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停车场车辆管理的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323764发布日期:2022-01-05 00:03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停车场车辆管理的实现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停车场车辆管理的实现方法,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对停车场内车辆管理的过程中,大多数车联网系统主要是车牌识别,进行出入场时长计算,合计费用,车主只需交付即可,是以停车收费为主要目的。但对于车位资源有限的自营园区,车辆长久停放占用车位,且不容易识别或定位其停放位置的情况下,如何有效释放车位资源,提醒司机有节制的使用车位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停车场车辆管理的实现方法,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长期滞留车辆停放的问题。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停车场车辆管理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步骤1:停车场所有车位预埋地磁模块,每个车位对应1个地磁模块。
6.步骤2:停车场车辆管理系统加入每个模块到平台,并且编辑对应到车位编号。
7.步骤3:停车出入口安装停车道闸及车牌识别相机,做好预埋地感线圈。
8.步骤4:停车场车辆管理系统对接停车道闸及识别相机接口,停车场车辆管理系统的停车模式设定完成,即能够对车辆出入停车场进行管理。
9.进一步地,上述步骤1中的地磁模块安装位置在车位正中央,顶面与地面齐平。预埋前需要倒置1分钟,再正置于地槽中,地磁模块自动复位重启。
1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停车场车辆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车位管理模块、地磁管理模块和停车模式模块。
11.车位管理模块的功能主要包括:
12.1)实现停车场内车位的增删改查,车位编号,标定车位在园区的位置。
13.2)车位属性标定,属性包括:固定车位、vip车位、禁停车位、临停车位、普通车位。其中固定车位可关联固定车牌,不受计时计费规则限定。vip车位是用来邀约车辆的停放。禁停车位有车停放,后台告警。临停车位时长可设,超时后台提醒。普通车位即是公用车位。
14.地磁管理模块的功能主要包括:
15.1)实现地磁模块映射添加到软件系统,可单只添加也可批量添加。
16.2)地磁模块反向关联车位信息。
17.3)地磁模块的在线状态查看,是否感应到车辆状态查看等。
18.停车模式模块的功能主要包括:
19.1)允许车辆停车时长的设置,以小时为单位计时,提醒时间点的设置。
20.2)模式设定,可以是单次停车模式,也可以是累计停车模式。
21.有益效果:
22.1、本发明同时满足了常规停车计时收费,也实现了停放超时提醒,长期滞留车辆位置定位,其实现简单,可靠性高,应用场景广泛等优点。
23.2、本发明多种规则模式可选,能使用多种不同停车管理场景。
24.3、本发明实现了车位及车辆统一管理,方便定位滞留车辆位置,车辆关联车主信息能够及时推送提醒到用户端,能够对滞留车辆停放进行有序管理,很好地解决不合理占用车位资源问题。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的地磁模块预埋示意图。
26.标识说明:
①‑
地面;
②‑
车辆;
③‑
地磁模块;
④‑
车位;
⑤‑
nb

iot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28.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停车场车辆管理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9.步骤1:停车场所有车位预埋地磁模块,每个车位对应1个地磁模块。
30.步骤2:停车场车辆管理系统加入每个模块到平台,并且编辑对应到车位编号。
31.步骤3:停车出入口安装停车道闸及车牌识别相机,做好预埋地感线圈。
32.步骤4:停车场车辆管理系统对接停车道闸及识别相机接口,停车场车辆管理系统的停车模式设定完成,即能够对车辆出入停车场进行管理。
33.进一步地,上述步骤1中的地磁模块安装位置在车位正中央,顶面与地面齐平。预埋前需要倒置1分钟,再正置于地槽中,地磁模块自动复位重启。
34.本发明系统包括车位管理模块、地磁管理模块和停车模式模块。
35.车位管理模块的功能主要包括:
36.1)实现停车场内车位的增删改查,车位编号,标定车位在园区的位置。
37.2)车位属性标定,属性包括:固定车位、vip车位、禁停车位、临停车位、普通车位。其中固定车位可关联固定车牌,不受计时计费规则限定。vip车位是用来邀约车辆的停放。禁停车位有车停放,后台告警。临停车位时长可设,超时后台提醒。普通车位即是公用车位。
38.地磁管理模块的功能主要包括:
39.1)实现地磁模块映射添加到软件系统,可单只添加也可批量添加。
40.2)地磁模块反向关联车位信息。
41.3)地磁模块的在线状态查看,是否感应到车辆状态查看等。
42.停车模式模块的功能主要包括:
43.1)允许车辆停车时长的设置,以小时为单位计时,提醒时间点的设置。
44.2)模式设定,可以是单次停车模式,也可以是累计停车模式。
45.本发明停车模式设定流程包括如下:
46.规则配置可设置停车时长:不限和设定。
47.设置“不限”情况,对系统白名单车辆出入不做限制,仅做计时提醒。
48.设置“设定”情况,可选择单次停车时长和累计停车时长。
49.选择“单次停车时长”,对每次入场车辆时长,做设置限定,超出限定,短信提醒,且超出部分计费处理。
50.选择“累计停车时长”,对单台车辆,按每周或每月停车总时长设置限定,每次停放,做扣时处理,超出限定,短信提醒,且超出部分计费处理。
51.车位预埋地磁模块(nb无线物联网终端),能实时监控车位上有无车辆停放。并记录每次停放时长,超过单次停车或累计停车时长时,后台推送车位告警信息至管理员。
52.对超时停放车辆做以下三种级别限制:超时消息提醒,可正常出入;超时消息提醒,超时可驶出,未处理下次禁入;超时消息提醒,未处理不可驶出;
53.利用车辆入场计时和车位车辆停放计时,判断车辆是否超出预设时长,从而通过系统通知和收费方式,驱离长期滞留车辆,释放车位资源。
54.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如下具体场景:
55.(1)企业自有园区,停车位有限,平时允许企业自有员工免费停车,但存在有些员工长期停放,占用车位资源情况。此方案可以对长期停放车辆进行提醒并驱离。
56.(2)商用园区(即以停车收费为目的园区),可切换停车管理规则,以停车时长进行计费收费。此方案可满足大部分商用园区需求,而且可通过后台,对车位资源进行定点灵活查看。
57.(3)对政府公共停车场,根据不同情况可免费便民和商用收费模式灵活切换,提高停车场资源利用率。
58.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发明所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