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的教学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66325发布日期:2022-07-30 17:5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的教学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教学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的教学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物联网的数据获取和分析评价也应用到现有技术的高职产业学院的教学方法中,但新一代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方法还存在以下问题:
3.第一、现有技术的高职产业学院的教学方法主要对于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的获取和分析评价的标准单一,具有滞后性,对于进行精密加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没有具体方案、对于混编教师团队融合效果差,无法实现双方深层次合作;
4.第二、难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干预,使得对于产业与教育的进一步融合和互通、互联、信息共享并不完善,尤其是融合流程繁冗,信息无法共享,实际操作或使用不便捷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产教融合的需求及现今快速发展的智能化要求,对于校企合作模式转化不深入,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高,而学校的师生无法得到真实生产的锻炼。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的教学方法,具备实用性高、可靠性高的优点,解决了实用性低、可靠性低的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实用性高、可靠性高的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建立考察信息库:以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形式,开发学校单位与合作企业的联合考察系统网页,开发出学校模块与企业模块,学校模块将在校老师与学生的用户信息录入联合考察系统,生成在校老师与学生用户群组,在校老师与学生依据用户信息,进行验证与登录,在校老师通过系统设置关于学生的多个预设特征,企业模块将合作企业的注册资金、设备情况、管理人员的初始信息进行录入联合考察系统,生成管理人员用户群组,管理人员依据用户信息,进行验证与登录,学校模块与企业模块所包括的信息进行公开;
8.s2、学校单位设置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老师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获取待学生学习的教学课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各个教学课程所对应的多个教学第一情况上传至联合考察系统,生成分布式数据第一节点,联合考察系统接收各个分布式数据第一节点,上传至学生用户群组内,对应学生用户的用户信息,并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分别生成各个所述分布式数据第一节点对应的群组特征第一参量,每个所述分布式数据第一节点对应一个学生用户信息,所述群组特征第一参量用于表示所述学生用户信息的特征信息;
9.s3、合作企业同步进行辅导与管理:管理人员通过企业模块,构建模块化管理体系,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学人员,根据模块化管理体系,实施模块化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工作,并且进行管理;
10.s4、分析产教融合学习计划数据:建立学习效果评价模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
评价;
11.s5、信息展示:应用可视化技术将评价结果,通过图表、数字形式输出;
12.s6、学生查询:学生通过登录联合考察系统,登录学生用户信息,进行查询。
13.进一步的,所述s1中学生依据用户信息,进行验证与登录的具体方式为:
14.①
学生依据用户信息,在所述联合考察系统网页的登录框内输入用户信息;
15.②
系统将输入用户信息信息与录入系统的老师或学生用户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允许登录。
16.进一步的,所述s2中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基本课程模块、数控编程模块、模拟加工模块、顶岗实习模块;
17.所述对应的多个教学第一情况的数据包括学生的基本课程模块、数控编程模块、模拟加工模块、顶岗实习模块中的行为记录以及基于学生的行为记录的多个预设特征的评分值。
18.进一步的,所述s3模块化管理体系包括生产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人才管理模块、纠错模块;
19.所述对应的多个教学第二情况的数据包括学生的生产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人才管理模块、纠错模块的行为记录以及基于学生的行为记录的多个预设特征的评分值。
20.进一步的,所述s3中进行管理的具体方式为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模块化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对应的多个教学第二情况上传至联合考察系统,生成分布式数据第二节点,联合考察系统接收各个分布式数据第二节点,上传至学生用户群组内,对应学生用户的用户信息,并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分别生成各个所述分布式数据第二节点对应的群组特征第二参量,每个所述分布式数据第二节点对应一个学生用户信息,所述群组特征第二参量用于表示所述学生用户信息的特征信息。
21.一种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的教学系统,包括联合考察系统、模块化课程体系、模块化管理体系;
22.所述联合考察系统包括学校模块、企业模块,评价模块,所述学校模块包括在校教师用户群组与学生用户群组,教师用户群组通过所述模块化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教学与评价,企业模块包括管理人员群组,所述管理人员群组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教学与评价,评价模块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3.所述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基本课程模块、数控编程模块、模拟加工模块、顶岗实习模块,所述基本课程模块学习数控机床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数控所述编程模块学习编程的基本方法,并通过专用模拟软件验证程序合理性,所述模拟加工模块模拟加工,通过在教学型数控机床上的训练,掌握数控机床操作方法,顶岗实习模块与模块化管理体系相配合,通过管理人员进行教学,逐步实现独立操作;
24.模块化管理体系包括生产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人才管理模块、纠错模块,所述生产管理模块管理人员检测学生使用设备进行生产的实际情况,并依据生产的产品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上传至系统进行数据处理,设备管理模块包括生产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管理人员将设备使用情况数据实时上传、人才管理模块包括联合考察系统将学生信息与生产管理模块中的所述评价数据进行对应,纠错模块包括在生产管理模块管理人员检测学生使用设备进行生产实际情况中学生错误行为进行纠正以及记录。
25.进一步的,所述评价模块采用数据挖掘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分布式数据第一节点对应的群组特征第一参量以及分布式数据第二节点对应的群组特征第二参量进行整合分析,进行评价。
26.有益效果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的教学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8.1、该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的教学方法,通过校单位设置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管理人员通过企业模块,构建模块化管理体系,使得现有教学方法能够多方面的通过学生行为数据进行获取和分析评价,通过建立考察信息库使得信息透明,便于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干预,进一步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下产教融合的教学方法的实用性与可靠性,由企业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标准等内容,以学校教师为主体针对学生及社会人员开展的新设备、新技术应用培训,通过这种合作,学生获得最新的技术培训,掌握先进设备的操作技能,企业培育自己的价值体系、技术体系和人才体系,并培育潜在客户。
