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键盘的触控输入模块及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79903发布日期:2022-04-02 08:1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用于键盘的触控输入模块及键盘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键盘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键盘的触控输入模块及键盘。


背景技术:

2.于习知技术的笔记本电脑中,位处于键盘区上端的功能键(function key)绝多数是使用独立且较小型的键盘字键来提供用户在操作笔记本电脑时的附加功能(例如:屏幕亮度调整、键盘背光亮度调整、声音音量调整、麦克风功能的开关、及其他特定默认功能的按键设定等),因而容易出现辨识不清而误触的情况。
3.此外,当用户实际在笔记本电脑的键盘区上进行操作时,对于所按压的功能键是否有正确作动,需另外将视线移至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幕进行检视,才能确认系统是否有相应地完成功能键切换的操作设置。
4.如此一来,由于在按压功能键与确认功能键是否完成正确设置的过程中,用户的视线需要在笔记本电脑的键盘区与显示屏幕之间来回观看,导致用户按压时无法获得直觉式的反馈,此举不但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也严重影响用户的操作体验。
5.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键盘的触控输入模块,让用户在使用时能清楚辨识功能列所对应的附加功能,避免误触情况,且可以于按压时获得实时的反馈,避免用户视线需要在笔记本电脑的键盘区与显示屏幕之间来回观看的情况,让用户拥有良好的操作体验,乃为此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键盘的触控输入模块,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键盘区上端的功能键太小,容易出现辨识不清而误触的情况,以及在按压功能键与确认功能键是否完成正确设置的过程中,用户的视线需要在笔记本电脑的键盘区与显示屏幕之间来回观看,导致用户在使用时无法获得实时反馈的问题。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8.提供一种触控输入模块,适于整合在具有按压输入区的键盘,其包括触控基板、光源组件、第一光源导引组件及第二光源导引组件。光源组件设置于触控基板以发射光线。第一光源导引组件设置于触控基板。第二光源导引组件设置于触控基板且具有透光区。其中,光线自光源组件射出后,自第二光源导引组件的透光区射出。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光源导引组件设置于触控基板的一侧,光源组件与第一光源导引组件皆位于触控基板的另一侧,光源组件电连接于触控基板,第一光源导引组件环绕光源组件设置。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组件、第一光源导引组件与第二光源导引组件皆位于触控基板的同一侧,光源组件电连接于触控基板,第一光源导引组件为片状结构并对应光源组件的出光方向而设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更包含反射层,反射层设置于第一光源导引组件与触控基板之
间。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光源导引组件具有复数字符显示区域,相邻两个字符显示区域之间对应设置阻光图案。
13.在一些实施例中,阻光图案包括设置于第二光源导引组件的遮光层或者设置于第一光源导引组件的开口。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基板与光源组件被夹设于第一光源导引组件和第二光源导引组件之间。
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源导引组件和第二光源导引组件的总厚度不超过7毫米(mm)。
16.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基板与按压输入区设置于支撑件,支撑件具有对应触控基板的第一区与对应按压输入区的第二区,第一区与第二区之间具有间隔。
17.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触控输入模块,包括触控基板、光源组件、第一光源导引组件及第二光源导引组件。触控基板具有第一侧及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侧。光源组件设置于触控基板的第一侧且电连接于触控基板。第一光源导引组件设置于触控基板的第一侧。第二光源导引组件覆盖触控基板。其中,第二光源导引组件包括复数字符显示区域,相邻两个字符显示区域之间对应设置阻光图案。
1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光源导引组件设置于触控基板的第二侧,触控基板夹设于第二光源导引组件和第一光源导引组件之间,第一光源导引组件环绕光源组件设置。
1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光源导引组件设置于触控基板的第二侧,且覆盖光源组件、第一光源导引组件与触控基板,第一光源导引组件夹设于第二光源导引组件和触控基板之间。
20.在一些实施例中,阻光图案包括设置于第二光源导引组件的遮光层或者设置于第一光源导引组件的开口。
21.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组件包括复数led发光单元,复数led发光单元沿触控基板的长边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光源导引组件具有容置区对应复数led发光单元。
2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源导引组件与第二光源导引组件的材料选自玻璃、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2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键盘,包括支撑件、触控输入模块及按压输入区。支撑件具有第一区与第二区,第一区与第二区之间具有间隔。触控输入模块设置于第一区。按压输入区具有复数输入按键设置于第二区,且位于触控输入模块的一侧。
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键盘的触控输入模块及键盘,由于触控功能列具有较大的复数字符显示区域,故能让用户清楚辨识而避免误触情况。此外,当用户按压触控基板而获得对应的附加功能时,可同时启动按压区域的动态发光效果,让用户获得直觉式的反馈,提升其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2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6.图1是本技术键盘的立体图。
27.图2是本技术用于键盘的触控输入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28.图3是图2的局部侧视图。
29.图4是本技术用于键盘的触控输入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
30.图5是图4的局部侧视图。
31.图6是本技术键盘所具有的支撑件的上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3.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键盘的触控输入模块100及键盘200。键盘200包括按压输入区210及触控输入模块100。按压输入区210具有复数输入按键212以供用户进行指令的输入,输入按键212例如是借由按压作动触发输入讯号的机构式按键。触控输入模块100设置于按压输入区210上方以供用户进行附加功能的启动或关闭等操作,触控输入模块100例如是借由感测电容、电阻、磁通量等电磁变化的发光触控功能列。
