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USB3.0TX信号增加串阻影响眼图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24079发布日期:2021-09-29 04:37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验证USB3.0TX信号增加串阻影响眼图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验证usb3.0tx信号增加串阻影响眼图的夹具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usb3.0信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验证usb 3.0 tx信号增加串阻影响眼图的夹具,通过不同串阻阻值来进行usb3.0信号的验证,对usb3.0的性能进行验证,能够在产品设计阶段前期得出usb3.0信号匹配电阻的大小,适用于研发测试阶段的使用。


背景技术:

2.为了保证usb3.0能够正常工作,就需要进行不同环境下的验证,比如高温低温等极端环境,而正常的验证是无法进行这种极端验证的,那就需要变换思维,改用某种方式去替代这种极端环境下引起usb3.0性能的变化,就通过改变usb3.0不同串阻阻值的大小来进行验证,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验证出usb3.0能否正常工作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验证usb 3.0 tx信号增加串阻影响眼图的夹具,通过改变usb3.0串阻阻值的大小来观察对usb3.0眼图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验证出usb3.0能否正常工作。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验证usb 3.0 tx信号增加串阻影响眼图的夹具,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设有第一tx+输入端、第一tx

输入端、第一tx+输出端、第一tx

输出端、第二tx+输入端、第二tx

输入端、第二tx+输出端、第二tx

输出端、第三tx+输入端、第三tx

输入端、第三tx+输出端、第三tx

输出端,所述第一tx+输入端通过第一传输线与第一tx+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tx

输入端通过第二传输线与第一tx

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tx+输入端通过第三传输线与第二tx+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tx

输入端通过第四传输线与第二tx

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tx+输入端通过第五传输线与第三tx+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tx

输入端通过第六传输线与第三tx

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传输线上串联有电阻r1,所述第四传输线上串联有电阻r2,所述第五传输线上串联有电阻r3,所述第六传输线上串联有电阻r4。
6.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tx+输入端、第一tx

输入端、第一tx+输出端、第一tx

输出端、第二tx+输入端、第二tx

输入端、第二tx+输出端、第二tx

输出端、第三tx+输入端、第三tx

输入端、第三tx+输出端和第三tx

输出端均为3.5mm sma母头座子。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改变usb3.0串阻阻值的大小来观察对usb3.0眼图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验证出usb3.0能否正常工作,且夹具所用器件少,便于制作,全部器件成本也不超过20元,成本低廉,极具性价比。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9.图中:1、pcb板;2、第一tx+输入端;3、第一tx

输入端;4、第一tx+输出端;5、第一
tx

输出端;6、第二tx+输入端;7、第二tx

输入端;8、第二tx+输出端;9、第二tx

输出端;10、第三tx+输入端;11、第三tx

输入端;12、第三tx+输出端;13、第三tx

输出端;14、第一传输线;15、第二传输线;16、第三传输线;17、第四传输线;18、第五传输线;19、第六传输线。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1.如图1所示,一种验证usb 3.0 tx信号增加串阻影响眼图的夹具,用于验证usb3.0差分线对搭配不同串阻对usb3.0眼图的影响,以及usb3.0能否正常工作,包括pcb板1,所述pcb板1上设有第一tx+输入端2、第一tx

输入端3、第一tx+输出端4、第一tx

输出端5、第二tx+输入端6、第二tx

输入端7、第二tx+输出端8、第二tx

输出端9、第三tx+输入端10、第三tx

输入端11、第三tx+输出端12、第三tx

输出端13,所述第一tx+输入端2通过第一传输线14与第一tx+输出端4连接,所述第一tx

输入端3通过第二传输线15与第一tx

输出端5连接,所述第二tx+输入端6通过第三传输线16与第二tx+输出端8连接,所述第二tx

输入端7通过第四传输线17与第二tx

输出端9连接,所述第三tx+输入端10通过第五传输线18与第三tx+输出端12连接,所述第三tx

输入端11通过第六传输线19与第三tx

输出端13连接,所述第三传输线16上串联有电阻r1,所述第四传输线17上串联有电阻r2,所述第五传输线18上串联有电阻r3,所述第六传输线19上串联有电阻r4。
12.所述第一tx+输入端2、第一tx

输入端3、第一tx+输出端4、第一tx

输出端5、第二tx+输入端6、第二tx

输入端7、第二tx+输出端8、第二tx

输出端9、第三tx+输入端10、第三tx

输入端11、第三tx+输出端12和第三tx

输出端13均为3.5mm sma母头座子。
13.工作原理:第一tx+输入端2、第一tx

输入端3、第二tx+输入端6、第二tx

输入端7、第三tx+输入端10、第三tx

输入端11为信号输入端,通过sma cable连接usb 3.0信号源,第一传输线14、第二传输线15、第三传输线16、第四传输线17、第五传输线18和第六传输线19为三对差分传输线对,其中第一传输线14和第二传输线15不串接任何电阻,为直通结构,第三传输线16和第四传输线17串接的电阻为33欧姆,第五传输线18和第六传输线19串接的电阻为100欧姆,pcb板1右侧三对sma母头座子(第一tx+输出端4、第一tx

输出端5、第二tx+输出端8、第二tx

输出端9、第三tx+输出端12、第三tx

输出端13)作为输出端,通过sma cable连接至示波器,将usb 3.0差分信号tx+、tx

信号输出。
14.当使用该夹具进行测试时,先将usb3.0信号源通过sma cable连接至夹具板上的第一tx+输入端2和第一tx

输入端3上,首先通过第一传输线14和第二传输线15这对差分传输线传输信号,第一传输线14和第二传输线15上没有串接任何电阻,为直通结构,此时由输出端输出的差分信号送至示波器中,观察此时的眼图,发现直连时,usb3.0眼图很好,再进行u盘的读写验证,功能正常。再将usb3.0信号源通过sma cable连接至夹具板上的第二tx+输入端6和第二tx

输入端7上,通过第三传输线16和第四传输线17这对差分传输线传输信号,第三传输线16和第四传输线17上串接的电阻33欧姆,此时由输出端输出的差分信号送至示波器中,观察此时的眼图,发现串接电阻为33欧姆时,usb3.0眼图恶化,但依然满足规范要求,再次进行u盘的读写验证,功能依然正常。最后将usb3.0信号源通过sma cable连接至夹具板上的第三tx+输入端10、第三tx

输入端11上,再通过第五传输线18和第六传输线
19这对差分传输线传输信号,第五传输线18和第六传输线19上串接的电阻为100欧姆,此时由输出端输出的差分信号送至示波器中,观察此时的眼图,发现串接的电阻为100欧姆时,usb3.0眼图已经闭合,再次进行u盘的读写验证,发现无法识别,功能失效,通过改变usb3.0串阻阻值的大小来观察对usb3.0眼图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验证出usb3.0能否正常工作,此验证说明了串接电阻阻值越大,对usb3.0眼图的影响越严重,也会导致功能丧失。
1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