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标签及瓶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50388发布日期:2022-04-22 00:16阅读:85来源:国知局
电子标签及瓶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签及其应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子标签及采用此电子标签的瓶器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是将无线射频识别标签(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rfid tag)中的偶极子(dipole)天线与环形(loop)天线设置于同一平面上。因此,当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在与瓶器以模内装饰(in-mold-decoration,imd)方式结合时,因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体积与面积较大,因而在结合过程中容易在外标签的外观产生皱折与气泡,使得瓶器表面不平整,进而影响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读取性能。此外,也由于偶极子天线与环形天线设置于同一平面上,因此对于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与外标签在设计上的弹性也相对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标签,具有较佳的读取性能及设计弹性。
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瓶器结构,包括上述的电子标签,可依据客户在外观、灵敏度及场形或防干扰的需求上进行变化调整,可具有较佳的读取性能及更好的设计弹性。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标签,包括外标签、两远场天线、近场天线以及无线射频识别芯片。外标签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两远场天线彼此分离地配置于外标签的第一侧。近场天线配置于外标签的第二侧,且与两远场天线电性耦合。两远场天线于外标签上的正投影不重叠于近场天线于外标签上的正投影。无线射频识别芯片配置于外标签的第二侧,且与近场天线电性连接。
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两远场天线分别包括偶极子天线,而近场天线包括环形天线。
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两远场天线呈对称结构。
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两远场天线相面对的两边缘分别切齐于近场天线彼此相对的两侧边。
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两远场天线之间具有距离,且距离介于0.4厘米至2.2厘米。
1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标签还包括保护层,配置于两远场天线远离外标签的一侧。
1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标签还包括胶粘层,配置于近场天线与无线射频识别芯片远离外标签的一侧。
1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标签还包括保护层,配置于近场天线与无线射频识别芯片远离外标签的一侧。
1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标签还包括胶粘层,配置于两远场天线远离外标签的一侧。
1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两远场天线的材质与近场天线的材质包括铝、铜或其他导电材料。
1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外标签的材质包括铜版纸、聚丙烯合成纸、易碎纸、聚苯二甲酸乙酯膜或塑胶膜等各式的标签用纸或标签用膜。
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瓶器结构,包括瓶器本体以及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以模内装饰方式与瓶器本体结合,电子标签包括外标签、两远场天线、近场天线以及无线射频识别芯片。外标签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两远场天线彼此分离地配置于外标签的第一侧。近场天线配置于外标签的第二侧,且与两远场天线电性耦合。两远场天线于外标签上的正投影不重叠于近场天线于外标签上的正投影。无线射频识别芯片配置于外标签的第二侧,且与近场天线电性连接。
1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两远场天线分别包括偶极子天线,而近场天线包括环形天线。
1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两远场天线呈对称结构。
1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两远场天线相面对的两边缘分别切齐于近场天线彼此相对的两侧边。
2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两远场天线之间具有距离,且距离介于0.4厘米至2.2厘米。
2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标签还包括保护层,配置于两远场天线远离外标签的一侧。电子标签以模内装饰方式与瓶器本体结合时,近场天线与无线射频识别芯片位于外标签与瓶器本体之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标签还包括保护层,配置于近场天线远离外标签的一侧。电子标签以模内装饰方式与瓶器本体结合时,两远场天线位于外标签与瓶器本体之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两远场天线的材质与近场天线的材质包括铝、铜或其他导电材料。
2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外标签的材质包括铜版纸、聚丙烯合成纸、易碎纸、聚苯二甲酸乙酯膜或塑胶膜等各式的标签用纸或标签用膜。
2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瓶器本体包括瓶身或瓶盖。瓶器本体的材质包括聚乙烯(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丙烯-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或聚酯(pet)。
26.基于上述,在本新型创作的电子标签的设计中,两远场天线与近场天线分别配置于外标签的相对两侧,意即两远场天线与近场天线位于不同平面上,两远场天线呈对称且间隔设置,近场天线呈中空环形结构。藉此,在模内装饰与瓶器本体结合时,无论是哪一天线接触瓶器本体,均可以改善后续所产生皱折或气泡的情形,进而避免影响电子标签的读取性能。此外,由于本新型创作的电子标签的两远场天线与近场天线位于不同平面上,因此可依据客户的需求(如外观需求、灵敏度及场形需求或防干扰需求等)对两远场天线或近场天线进行变化调整,可具有较佳的设计弹性。
