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CPU和内存供电的电源反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6014发布日期:2022-01-12 07:4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CPU和内存供电的电源反馈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cpu和内存供电的电源反馈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反馈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cpu和内存供电的电源反馈装置。


背景技术:

2.海光平台(是由成都海光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基于amd的技术开发的国产cpu平台)的cpu需要1.2v电源供电,而内存条的供电电源也是1.2v,为了节省成本考虑,cpu和内存会共用同一组1.2v电源。而1.2v电源因电流较大,会采用多相交错并联buck电路来设计,通过vr电源模块(多相交错并联buck电路模块,即电源转换模块,由控制器和功放芯片搭配组成,12v输入,输出电压可设置)实现内存以及cpu的供电。
3.对于海光cpu供电的vr电源模块来说,用电负载也是有两处,一个是内存,一个是cpu,但是,目前技术方案缺乏有效的反馈设置,不能对海光cpu供电的vr电源模块的近端以及远端进行全面有效的检测以及测试,不利于实时了解为海光cpu供电的vr电源模块的近端以及远端的电压情况,也不利于实时了解负载侧海光cpu以及内存的电压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提出了一种用于cpu和内存供电的电源反馈装置,不仅可以可以实时了解vr电源模块近端、远端的电压反馈情况,而且还可以实时了解负载侧cpu、内存的电压反馈情况。
5.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cpu和内存供电的电源反馈装置,包括电源转换模块、cpu、内存,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cpu、内存的电源输入端连接,还包括:第一反馈模块、第二反馈模块、第三反馈模块,所述第一反馈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反馈模块的输入端与cpu的反馈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反馈模块的输入端与内存供电侧连接,所述第一反馈模块的输出端、第二反馈模块的输出端、第三反馈模块的输出端均与电源转换模块的反馈输入端连接。
6.可选地,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控制器、第一功放芯片、第二功放芯片、第一buck电感、第二buck电感,所述控制器的反馈输入端均与第一反馈模块的反馈输出端、第二反馈模块的反馈输出端、第三反馈模块的反馈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驱动信号输出端分别于第一功放芯片的驱动信号输入端、第二功放芯片的驱动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功放芯片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功放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一buck电感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功放芯片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功放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二buck电感输入端连接,第一buck电感另一端与第二buck电感的另一端并联共同为内存以及cpu供电。
7.进一步地是,所述电源电压为12v。
8.可选地,所述用于cpu和内存供电的电源反馈装置还包括输出电容c1、输出电容c3、第一pcb线路板、第二pcb线路板,所述输出电容c1的一端一路与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
连接,一路与第一pcb线路板的输入端连接,第一pcb线路板的输出端与cpu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另一路与第二pcb线路板的输入端连接,第二pcb线路板的输出端与内存的电源输入端连接,输出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输出电容c3的一端一路与第二pcb线路板的输出端连接,另一路与内存的电源输入端连接,输出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9.进一步地,第一反馈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一路与输出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另一路接地;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一路与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一路与第一pcb线路板的输入端连接,另一路与第二pcb线路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均与电源转换模块的反馈输入端连接。
10.进一步地,第二反馈输入模块包括电阻r5、电阻r6,所述电阻r5的一端、电阻r6一端均与cpu的反馈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均与电源转换模块的反馈输入端连接。
11.进一步地,第三反馈输入模块包括电阻r3、电阻r4,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一路与第二pcb线路板的输出端连接,另一路与内存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一路与输出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另一路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均与电源转换模块的反馈输入端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电阻r1、电阻r2的阻值为100欧姆,电阻r3、电阻r4的阻值为10欧姆,电阻r5、电阻r6的阻值为0欧姆。
13.可选地,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压为1.2v。
14.可选地,电源转换模块的反馈输入端为差分信号输入端子。
1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cpu和内存供电的电源反馈装置,通过设置在vr电源模块近端的第一反馈模块,设置在vr电源模块远端(负载侧)的第二反馈模块、第三反馈模块,所述第一反馈模块的输出端、第二反馈模块的输出端、第三反馈模块的输出端均与电源转换模块的反馈输入端连接,不仅可以可以实时了解vr电源模块近端、远端的电压反馈情况,而且还可以实时了解负载侧cpu、内存的电压反馈情况。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电阻r1、电阻r2的阻值为100欧姆,电阻r3、电阻r4的阻值为10欧姆,电阻r5、电阻r6的阻值为0欧姆,通过这种匹配串阻方式,平衡内存和cpu的1.2v电压,在不改变电路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在没有安装海光cpu的情况下,在内存处拉载,也可以完成1.2v vr电源模块的测试反馈工作,验证vr电源模块功能。
1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电源转换模块的反馈输入端为差分信号输入端子,可以极大地降低反馈信号的电气噪声效应。
1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以及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案中实施例一装置的模块架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方案中实施例一装置的具体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实用新型。
