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存储装置及文件访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05663发布日期:2021-11-06 06:00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移动存储装置及文件访问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存储装置及文件访问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人们需要存储的数据文件不断增多导致存储空间的需求增大,终端的存储空间有限、扩展操作复杂且成本高昂,移动存储装置因其体积小,方便携带,存储容量大而且价钱便宜的特点被广泛使用。但目前,有一部分的终端应用只能存储在智能终端上,而无法直接存储至现有的移动存储装置中。
3.这导致现有的仅具有存储功能的移动存储装置既不能满足厂商对应用数据把握的要求,又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存储装置及文件访问系统,以解决部分应用无法直接缓存到移动存储装置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存储装置,包括:存储芯片、通信接口、应用控制芯片;其中,应用控制芯片与通信接口通信连接,应用控制芯片还与存储芯片通信连接,存储芯片中存储有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以使得通信接口通信连接的具有预设应用的第一智能终端通过应用控制芯片对存储芯片中的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进行访问。
7.可选的,所述存储芯片中还存储有预设应用之外的其他文件;移动存储装置还包括:主控芯片;通信接口还与主控芯片通信连接,主控芯片还与存储芯片通信连接,以使得通信接口通信连接的第二智能终端通过主控芯片对存储芯片中的其他文件进行访问。
8.可选的,所述存储芯片包括:第一存储芯片,和第二存储芯片,其中,第一存储芯片存储有预设应用的文件,应用控制芯片与第一存储芯片通信连接,第二存储芯片存储有其他文件,主控芯片与第二存储芯片通信连接。
9.可选的,所述应用控制芯片还与主控芯片通信连接,以通过主控芯片检测通信接口通信连接的智能终端。
10.可选的,所述第一存储芯片包括:第一硬盘和第一内存,第一硬盘和第一内存分别与应用控制芯片通信连接。
11.可选的,所述通信接口包括: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其中,第一通信接口用以连接第一智能终端,第二通信接口用以连接第二智能终端,第一通信接口与应用控制芯片通信连接,第二通信接口与主控芯片通信连接。
12.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为typec接口,第二通信接口为usb接口。
13.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分别用于与一个或多个第一智能终端通信连接。
1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文件访问系统,包括:第一智能终端、和上述任一的移动存储装置,其中,第一智能终端与移动存储装置中的通信接口通信连接,以使得第一智能终端通过移动存储装置中的应用控制芯片对移动存储装置中的存储芯片中的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进行访问。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存储装置及文件访问系统,能够对预设应用的文件访问操作,与各内容厂商对接,实现对预设应用的应用数据访问下载,扩展智能终端的存储空间,解决了目前智能终端存储空间有限,扩展空间无法存储应用数据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存储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移动存储装置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一种移动存储装置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中一种移动存储装置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技术再二实施例中一种移动存储装置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访问系统的场景示意图。
24.图标:100

