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VR控制的机械图纸绘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60558发布日期:2022-07-30 13:00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VR控制的机械图纸绘制方法与流程
一种基于vr控制的机械图纸绘制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图纸绘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vr控制的机械图纸绘制方法。


背景技术:

2.在日常生产中,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各种器具或者工具在生产的时候都需要利用图纸进行制造,从而保证工具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而机械的制造又是图纸要求较为严格的领域之一。目前机械制造模式是利用cad等制图软件通过电脑二维或三维制图的方式进行机械制图,或者是通过po/e、solidworks等三维制图将图分解后制成二维图纸,然后下发到制造车间进行生产制造,但是这种工作方法存在很大的浪费,时间、人力损耗都很大。多年来机械加工制造一直沿袭这种模式,导致机械绘图过程极为繁琐,且在使用cad等二维绘图软件时由于不能看到产品的全部特征,容易产生误差,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vr控制的机械图纸绘制方法,能够使得机械图纸绘制过程简单、方便,提高了绘制效率,降低了绘制误差,增强了绘制过程设计效果的可视化程度。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基于vr控制的机械图纸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6.步骤1:进入绘制程序
7.用户佩戴vr设备进入绘制页面;
8.步骤2:配置绘图页面
9.用户配置绘图页面;
10.步骤3:选择绘图模式
11.用户选择绘图模式;所述绘图模式包括单人绘图模式、多人绘图模式;
12.步骤4:设立机械图纸原点
13.用户设立机械图纸原点,产生基于机械图纸原点的x轴、y轴、z轴;
14.步骤5:机械图纸绘制
15.用户利用vr设备进行机械图纸绘制。
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配置绘图页面包括快捷手势配置、角度旋转设定和局部扩大设定。
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快捷手势配置包括:
18.步骤2.1:手势初次确定:用户利用vr设备的手部动作感应装置摆动出初次手部动作;
19.步骤2.2:检测是否占用:检测初次手部动作是否已被其他操作占用,若未被占用,
则进入步骤2.3;若被占用,则选择是否替换,选择替换则进入步骤2.3,选择不替换则返回步骤2.1;
20.步骤2.3:确定对应操作:进入初次手部动作对应的操作选择界面,选择对应的操作;
21.步骤2.4:手势再次确定:再次比划初次手部动作,进行二次确定。
2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局部扩大设定包括:
23.步骤2.5:选择扩大范围:在需要进行局部扩大的位置利用vr设备的手部动作感应装置选定需要放大的局部区域;
24.步骤2.6:选择扩大倍数: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自由地放大或缩小选定的区域。
2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角度旋转设定由vr设备的手部动作感应装置进行对应操作。
2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多人绘图模式包括建立多人vr连接和连接其他设计人员,所述连接其他设计人员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连接。
27.进一步的,所述多人绘图模式下利用vr设备的语音传输机构进行多人之间交流。
2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所述机械图纸绘制包括左手部动作感应装置操作、右手部动作感应装置操作,所述左手部动作感应装置操作包括执行快捷手势控制、绘图操作确认,所述右手部动作感应装置操作包括执行方向控制、距离控制。
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0.(1)本发明通过将vr设备作为机械图纸绘制的主要载体,将用户通过视觉移动至虚拟的制作空间内,以虚拟图像的方式将设计的零件等以相对实体的方式展现在用户的面前,并对其进行设计、改进、分解和构建,从而完成对机械图纸的绘制,使得机械图纸绘制过程简单、方便,提高了绘制效率,降低了绘制误差,增强了绘制过程设计效果的可视化程度。
31.(2)本发明通过采用vr设备的手部动作感应装置进行快捷手势配置、角度旋转设定和局部扩大设定来配置绘图页面以及执行快捷手势控制、绘图操作确认、方向控制、距离控制来绘制机械图纸,实现整个过程完全由手部动作感应装置进行,能够有效利用手指及手部动作进行相对应的操作,与使用键盘和鼠标作为输入设备相比具有更高的自由度,且使用更加方便,进一步提高了机械图纸绘制的效率。
32.(3)本发明通过多人vr设备连接实现多人绘图模式,并利用语音传输机构进行多人之间交流,能够实现多人共同作业,保证了多人工作之间的协作性。
附图说明
33.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基于vr控制的机械图纸绘制方法的流程图。
34.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基于vr控制的机械图纸绘制方法中配置绘图页面的流程图。
