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6344发布日期:2021-12-22 17:12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2.触控领域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触控开关结构,在汽车内饰中,就存在各种各样的触控开关,针对汽车内饰中的iml触控面板而言,其结构如图1所示,iml触控面板30包括iml装饰薄膜30a,注塑成型于iml装饰薄膜30a一表面上的注塑层30b,及贴合于注塑层30b表面上的触控fpc30c;
3.然而,现有的iml触控面板依然存在以下的技术问题:
4.首先,针对实际使用过程来说,触控操作是通过触控fpc30c实现的,但是,注塑层30b的存在会导致触控fpc30c无法准确识别出用户的触控操作,出现无响应或误触等现象,触控灵敏度低;
5.其次,针对实际生产过程来说,在注塑成型注塑层30b的同时,需要另外制作触控fpc30c,随后,需要将触控fpc30c贴合至注塑层30b上,贴合的要求非常高,偏位容错率低、不允许有气泡折痕以及不允许过度弯曲,如此一来,加工成本高的同时还很容易出现加工残次品;
6.进一步来说,虽然iml触控面板30具有良好的轻薄程度,但是,由于触控fpc30c不能过度弯曲,故而iml触控面板30的形状结构的可调整性较差;
7.同时,不能过度弯曲的触控fpc30c还会导致iml触控面板30的整体长度及宽度一般都比较长,iml触控面板30会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触控灵敏度高、加工成本低、加工良品率高且所需安装空间小,并具有优良的形状结构可调整性的触控面板。
9.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底膜层、图案层及导线线路,所述图案层和所述导线线路分别与所述基底膜层的下表面连接,所述导线线的部分盖设于所述图案层上,所述导线线路上设置有触控感应部;
10.其中,所述基底膜层的下表面上还设置有塑胶层,所述塑胶层包覆所述图案层和至少部分所述导线线路。
11.优选地,还包括传导件,所述导线线路通过所述传导件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
12.优选地,所述传导件包括连接器。
13.优选地,所述基底膜层的厚度大小为0.25mm至0.5mm。
14.优选地,所述塑胶层的厚度大小为2mm至3mm。
15.优选地,所述导线线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触控感应部。
16.优选地,所述触控感应部包括第一导电支路及第二导电支路,所述第一导电支路和所述第二导电支路之间设置有感应间隙。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触控面板中,将导线线路直接设置于基底膜层上,无需另外制造fpc,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就免去了fpc的贴合工序,降低了触控面板的加工难度,提高了触控面板的容错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再者,在触控过程中,触控部位与导线线路之间仅仅间隔有基底膜层及图案层,确保了触控感应部的感应灵敏度;同时,通过导线线路来替代fpc的触控功能,还可以更灵活的设置触控面板的外形构造,提高了触控面板形状结构的可调整性;其次,可以对触控面板进行更大程度的弯曲,降低了触控面板的空间占用率。
附图说明
18.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19.图1是现有技术中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3.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10,该触控面板10用于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并将触控信号传递至外部控制器,达到触控操作的目的。该触控面板10包括基底膜层100、图案层200、导线线路300及塑胶层500。
24.基底膜层100用于保护图案层200及导线线路300。图案层200与基底膜层100的下表面连接,该图案层200用于方便用户透过图案快速识别基底膜层100上各个位置的作用。导线线路300与基底膜层100的下表面连接,导线线路300的部分盖设于图案层200上,该导线线路300用于传递电流。塑胶层500设置于基底膜层100的下表面上,且塑胶层500包覆图案层200和至少部分导线线路300,该塑胶层500起到保护图案层200及导线线路300的作;其中,导线线路300上设置有触控感应部400,触控感应部400起到感应用户触控的作用。
