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403602发布日期:2022-03-26 10:04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智能水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


背景技术:

2.智能水表在生成组装完成后需要将水表地址写入水表内,现有技术中使用三种方式写入水表地址:
3.第一种写入方式:在智能水表上设置物理通信接口,外部智能终端通过有线方式连接至物理通信接口,进而传输水表地址,该方式会使智能水表标体抗静电能力减弱。
4.第二种写入方式:在智能水表上设置蓝牙模块,外部智能终端通过蓝牙方式连接智能水表,进而传输水表地址,该方式需要其他方式来唤醒蓝牙模块,且蓝牙模块功耗较大。
5.第三种写入方式:在智能水表上设置红外模块,外部智能终端通过红外方式连接智能水表,进而传输水表地址,该方式需要其他方式来唤醒红外模块,且红外模块之间必须对准,不易操作。
6.综上所述,现有水表地址写入方式存在不足,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
8.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9.移动终端获取水表地址;
10.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第一nfc通信模块发送所述水表地址;
11.智能水表通过第二nfc通信模块接收所述水表地址;
12.所述智能水表将所述水表地址写入存储单元中。
13.进一步,在本发明所述的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中,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水表地址包括:
14.所述移动终端的扫码模块扫描所述智能水表外壳上的图形码,解码所述图形码得到所述水表地址。
15.进一步,在本发明所述的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中,所述图形码为条形码或二维码。
16.进一步,在本发明所述的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中,在所述智能水表将所述水表地址写入存储单元中之前还包括步骤:所述移动终端产生地址写入指令,通过所述第一nfc通信模块将所述地址写入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nfc通信模块;
17.所述智能水表将所述水表地址写入存储单元中包括:所述智能水表执行所述地址写入指令将所述水表地址写入存储单元中。
18.进一步,在本发明所述的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中,所述移动终端产生地址写
入指令包括:
19.所述移动终端的指令写入按键被按压后产生地址写入指令;或
20.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接收触摸操作后产生地址写入指令;或
21.所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接收语音指令后产生地址写入指令。
22.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应用于包含第一nfc通信模块的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23.获取水表地址;
24.通过所述第一nfc通信模块发送所述水表地址。
25.进一步,在本发明所述的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用于扫描图形码的扫码模块,则所述获取水表地址包括:
26.所述扫码模块扫描智能水表外壳上的图形码,解码所述图形码得到所述水表地址,其中所述图形码为条形码或二维码。
27.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还包括步骤:
28.产生地址写入指令,通过所述第一nfc通信模块发送所述地址写入指令。
29.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应用于包含第二nfc通信模块的智能水表,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30.所述第二nfc通信模块接收水表地址;
31.将所述水表地址写入所述智能水表的存储单元中。
32.进一步,在本发明所述的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中,在所述将所述水表地址写入所述智能水表的存储单元中之前还包括步骤:所述第二nfc通信模块接收地址写入指令;
33.所述将所述水表地址写入所述智能水表的存储单元中包括:执行所述地址写入指令将所述水表地址写入所述智能水表的存储单元中。
34.实施本发明的一种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nfc通信技术实现水表地址写入,不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唤醒,操作方便,写入效率高。
附图说明
35.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3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的流程图;
37.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的流程图;
38.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40.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41.s11、移动终端获取水表地址。具体的,该移动终端包含第一nfc通信模块,第一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通信模块是一种近场通信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水表地址是智能水表的标识码,每个智能水表对应唯一的水表地址。作为选择,移动终端为智能
手机。
42.s12、移动终端通过第一nfc通信模块发送水表地址。具体的,在使用时将移动终端靠近智能水表,当移动终端和智能水表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之内时,也就是第一nfc通信模块和第二nfc通信模块之间距离满足通信需求时,第一nfc通信模块和智能水表的第二nfc通信模块建立通信连接,移动终端通过第一nfc通信模块发送水表地址。其中,第一nfc通信模块和第二nfc通信模块建立连接的过程可参考现有技术中nfc之间建立通信连接过程。
43.s13、智能水表通过第二nfc通信模块接收水表地址。具体的,第二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通信模块是一种近场通信方式,在第一nfc通信模块和第二nfc通信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后,第二nfc通信模块接收第一nfc通信模块发送的水表地址。
44.s14、智能水表将水表地址写入存储单元中。具体的,第二nfc通信模块接收水表地址后,将水表地址传输至智能水表的控制电路,由控制电路将水表地址写入存储单元中。作为选择,将水表地址写入智能水表的内部存储器。
45.本实施例通过nfc通信技术实现水表地址写入,操作方便,写入效率高。