29.2、该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的教学方法,通过模块化管理体系包括生产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人才管理模块、纠错模块,所述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基本课程模块、数控编程模块、模拟加工模块、顶岗实习模块,能够全方位的对于产业与教育的进一步融合和互通、互联、信息共享,满足智能化要求,学校承接企业生产流程外包业务,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下开展生产活动,教师成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学生交替进行顶岗工作,通过这种合作,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而学校的师生都得到了真实生产的锻炼。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流程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34.实施例一:
35.一种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6.s1、建立考察信息库:以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形式,开发学校单位与合作企业的联合考察系统网页,开发出学校模块与企业模块,学校模块将在校老师与学生的用户信息录入联合考察系统,生成在校老师与学生用户群组,在校老师与学生依据用户信息,进行验证与登录,所述学生依据用户信息,进行验证与登录的具体方式为:
37.①
学生依据用户信息,在所述联合考察系统网页的登录框内输入用户信息;
38.②
系统将输入用户信息信息与录入系统的老师或学生用户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
致,允许登录;
39.在校老师通过系统设置关于学生的多个预设特征,企业模块将合作企业的注册资金、设备情况、管理人员的初始信息进行录入联合考察系统,生成管理人员用户群组,管理人员依据用户信息,进行验证与登录,学校模块与企业模块所包括的信息进行公开;
40.s2、学校单位设置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老师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获取待学生学习的教学课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各个教学课程所对应的多个教学第一情况上传至联合考察系统,所述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基本课程模块、数控编程模块、模拟加工模块、顶岗实习模块;
41.所述对应的多个教学第一情况的数据包括学生的基本课程模块、数控编程模块、模拟加工模块、顶岗实习模块中的行为记录以及基于学生的行为记录的多个预设特征的评分值,生成分布式数据第一节点,联合考察系统接收各个分布式数据第一节点,上传至学生用户群组内,对应学生用户的用户信息,并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分别生成各个所述分布式数据第一节点对应的群组特征第一参量,每个所述分布式数据第一节点对应一个学生用户信息,所述群组特征第一参量用于表示所述学生用户信息的特征信息;
42.s3、合作企业同步进行辅导与管理:管理人员通过企业模块,构建模块化管理体系,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学人员,根据模块化管理体系,实施模块化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工作,并且进行管理,所述模块化管理体系包括生产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人才管理模块、纠错模块;
43.所述对应的多个教学第二情况的数据包括学生的生产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人才管理模块、纠错模块的行为记录以及基于学生的行为记录的多个预设特征的评分值;
44.所述进行管理的具体方式为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模块化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对应的多个教学第二情况上传至联合考察系统,生成分布式数据第二节点,联合考察系统接收各个分布式数据第二节点,上传至学生用户群组内,对应学生用户的用户信息,并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分别生成各个所述分布式数据第二节点对应的群组特征第二参量,每个所述分布式数据第二节点对应一个学生用户信息,所述群组特征第二参量用于表示所述学生用户信息的特征信息;
45.s4、分析产教融合学习计划数据:建立学习效果评价模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46.s5、信息展示:应用可视化技术将评价结果,通过图表、数字形式输出;
47.s6、学生查询:学生通过登录联合考察系统,登录学生用户信息,进行查询。
48.实施例二
49.请参阅图1-图2,一种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的教学系统:包括联合考察系统、模块化课程体系、模块化管理体系;
50.所述联合考察系统包括学校模块、企业模块,评价模块,所述学校模块包括在校教师用户群组与学生用户群组,教师用户群组通过所述模块化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教学与评价,企业模块包括管理人员群组,所述管理人员群组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教学与评价,所述评价模块采用数据挖掘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分布式数据第一节点对应的群组特征第一参量以及分布式数据第二节点对应的群组特征第二参量进行整合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51.所述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基本课程模块、数控编程模块、模拟加工模块、顶岗实习模块,所述基本课程模块学习数控机床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数控所述编程模块学习编程的基本方法,并通过专用模拟软件验证程序合理性,所述模拟加工模块模拟加工,通过在教学型数控机床上的训练,掌握数控机床操作方法,顶岗实习模块与模块化管理体系相配合,通过管理人员进行教学,逐步实现独立操作;
52.模块化管理体系包括生产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人才管理模块、纠错模块,所述生产管理模块管理人员检测学生使用设备进行生产的实际情况,并依据生产的产品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上传至系统进行数据处理,设备管理模块包括生产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管理人员将设备使用情况数据实时上传、人才管理模块包括联合考察系统将学生信息与生产管理模块中的所述评价数据进行对应,纠错模块包括在生产管理模块管理人员检测学生使用设备进行生产实际情况中学生错误行为进行纠正以及记录。
53.综上所述,该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的教学方法,通过校单位设置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管理人员通过企业模块,构建模块化管理体系,使得现有教学方法能够多方面的通过学生行为数据进行获取和分析评价,通过建立考察信息库使得信息透明,便于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干预,进一步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下产教融合的教学方法的实用性与可靠性,由企业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标准等内容,以学校教师为主体针对学生及社会人员开展的新设备、新技术应用培训,通过这种合作,学生获得最新的技术培训,掌握先进设备的操作技能,企业培育自己的价值体系、技术体系和人才体系,并培育潜在客户。
54.该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的教学方法,通过模块化管理体系包括生产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人才管理模块、纠错模块,所述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基本课程模块、数控编程模块、模拟加工模块、顶岗实习模块,能够全方位的对于产业与教育的进一步融合和互通、互联、信息共享,满足智能化要求,学校承接企业生产流程外包业务,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下开展生产活动,教师成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学生交替进行顶岗工作,通过这种合作,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而学校的师生都得到了真实生产的锻炼。
5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