34.请接续参阅图3所示的局部分解图,触控输入模块100包括触控基板110、光源组件120、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及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
35.触控基板110例如是布设有触控线路(未绘示)的触控电路板,通过触控线路感测变化而确认用户碰触的位置或移动轨迹,用以进行触控操作及触发。触控基板110具有第一侧112、相对于第一侧112的第二侧114,其中第一侧112可为底面,而第二侧114可为感测面。光源组件120设置于触控基板110以发射光线,光源组件120例如是电连接于触控基板110。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设置于触控基板110。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设置于触控基板110且具有透光区142。
36.具体而言,如图2及图3所示,于一实施例中,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覆盖触控基板110的一侧(如第二侧114),光源组件120及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设置于触控基板110的另一侧(如第一侧112),且光源组件120电连接于触控基板110。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设置于最外侧可作为覆盖件供用户碰触操作,其例如是具有透光区142而定义出至少一个字符或图案。其中,光线自光源组件120射出后,自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的透光区142射出,从而使触控输入模块100能相应于用户的按压触控提供实时的发光回馈。
37.详细而言,于第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光源组件120可包含复数led发光单元122,且复数led发光单元122沿触控基板110的长边方向间隔设置于触控基板110下方的一侧边。由于此实施例中的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呈现环状结构,且呈现环状结构的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所具有的容置区132可用以容置部分的触控基板110,因而当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位于触控基板110的下方时,部分的触控基板110也会被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所环绕。
38.如此一来,于第一实施例中,当光线自光源组件120的复数led发光单元122射出后,光线首先将入射到环设于光源组件120周缘的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内,随后经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自触控基板110的下方被导引至位于触控基板110上方的第二光源导引组件
140,再经由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射出至外界让用户得以辨识,并借此使触控输入模块100达到动态发光的效果。
39.第一实施例中的触控基板110除了具有部分被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所环绕设置的态样外,也可能具有整片触控基板110都被容置于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的容置区132的态样。换言之,此时的触控基板110乃是被容置于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与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之间,且触控基板110与光源组件120的周缘皆被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所环绕,借此使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与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之间具有更佳的光线传递效果,减少光损的情况出现,并达到薄型化的目的。
40.此外,于第一实施例中,当触控基板110被容置于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与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之间时,触控输入模块100的整体高度可等同于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和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的总厚度,且所述总厚度不超过7毫米(mm)。当触控输入模块100的整体高度不超过7毫米时,其不仅有利于触控输入模块100的薄化设计,且触控输入模块100的整体高度也将小于键盘200的按压输入区210的高度。承上,由于触控输入模块100与按压输入区210之间可具有较大的高度差,此差异将使位于触控输入模块100下方的空间能够进行额外的散热安排,让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效率可以有效提升。
41.需说明的是,于第一实施例中,触控基板110与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之间可透过胶层进行彼此的黏合,且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可透过蚀刻或印刷等方式形成较大的复数字符显示区域144,以供用户得知对应的附加功能。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相邻两个字符显示区域144之间更进一步对应设置阻光图案146,使不同附加功能的字符显示区域144可各别发光并避免混光。阻光图案146例如是设置在触控输入模块100的相对内侧,亦即用户操作侧的相反侧。阻光图案146可以是借由在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形成遮光层(如在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朝向触控基板110的一侧设置不透光油墨层、黑胶等),或者也可以是借由在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形成开口(如沟槽或穿孔)或沟槽而阻断光线传输路径。
42.图4及图5为本技术的触控输入模块100的第二实施例。如图4及图5所示,于第二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20、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与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皆位于触控基板110的同一侧(即:第二侧114),光源组件120电连接于触控基板110,且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为片状结构并对应光源组件120的出光方向而设置。
