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建造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29566发布日期:2022-08-13 05:03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装配式结构绿色建筑建造体系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建造体系。


背景技术:

2.绿色建筑,即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质量建筑。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即钢结构构件制作工厂化,在工厂对各种规格的板材型材管材进行剪裁,加工,焊接制作构件运到工地。现场安装时不再进行焊接或尽量减少现场焊接。连接方式主要采用高强螺栓装配的一种住宅建造形式。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具有高强度、低重量、施工快速、抗震性能好、绿色环保、节约造价等优势,但由于现有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在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无法形成系统,导致整体无法形成建造体系,因而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的优点无法最大化体现。
3.因此,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建造体系亟待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建造体系,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建造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6.申报建设:
7.①
项目立项:制作项目立项可研分析报告;
8.②
项目选址:在项目选址取得土地使用权时,分析项目选址的各项因素及绿色节能指标与装配率符合政府对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规定要求,取得《土地使用证》及红线图;
9.③
规划报审:在规划报审时建立概念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概念模型包括报备概念性规划图、总平面布置图,为下一步设计提供依据,最终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0.2)岩土工程勘察:通过基于bim三维可视化岩土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可直观的进行不同地基基础方案对比分析,岩土材料属性的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必须采用iges,acis,step等格式导入工程设计bim软件系统。岩土材料属性可以用数据库关联技术,以共享参数的形式将岩土材料属性与工程设计bim系统中的构件实例形成关联,利用专用岩土工程设计构件库,实现岩土工程设计三维数字化;
11.3)设计和预算:方案设计主要利用bim技术验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规划报批中提出的各项指标进行优化,借助场地建筑信息模型,分析建筑物所处位置的场地环境,搭建建筑单体方案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为初步设计阶段的bim应用及项目审批提供数据基础;
12.步骤包括:
13.a项目初步设计、地基基础施工图设计、主体框架结构集成设计、外围护系统设计、设备与管线系统设计,并利用bim计算上述步骤的造价汇总、工程量清单编制说明,并将主题结构系统造价汇总并入总预算bim模型;
14.b集成化内装修系统设计,后利用bim预算软件进行集成化装修系统工程造价预算并汇入项目总体造价模型;
15.c室外工程设计,后应用bim预算软件,计算室外工程预算造价并入项目总预算模型;
16.4)建造施工:首先建立完整的项目施工系统化配合体系,对施工场地布置进行复核使达到施工要求后进行施工图会审,建立施工bim技术方案、制定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然后进行施工,具体包括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系统施工、集成化精装修施工、室外工程施工,期间配合监理、监督施工管理同步进行;
17.5)选择和验收:根据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功能的不同需求。选择建筑电气化、被动式住宅、第四代住宅在建造体系中的单项应用或综合应用,应用过程与主体结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单项验收与整体验收后进入运维流程;
18.6)运营维护管理:根据使用需要,进行住宅使用管理、物业管理服务、绿色运维评价。
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项目立项可研分析报告内容包括项目场地现状建设条件及比选方案;项目总图初选布置方案(场内外运输方案,公共辅助工程措施);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措施与环境保护指标分析;确定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造结构技术要点.并进行经济性评估;取得政府《立项批复文件》。
2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步骤1)项目选址中在取得土地使用权时,要借助专业场地分析软件,分析项目选址的因素包括交通便捷性,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开发强度,控制范围。
2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步骤4)施工图会审、建立施工bim技术方案,主要包括:
22.a利用bim技术对各流程施工图(基础、主体、精装修、室外工程)进行联合审核,使各流程中分部分项工序有利于安全、质量、工期、造价的有效控制。建立施工bim模型;
23.b施工模型应依据施工经验、施工规范标准、商务管理、现场实际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与优化;
24.c利用施工bim模型: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演练和分析,并与相关价格信息,时间信息关联,生成人工、材料、机械、资金的动态分析曲线,为优化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25.d根据施工bim模型确定的部品、构件要求:确定加工制作工厂。制订备料、制造、验收、运输、现场交接计划表,以bim为技术协调平台,利用(rfid)技术对部品(构件)制造成品运输现场交接,验收安装进行排序,使施工工期有可靠的保证;
26.e所有部品(构件)制造、安装质量验收的位置、尺寸允许偏差按照《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标准》jgj/t469-2019第9章规定执行;
27.f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各分部分项技术交底方案。
2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步骤4)制定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中,制定系统化的安全
技术交底方案,重点对重大危险源与施工机械(塔吊、汽车吊、升降机、电梯安装)进行严格控制,执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的通知要求;建立制度化检查措施,在施工全流程中,对各工种各班组各工序的分部分项建立专项安全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安全员每天必须对三宝、四口、五临边进行巡检;对质监站“双随机”检查发现的问题快速整改,保证建造过程安全有效。
2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步骤4)主体系统施工中(基础、主体、外围护结构、设备与管线)建立5dbim技术管理平台,制定工程进度计划表,统计工程量,计算工程造价,将建筑构件的3d模型与施工进度的各种工作(w bs)相链接。动态施工变化过程实施进度控制与成本造价控制实时监控;集成化精装修施工中,根据装修施工图建立bim施工进度计划平台,协调部品、设备、材料进场周期准确无误;室外工程施工中,根据室外工程各专项专业施工特点:各专业分包施工班组制订各自施工进度计划、制订安全、质量技术交底方案。由项目部(总包)、监理审批通过后实施;监理、监督施工管理中,建立施工阶段bim应用技术系统与施工5d信息共享、建立施工实施阶段bim技术系统与施工5d信息共享。
30.本发明优点在于:步骤清晰、实施方便,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集成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运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建造体系扩大应用面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基础部分、主体部分钢结构住宅均比混凝土结构重量降低、造价降低、工期快,使用面积提高、施工现场垃圾减少、融资成本降低、施工用水用电更加节约,并且在建造、运维、拆除过程种碳排放量比混凝土结构更低。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建造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3.1)申报建设:

