种准确性。
37.本说明书中上述方法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38.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方法的操作,但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
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39.虽然本技术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手段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客户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环境)。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或等同要素。
40.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单元、装置或模块等,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技术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将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的组合实现等。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41.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部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42.本技术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类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技术,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43.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44.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本技术可用于众
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45.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