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MMC数据存储和读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420665发布日期:2022-03-26 14:10阅读:1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EMMC数据存储和读写的方法与流程
一种emmc数据存储和读写的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智能家电的存储器,具体涉及一种emmc(嵌入式多媒体卡)数据存储和读写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电视的发展,更加大屏化、场景化、品质化,用户购买大屏机需求上涨趋势明显,为了降低购买门槛,提高产品竞争力,各个电视厂家都把成本控制作为和其他竞品竞争的头等大事。以往,在智能电视的存储器使用方面,大部分厂家都采用emmc+eeprom的数据存储组合,eeprom用来存储mac、key、屏参、deviceid等关键数据,emmc用来划分并存储boot、system、data等多个分区数据。eeprom采用4k大小,数据空间占用较小,然而价格并不便宜。而emmc同样具有数据存储和读写功能,它的数据可靠性和稳定性已经在生产和使用中得到了验证,并且划分的分区剩余空间较大,完全可单独划出一个分区替代eeprom的存储和读写功能,从而节约智能电视的硬件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emmc数据存储和读写的方法,实现在去掉eeprom存储器的智能电视上,通过emmc的数据存储和读写,实现原有eeprom的存储功能,并保证数据存储和读写时的可靠性、稳定性、一致性,降低质量风险。
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emmc数据存储和读写的方法,应用于去除eeprom存储器,而使用emmc替代的智能电视中,该方法包括:
6.存储空间分配:在emmc中划分出两个专用于存储eeprom数据的分区,此两个分区大小相同,其中一个为主分区,另一个为备份分区;将主、备分区分别划分为具有相同个数的多个item;
7.数据映射:将主、备分区中的item与eeprom数据进行map映射;
8.数据读取:在读数据时,首先从主分区里面读数据,读取成功返回数据,若读取失败再从备份分区里面读取,读取成功后将数据同步到主分区,如备份分区读取失败返回错误打印;
9.数据写入:在写数据时,主分区和备份分区都同时写数据,在写之前设置写标识位为0,主分区和备份分区均写完后,设置写标识位为1;
10.数据校验:开机时读取所述写标识位,若写标识位为1,则说明主分区和备份分区写入数据成功;若写标识位为0,则分别读取主分区和备份分区数据,如果主分区读取成功,备份分区读取失败,则将主分区数据同步到备份分区;若主分区读取失败,备份分区读取成功,则将备份分区数据同步到主分区;若主分区和备份分区读取均失败,则返回错误打印。
11.具体的,所述eeprom数据为用户不能更改的系统数据,包括:mac、key、屏参、deviceid等关键数据。
12.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主分区和备份分区的大小均为2m,将每个分区划分为32个item,1个item大小为64k。
13.作为进一步优化,在将item与eeprom数据进行map映射时,根据数据的读写频率和用途,将常用的数据放在一个item中,未使用的item作为预留可扩展数据。
14.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主分区和备份分区中的数据均按照block整块读写。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在智能电视平台上采用去掉eeprom的方案,将对应的关键数据存储在emmc中,通过划分专用存储空间,并且根据频率和数据用途将存储空间分为多个item,与eeprom数据进行map映射,通过本发明可以利用emmc实现原有eeprom的存储功能,既可节省eeprom的器件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又可充分利用emmc空间,对emmc数据进行读写或扩展,且读写的数据稳定可靠,响应速度快。
附图说明
17.图1为实施例中的emmc存储空间分配流程图;
18.图2为实施例中的emmc数据map映射图;
19.图3为实施例中的读数据流程图;
20.图4为实施例中的写数据流程图;
21.图5为实施例中的数据校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emmc数据存储和读写的方法,实现在去掉eeprom存储器的智能电视上,通过emmc的数据存储和读写,实现原有eeprom的存储功能,并保证数据存储和读写时的可靠性、稳定性、一致性,降低质量风险。
23.其核心思想是:基于emmc同样具有数据存储和读写功能,它的数据可靠性和稳定性已经在生产和使用中得到了验证,并且划分的分区剩余空间较大,因此完全可单独划出分区替代eeprom的存储和读写功能的考虑,本发明将对应的关键数据存储在emmc中,通过划分专用存储空间,并且根据频率和数据用途将存储空间分为多个item,与eeprom数据进行map映射,并且为了防止数据错误,在划分专用分区时,划分了一个主分区和备份分区,两个分区的大小相同,内部数据map相同。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数据读取、数据写入和数据校验方案,保证数据存储和读写的可靠性、稳定性、一致性,降低质量风险。
24.实施例:
25.目前我们使用的emmc大小有8g/16g/32g/64g/128g等,emmc必须按块(block)擦除,而eeprom则可以一次只擦除一个字节(byte)。emmc现在的block大小是512byte,为了更好的将eeprom里面的字节数据映射到emmc里面,emmc根据数据的读写频率和用途,将常用的数据放在一个item里面,每个item的大小为64k。
26.如图1所示,在emmc中增加两个分区,两个分区大小都是2m,且和内部数据map也完全相同。一个是主分区,为了防止数据错误,另外加了一个备份分区。这两个分区是系统专门用来存储eeporm数据的,升级或者掉电都不会影响这两个分区。
27.如图2所示,由于eeprom可以按字节读写,而emmc是按block读写的,现在重新将
eeprom里面的数据重组,我们根据频率和数据用途将emmc分成多个item,每个item大小为64k,2m分区可以分32个item,图2中所示已分配了17个item,剩下的都作为预留,方便后面数据的扩展。1个item空间较大,如果没有用完,可以在这个item里面添加新的数据。
28.如图3所示,读数据的流程需要从主分区里面读数据,读取成功返回数据,读取失败再从备份分区里面读取,如读取成功就同步数据到主分区,如读取失败返回错误打印。
29.如图4所示,写数据的流程需要主分区和备份分区都要同时写数据,为了防止断电情况下数据没有写完,我们在写之前设置了标识位为0,主分区和备份分区写完成后重新设置标识位为1,可通过标识位来判断是否执行完写动作。
30.如图5所示,数据的校验流程在开机时会获取数据接口读取写数据标识位,如果标识位为1,则说明主分区和备份分区均写入成功,返回校验成功信息。如果读取的写数据标识位为0,有三种情况:第一种,主分区读取成功,备份分区读取失败,则主分区数据同步到备份分区;第二种,主分区读取失败,备份分区读取成功,则将备份分区数据同步到主分区;第三种,若主分区和备份分区读取均失败,则返回错误打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