25.可以理解地,基底膜层100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复合薄膜,例如,可以使用pc和pmma材料混合后通过挤出设备制成的复合薄膜作为基底膜层100,复合薄膜具有耐磨性强及光洁度高的优点。图案层200起到识别的作用,在触控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图案层200上的图案,快速识别触控部位进行操作,避免了误触率;图案层200可以使用油墨材料制并通过印刷的方式制作而成。导线线路300可以使用导电油墨并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制作而成。触控感应部400自身的电容会在用户触控时产生改变,从而引起电流的变化,进而通过导线线路300将电流传递至外部控制器,外部控制器控制对应的装置或机构工作,达到触控的目的。塑胶层500可以使用各种胶料制作而成,例如,需要保持透光性时,可以使用成型后具有透光性的胶料注塑成型出塑胶层500。
26.还可以理解地,导线线路300上需要与外部控制器连接的部分在注塑过程中需要进行避空处理,避免胶料成型在需要设置导线或连接器的部分,便于后续加工步骤中对导线或连接器进行装配。
27.如图2及图3所示,触控面板1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传导件600,导线线路300通过传导件600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
28.可以理解地,传导件60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导线线路300连接,还可以通过导电胶与导线线路300连接,当然,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能够实现导线线路300与传导件600连接的结构。
29.如图2及图3所示,传导件60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包括连接器。
30.可以理解地,连接器的针脚通过锡膏焊接至导线线路300上的预定位置,或者通过导电胶将连接器的针脚连接至导线线路300上的预定位置。
31.如图2及图3所示,基底膜层100的厚度大小为0.25mm至0.5mm。
32.可以理解地,将基底膜层100厚度大小设置为0.25mm至0.5mm,可以确保基底膜层100能够更紧密地与模具内注塑腔的轮廓贴合。具体来说,在注塑模具合模后,厚度过大的基底膜层100可能会对型腔的部分位置的胶料流动造成阻碍,如此一来,在注塑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基底膜层100的部分位置承受过大的注塑压力而出现皱褶,导致产品不良;同时,胶料流动不畅还很容易导致成型后的塑胶层500出现波纹。
33.还可以理解地,若基底膜层100厚度过小,则基底膜层100在注塑过程中很容易因过大的注塑压力而被冲破损毁,导致次品的产生。
34.如图2及图3所示,塑胶层500的厚度大小为2mm至3mm。
35.可以理解地,塑胶层500起到支撑导线线路300的作用;将塑胶层500的厚度大小为2mm至3mm,可以在确保塑胶层500能够满足日常触控压力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触控面板10的轻薄性。
36.如图2所示,触控感应部400包括至少一个触控感应部400。
37.可以理解地,在部分应用场景中,可能会需要设置多个触控部位,单个触控部位上单独与一个触控感应部400对应。
38.如图2所示,触控感应部400包括第一导电支路410及第二导电支路420,第一导电支路和第二导电支路之间设置有感应间隙430。
39.可以理解地,第一导电支路410和第二导电支路420均分别与导线线路300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感应间隙430的设置,故而第一导电支路410和第二导电支路420之间无法直接导通,如此,第一导电支路410和第二导电支路420共同形成电容。
40.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s01、获取基底膜层100;
42.可以理解地,基底膜层100可以通过挤出机生产而成,具体来说,将原料放入挤出机内,挤出机将对原料进行混合、切割及搅拌,最终将通过挤出机上的模头挤出成膜状,随后,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得到厚度及尺寸等达到预定标准的膜材,获得基底膜层100。
43.s02、在基底膜层100的下表面上设置图案层200;
