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服务迭代处理方法及系统

文档序号:29085668发布日期:2022-03-02 01:20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服务迭代处理方法及系统

1.本发明涉及微服务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服务迭代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需要快速适应电网建设业务应用的迭代需求,目前应用的服务迭代的实现需要人工协助打包、部署和发布。由于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服务迭代所花费的时间较长,从而影响微服务迭代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微服务迭代处理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示出了一种微服务迭代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6.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业务需求,所述业务需求包括用户需求、实际需求和运维需求;
7.基于所述业务需求从文档库中确定对应的研发任务;
8.确定与所述研发任务对应的代码数据;
9.对所述代码数据进行开发处理生成对应的目标服务包,并发布至版本库;
10.将所述发布至版本库的目标服务包安装至生产环境;
11.在确定所述安装后的目标服务包测试通过时,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包对应的服务部署成功,所述生产环境包括准生产环境和实际生产环境。
12.可选的,所述在确定所述安装后的目标服务包测试通过时,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包对应的服务部署成功,包括:
13.将所述发布至版本库的目标服务包安装到至准生产环境中,并对部署在准生产环境的目标服务包进行第一测试;
14.在确定所述第一次测试通过时,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包可以被部署;
15.将所述目标服务包部署至实际生产环境,并进行第二测试;
16.在确定所述第二次测试通过时,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包对应的服务部署成功。
17.可选的,所述对所述代码数据进行开发处理生成对应的目标服务包,包括:
18.对所述代码数据进行编译,并对编译后的代码数据进行打包,得到初始服务包;
19.对所述初始服务包进行源代码检查和编译生成程序包的检查;
20.在确定所述初始服务包的源代码检查和编译生成程序包的检查通过之后,对初始服务包的最小测试单元进行检查;
21.在确定所述初始服务包检查通过时,对所述初始服务包中的所有模块进行集成测试;
22.将所述集成测试通过的初始服务包设置为目标服务包。
23.可选的,对所述部署成功的服务进行运行维护处理。
24.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业务需求从文档库中确定对应的研发任务,包括:
25.在确定获取到的所述实际需求为空时,根据所述用户需求和所述运维需求查找文档库,确定与用户需求和所述运维需求确定对应的研发任务;
26.在确定获取到的所述实际需求不为空时,根据所述用户需求、所述运维需求和所述实际需求查找文档库,确定与用户需求和所述运维需求确定对应的研发任务。
27.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示出了一种微服务迭代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规划设计模块、持续集成模块和持续处理模块;
28.所述规划设计模块,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业务需求,所述业务需求包括用户需求、实际需求和运维需求;基于所述业务需求从文档库中确定对应的研发任务,并发送给所述持续集成模块;
29.所述持续集成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研发任务对应的代码数据;对所述代码数据进行开发处理生成目标服务包,并发布至版本库,以便所述持续处理模块获取;
30.所述持续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发布至版本库的目标服务包安装至生产环境;在确定所述安装后的目标服务包测试通过时,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包对应的服务部署成功,所述生产环境包括准生产环境和实际生产环境。
31.可选的,所述持续处理模块包括持续交付子模块和持续部署子模块;
32.所述持续交付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发布至版本库的目标服务包安装到至准生产环境中,并对部署在准生产环境的目标服务包进行第一测试,在确定所述第一次测试通过时,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包可以被部署;
33.所述持续部署子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包可以被部署时,将所述目标服务包部署至实际生产环境,并进行第二测试,在确定所述第二次测试通过时,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包对应的服务部署成功。
34.可选的,还包括:
35.运维模块,用于对所述部署成功的服务进行运行维护处理。
36.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示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示出的微服务迭代处理方法。
37.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示出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示出的微服务迭代处理方法。
38.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服务迭代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业务需求,业务需求包括用户需求、实际需求和运维需求;基于业务需求从文档库中确定对应的研发任务;确定与研发任务对应的代码数据;对所述代码数据进行开发处理生成对应的目标服务包,并发布至版本库;将发布至版本库的目标服务包安装至生产环境;在确定安装后的目标服务包测试通过时,确定目标服务包对应的服务部署成功,生产环境包括准生产环境和实际生产环境。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需要人工协助,通过对应的业务需求实现服务的开发、测试、发布、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促进协同开发一体化,从而提高微服务迭代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微服务迭代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持续集成模块的具体实现示意图;