46.在一些实施例的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中,水表地址被编译为图形码,该图形码印刷或粘贴在智能水表外壳上。在移动终端获取水表地址时,移动终端的扫码模块扫描智能水表外壳上的图形码,移动终端中存储有解码算法,使用解码算法解码图形码得到水表地址。作为选择,图形码为条形码或二维码。作为选择,在解码得到水表地址后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该水表地址,用户可核对该水表地址是否与智能水表外壳上的水表地址一致,若一致,则说明扫码所得水表地址正确。作为选择,扫码模块为摄像头。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需要人工输入水表地址,不仅能提高水表地址获取效率,还可避免水表地址输入错误,能显著提高智能水表的水表地址写入速度和正确率。
47.在一些实施例的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中,对于未设置自动写入功能的智能水表,需要发送地址写入指令,以使智能水表在地址写入指令的引导下完成水表地址写入。具体的,在智能水表将水表地址写入存储单元中之前还包括步骤:移动终端产生地址写入指令,通过第一nfc通信模块将地址写入指令发送至第二nfc通信模块。也就是说,当移动终端和智能水表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之内时,第一nfc通信模块和第二nfc通信模块建立通信连接,移动终端通过第一nfc通信模块发送地址写入指令,第二nfc通信模块接收地址写入指令。第二nfc通信模块接收地址写入指令后,将地址写入指令传输至智能水表的控制电路,由控制电路根据地址写入指令将水表地址写入存储单元中。
48.作为选择,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产生地址写入指令包括下述三种方式,可根据需要选择:
49.第一种方式:移动终端上设置有用于产生地址写入指令的指令写入按键,用户在需要写入水表地址时按压指令写入按键,指令写入按键被按压后产生地址写入指令。
50.第二种方式:移动终端的触摸屏设置有虚拟按键,该虚拟按键接收触摸操作后产生地址写入指令。
51.第三种方式: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接收语音指令后产生地址写入指令。
52.在一些实施例的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中,在智能水表将水表地址写入存储单元中之后还包括步骤:智能水表完成水表地址写入后产生写入成功反馈信号,智能水表的
显示屏显示该写入成功反馈信号,以提示用户水表地址写入成功。
53.在一些实施例的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中,在智能水表将水表地址写入存储单元中之后还包括步骤:智能水表完成水表地址写入后产生写入成功反馈信号,将写入成功反馈信号通过第二nfc通信模块发送出去。第一nfc通信模块接收写入成功反馈信号,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该写入成功反馈信号,以提示用户水表地址写入成功。作为选择,移动终端保存写入成功的水表地址,以便后续查看。
54.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含第一nfc通信模块,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55.s21、获取水表地址。具体的,该移动终端包含第一nfc通信模块,第一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通信模块是一种近场通信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水表地址是智能水表的标识码,每个智能水表对应唯一的水表地址。作为选择,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
56.s22、通过第一nfc通信模块发送水表地址。具体的,在使用时将移动终端靠近智能水表,当移动终端和智能水表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之内时,第一nfc通信模块和智能水表的第二nfc通信模块建立通信连接,移动终端通过第一nfc通信模块发送水表地址。
57.本实施例通过nfc通信技术实现水表地址传输,操作方便,可提高写入效率。
58.在一些实施例的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中,移动终端还包括用于扫描图形码的扫码模块,则获取水表地址包括:扫码模块扫描智能水表外壳上的图形码,解码图形码得到水表地址,其中图形码为条形码或二维码。作为选择,在解码得到水表地址后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该水表地址,用户可核对该水表地址是否与智能水表外壳上的水表地址一致,若一致,则说明扫码所得水表地址正确。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需要人工输入水表地址,不仅能提高水表地址获取效率,还可避免水表地址输入错误,能显著提高智能水表的水表地址写入速度和正确率。
59.一些实施例的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还包括步骤:产生地址写入指令,通过第一nfc通信模块发送地址写入指令。也就是说,当移动终端和智能水表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之内时,第一nfc通信模块和第二nfc通信模块建立通信连接,移动终端通过第一nfc通信模块发送地址写入指令。
60.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应用于包含第二nfc通信模块的智能水表,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61.s31、第二nfc通信模块接收水表地址。具体的,第二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通信模块是一种近场通信方式,在第一nfc通信模块和第二nfc通信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后,第二nfc通信模块接收第一nfc通信模块发送的水表地址。
62.s32、将水表地址写入智能水表的存储单元中。具体的,第二nfc通信模块接收水表地址后,将水表地址传输至智能水表的控制电路,由控制电路将水表地址写入存储单元中。作为选择,将水表地址写入智能水表的内部存储器。
63.本实施例通过nfc通信技术实现水表地址写入,操作方便,写入效率高。
64.在一些实施例的水表地址无接触写入方法中,在将水表地址写入智能水表的存储单元中之前还包括步骤:第二nfc通信模块接收地址写入指令。将水表地址写入智能水表的存储单元中包括:执行地址写入指令将水表地址写入智能水表的存储单元中。具体的,对于未设置自动写入功能的智能水表,需要发送地址写入指令,以使智能水表在地址写入指令
的引导下完成水表地址写入。移动终端产生地址写入指令,通过第一nfc通信模块将地址写入指令发送至第二nfc通信模块。也就是说,当移动终端和智能水表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之内时,第一nfc通信模块和第二nfc通信模块建立通信连接,移动终端通过第一nfc通信模块发送地址写入指令,第二nfc通信模块接收地址写入指令。第二nfc通信模块接收地址写入指令后,将地址写入指令传输至智能水表的控制电路,由控制电路根据地址写入指令将水表地址写入存储单元中。
65.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66.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67.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68.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