44.可以理解地,图案层200可以使用油墨作为原料,并通过喷墨、转印或丝印的方式设置于基底膜层100的下表面上;图案层200可以根据实际线路图的设计及触控面板10所需要呈现的图像灵活设置;例如,在触控部位可以设置相应的触控标志,便于用户触控时快速并准确地进行触控操作;再如,在不同的功能区域之间,可以设置相应的区分标志,便于用户进行功能区域识别。
45.s03、在基底膜层100的下表面上设置导线线路300,导线线路300上设置有触控感应部400,部分导线线路300盖设于图案层200上;
46.可以理解地,导线线路300可以使用导电油墨制成;优选地,可以使用银质导电油墨制作导线线路300,银质导电油墨可以降低导线线路300的线路损耗,进一步提高触控灵敏度。
47.s04、在基底膜层100的下表面上设置塑胶层500,塑胶层500包覆图案层200和至少部分导线线路300。
48.可以理解地,塑胶层500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具体来说,将基底膜层100放入注塑模具中进行注塑加工,使得胶料在基底膜层100上冷却成型成塑胶层500。
49.优选地,步骤s03具体包括:
50.s03a、在第一丝印网板上开设与预定导线图案相对应的第一丝印网孔;
51.可以理解地,根据预定的线路图图案在第一丝印网板上开设对应的第一丝印网孔。
52.s03b、将第一丝印网板覆盖于基底膜层100的下表面上进行丝印操作,以使导电油墨在穿过第一丝印网孔后在基底膜层100的下表面上成型出与预定导线图案相对应的导线线路300。
53.可以理解地,由于第一丝印网孔的开设位置与线路图图案上的线路排布方式相对应,故而导电油墨在穿过第一丝印网孔印刷至基底膜层100后,将形成与预定线路图图案对应的线路图。
54.优选地,步骤s04具体包括:
55.将基底膜层100送入注塑模具内进行注塑加工,以使胶料在基底膜层100的下表面上成型出塑胶层500;塑胶层500包覆图案层200及至少部分导线线路300。
56.可以理解地,注塑模具设置于注塑机上,注塑机将胶料注入注塑模具内,使得胶料进一步流动至注塑模具的型腔内,并与基底膜层100的下表面接触,待胶料冷却成型后,即在基底膜层100上成型出塑胶层500;
57.还可以理解地,对于导线线路300上需要设置连接器或导线的部分,注塑模具内会设置相应的凸起等,使得胶料无法与连接器或导线的安装位置接触,从而使得导线线路300的预定部分能够露置,以便设置连接器或导线。
58.优选地,步骤s02具体包括:
59.s02a、在第二丝印网板上开设与预定油墨图案相对应的第二丝印网孔;
60.可以理解地,根据需要在触控面板10上所呈现的预定图案在第二丝印网板上的对应位置开设第二丝印网孔;
61.s02b、将第二丝印网板覆盖于基底膜层100的下表面上进行丝印操作,以使图案油墨在穿过第二丝印网孔后在基底膜层100的下表面上成型出与预定油墨图案相对应的图案层200。
62.可以理解地,图案油墨在穿过第二丝印网孔后将附着于基底膜层100的下表面上;
63.还可以理解地,在图案层200的实际印刷过程中,可以采用多个丝印网板进行依次进行印刷,各个丝印网板上的开孔位置可以各不相同,从而使得基底膜层100的下表面上能够印刷出图案色彩丰富的图案。
64.优选地,在步骤s03还包括:
65.对基底膜层100进行高压吸塑加工,以使基底膜层100形变成预定的形状;
66.可以理解地,将基底膜层100送入吸塑加工设备的吸塑模具上,通过吸塑加工设备对基底膜层100进行吸塑加工,使得基底膜层100与吸塑模具的表面贴合变形,得到预定形状的基底膜层100;其中,基底膜层100吸塑成型后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需求灵活设计。
67.对基底膜层100进行冲切加工,以使基底膜层100上的预定位置开设出避位孔110。
68.可以理解地,将基底膜层100送入冲切加工设备中,以祛除基底膜层100上多余的边角料,并在基底膜层100上的预定位置冲切出避位孔110;其中,避位孔110的开设,为部分需要露置于触控面板10表面的装置或机构提供了安装空间。
69.还可以理解地,避位孔110的数量及孔壁轮廓,均可以根据实际产品的形状构造灵活设置。
7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触控面板中,将导线线路直接设置于基底膜层上,无需另外制造fpc,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就免去了fpc的贴合工序,降低了触控面板的加工难度,提高了触控面板的容错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再者,在触控过程中,触控部位与导线线路之间仅仅间隔有基底膜层及图案层,确保了触控感应部的感应灵敏度;同时,通过导线线路来替代fpc的触控功能,还可以更灵活的设置触控面板的外形构造,提高了触控面板形状结构的可调整性;其次,可以对触控面板进行更大程度的弯曲,降低了触控面板的空间占用率。
7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