4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持续处理模块的具体实现示意图;
4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微服务迭代处理系统的应用架构图;
4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微服务迭代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5.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另一种微服务迭代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7.在本技术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需要人工协助,通过对应的业务需求实现服务的开发、测试、发布、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促进协同开发一体化,从而提高微服务迭代的工作效率,同时加强了架构的稳定性。
49.为了方便理解,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出现的术语进行解释说明:
50.代码管理工具:使用代码管理工具gitlab等版本管控工具对源码进行管理;
51.构建工具:使用构建工具maven、构建工具gradle等对代码进行编译、构建、打包等;
52.持续集成(ci):采用流水线工具jenkins等对项目的整个流程进行调度管理;提供流程配置等功能;
53.配置工具:采用脚本技术shell等对配置信息和配置文件进行管理;
54.容器:采用应用容器引擎docker技术将应用部署至云端虚拟机;
55.编排工具:使用容器kubernetes进行系统部署的编排操作;
56.测试工具:使用扫描分析工具fortify等对代码进行静态扫描;使用应用安全扫描产品appscan黑盒工具对系统进行安全测试;
57.应用服务器:使用应用软件容器tomcat/weblogic等应用服务器部署应用;
58.性能测试:采用压力测试工具jemeter集成进行性能测试;
59.黑盒测试:采用安全扫描工具appscan实现;
60.软件自动化:使用机器人rpa,操作安全扫描工具appscan的自动录制脚本,进行自动点击测试;
61.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测试:采用压力测试工具jemeter进行api测试,测试完毕后将api脚本进行性能测试。
62.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微服务迭代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规划设计模块10、持续集成模块20和持续处理模块30。
63.所述规划设计模块10,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业务需求,所述业务需求包括用户需求、实际需求和运维需求;基于所述业务需求从文档库中确定对应的研发任务,并发送给所述持续集成模块20。
6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统一的应用构建平台、基础平台标准化工艺、平台组件及中台集成标准,将安全控制和合规要求、建转运红蓝线要求纳入的文档库,以提升基础平台、业务应用的标准化程度,降低研发测试环境、准生产环境和生产环境的差异度,提高研发质量。
65.在具体实现中,所述规划设计模块10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用户需求、实际需求和运维需求,若所述实际需求为空时,说明还未接收到持续集成单元和持续交付反馈的实际需求,此时根据用户因业务发展输入的用户需求,运维人员在客户服务、缺陷隐患治理等一系列运维过程中不断反馈的运维需求,以及规范研发标准参照文档库中的ea蓝图及现有系统功能实现情况确定对应的研发任务,并发送给所述持续集成模块20。若所述实际需求不为空,则说明接收到持续集成单元和持续交付反馈的实际需求,此时可根据所述用户需求、所述运维需求和所述实际需求查找文档库,确定与用户需求和所述运维需求确定对应的研发任务,将研发任务发送给所述持续集成模块20。
66.可选的,若所述实际需求不为空,还可基于所述用户需求、实际需求和运维需求更新之前的同一应用的研发任务。
67.需要说明的是,业务需求由多个维度产生,业务用户因业务发展提出业务需求。
68.预设时间间隔是预先根据经验或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的,比如:定期如每周。
69.规范研发标准是指从基础平台、组件集成、支撑自动化测试部署等方面制定研发标准规范。从操作系统、应用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平台软件的版本、典型配置等做出规定,提升业务系统基础平台的标准化程度;明确微服务化平台标准、平台组件及中台接口标准要求,提升业务应用标准化程度,同时能根据业务需求不断的对平台、中台组件进行迭代完善;根据持续集成、持续发布的需求,研发标准应包含支撑自动化部署、自动化测试的能力。
70.所述持续集成模块20,用于确定与所述研发任务对应的代码数据;对所述代码数据进行开发处理生成目标服务包,并发布至版本库,以便所述持续处理模块30获取。
7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统一的持续集成平台,利用自动化的流水线支持研发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任务,从而尽快地发现集成过程中的错误和安全问题,提高研发管控质量,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交付频率。
72.需要说明的是,持续集成模块20包括编译构建单元201、代码检查单元202、单元测试单元203和集成测试单元204,如图2所示。
73.其中,开发处理可通过编译构建单元201、代码检查单元202、单元测试单元203、集成测试单元204实现。
74.在具体实现中,编译构建单元201确定与所述研发任务对应的代码数据,并对所述代码数据进行下载;接着,对下载后的代码数据进行编译,以对编译后的代码数据进行打包,得到初始服务包并发布至版本库;代码检查单元202对所述发布至版本库的初始服务包进行源代码检查和编译生成程序包的检查;单元测试单元203在确定检查通过之后,对软件中,即初始服务包的最小可测试单元进行检查和验证。集成测试单元204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初始服务包中的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为子系统或系统,进行集成测试,在集成测试之后,将集成测试通过的初始服务包设置为目标服务包。
