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生长中后期螟虫防控效果评价方法

文档序号:30785653发布日期:2022-07-16 07:5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甘蔗生长中后期螟虫防控效果评价方法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生长中后期螟虫防控效果评价方法,属于螟虫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甘蔗螟虫是甘蔗的重要害虫。该虫常年在甘蔗地里发生并为害甘蔗。苗期取食蔗苗后形成枯心苗,影响田间有效苗量;甘蔗生长中后期取食蔗茎组织形成螟害节并产生赤腐病,严重影响甘蔗的糖分。精准开展螟虫防控特别是中后期防控是降低蔗糖分损失的关键。农药防控是甘蔗螟虫防控的重要手段,它能快速、高效并及时地杀灭田间害虫,有效保护甘蔗。但由于甘蔗植株高大,在甘蔗生长中后期开展相应的防控工作,传统的防控手段无法在蔗地进行,这也限制了中后期甘蔗螟害的防控。随着植保无人机在蔗区的广泛应用,使得甘蔗生长中后期螟虫防控成为了可能。
3.筛选高效防控技术是开展大面积螟虫防控并取得明显增产增糖效果的关键。甘蔗生长中后期,随着甘蔗的生长,形成了大量的蔗节。在螟虫为害较重的蔗地,螟虫为害节同样会随着甘蔗的生长形成大量的螟害节,即存有螟害蛀孔。如果此时进行螟虫防控效果试验,在最终防效分析时不能精确区分与防控相关的螟害数据,将会对防控效果评价造成相应的影响,直至影响到防控措施的推广应用。因此,精确开展螟虫防控效果评价,对科学指导蔗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目前,甘蔗中后期螟虫防控效果评价主要是以甘蔗螟害株率、螟害节率、螟害株防效和螟害节防效等指标进行。相关指标基本作为了评价不同防控措施能否在蔗区推广应用的依据。但在这些指标统计过程中,受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施药前基础数据进行调查,往往统计时会随机加入了试验前的数据,增加了统计误差,较难真实评价出该防控措施对螟虫的控制效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部分效防好且成本低的农药的推广应用。
5.针对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通过研究提供了一种甘蔗生长中后期螟虫防控效果的评价方法,明确防控前后的基础数据,为精确统计甘蔗螟虫防控效果提供相关的技术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蔗生长中后期螟虫防控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螟虫蛀孔数调查:
8.甘蔗成熟期,5点取样法调查。每点连续调查长势相近的相同数量甘蔗成株(按小区大小决定,一般为10株)。先将各甘蔗叶鞘剥除(仅留梢部心叶),然后自下而上逐节观察螟害蛀孔,按节间位置记录螟害蛀孔数。
9.(2)数据统计,制作图表:
10.按照不同处理,统计整理螟害蛀孔在蔗茎不同节间上的分布情况,分析各节蛀孔
数量或比例,绘制相关统计图表。
11.(3)数据筛选,确定防控点:
12.从第1节开始,比较处理与空白对照间数值差异。数据采用累加法,若无差异则向前一位累加,直到出现差异为止。若一直无差异,说明该防控措施无效果,评价到此结束。
13.(4)防效计算与差异评价:
14.差异出现前数据示为防控前基础数据。按不同整理方式(整株统计和部分统计)统计各处理的螟害株率、螟害节率,计算螟害株防效和螟害节防效,并分析不同统计方式下的差异。各个计算公式如下:
15.螟害株率(%)=螟害株数/调查总株数
×
100;
16.螟害节率(%)=螟害节数/调查总节数
×
100
17.螟害株防效(%)=(1-处理螟害株率/空白对照螟害株率)
×
100;
18.螟害节防效(%)=(1-处理螟害节率/空白对照螟害节率)
×
100;
19.(5)效果评价:
20.根据前面分析数据,评价各防控措施对螟虫防控的真实效果。
21.该方法以螟害蛀孔为主要调查指标,科学去除防控处理前螟害的干扰。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3.1、通过本方法能有效解决传统调查数据易增大调查对象的螟害株率、螟害节率的问题,有效排除甘蔗生长中后期螟虫防控前螟虫数对效果评价的影响,使得评价效果的真实性显著提升,更接近最终的结果。同时采用本发明能真实了解试验区域螟害发生状况,特别是生长中后期的发生特点,为下一步螟虫精准高效防控提供参考。
附图说明
24.图1为云蔗08-1609螟害蛀孔分布统计图;
25.图2为roc22螟害蛀孔分布统计图;
26.图3为不同甘蔗品种螟虫防效差异,其中a为螟害株防效,b为螟害节防效。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8.实施例1
29.(1)于甘蔗生长中后期,选择螟虫发生严重的云蔗08-1609、roc22各1块(面积不小于2亩),将各蔗田平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办防控用,一部分作为空白对照。以对甘蔗螟虫具有较好防控效果的化学农药(90%杀虫单可溶粉剂100g/亩+8000iu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00g/亩)为试验材料,按每亩1kg水稀释,利用植保无人机喷施于蔗株表面。空白对照喷施等量清水。
