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薄笔记本电脑的旋转式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71696发布日期:2022-05-26 10:40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超薄笔记本电脑的旋转式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电脑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超薄笔记本电脑的旋转式固定架。


背景技术:

2.笔记本电脑,简称笔记本,又称“便携式电脑、手提电脑、掌上电脑或膝上型电脑”,特点是机身小巧,比台式机携带方便,是一种小型、便于携带的个人电脑。
3.笔记本电脑在使用时,为了方便散热和调节放置角度,通常需要使用到一种旋转式的支撑架来将笔记本电脑进行托起,现有的笔记本电脑旋转式固定架在实际使用时,不便于对不同大小的笔记本电脑进行调节夹持处理,且一般的托起笔记本电脑的翻转架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超薄笔记本电脑的旋转式固定架,便于在使用过程中便于对不同大小的笔记本电脑进行调节夹持处理,且夹持过程中不会对笔记本电脑造成损坏,同时,便于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增加对翻转架的支撑效果,提高翻转架托起笔记本电脑时的稳定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超薄笔记本电脑的旋转式固定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底座,两个底座的顶端均安装有翻转架,所述底座的顶端靠近连杆所在的一侧位置处连接有固定座,所述翻转架的端部与固定座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翻转架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卡槽,所述底座的顶部位于翻转架的下方安装有调节支撑组件,所述翻转架的一端部顶端靠近连杆所在的一侧安装有下夹紧件,且翻转架的另一端安装有上夹紧件,所述底座的顶部边缘处嵌入安装有磁铁块,所述翻转架的底部对应磁铁块的上方位置处螺钉连接有金属片。
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转架与固定座之间通过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顶部对应调节支撑组件的外部设置有收纳槽,所述调节支撑组件包括连接在收纳槽内侧壁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外侧壁连接有稳固加持板,且支撑板的顶部外壁位于稳固加持板的端部两侧位置处均连接有安装座,所述稳固加持板的底端与安装座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外壁位于转轴的外部设置有轴环,所述轴环的外部连接有用于紧固转轴活动的调节螺栓。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收纳槽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支撑板与收纳槽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轴活动连接。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夹紧件和上夹紧件均包括固定连接在翻转架顶端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端部内侧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部连接有夹紧板,且活动杆的另一端位于固定块的内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对应活动板的外部设置有活动腔,所述活动板与活动腔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上夹紧件位置处的固定块
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翻转架的顶部对应滑块的外部设置有滑槽。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转架的端部外壁靠近上夹紧件所在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的内部连接有用于固定上夹紧件的紧固螺栓。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紧板的外壁通过热熔胶粘接连接有橡胶垫。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对笔记本电脑的支撑板设计成分体式翻转架的结构,在两边缘处进行支撑,利于笔记本电脑的底部散热,且通过设置上夹紧件和下夹紧件,其中,翻转架的端部外壁靠近上夹紧件所在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内螺纹孔,内螺纹孔的内部连接有用于固定上夹紧件的紧固螺栓,便于在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笔记本大小的需要调节上夹紧件与下夹紧件之间的间距,且便于对上夹紧件进行固定处理,且上夹紧件与下夹紧件的基本结构相同,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对放置在翻转架上的笔记本电脑进行夹持固定,且夹持过程中不会对笔记本电脑造成损坏;