27.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8.图1a是依照本新型创作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标签的分解示意图;
29.图1b为图1a的电子标签的剖面示意图;
30.图2a是依照本新型创作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标签的分解示意图;
31.图2b是依照本新型创作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标签的分解示意图;
32.图2c是依照本新型创作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标签的分解示意图;
33.图2d是依照本新型创作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标签的分解示意图;
34.图3a是依照本新型创作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瓶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35.图3b为图3a的瓶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36.图3c是依照本新型创作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瓶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37.图4a是依照本新型创作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瓶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38.图4b是依照本新型创作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瓶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39.附图标记说明
40.10a、10b、10c、10d:瓶器结构;
41.100a、100b、100c、100d、100e:电子标签;
42.110:外标签;
43.120a、120b:远场天线;
44.121a、121b:边缘;
45.130:近场天线;
46.131、133:侧边;
47.140:无线射频识别芯片;
48.150、150’:保护层;
49.160、160’:胶粘层;
50.200a、200b:瓶器本体;
51.d:距离;
52.s1:第一侧;
53.s2:第二侧。
具体实施方式
54.图1a是依照本新型创作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标签的分解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电子标签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a与图1b,在本实施例中,电子标签100a包括外标签110、两远场天线120a、120b、近场天线130以及无线射频识别芯片140。外标签110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s1(即外侧)与第二侧s2(即内侧)。两远场天线120a、120b彼此分离地配置于外标签110的第一侧s1。近场天线130配置于外标签110的第二侧s2,且与两远场天线120a、120b电性耦合。无线射频识别芯片140配置于外标签110的第二侧s2,且与近场天线130电性连接。
55.详细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外标签110的材质例如是铜版纸、聚丙烯合成纸、易碎纸、聚苯二甲酸乙酯膜或塑胶膜等各式的标签用纸或标签用膜,但不以此为限。两远场天线120a、120b例如是偶极子天线,其中两远场天线120a、120b可以是任一形状、任一大小、任一
规则或不规则面积,但必须是对称结构且间隔设置于外标签110的第一侧s1。近场天线130例如是环形天线,其中近场天线130可以是任一形状及任一大小。两远场天线120a、120b材质与近场天线130的材质分别例如是铝、铜或其他导电材质,但不以此为限。此处,两远场天线120a、120b的形状例如是矩形,而近场天线130的形状例如是中空环形,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两远场天线120a、120b是设置于外标签110的外侧,而近场天线130是设置于外标签110的内侧,且两远场天线120a、120b与近场天线130位于不同平面上。两远场天线120a、120b与近场天线130电性耦合。
56.更具体来说,请再参考图1b,在本实施例中,两远场天线120a、120b相面对的两边缘121a、121b分别切齐于近场天线130彼此相对的两侧边131、133。也就是说,两远场天线120a、120b之间与近场天线130隔着外标签110且正投影不与近场天线130重叠。两远场天线120a、120b之间具有距离d,其中距离d例如是介于0.4厘米至2.2厘米。远场天线120a与远场天线120b的最大尺寸则可以至外标签110边缘,且远场天线120a与远场天线120b之间的距离则不超过近场天线130的外圈位置。意即,两远场天线120a、120b于外标签110上的正投影与近场天线130于外标签110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57.在实验上,为了得知电子标签100a的最佳读取效果,透过改变两远场天线120a、120b之间的距离d,来测试电子标签100a的读取距离。结果如下表1:
58.表1
59.项目测试一测试二测试三测试四最小距离0.4厘米0.8厘米1.8厘米2.2厘米读取距离15厘米20厘米23厘米8厘米
60.由上述的表1可得知,本实施例的两远场天线120a、120b之间的距离d例如是介于0.4厘米至2.2厘米,而读取效果最佳的是,当两远场天线120a、120b之间的距离d为1.8厘米时,能够达到最远的读取距离23厘米。
61.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沿用上述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或近似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
62.图2a是依照本新型创作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标签的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a及图2a,本实施例的电子标签100b与上述实施例的电子标签100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电子标签100b还包括保护层150,配置于两远场天线120a、120b远离外标签110的第一侧s1。此处,保护层150可以防止标签掉落及触摸印刷而导致印刷不清楚的情形产生。