75.需要说明的是,设计要求是预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的,比如预先设置的结构图。
76.源代码检查是指对初始服务包进行检查代码规范和质量问题检查,以发现违背程序编写标准、不明确和不安全的部分;编译生成程序包的检查是指通过字节码与一组缺陷模式进行对比以发现初始服务包可能存在的安全、性能等问题。
77.可选的,所述持续集成模块20将代码检查、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的结果生成的第一初始实际需求反馈给规范设计模块10。
78.所述持续处理模块30,用于将所述发布至版本库的目标服务包安装至生产环境;在确定所述安装后的目标服务包测试通过时,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包对应的服务部署成功,所述生产环境包括准生产环境和实际生产环境。
79.继续参见图1,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还示出了持续处理模块30的具体结构。
80.持续处理模块30包括持续交付子模块31和持续部署子模块32。
81.所述持续交付子模块31,用于将所述发布至版本库的目标服务包至准生产环境中,并对部署在准生产环境的目标服务包进行第一测试,在确定所述第一次测试通过时,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包可以被部署。
82.需要说明的是,持续交付子模块31,包括:第一应用部署单元311、功能测试单元312、性能测试单元313和安全测试单元314,如图3所示。
83.在具体实现中,持续将集成后的最新版本,即目标服务包部署准生产环境中,通过不断的自动化测试,确保业务应用和服务符合功能、性能、安全要求,即具备快速、安全部署到生产环境中的条件。具体的,第一应用部署单元311对软件项目本身,即目标服务包对应的配置文件、用户手册、帮助文档等进行收集、打包、安装、配置和发布,以将目标服务包安装到至准生产环境;功能测试单元312通过产品特性、操作描述和用户方案测试安装后的目标服务包对应的应用的的特性和可操作行为,确定其是否满足设计需求。性能测试313,在确定目标服务包对应的应用满足设计需求时,通过自动化的测试工具模拟多种正常、峰值以及异常负载条件对目标服务包对应的应用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安全测试单元314,在确定所述性能测试通过时,在it软件产品,即目标服务包对应的应用的生命周期,主要是在产品开发基本完成到发布阶段,此时对目标服务包对应的应用进行检验以验证产品符合安全需求定义和产品质量标准,在确定目标服务包对应的应用符合安全需求定义和产品质量标准时,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包可以被部署。
84.需要说明的是,设计需求是根据业务需求进行预先设置的。
85.性能测试还包括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两者可以结合进行测试,也可以依次进行
测试。负载测试用于确定在各种工作负载下目标服务包对应的应用的性能,以确定当负载逐渐增加时,系统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压力测试用于确定目标服务包对应的应用的瓶颈或者不能接受的性能点,来获得目标服务包对应的应用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
8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出的第一应用部署单元311、功能测试单元312、性能测试单元313和安全测试单元314的具体处理过程是对部署在准生产环境的目标服务包进行第一测试的具体实现步骤。
87.所述持续部署子模块32,用于在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包可以被部署时,将所述目标服务包部署至实际生产环境,并进行第二测试,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包对应的服务部署成功。
88.需要说明的是,继续参见图3,持续部署子模块32包括第二应用部署单元321、功能验证单元322和安全检测单元323。
89.在具体实现中,第二应用部署单元321在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包可以被部署时,将持续交付阶段通过后的最新版本,即目标服务包部署至实际生产环境中;功能验证单元322对目标服务包对应的应用的的特性和可操作行为进行功能验证;安全检测单元322在功能验证通过之后,对目标服务包的安全性进场验证,以确保生产业务安全稳定,并具备回退能力。
9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出的功能验证单元322和安全检测单元323的具体处理过程是对部署在实际生产环境中的目标服务包进行第二测试的具体实现步骤。
91.可选的,所述持续处理模块30的持续交付子模块31和持续部署子模块32基于各自的测试结果生成的第二初始实际需求反馈给规范设计模块10。
92.可选的,微服务迭代处理系统还包括:
93.运维模块40,用于对所述部署成功的服务进行运行维护处理。
94.需要说明的是,运维模块40包括过程监控单元401和运维检修单元402。
95.在具体实现中,监控单元401用于对目标服务包对应的应用的devops全链路业务、安全、质量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运行维护,以实现整个devops过程运转质量的监控优化以及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运维检修单元402用于调度监控、检修抢修、日常巡检、事件分析、安全扫描、补丁修复、隐患排查和客户服务等一系列信息系统运维。
96.可选的,运维模块40通过运维日志的分析,向前端研发、测试人员不断反馈的运维需求,或是,直接将对应的运维需求反馈给规范设计模块10。
97.需要说明的是,全链路业务的监控是指实现对规划计划、持续集成、持续交付、持续部署和运营监控全环节中每个任务的进展持续的监控分析,能直观的看到需求的实现目前到了流程的哪个环节,直观的看到每个环境下,现有系统运行状况,并及时进行反馈和优化。
98.devops为开发(软件工程)、技术运营和质量保障的交集。
99.相应的,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微服务迭代处理的具体实现过程,本发明实施例还对应示出了微服务迭代处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10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业务需求,业务需求包括用户需求、实际需求和运维需求;基于业务需求从文档库中确定对应的研发任务;确定与研发任务对应的代码数据;对所述代码数据进行开发处理生成对应的目标服务包,并发布至版本库;将发
布至版本库的目标服务包安装至生产环境;在确定安装后的目标服务包测试通过时,确定目标服务包对应的服务部署成功,生产环境包括准生产环境和实际生产环境。不需要人工协助,通过对应的业务需求实现服务的开发、测试、发布、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促进协同开发一体化,实现最短时间内从需求开始到快速交付产品,从而提高微服务迭代的工作效率。
