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10064发布日期:2022-05-11 16:34阅读:90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案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可支援多种内存卡规格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2.不同规格的内存之间往往存在兼容性的问题。新规格的内存卡上市之后,主板供应厂商会依据新的内存规格更新其主板版本。不过,新版的主板往往无法支援旧有的内存卡,迫使使用者必需同时购买价格高昂的新规格内存卡搭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案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此电子装置包含一主板以及一转换模块。主板包含一中央处理单元、一电源供应单元以及一第一插槽。第一插槽适用于一第一内存规格,且包含一第一已定义传输接点、一第一未定义传输接点以及一第一电源接点。
4.中央处理单元通过一第一线路以及一第二线路分别电性连接第一已定义传输接点以及第一未定义传输接点,电源供应单元通过一第三线路电性连接第一电源接点,以提供适于第一内存规格的一第一电压于第一电源接点。
5.转换模块包含一第一连接器、一第二插槽以及一电源转换电路。第一连接器用以可拆卸地安装至第一插槽,且包含一第一针脚、一第二针脚以及一第三针脚。其中,第一针脚用以电性连接第一已定义传输接点,第二针脚用以电性连接第一未定义传输接点,第三针脚用以电性连接第一电源接点。
6.第二插槽适用于一第二内存规格,且包含一第二已定义传输接点、一第三已定义传输接点以及一第二电源接点。其中,第二已定义传输接点电性连接第一已定义传输接点,第三已定义传输接点电性连接第一未定义传输接点。电源转换电路通过第三针脚电性连接第一电源接点以接收第一电压,并将第一电压转换为适于第二内存规格的一第二电压提供至第二电源接点,其中,第二电压不同于第一电压。
7.上述转换模块是转接卡。
8.上述主板包含多层电路板,上述第一线路以及上述第二线路位于同一层线路层。
9.上述第二电压低于上述第一电压。
10.上述第二电源接点的数量为多个,上述第二电压的数量为多个,且上述多个第二电压具有不同的电压准位,上述电源转换电路将上述第一电压转换为上述多个第二电压分别提供至上述多个第二电源接点。
11.上述第一内存规格是ddr5,上述第二内存规格是ddr4。
12.上述第二内存规格的带宽低于上述第一内存规格。
13.上述第二内存规格的操作电压高于上述第一内存规格。
14.上述第二插槽包含第二未定义传输接点,上述第二未定义传输接点为空接。
15.通过本案的电子装置,使用者可将适用于第二内存规格的内存卡,通过转换模块,安装于支援第一内存规格的主板进行使用。如此,使用者就不会受限于主板(如主板)的规
格,而可依据其需求,自由选择合适的内存卡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16.图1依据本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17.图2依据本案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18.图3依据本案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案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和权利要求书,本案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图式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案实施例的目的。
20.图1依据本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此电子装置10可以是一电脑主机。
21.如图中所示,此电子装置10包含一主板100以及一转换模块200。主板100上具有一中央处理单元120、一电源供应单元140以及一第一插槽(slot)160。此主板100具有单个通道(channel)ch0以支援单个第一插槽160。
22.第一插槽160适用于一第一内存规格,且包含至少一第一已定义传输接点n11、至少一第一未定义传输接点n12以及至少一第一电源接点n13。图中显示一第一已定义传输接点n11、一第一未定义传输接点n12以及一第一电源接点n13为例。第一已定义传输接点n11、第一未定义传输接点n12以及第一电源接点n13的数量是依据所适用的第一内存规格而定。
23.第一已定义传输接点n11是指依据第一内存规格,用于数据传输的接点。第一未定义传输接点n12是指依据第一内存规格,属于保留给未来使用的接点或是未连接的接点。第一电源接点n13是指依据第一内存规格,用于接收电压或作为接地的接点。
24.一实施例中,此第一内存规格可以是ddr5。不过也不限于此。
25.中央处理单元120通过一第一线路t1以及一第二线路t2分别电性连接第一已定义传输接点n11以及第一未定义传输接点n12。第一线路t1以及第二线路t2即对应于通道ch0。电源供应单元140通过一第三线路t3电性连接第一电源接点n13,以提供适于第一内存规格的一第一电压v1于第一电源接点n13。
26.一实施例中,主板100可包含一多层电路板,中央处理单元120以及电源供应单元140可设置其上。第一线路t1以及第二线路t2可位于此多层电路板的同一层线路层,例如最上方的线路层。用于提供电力的第三线路t3与前述第一线路t1或第二线路t2可以是位于同一层线路层,也可以是位于不同层线路层。
27.转换模块200包含一第一连接器220、一第二插槽240以及一电源转换电路260。一实施例中,此转换模块200可以是一转接卡。
28.第一连接器220与第二插槽240位于转接卡的相对两侧边,电源转换电路260则是设置于转接卡的表面。不过也不限于此。依据电脑主机尺寸或是其内部硬件配置的需求,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220与第二插槽240也可以是位于转接卡的相邻两侧边。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插槽240也可以是设置于转接卡的表面。
29.第一连接器220用以可拆卸地安装至主板100上的第一插槽160,且包含至少一第
一针脚p1、至少一第二针脚p2以及至少一第三针脚p3。其中,第一针脚p1用以电性连接第一已定义传输接点n11,第二针脚p2用以电性连接第一未定义传输接点n12,第三针脚p3用以电性连接第一电源接点n13。
30.图中显示一第一针脚p1、一第二针脚p2以及一第三针脚p3以为例示。第一针脚p1、一第二针脚p2以及一第三针脚p3的数量是依据第一插槽160所适用的第一内存规格而定。
31.第二插槽240适用于一第二内存规格,用以安装第二内存规格的内存卡。第二内存规格的脚位定义不同于第一内存规格。