63.图2b是依照本新型创作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标签的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a及图2b,本实施例的电子标签100c与上述实施例的电子标签100b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电子标签100c还包括胶粘层160,配置于近场天线130与无线射频识别芯片140远离外标签110的第二侧s2。此处,透过胶粘层160的设置,可将此电子标签100c粘贴至任何需要电子标签100c的物体上。
64.图2c是依照本新型创作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标签的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a及图2c,本实施例的电子标签100d与上述实施例的电子标签100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电子标签100d还包括保护层150’,配置于近场天线130与无线射频识别
芯片140远离外标签110的第二侧s2。此处,保护层150’可以防止标签掉落及触摸印刷而导致印刷不清楚的情形产生。
65.图2d是依照本新型创作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标签的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c及图2d,本实施例的电子标签100e与上述实施例的电子标签100d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电子标签100e还包括胶粘层160’,配置于两远场天线120a、120b远离外标签110的第一侧s1。此处,透过胶粘层160’的设置,可将此电子标签100e粘贴至任何需要电子标签100e的物体上。
66.图3a是依照本新型创作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瓶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瓶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3a与图3b,在本实施例中,瓶器结构10a包括上述的电子标签100a以及瓶器本体200a,其中电子标签100a以模内装饰方式与瓶器本体200a结合,而使电子标签100a的两远场天线120a、120b远离瓶器本体200a,且近场天线130与无线射频识别芯片140位于外标签110与瓶器本体200a之间。此处,瓶器本体200a例如是瓶身或瓶盖,而瓶器本体200a的材质例如是聚乙烯(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丙烯-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或聚酯(pet),但不以此为限。
[0067]“模内装饰”是一种在透明的薄膜上做多色印刷,之后再放入塑胶模穴内做射出成型,以产生塑胶产品表面的彩色美观效果。在制程上,于一实施例中,首先,将无线射频识别芯片140与近场天线130先接合(bonding)并电性导通;接着,进行模内装饰,使无线射频识别芯片140与近场天线130夹在外标签110与瓶器本体200a之间。最后,再将两远场天线120a、120b配置(如以贴或印的方式)在外标签110的外侧(即第一侧s1),并且使两远场天线120a、120b与近场天线130电性耦合。意即,两远场天线120a、120b与近场天线130在结构上没有直接连接,而是中间隔着外标签110。至此,已完成瓶器结构10a的制作。
[0068]
于另一实施例中,也可先将两远场天线120a、120b配置(如以贴或印的方式)在外标签110的外侧(即第一侧s1),而无线射频识别芯片140与近场天线130也先接合(bonding)且电性导通并配置(如以贴的方式)于外标签110的内侧(即第二侧s2);之后,再进行模内装饰程序,交由吹塑厂做电子标签100a与瓶器本体200a的结合,而完成瓶器结构10a的制作。
[0069]
简言之,由于本实施例的两远场天线120a、120b与近场天线130位于外标签110的不同平面上,且两远场天线120a、120b呈对称与间隔设置,可改善以模内装饰与瓶器本体200a做结合后产生皱折或气泡的情形,以有效避免影响电子标签100a的读取性能。此外,将两远场天线120a、120b设置瓶器本体200a外,也可以依客户对外观需求、灵敏度及场形需求或防干扰需求而对应设置不同尺寸与形状的两远场天线120a、120b,以随着应用场景或客户的需求而变化调整,因而可具有更好的设计弹性。
[0070]
图3c是依照本新型创作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瓶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3a及图3c,本实施例的瓶器结构10b与上述实施例的瓶器结构10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瓶器本体200b配置于近场天线130与无线射频识别芯片140远离外标签110的第二侧s2,此时两远场天线120a、120b位于瓶器本体200b与外标签之间。由于本实施例的近场天线130呈中空环形结构,因此近场天线130的设置可改善以模内装饰与瓶器本体200b做结合后产生皱折或气泡的情形,可有效避免影响电子标签100a的读取性能。
[0071]
图4a是依照本新型创作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瓶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
图2a、图3a及图4a,本实施例的瓶器结构10c与上述实施例的瓶器结构10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是将电子标签100b设置于瓶器本体200a上,即电子标签100b还包括保护层150,配置于两远场天线120a、120b远离外标签110的第一侧s1。电子标签100b以模内装饰方式与瓶器本体200a结合时,近场天线130与无线射频识别芯片140位于外标签110与瓶器本体200a之间。此处,保护层150可以防止标签掉落及触摸印刷而导致印刷不清楚的情形产生。
[0072]
图4b是依照本新型创作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瓶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c、图3c及图4b,本实施例的瓶器结构10d与上述实施例的瓶器结构10b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是将电子标签100d设置于瓶器本体200b上,即电子标签100d还包括保护层150’,配置于近场天线130与无线射频识别芯片140远离外标签110的第二侧s2。电子标签100d以模内装饰方式与瓶器本体200b结合时,两远场天线120a、120b位于外标签110与瓶器本体200b之间。保护层150’可以防止标签掉落及触摸印刷而导致印刷不清楚的情形产生。
[0073]
综上所述,在本新型创作的电子标签的设计中,两远场天线与近场天线分别配置于外标签的相对两侧,意即两远场天线与近场天线位于不同平面上,两远场天线呈对称且间隔设置,近场天线呈中空环形结构。藉此,在模内装饰与瓶器本体结合时,无论是哪一天线接触瓶器本体,均可以改善后续所产生的皱折或气泡情形,进而可避免影响电子标签的读取性能。此外,由于本新型创作的电子标签的两远场天线与近场天线位于不同平面上,因此可依据客户的需求(如外观需求、灵敏度及场形需求或防干扰需求等)对两远场天线或近场天线进行变化调整,可具有较佳的设计弹性。
[007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