24.实施例一
25.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cpu和内存供电的电源反馈装置,包括电源转换模块1、cpu2、内存3,电源转换模块1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cpu2、内存3的电源输入端连接,还包括:第一反馈模块4、第二反馈模块5、第三反馈模块6,第一反馈模块4的输入端与电源转换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反馈模块5的输入端与cpu2的反馈输出端连接,第三反馈模块6的输入端与内存3供电侧连接,第一反馈模块4的输出端、第二反馈模块5的输出端、第三反馈模块6的输出端均与电源转换模块1的反馈输入端连接。
26.其中,电源转换模块1包括控制器11、第一功放芯片12、第二功放芯片13、第一buck电感14、第二buck电感15,控制器11的反馈输入端均与第一反馈模块4的反馈输出端、第二反馈模块5的反馈输出端、第三反馈模块6的反馈输出端连接,控制器11的驱动信号输出端分别于第一功放芯片12的驱动信号输入端、第二功放芯片13的驱动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功放芯片12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功放芯片12的输出端与第一buck电感14输入端连接,第二功放芯片13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功放芯片13的输出端与第二buck电感15输入端连接,第一buck电感14另一端与第二buck电感15的另一端并联共同为内存3以及cpu2供电。具体地,电源电压为12v。
27.其中,控制器11发送的驱动信号为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第一功放芯片12以及第二功放芯片13。控制器11(controller)的型号可以采用ir35201mtrpbf,也可以采用其他型号;第一功放芯片12(powerstage)以及第二功放芯片13的信号可以采用tda21472,也可以采用其他型号,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限制。
28.进一步地,一种用于cpu和内存供电的电源反馈装置还包括:输出电容c1、输出电容c3、输出电容c2、输出电容c4,第一pcb线路板71、第二pcb线路板72,输出电容c1的一端一路与电源转换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一路与第一pcb线路板7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pcb线路板71的输出端与cpu2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另一路与第二pcb线路板7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pcb线路板72的输出端与内存3的电源输入端连接,输出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输出电容c3的一端一路与第二pcb线路72板的输出端连接,另一路与内存3的电源输入端连接,输出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输出电容c2的一端与电源转换模块1(即第一功率电感14、第二功率电感15)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输出电容c4的一端一路与第一pcb线路板7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路连接cpu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29.第一反馈模块4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1的一端一路与输出电容c1的另一端连
接,另一路接地;电阻r2的一端一路与电源转换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一路与第一pcb线路板71的输入端连接,另一路与第二pcb线路板72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均与电源转换模块1的反馈输入端连接。
30.第二反馈输入模块5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阻r5的一端、电阻r6一端均与cpu2的反馈输出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均与电源转换模块1的反馈输入端连接。
31.第三反馈输入模块6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3的一端一路与第二pcb线路板72的输出端连接,另一路与内存3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一路与输出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另一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均与电源转换模块1的反馈输入端连接。具体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压可以为1.2v。
3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cpu具体是指海光cpu,对于海光cpu来说,用电负载有两处,一个是内存,一个是cpu,但海光的cpu比intel的多了一处1.2v电压检测,所以远端反馈点可以放到海光的cpu处,我们测试1.2v电源时,需要将海光cpu取下,否则因为不清楚海光cpu处于什么工况,进而会影响到测试效果。而拿掉cpu之后,远端反馈点相当于完全开路了,这就导致远端反馈一点用处没有。而且因为服务器主板布局紧凑的原因,电源转换模块输出侧和cpu处都很难焊接大导线来模拟负载情况,只能通过在内存处引出导线来模拟工况。这样的话,因为远端反馈检测点不在内存处,导致实测电压会出现偏低的情况。例如在内存侧拉载50a,实测内存侧的电压只有1.15v,近端反馈点是1.2v,这样导致所有测试项都失败。
3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第一反馈模块中的电阻r1、电阻r2为近端电压反馈串阻,第二反馈模块中的电阻r3、电阻r4,第三反馈模块中的电阻r5、电阻r6均为远端电压反馈串阻,为了使得最终用电侧电压不受影响,可以通过匹配串联电阻的阻值来达到平衡所有电压的目的,具体地,r1、r2设置为100ω,r3、r4设置10ω,r5、r6设置0ω,电源转换模块的反馈输入端为差分信号输入端子,即所有反馈信号均走差分走线,在电源转换模块1内部的控制器11的反馈输入端处信号汇总。控制器11根据反馈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以及串联电阻的阻值)确定近端电压,负载端cpu额电压以及内存的电压。
34.通过这种匹配串阻方式,可以实现在没有安装海光cpu的情况下,在内存处拉载,完成1.2v vr电源的测试工作,一方面可避免了电源测试过程中需要改动硬件电路才能在内存处测试1.2v vr电源的问题;另一方面,增加了远端反馈点备用,如果后期需要调试,可直接去掉相关串联电阻即可。
35.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cpu和内存供电的电源反馈装置,通过设置在vr电源模块近端的第一反馈模块,设置在vr电源模块远端(负载侧)的第二反馈模块、第三反馈模块,所述第一反馈模块的输出端、第二反馈模块的输出端、第三反馈模块的输出端均与电源转换模块的反馈输入端连接,不仅可以可以实时了解vr电源模块近端、远端的电压反馈情况,而且还可以实时了解负载侧cpu、内存的电压反馈情况。
3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电阻r1、电阻r2的阻值为100欧姆,电阻r3、电阻r4的阻值为10欧姆,电阻r5、电阻r6的阻值为0欧姆,通过这种匹配串阻方式,平衡内存和cpu的1.2v电压,在不改变电路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在没有安装海光cpu的情况下,在内存处拉载,也可以完成1.2v vr电源模块的测试反馈工作,验证vr电源模块功能。
3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电源转换模块的反馈输入端为差分信号输入端子,可以极大地降低反馈信号的电气噪声效应。
38.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