101.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微服务迭代处理系统,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对应公开了一种微服务迭代处理方法,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102.步骤s501: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业务需求。
103.在步骤s501中,所述业务需求包括用户需求、实际需求和运维需求。
104.步骤s502:基于所述业务需求从文档库中确定对应的研发任务。
105.在具体实现步骤s502的过程中,在确定获取到的所述实际需求为空时,根据所述用户需求和所述运维需求查找文档库,确定与用户需求和所述运维需求确定对应的研发任务;在确定获取到的所述实际需求不为空时,根据所述用户需求、所述运维需求和所述实际需求查找文档库,确定与用户需求和所述运维需求确定对应的研发任务。
106.步骤s503:确定与所述研发任务对应的代码数据。
107.步骤s504:对所述代码数据进行开发处理生成对应的目标服务包,并发布至版本库。
108.在具体实现步骤s504的过程中,对所述代码数据进行编译,并对编译后的代码数据进行打包,得到初始服务包;对所述初始服务包进行源代码检查和编译生成程序包的检查;在确定所述初始服务包的源代码检查和编译生成程序包的检查通过之后,对初始服务包的最小测试单元进行检查;在确定所述初始服务包检查通过时,对所述初始服务包中的所有模块进行集成测试;将所述集成测试通过的初始服务包设置为目标服务包,并发布至版本库。
109.可选的,不仅可在确定目标服务包之后才将其发布至版本库,也可在生成初始服务包时就上传至版本库,在对版本库中的初始服务包进行处理。
110.步骤s505:将所述发布至版本库的目标服务包安装至生产环境。
111.步骤s506:判断所述安装后的目标服务包是否测试通过,若测试通过,则执行步骤s507,若否,则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包对应的服务部署不成功,则重新进行测试,或者,可将对应的测试结果生成对应的实际需求,并返回执行步骤s501。
112.步骤s507: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包对应的服务部署成功。
113.在步骤s507中,所述生产环境包括准生产环境和实际生产环境。
114.在具体实现步骤s507的过程中,将所述发布至版本库的目标服务包安装到至准生产环境中,并对部署在准生产环境的目标服务包进行第一测试;在确定所述第一次测试通过时,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包可以被部署;将所述目标服务包部署至实际生产环境,并进行第二测试,在确定所述第二次测试通过时,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包对应的服务部署成功。
11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微服务迭代处理方法的具体执行过程,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微服务迭代处理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具体的原理相同,可参见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微服务迭代处理系统中相应的部分,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11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业务需求,业务需求包括用户需求、实
际需求和运维需求;基于业务需求从文档库中确定对应的研发任务;确定与研发任务对应的代码数据;对所述代码数据进行开发处理生成对应的目标服务包,并发布至版本库;将发布至版本库的目标服务包安装至生产环境;在确定安装后的目标服务包测试通过时,确定目标服务包对应的服务部署成功,生产环境包括准生产环境和实际生产环境。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需要人工协助,通过对应的业务需求实现服务的开发、测试、发布、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促进协同开发一体化,从而提高微服务迭代的工作效率。
117.可选的,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微服务迭代处理方法,结合图5,参见图6,还包括:
118.步骤s508:对所述部署成功的服务进行运行维护处理。
119.在具体实现步骤s508的过程中,对目标服务包对应的应用的devops全链路业务、安全、质量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运行维护,以实现整个devops过程运转质量的监控优化以及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接着调度监控、检修抢修、日常巡检、事件分析、安全扫描、补丁修复、隐患排查和客户服务等一系列信息系统运维。
12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目标服务包对应的应用的devops全链路业务、安全、质量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运行维护,以实现整个devops过程运转质量的监控优化以及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接着调度监控、检修抢修、日常巡检、事件分析、安全扫描、补丁修复、隐患排查和客户服务等一系列信息系统运维。以实现整个目标服务包的devops过程运转质量的监控优化以及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从而提高微服务迭代的工作效率。
121.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用于运行数据库存储过程,其中,所述运行数据库存储过程时执行上述图5和图6公开的微服务迭代处理方法。
122.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数据库存储过程,其中,在所述数据库存储过程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图5和图6公开的微服务迭代处理方法。
123.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124.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125.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126.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