移动存储装置;10

存储芯片;30

应用控制芯片;50

通信接口;51

第一通信接口;52

第二通信接口;70

主控芯片;11

第一存储芯片;12

第二存储芯片;300

第一智能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如下通过多个实例对本技术所提供的移动存储装置及文件访问系统进行示例说明。
2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含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本技术下述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存储装置在实际应用的可能的产品形态其可以为智能的存储器,如智能u盘、智能移动硬盘,其可存储有预设应用的文件,通过采用本技术提供的移动存储装置可实现对具有预设应用的智能终端对移动存储装置所存储的预设应用的文件的访问,既满足了预设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的存储需求,也满足了对预设应用的文件访问需求。预设应用例如可以为预设的即时通讯应用、预设的音视频应用、预设的图像处
理应用。
29.如下结合多个示例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存储装置进行示例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存储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移动存储装置100包括存储芯片10,应用控制芯片30,通信接口50。
30.其中,应用控制芯片30与通信接口50通信连接,应用控制芯片30还与存储芯片10通信连接,存储芯片10中存储有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以使得通信接口50通信连接的具有所述预设应用的第一智能终端通过应用控制芯片30对存储芯片10中的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进行访问。
31.示例的,应用控制芯片30可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与通信接口50连接,以实现应用控制芯片30和通信接口50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实现通信接口50连接的第一智能终端和应用控制芯片30之间的数据传输,以使得通信接口50通信连接的具有预设应用的第一智能终端通过应用控制芯片30对存储芯片10中的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进行访问。
32.应用控制芯片30还通过存储接口与存储芯片10连接。存储芯片10可包括: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中至少一种存储介质,例如包括:硬盘和闪存。
33.存储芯片10中可预先存储有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该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包括:从该预设应用的服务端所下载的文件,例如音视频文件或者图文文件,又或者其它多媒体文件。
34.需要说明的是,移动存储装置100可以是直通型智能存储器,也可以是线型智能存储器,本技术对比不做限定。若移动存储装置100为直通型智能存储器,移动存储装置100可通过通信接口50直接与第一智能终端通信连接,即二者直接通过通信接口50建立连接;若移动存储装置100为线型智能存储器,移动存储装置100可通过通信接口50借助其他媒介与第一智能终端进行连接,其他媒介如读卡器、数据连接线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35.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智能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36.在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应用控制芯片30中预先存储有至少一种预设应用的应用程序接口。移动存储装置100的通信接口50与第一智能终端通信连接,第一智能终端识别到其通信连接有移动存储装置100。用户可通过第一智能终端上的预设应用的界面上输入文件操作,第一智能终端通过通信接口50向应用控制芯片30发送验证请求,验证请求包括:预设应用的应用程序接口。应用控制芯片30在接收到验证请求的情况下,判断预设应用的应用程序接口,和预先存储的应用程序接口是否匹配,若匹配,则验证通过,可确定第一智能终端具有访问该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的权限;反之,若不匹配,则确定第一智能终端不具有访问该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的权限。
37.若第一智能终端具有访问权限,第一智能终端可通过应用控制芯片30对存储芯片10中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进行访问,该访问的操作例如可以为:对只读文件进行行增加操作,也即是,向存储芯片10中下载新的预设应用的文件;该访问的操作例如可以为:对只读文件的删减操作,即,将存储芯片10中存储的文件进行部分或者全部的删除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存储芯片10中存储的文件为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只支持移动存储装置100与第一智能终端连接时对预设应用的文件进行增删操作。
38.若第一智能终端不具有预设应用的文件访问权限,则存储芯片10中文件相对于第一智能终端而言,便处于隐藏状态,无法对其进行访问。需要说明的,当第一智能终端中应用所处的操作系统,与预设应用对应的预设操作系统不匹配,即,其不具有文件访问权限。例如,若该预设应用对应的预设操作系统为安卓操作系统,而第一智能终端的应用的操作系统为视窗(windows)操作系统,或者ios操作系统。
39.可以理解,上述第一智能终端对移动存储装置100的识别方式例如可以为自动识别或者手动识别等方式。若为自动识别,例如可通过轮询或者中断的方式实现对移动存储装置100的自动识别;若为手动识别,例如可以通过手动操纵系统连接的方式进行识别,使得第一智能终端识别其通信连接有移动存储装置。
4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移动存储装置100中的应用控制芯片30还可基于第一智能终端对预设应用的文件访问操作,对访问的智能终端和使用数据的统计和回传。
41.需明确的是,本技术对移动存储装置100的具体的硬件结构不做限定,只要移动存储装置100的内部容纳腔可存储芯片10和应用控制芯片30接口,通信接口50可设置于移动存储装置100上的外部,以在保证移动存储装置的集成度的情况下,实现与第一智能终端的通信连接。
4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存储装置,其包含应用控制芯片30,能够对预设应用的文件访问操作,与各内容厂商对接,实现对预设应用的应用数据访问下载,扩展智能终端的存储空间,解决了目前智能终端存储空间有限,扩展空间无法存储应用数据的问题。除此之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存储装置通过掌控内容版权,提升厂商对用户的服务功能,给智能终端应用文件管理和安全管理带来了质的飞跃。除此之外,预设应用的应用控制接口可与应用的供应厂商或者内容厂商定制开发,满足厂商的版权需求。
