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31316发布日期:2022-04-27 12:0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风扇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


背景技术:

2.计算机散热风扇一般用于提供给散热器和机箱使用对相应的发热元件进行散热。市面上一般的散热风扇尺寸大小由直径2.5cm到30cm都有,厚度由6mm到76mm都有,而根据不同运作要求,可采用罕见的ac(交流,由家用插座取电)和常见的d电源(直流,经计算机火牛或主板取电),大多使用二相摩打(两组铜线圈,共四单元),在转速不高情况下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3.现有的计算机风扇一般包括壳体、电机以及叶轮,其中电机固定安装于壳体的上壁,叶轮的中部设有内凹的电机槽,从而实现电机与叶轮之间的安装,因此现有风扇的中部一般为凸状设置,因此其中部会存在流体盲区,当电机转动时将流体带动时,中部是流体盲区,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搅流,影响散热流体的稳定运行,同时流体盲区和流体运动区会产生一定的流体摩擦,进而产生噪声,硬性了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旨在改进散热风扇的结构,缩小流体盲区的产生,同时降低流体盲区与流体运动区之间额的摩擦,降低噪音,同时因为流体运动区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散热效果。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包括:
6.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座位于安装槽的底壁设有支撑架;
7.马达,所述马达枢转安装于支撑架的下壁,且马达设有枢转轴;
8.叶轮,所述叶轮设于支撑架的上壁,所述叶轮包括轴体以及沿轴体周向分布的叶体,所述枢转轴穿过支撑架后与轴体相连接。
9.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中部设有枢转部,所述枢转部设有枢转孔,所述枢转轴安装于枢转孔内。
10.优选地,所述枢转部向下延伸有固定部。
11.优选地,所述叶体呈多曲面状。
12.优选地,所述叶体从轴体向外逐渐扩径设置。
13.优选地,所述叶体的外侧宽度是叶体的内侧宽度的1.1倍至1.3倍。
14.优选地,所述叶体沿轴体的周向间隔设有九个。
15.优选地,所述叶体从轴体向外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加。
16.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位于固定部的外围设有内凹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马达形状相适。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马达安装至支撑架的下壁位置,因此叶轮不需要在其
中部设置于马达大小相适的电机槽,从而有效缩小了轴体的直径,因此有效增加了叶体的相对长度,从而缩小了流体盲区,同时增加了流体运动区的相对面积,因此有效降低了噪声,且提高了散热的效果;同时因为轴体较小且枢转轴长度较长,因此马达的枢转阻力有效降低,有效提高了马达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21.图中,1为安装座,11为安装槽,12为支撑架,2为马达,21为枢转轴,3为叶轮,31为轴体,32为叶体,41为枢转部,42为枢转孔,43为固定部,5为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4.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5.如图1至3所示,一种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包括:
26.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座1位于安装槽11的底壁设有支撑架12;
27.马达2,所述马达2枢转安装于支撑架12的下壁,且马达2设有枢转轴21;
28.叶轮3,所述叶轮3设于支撑架12的上壁,所述叶轮3包括轴体31以及沿轴体31周向分布的叶体32,所述枢转轴21穿过支撑架12后与轴体31相连接。
29.通过将马达2安装至支撑架12的下壁位置,因此叶轮3不需要在其中部设置于马达2大小相适的电机槽,从而有效缩小了轴体31的直径,因此有效增加了叶体32的相对长度,从而缩小了流体盲区,同时增加了流体运动区的相对面积,因此有效降低了噪声,且提高了散热的效果;同时因为轴体31较小且枢转轴21长度较长,因此马达2的枢转阻力有效降低,有效提高了马达2的使用寿命。
3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2的中部设有枢转部41,所述枢转部41设有
枢转孔42,所述枢转轴21安装于枢转孔42内,在具体实施例中,枢转轴21和枢转孔42之间设有轴承,从而减少马达2的转动时枢转轴21与枢转孔42之间的阻力,同时避免了枢转轴21偏心的问题。
3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枢转部41向下延伸有固定部43。从而可以伸入到马达2内,方便马达2的安装和固定,同时也增加了枢转轴21的长度与稳定。
3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叶体32呈多曲面状。
3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叶体32从轴体31向外逐渐扩径设置。其叶体32的外侧宽度大于内侧宽度,从而增加了叶轮3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流体的搅动率,进而提高了散热效果。
3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叶体32的外侧宽度是叶体32的内侧宽度的1.1倍至1.3倍。当叶体32的外侧宽度过大时,叶体32的阻力则增加,进而使噪声更大,且阻力增加对马达2的磨损也会增加;当叶体32的外侧宽度过小时,其散热效果则降低。
3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叶体32沿轴体31的周向间隔设有九个。在保证流体运动的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噪声的产生。
3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叶体32从轴体31向外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加,从而降低流体盲区的产生,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外围的流体运动效率。
3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2位于固定部43的外围设有内凹的定位槽5,所述定位槽5与马达2形状相适。其中马达2可以通过螺丝、卡合或胶水粘合固定在支撑架12上,从而方便马达2的安装。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