35.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基于vr控制的机械图纸绘制方法中机械图纸绘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37.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基于vr控制的机械图纸绘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38.步骤1:进入绘制程序
39.用户佩戴vr设备进入绘制页面;
40.步骤2:配置绘图页面
41.用户配置绘图页面;
42.步骤3:选择绘图模式
43.用户选择绘图模式;所述绘图模式包括单人绘图模式、多人绘图模式;
44.步骤4:设立机械图纸原点
45.用户设立机械图纸原点,产生基于机械图纸原点的x轴、y轴、z轴,为使用者在绘制图纸的过程中建立一个相对参照点,可以进一步帮助使用者确认零件的具体数值。
46.步骤5:机械图纸绘制
47.用户利用vr设备进行机械图纸绘制。
48.本发明通过将vr设备作为机械图纸绘制的主要载体,将用户通过视觉移动至虚拟的制作空间内,以虚拟图像的方式将设计的零件等以相对实体的方式展现在用户的面前,并对其进行设计、改进、分解和构建,从而完成对机械图纸的绘制,使得机械图纸绘制过程简单、方便,提高了绘制效率,降低了绘制误差,增强了绘制过程设计效果的可视化程度。
49.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2中,配置绘图页面包括快捷手势配置、角度旋转设定和局部扩大设定。
50.其中,所述快捷手势配置包括:
51.步骤2.1:手势初次确定:用户根据使用习惯利用vr设备的手部动作感应装置摆动出初次手部动作;
52.步骤2.2:检测是否占用:检测初次手部动作是否已被其他操作占用,若未被占用,则进入步骤2.3;若被占用,则选择是否替换,选择替换则进入步骤2.3,选择不替换则返回步骤2.1;
53.步骤2.3:确定对应操作:进入初次手部动作对应的操作选择界面,选择对应的操作;
54.步骤2.4:手势再次确定:再次比划初次手部动作,进行二次确定。
55.在进行绘图的过程中,会需要使用诸如线、圆、多边形、拉伸和切除等多种命令,如果在操作界面寻找命令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选定不同的命令进行快捷化操作,此命令可以保存,无需每次进入都进行设置,且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使用方法和习惯进行设置,节省了绘图时间。
56.所述局部扩大设定包括:
57.步骤2.5:选择扩大范围:在需要进行局部扩大的位置利用vr设备的手部动作感应装置选定需要放大的局部区域;
58.步骤2.6:选择扩大倍数: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自由地放大或缩小选定的区域。
59.在某些零件本身就较小或者在绘制过程中只有某些零件需要着重展示时,可以根据使用要求对其进行放大或缩小,提高了机械图纸绘制的便捷性。
60.所述角度旋转设定由vr设备的手部动作感应装置进行对应操作,方便使用者利用vr设备进行制图。
61.所述步骤3中,当选择多人绘图模式时,需要建立多人vr连接和连接其他设计人员,所述连接其他设计人员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连接。多人绘图模式下利用vr设备的语音传输机构进行多人之间交流。本发明通过多人vr设备连接实现多人绘图模式,并利用语音传输机构进行多人之间交流,能够实现多人共同作业,保证了多人工作之间的协作性。
62.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5中,所述机械图纸绘制包括左手部动作感应装置操作、右手部动作感应装置操作,所述左手部动作感应装置操作包括执行快捷手势控制、绘图操作确认,所述右手部动作感应装置操作包括执行方向控制、距离控制,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利用手部动作感应装置对机械图纸进行绘制,并且利用手指即可当作光标,保证了输入的便捷性、快捷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机械图纸绘制完成后,可将图纸转换为step、dwg等多种格式文件,方便后续工作人员利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对其进行查看。
63.本发明通过采用vr设备的手部动作感应装置进行快捷手势配置、角度旋转设定和局部扩大设定来配置绘图页面以及执行快捷手势控制、绘图操作确认、方向控制、距离控制来绘制机械图纸,实现整个过程完全由手部动作感应装置进行,能够有效利用手指及手部动作进行相对应的操作,与使用键盘和鼠标作为输入设备相比具有更高的自由度,且使用更加方便,进一步提高了机械图纸绘制的效率。
64.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基于vr控制的机械图纸绘制方法,在使用时,使用者穿戴好vr设备后进入到对应的绘制程序,并在进入绘制程序后根据个人的喜好和习惯对不同的操作如直线、圆、拉伸等命令配上不同的手部动作,从而使得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需要对不同的命令进行逐个寻找,增加工作效率,并随后对自己需要使用的绘制模式进行选择,当选定多人绘制的时候可以利用局域网或者互联网选定其他的绘制人员,从而进行多人共同作业,并且可以利用vr设备内部的语音传输机构进行实时沟通,保证了多人工作之间的协作性,在图纸绘制的过程可以根据事前设置的不同手势进行对应的快捷命令操作,使用更加简单,在图纸绘制完成后可以将其转换为不同软件可读取的不同格式。
6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基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也即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所有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