30.(2)甘蔗成熟期,调查甘蔗各节螟害蛀孔数。5点取样法,每点连续调查长势相近的10株甘蔗,各处理共调查50株。先剥除甘蔗叶鞘(仅留梢部心叶),然后自下而上逐节观察螟害蛀孔,按节间位置记录螟害蛀孔数。
31.(3)按照不同处理,统计整理螟害蛀孔在蔗茎不同节间上的分布情况,分析各节蛀
孔数量,绘制相关统计图(如图1与图2所示),统计各节蛀孔数。
32.从图1可看出,云蔗08-1609螟害蛀孔分布在第1-19节,且两个处理均在第11节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峰值(分别为12个和22个)。在农药处理部分,螟害蛀孔分布在第1-13节。其中,从第1-11节蛀孔数呈递增趋势,第12-13节蛀孔数递减;在空白对照部分,螟害蛀孔分布在第2-19节。其中,从第2-11节蛀孔数呈递增趋势,第12-19节蛀孔数递减;两个处理相比,农药处理的50株甘蔗螟害蛀孔共有61个,而空白对照则高达123个。其中,第1-7节两处理蛀孔数相同(均为19个),第8节以后空白对照蛀孔数则明显多于农药处理(农药处理为42个,空白对照为104个)。
33.从图2可看出,roc22螟害蛀孔分布在第1-16节,农药处理在第7节出现峰值(9个),空白对照在第9节出现峰值(12个)。在农药处理部分,螟害蛀孔分布在第1-13节。其中,从第1-7节蛀孔数递增,第8-13节蛀孔数递减;在空白对照部分,螟害蛀孔分布在第3-16节。其中,从第3-9节蛀孔数呈递增趋势,第10-16节蛀孔数递减;两个处理相比,农药处理的50株甘蔗螟害蛀孔共有51个,而空白对照则高达116个。其中,第1-7节两处理蛀孔数相近(分别为29个和31个),第8节以后空白对照蛀孔数明显多于农药处理(农药处理为22个,空白对照为85个)。
34.(4)从第1节开始,比较处理与空白对照间数值差异。数据采用累加法,若无差异则向前一位累加,直到出现差异为止,结果如表1所示。
35.表1不同节位螟害蛀孔的统计数
36.甘蔗品种处理第1节第1-2节第1-3节第1-4节第1-5节第1-6节第1-7节第1-8节云蔗08-1609农药防控12479131924 空白对照01255101930roc22农药防控125813202935 空白对照00359193148
37.表1可看出,在第1-6节施药处理蛀孔数较空白对照多,第1-7节则两处理蛀孔数相当,第1-8节时施药蛀孔数则明显低于空白对照。因此,可判断1-7节螟害蛀孔为施药前即形成的,不能统计到后面的防效统计中。
38.(5)比较不同统计方法下螟害株率、螟害节率差异,并计算螟害株防效和螟害节防效,结果如表2所示。
39.表2不同甘蔗品种螟害统计表
[0040][0041]
按整株甘蔗和8节及以上节分别统计了不同处理下的螟害株率和螟害节率,结果见表2。从表中可看出,农药防治可有效降低甘蔗的螟虫株率和螟害节率,且不同统计方式下各指标间有一定差异。从螟害株率来看,在空白对照中,整株统计数与8节及以上节统计数基本相似,两品种均分别为98%和94%;农药防控后,整株统计数均明显高于8节及以上
节统计数,其中云蔗08-1609分别为68.00%和54.00%,roc22分别为50.00%和34.00%。从螟害节率来看,在空白对照中,整株统计数均明显低于8节及以上节统计数,其中云蔗08-1609分别为14.98%和22.08%,roc分别为13.50%和16.70%;农药防控后,整株统计数均高于8节及以上节统计数,其中云蔗08-1609分别为7.77%和7.64%%,roc分别为5.47%和3.78%。
[0042]
按整株甘蔗和8节及以上节统计了农药处理对不同甘蔗品种螟害的株防效和节防效,结果见图3。从图3可看出,通过整株甘蔗统计螟害情况的株防效或节防效均明显低于8节及以上节的统计数。在螟害株防效方面(图3a),云蔗08-1609分别为30.61%和42.55%,两者相差11.94%;roc分别为48.98%和63.83%,两者相差14.85%。在螟害节防效方面(图3b),云蔗08-1609分别为48.13%和65.40%,两者相差17.27%;roc分别为59.48%和77.37%,两者相差17.89%。
[0043]
(6)分析评价螟虫防控效果。
[0044]
通过前面分析得知,采用不同数据整理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螟害株率、螟害节率、螟害株防效和螟害节防效。结果表明,无论是农药处理还是空白对照,螟害株率均为按整株甘蔗统计数较按8节及以上节统计数高,但农药处理的差异较空白对照大;在螟害节率上,农药处理后螟害节率按整株甘蔗统计数较按8节及以上节统计数高,而空白对照则相反;在螟害株(节)防效上,均表现出按整株甘蔗统计数较按8节及以上节统计数低,且两个试验甘蔗品种变化差异基本一致。
[0045]
杀虫单和苏云金杆菌均为甘蔗螟虫防控较好药剂,按整株统计,两试验品种的螟害株防效仅为30.60%和48.98%、节防效仅为48.13%和59.48%,这结果与农药的真实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次农药防控是在甘蔗7节以后才表现出效果,也就是说8节及以后节的螟害蛀孔的差异才能反映本次试验的真实水平,即螟害株防效为42.61%和63.83%、节防效为65.40%和77.37%。
[0046]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