43.可选的,在上述图1所示的移动存储装置100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还可提供另一种移动存储装置100的可能实现方式。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移动存储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存储芯片10中还存储有所述预设应用之外的其他文件;移动存储装置100还包括:主控芯片70;通信接口50还与主控芯片70通信连接,主控芯片70还与存储芯片10通信连接,以使得通信接口50通信连接的第二智能终端通过主控芯片70对存储芯片10中的其他文件进行访问。
44.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智能终端可以是: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销售终端(point of sales,pos)、车载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任意移动终端,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与第一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不同。
45.示例的,主控芯片70可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与通信接口50通信连接,实现主控芯片70和通信接口50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实现通信接口50连接的第二智能终端和主控芯片70之间的数据传输,以使得通信接口50通信连接第二智能终端通过主控芯片70对存储芯片10中的其他文件进行访问,同时,第二智能终端还可通过主控芯片70对存储芯片10中的其他文件执行编辑操作。
46.在具体的应用示例中,移动存储装置100的通信接口50与第二智能终端通信连接,第二智能终端识别到其通信连接后,用户可以的操作方式为:
47.用户可通过主控芯片70,对其他文件执行访问、编辑等操作,需要说明的是,第二
智能终端对其他文件的访问编辑没有权限的限制,此外,其他文件的未见类型可以是文档、表格、图像等文件,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48.存储芯片10例如可具有两个存储区,其在一个存储区中可存储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另一个存储区可存储除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外的其他文件。
49.该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存储装置,可满足对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的存储访问增删需求,还可以满足用户的其他存储需求,实现了移动存储装置的多功能多角度应用。对存储芯片进行分区,可以同时满足面向企业(to business,tob)和面向客户(to customer,toc)的需求,用户可以将储存其他文件的区域当做普通的存储装置使用,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的存储区域则为tob形式,满足了广大应用生产供应商在不牺牲版权等的情况下,充分满足用户对于应用使用存储容量扩充的需求,具有极大地应用价值。
50.可选的,在上述图2所示的移动存储装置100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还可提供又一种移动存储装置100的可能实现方式。图3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一种移动存储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存储芯片包括:第一存储芯片11,和第二存储芯片12,其中,第一存储芯片11存储有预设应用的文件,应用控制芯片30与第一存储芯片11通信连接,第二存储芯片12存储有其他文件,主控芯片70与第二存储芯片12通信连接。
51.示例的,应用控制芯片30通过存储接口与第一存储芯片11连接,第一存储芯片11中可预先存储有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主控芯片70还通过存储接口与第二存储芯片12连接。
52.在具体的应用示例中,上路,即通信接口50、应用控制芯片30、第一存储芯片11一路的执行方法与图一所述的实施例相同,即应用控制芯片30中预先存储有至少一种预设应用的应用程序接口。用户可通过在第一智能终端的预设应用界面上选择文件操作,通过验证第一智能终端的访问权限,判断其是否可以访问第一存储芯片11。对于下路,主控芯片70可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与通信接口50通信连接,以实现主控芯片70和通信接口50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实现通信接口50连接的第二智能终端和主控芯片70之间的数据传输,以使得通信接口50通信连接的主控芯片70对第二存储芯片12中的文件进行访问。
5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存储装置,其包括两片存储芯片,针对不同的使用方式调用不同的存储芯片,提高了移动存储装置功能的稳定性,使得移动存储装置的使用更加灵活。
54.可选的,在上述图2所示的移动存储装置100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还可提供另一种移动存储装置100的可能实现方式。图4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中一种移动存储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应用控制芯片30还与主控芯片70通信连接,以通过主控芯片70检测通信接口50通信连接的智能终端。
55.示例的,主控芯片70可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与通信接口50连接,以实现主控芯片70和通信接口50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实现通信接口50连接的第二智能终端和主控芯片70之间的数据传输。
56.应用控制芯片30还可通过通信接口50与主控芯片70连接,以实现应用控制芯片30和主控芯片70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实现主控芯片70连接的第一智能终端和存储芯片10之间的数据传输。
57.在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可通过主控芯片70对其他文件执行访问、编辑等操作,此
外,主控芯片70也可以为应用控制芯片30提供旁路功能,即用户通过第一智能终端上的预设应用的界面上输入文件操作,第一智能终端通过通信接口50向主控芯片70发送验证请求,该验证请求以直进直出的方式通过主控芯片70发送至应用控制芯片30以执行后续操作。
58.该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存储装置,可在应用控制芯片的上游增加主控芯片提供旁路功能,增加了系统的集成程度以及系统的稳定性。
59.可选的,在上述图3所示的移动存储装置100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还可提供又一种存储芯片10的可能实现方式。第一存储芯片11包括:第一硬盘和第一内存,第一硬盘和第一内存分别与应用控制芯片30通信连接。第二存储芯片12包括:第二硬盘和第二内存,第二硬盘和第二内存分别与主控芯片70通信连接。