43.详细而言,如图5所示,于第二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20包含复数led发光单元122,且复数led发光单元122沿触控基板110的长边方向间隔设置于触控基板110的第一侧112(即:下方)的一侧边。当光线自光源组件120的复数led发光单元122射出后,光线会被设置于光源组件120的出光方向的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所导引,从而由原本的侧向方向被导引为朝上而入射至上方的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再自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的透光区142射出至外界让用户得以辨识,并借此使触控输入模块100达到动态发光的效果。
44.较佳地,于第二实施例中,如图4及图5所示,触控输入模块100更包含反射层150,且反射层150设置于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与触控基板110之间。由于光线自光源组件120入射至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内后,会有部分光线于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内散射,故反射层150的设置可用以反射在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内散射的部分光线,借此降低光损而增加触控输入模块100的发光亮度。
45.需说明的是,于第二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可使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呈现盖状结
构并具有容置空间148。如此一来,当将触控基板110、光源组件120、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及反射层150进行组装时,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将可设置于触控基板110上,且使光源组件120、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及反射层150皆被容置于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的容置空间148内。
46.前述使光源组件120、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及反射层150皆被容置于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的容置空间148内的设置方式有助于降低触控输入模块100的高度,使触控输入模块100具有薄型化的结构。也就是说,于第二实施例中,触控输入模块100的整体高度可等同于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和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的总厚度,且所述总厚度不超过7毫米。
47.相似于第一实施例,当触控输入模块100的整体高度不超过7毫米时,其不仅有利于触控输入模块100的薄化设计,且触控输入模块100的整体高度也将小于键盘200的按压输入区210的高度。承上,由于触控输入模块100与按压输入区210之间可具有较大的高度差,此差异将使位于触控输入模块100下方的空间能够进行额外的散热安排,让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效率可以有效提升。
48.于第二实施例的其他态样中,更可进一步使触控基板110、光源组件120、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及反射层150皆被容置于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的容置空间148内,使触控输入模块100的高度可更佳缩小,让触控输入模块100与按压输入区210之间具有更大的高度差。
49.需说明的是,于第二实施例中,触控基板110、反射层150、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与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两两之间可透过胶层进行彼此的黏合,且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可透过蚀刻或印刷等方式形成较大的复数字符显示区域144,以供用户得知对应的附加功能。此外,亦可于触控输入模块100内装设控制ic对光源组件120的光线颜色或亮度进行控制。
50.于本技术的用于键盘的触控输入模块100中,触控基板110用于提供复数功能键的指令,且当用户进行按压触控时,所按压触控的区域可对应的发光,让用户获得直觉式的反馈。此外,于触控输入模块100内可装设有震动马达,使触控输入模块100在启动按压区域的动态发光效果时一并提供震动反馈,进一步强化用户的操作体验。
5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与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的材料选自玻璃、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举例而言,设置于最外侧的第二光源导引组件140可采用较高硬度的材料(如玻璃),夹设于内部的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可采用如pc或pmma等较薄的塑料。再者,当容置区132位于呈环状结构的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如图3所示)时,容置区132可为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的中间空心部;而当容置区132位于呈片状结构的第一光源导引组件130(如图5所示)时,则容置区132可为凹槽或开孔。容置区132的设置可用以容纳复数led发光单元122以减少组装后的厚度。
52.如第一实施例的图3和第二实施例的图5所示,触控基板110(触控输入模块100)与按压输入区210皆可被设置于支撑件300。支撑件300具有对应触控基板110的第一区310与对应按压输入区210的第二区320,且第一区310与第二区320之间具有间隔330。在一实施例中,间隔330可以是沿着输入按键212的按压方向上设置;由于触控输入模块100的整体堆迭厚度可小于输入按键212(按压输入区210)的堆迭厚度,因此第一区310的高度在输入按键212的按压方向上高于第二区320的高度。如此一来,因设置间隔330所衍生出的第一区310下方的空间将可用以增加散热管的安装区域,让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效率可以有效提升。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区310与第二区320之间的间隔330也可以是开口(如图6所示),使得第
一区310仅透过部分材料实体连接到第二区320。具有多个开口(间隔330)的支撑件300除了能达到轻量化外,还可借此产生气流通道,而进一步改善散热效果。
53.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键盘的触控输入模块100及键盘200,由于触控输入模块100具有较大的复数字符显示区域144,故能让用户清楚辨识而避免误触情况。此外,当用户按压触控基板110而获得对应的附加功能时,可同时启动按压区域的动态发光效果,让用户获得直觉式的反馈,提升其操作体验。又,当用户未按压触控基板110时,也可使触控输入模块100提供默认的动态发光效果,增添用户使用时的趣味。
5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