14.2、通过在翻转架的下方设置调节支撑组件,该调节支撑组件在现有技术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稳固加持板,稳固加持板,方便根据需要进行角度调节,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对翻转架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设置可调节式的稳固加持板能够增加对翻转架的支撑效果,提高翻转架托起笔记本电脑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夹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为:1、连杆;2、底座;3、固定座;4、调节支撑组件;5、收纳槽;6、下夹紧件;7、上夹紧件;8、翻转架;9、磁铁块;10、金属片;21、第一转动轴;31、第二转动轴;41、支撑板;42、稳固加持板;43、安装座;44、轴环;45、调节螺栓;81、卡槽;82、内螺纹孔;83、滑槽;71、固定块;72、活动杆;73、夹紧板;74、活动板;75、活动腔;76、弹簧;77、滑块;78、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用于超薄笔记本电脑的旋转式固定架,包括连杆1,连杆1的两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底座2,两个底座2的顶端均安装有翻转架8,底座2的顶端靠近连杆1所在的一侧位置处连接有固定座3,翻转架8的端部与固定座3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转动轴31,翻转架8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卡槽81,底座2的顶部位于翻转架8的下方安装有调节支撑组件4,翻转架8的一端部顶端靠近连杆1所在的一侧安装有下夹紧件6,且翻转架8的另一端安装有上夹紧件7,底座2的顶部边缘处嵌入安装有磁铁块9,翻转架8的底部对应磁铁块9的上方位置处螺钉连接有金属片10。
22.如附图1-2所示,翻转架8与固定座3之间通过第二转动轴31转动连接,便于翻转架8的稳定转动。
23.如附图1-2和附图4所示,底座2的顶部对应调节支撑组件4的外部设置有收纳槽5,调节支撑组件4包括连接在收纳槽5内侧壁的支撑板41,支撑板41的顶部外侧壁连接有稳固加持板42,且支撑板41的顶部外壁位于稳固加持板42的端部两侧位置处均连接有安装座43,稳固加持板42的底端与安装座43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安装座43的外壁位于转轴的外部设置有轴环44,轴环44的外部连接有用于紧固转轴活动的调节螺栓45,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对翻转架8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设置可调节式的稳固加持板42能够增加对翻转架8的支撑效果,提高翻转架8托起笔记本电脑时的稳定性。
24.如附图1-2所示,支撑板41的底部与收纳槽5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1,支撑板41与收纳槽5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轴21活动连接,便于支撑板41的活动连接,且便于在不使用时将调节支撑组件4收纳至收纳槽5的内部。
25.如附图1-3所示,下夹紧件6和上夹紧件7均包括固定连接在翻转架8顶端的固定块71,固定块71的端部内侧连接有活动杆72,活动杆72的一端部连接有夹紧板73,且活动杆72的另一端位于固定块71的内部连接有活动板74,固定块71的内部对应活动板74的外部设置有活动腔75,活动板74与活动腔75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76,上夹紧件7位置处的固定块71底部设置有滑块77,翻转架8的顶部对应滑块77的外部设置有滑槽83,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对放置的笔记本电脑进行夹持固定。
26.如附图1-2所示,翻转架8的端部外壁靠近上夹紧件7所在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内螺纹孔82,内螺纹孔82的内部连接有用于固定上夹紧件7的紧固螺栓,便于在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笔记本大小的需要调节上夹紧件7与下夹紧件6之间的间距,且便于对上夹紧件7进行固定处理。
27.如附图1-3所示,夹紧板73的外壁通过热熔胶粘接连接有橡胶垫78,便于在对笔记本电脑进行夹紧固定时起到防护效果。
28.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超薄笔记本电脑的旋转式固定架,具体结构如说明书附图1-4所示,本技术方案中,将对笔记本电脑的支撑板采用分体式翻转架8的结构,在两边缘处进行支撑,利于笔记本电脑的底部散热,且通过设置上夹紧件7和下夹紧件6,其中,翻转架8的端部外壁靠近上夹紧件7所在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内螺纹孔82,内螺纹孔82的内部连接有用于固定上夹紧件7的紧固螺栓,便于在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笔记本大小的需要调节上夹紧件7与下夹紧件6之间的间距,且便于对上夹紧件7进行固定处理,且上夹紧件7与下夹紧件6的基本结构相同,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对放置在翻转架8上的笔记本电脑进行夹持固定,且夹持过程中不会对笔记本电脑造成损坏;同时,通过在翻转架8的下方设置调节支撑组件4,该调节支撑组件4在现有技术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稳固加持板42,稳固加持板42,方便根据需要进行角度调节,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对翻转架8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设置可调节式的稳固加持板42能够增加对翻转架8的支撑效果,提高翻转架8托起笔记本电脑时的稳定性。
29.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
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0.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1.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