60.示例的,应用控制芯片30通过存储接口与第一硬盘连接,应用控制芯片30通过存储接口与第一内存连接,第一硬盘中存储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是文件的保存区域,第一内存是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的访问区域;主控芯片70通过存储接口与第二硬盘连接,主控芯片70通过存储接口与第二内存连接,第二硬盘是其他文件的储存区域,第二内存是其他文件的访问编辑区域。
6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存储装置,包括第一硬盘、第一内存、第二硬盘、第二内存,扩大存储区域,加快了存储数据的读取速度,增加了存储功能稳定性以及整个移动存储装置使用的鲁棒性。
62.可选的,在上述图2所示的移动存储装置100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还可提供另一种移动存储装置100的可能实现方式。图5为本技术再二实施例中一种移动存储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中通信接口50包括:第一通信接口51,和第二通信接口52;其中,第一通信接口51用以连接第一智能终端,第二通信接口52用以连接第二智能终端,第一通信接口51与应用控制芯片30通信连接,第二通信接口52与主控芯片70通信连接。
6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接口51可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与应用控制芯片30通信连接,以实现应用控制芯片30和第一通信接口51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实现第一通信接口51连接的第一智能终端和应用控制芯片30之间的数据传输,以使得第一通信接口51通信连接的具有预设应用的第一智能终端通过应用控制芯片30对存储芯片10中的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进行访问。
64.即连接第一通信接口51后若使用相应的应用,可以实现对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的访问。第二通信接口52与主控芯片70通信连接,即连接第二通信接口52可访问其他文件,从而实现第二通信接口52连接的第二智能终端和主控芯片70之间的数据传输,以使得第二通信接口52通信连接第二智能终端通过主控芯片70对存储芯片10中的其他文件进行访问,同时,第二智能终端还可通过主控芯片70对存储芯片10中的其他文件执行编辑操作。
65.在具体的应用示例中,用户根据智能终端的使用需求选择适当的通信接口,第一通信接口51或者第二通信接口52。例如,若用户需要使用移动存储装置进行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的读取,则需将第一通信接口51连接至智能终端;若用户需要使用移动存储装置进行其他文件的读取编辑,则需将第二通信接口52连接至智能终端。
6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存储装置,其包含两个通信接口,第一通信接口51和第二通信接口52,让用户能够针对不同使用目的有针对性的连接,减少了智能终端的内存占
用,加快响应速度。
67.可选的,在上述图5所示的移动存储装置100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还可提供另一种移动存储装置100的可能实现方式,其中,第一通信接口为type c接口,第二通信接口为usb接口。
68.需要说明的是,移动存储装置100可以是遵循usb i2c协议,拥有type c+usb接口的直通型智能存储器,也可以是遵循usb i2c协议,拥有type c+usb接口,且具有充电能力的线型智能存储器,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6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存储装置,设置type c接口、usb接口两种接口,type c接口是目前大部分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的端口类型,usb接口是绝大多数电脑配置的端口,这样的设置方便用户使用同一个移动存储装置进行信息存储读取,还能满足手机与电脑之间文件交流的目的。
70.可选的,在上述图5所示的移动存储装置100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还可提供另一种移动存储装置100的可能实现方式,其中,第一通信接口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分别用于与一个或多个第一智能终端通信连接。
7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存储装置,与一个或多个智能终端连接,可以实现复杂环境下的数据实用,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72.本技术的移动存储装置的应用控制芯片30为固件,与第一智能终端或者第二智能终端的应用进行强绑定。若发生移动终端应用升级,在连接移动存储装置100后会进行自升级。
7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文件访问系统。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访问系统的场景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文件访问系统包括:第一智能终端300、和上述任一所述的移动存储装置100,其中,第一智能终端300与移动存储装置100中的通信接口50通信连接,以使得第一智能终端300通过移动存储装置100中的应用控制芯片30对移动存储装置100中的存储芯片10中的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进行访问。
74.该文件访问系统可具有移动存储装置100,其在普通存储器的产品架构下,增加应用控制芯片30,保存其他文件和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当第一智能终端300与本技术的移动存储装置100连接后,移动存储装置100的应用控制芯片30的应用控制接口与智能终端应用的应用控制接口对接,可实现从智能终端应用访问或离线下载文件至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中和对文件进行增删管理。
75.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属存储区间的划分,仅仅为一种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可以利用扇区进行划分或者利用地址进行划分。
76.音视频应用与移动存储装置捆绑式定制化开发加密方式,即智能存储器中的专属文件区的应用控制芯片与智能终端应用通过应用控制接口共建加密命令。通过应用控制接口联通双方信息,实现其他文件区与智能手机端或者智能终端的预设应用的只读文件的上行下载连接。
77.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78.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79.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