32.一实施例中,第二内存规格是第一内存规格的前代内存规格。一实施例中,第二内存规格的带宽低于第一内存规格。
33.一实施例中,第二内存规格的操作电压高于第一内存规格。举例来说,第一内存规格可以是ddr5,第二内存规格可以是ddr4。
34.第二插槽240包含至少一第二已定义传输接点n21、至少一第二未定义传输接点n22、至少一第三已定义传输接点n23以及至少一第二电源接点n24。图中显示一第二已定义传输接点n21、一第二未定义传输接点n22、一第三已定义传输接点n23以及三个第二电源接点n24以为例示。
35.第二已定义传输接点n21、第二未定义传输接点n22、第三已定义传输接点n23以及第二电源接点n24数量是依据第二插槽240所适用的第二内存规格以及第一内存规格而定。
36.进一步来说,第二已定义传输接点n21与第三已定义传输接点n23是依据第二内存规格,用于数据传输的接点。二者的差异在于,第二已定义传输接点n21在第一内存规格下有对应的第一已定义传输接点n11;第三已定义传输接点n23则是第二内存规格相较于第一内存规格特有的接点,在第一内存规格下没有对应的第一已定义传输接点n11。举例来说,若是第一内存规格为ddr5,第二内存规格为ddr4,第三已定义传输接点n23可以是频率致能(clock enable)接点、内存地址输入(memory address input)接点以及命令、地址奇偶校验输入(command and address parity input)接点;第二已定义传输接点n21则是标准的ddr4规格所定义的信号接点扣掉第三已定义传输接点n23所使用的接点。
37.第二未定义传输接点n22是指依据第二内存规格,属于保留给未来使用的接点或是未连接的接点。第二电源接点n24是指依据第二内存规格,用于接收电压或作为接地的接点。
38.第二已定义传输接点n21电性连接第一已定义传输接点n11,再通过第一线路t1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单元120。第二未定义传输接点n22为空接。第三已定义传输接点n23电性连接第一未定义传输接点n12,再通过第二线路t2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单元120。也就是说,第一线路t1用以传输第一内存规格的信号,包含相较于第二内存规格而言,第一内存规格特有的信号,以及第一内存规格与第二内存规格共有的信号。第二线路t2则是用以传输相较于第一内存规格而言,第二内存规格特有的信号。
39.电源转换电路260通过第三针脚p3电性连接第一电源接点n13以接收第一电压v1,并将第一电压v1转换为适于第二内存规格的第二电压v2提供至第二电源接点n24,其中,第二电压v2不同于第一电压v1。
40.一实施例中,第一电压v1为单个,第二电压v2的数量为多个,第二电源接点n24的数量为多个。电源转换电路260将第一电压v1转换为多个第二电压v2分别提供至这些第二
电源接点n24。又,一实施例中,这些第二电压v2的电压准位均低于第一电压v1。举例来说,若是第一内存规格为ddr5,第二内存规格为ddr4;第一电压v1为主板100所提供的5v电压,此第一电压v1转换产生五个第二电压v2,即vdd、vpp、vref、vtt与vddspd。
41.一实施例中,电源转换电路260可包含一降压转换器(buck converter)或是一低压降稳压器(ldo),以接收第一电压v1并转换出电压准位较低的第二电压v2。不过也不限于此。其它实施例中,电源转换电路260也可包含一升压转换器(boost converter)。
42.图2是依据本案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43.相较于图1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30包含一主板300以及二转换模块400a,400b。主板300具有二个通道(channel)cha,chb,各通道cha,chb分别支援一个第一插槽360a,360b,且各通道cha,chb均具有一第一线路t1a,t1b以及一第二线路t2a,t2b。
44.中央处理单元120通过第一线路t1a,t1b以及第二线路t2a,t2b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插槽360a,360b。电源供应单元140通过第三线路t3a,t3b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插槽360a,360b。二个转换模块400a,400b分别用以可拆卸地安装至二个第一插槽360a,360b。
45.本实施例与图1的实施例的差异主要在于本实施例的主板300具有二个通道cha,chb支援二个第一插槽360a,360b可安装二个转换模块400a,400b进行使用,而非如图1的实施例仅具有单个第一插槽160安装单个转换模块200。就本实施例的各个第一插槽360a,360b以及相对应的转换模块400a,400b而言,其配置类似于图1的实施例中的第一插槽160以及转换模块200,在此不予赘述。
46.图3是依据本案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47.相较于图1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50包含一主板500以及二转换模块600a,600b。主板500具有单一通道ch1,此通道ch1同时支援二个第一插槽560a,560b。中央处理单元120通过通道ch1的第一线路t1a,t1b以及第二线路t2a,t2b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插槽560a,560b。电源供应单元140通过第三线路t3a,t3b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插槽560a,560b。
48.本实施例与图1的实施例的差异主要在于本实施例的主板500的单一通道ch1对应至二个第一线路t1a,t1b以及二个第二线路t2a,t2b,同时支援二个第一插槽560a,560b安装二个转换模块600a,600b进行使用,而非如图1的实施例仅具有单个第一插槽160安装单个转换模块200。就本实施例的各个第一插槽560a,560b以及相对应的转换模块600a,600b而言,其配置类似于图1的实施例中的第一插槽160以及转换模块200,在此不予赘述。
49.通过本案的电子装置10,30,50,使用者可将适用于第二内存规格的内存卡,通过转换模块200,400a,400b,600a,600b,安装于支援第一内存规格的主板100,300,500进行使用。如此,使用者就不会受限于主板100,300,500上的第一插槽160,360a,360b,560a,560b的规格,而可依据其需求,自由选择合适的内存卡(例如前一世代价格较便宜的内存卡)进行使用。
50.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