项目立项:制作项目立项可研分析报告;
34.②
项目选址:在项目选址取得土地使用权时,分析项目选址的各项因素及绿色节能指标与装配率符合政府对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规定要求,取得《土地使用证》及红线图;
35.③
规划报审:在规划报审时建立概念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概念模型包括报备概念性规划图、总平面布置图,为下一步设计提供依据,最终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6.2)岩土工程勘察:通过基于bim三维可视化岩土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可直观的进行不同地基基础方案对比分析,岩土材料属性的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必须采用iges,acis,step等格式导入工程设计bim软件系统。岩土材料属性可以用数据库关联技术,以共享参数的形式将岩土材料属性与工程设计bim系统中的构件实例形成关联,利用专用岩土工程设计构件库,实现岩土工程设计三维数字化;
37.3)设计和预算:方案设计主要利用bim技术验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规划报批中提出的各项指标进行优化,借助场地建筑信息模型,分析建筑物所处位置的场地环境,搭建建筑单体方案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为初步设计阶段的bim应用及项目审批提供数据
基础;
38.步骤包括:
39.a项目初步设计、地基基础施工图设计、主体框架结构集成设计、外围护系统设计、设备与管线系统设计,并利用bim计算上述步骤的造价汇总、工程量清单编制说明,并将主题结构系统造价汇总并入总预算bim模型;
40.b集成化内装修系统设计,后利用bim预算软件进行集成化装修系统工程造价预算并汇入项目总体造价模型;
41.c室外工程设计,后应用bim预算软件,计算室外工程预算造价并入项目总预算模型;
42.4)建造施工:首先建立完整的项目施工系统化配合体系,对施工场地布置进行复核使达到施工要求后进行施工会审,建立施工bim、制定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然后进行施工,具体包括:地基基础施工、主体系统施工、集成化精装修施工、室外工程施工,期间配合监理、监督施工管理同步进行;
43.5)选择和验收:根据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功能的不同需求。选择建筑电气化、被动式住宅、第四代住宅在建造体系中的单项应用或综合应用,应用过程与主体结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单项验收与整体验收后进入运维流程;
44.6)运营维护管理:根据使用需要,进行住宅使用管理、物业管理服务、绿色运维评价。
45.所述步骤1)中项目立项可研分析报告内容包括项目场地现状建设条件及比选方案;项目总图初选布置方案(场内外运输方案,公共辅助工程措施);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措施与环境保护指标分析;确定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造结构技术要点.并进行经济性评估;取得政府《立项批复文件》。
46.在所述步骤1)项目选址中在取得土地使用权时,要借助专业场地分析软件,分析项目选址的因素包括交通便捷性,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开发强度,控制范围。
47.在所述步骤4)施工图会审、建立施工bim主要包括a利用bim技术对各流程施工图(基础、主体、精装修、室外工程)进行联合审核,使各流程中分部分项工序有利于安全、质量、工期、造价的有效控制。建议施工bim模型;
48.b施工模型应依据施工经验、施工规范标准、商务管理、现场实际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与优化;
49.c利用施工bim模型: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演练和分析,并与相关价格信息,时间信息关联,生成人工、材料、机械、资金的动态分析曲线,为优化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50.d根据施工bim模型确定的部品、构件要求:确定加工制作工厂。制订备料、制造、验收、运输、现场交接计划表,以bim为技术协调平台,利用(rfid)技术对部品(构件)制造成品运输现场交接,验收安装进行排序,使施工工期有可靠的保证;
51.e所有部品(构件)制造、安装质量验收的位置、尺寸允许偏差按照《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标准》jgj/t469-2019第9章规定执行;
52.f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各分部分项技术交底方案。
53.在所述步骤4)制定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中,制定系统化的安全技术交底方案,重点
对重大危险源与施工机械(塔吊、汽车吊、升降机、电梯安装)进行严格控制,执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的通知要求;建立制度化检查措施,在施工全流程中,对各工种各班组各工序的分部分项建立专项安全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安全员每天必须对三宝、四口、五临边进行巡检;对质监站“双随机”检查发现的问题快速整改,保证建造过程安全有效。
54.在所述步骤4)主体系统施工中(基础、主体、外围护结构、设备与管线)建立5dbim技术管理平台,制定工程进度计划表,统计工程量,计算工程造价,将建筑构件的3d模型与施工进度的各种工作(w bs)相链接。动态施工变化过程实施进度控制与成本造价控制实时监控;集成化精装修施工中,根据装修施工图建立bim施工进度计划平台,协调部品、设备、材料进场周期准确无误;室外工程施工中,根据室外工程各专项专业施工特点:各专业分包施工班组制订各自施工进度计划、制订安全、质量技术交底方案。由项目部(总包)、监理审批通过后实施;监理、监督施工管理中,建立施工阶段bim应用技术系统与施工5d信息共享、建立施工实施阶段bim技术系统与施工5d信息共享。
55.1.绿色建筑定义、目标、主要依据
56.1.1定义:
57.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质量建筑。
58.1.2目标:
59.①
安全耐久;

健康舒适;

生活便利;

资源节约;

环境宜居。
60.1.3主要依据:
61.①
《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10月21日发布。
62.②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
gb55015-2021.
63.③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gb/t50378-2019.
64.④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
jgj/t 229-2010.
65.⑤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建标规(2021)1号;2020年1月8日发布,2021年6月1日施行。
66.⑥
《绿色建造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建设部、科学技术部联合发布:2015年10月27日.
67.⑦
《福建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2021年7月29日通过,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68.⑧
《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dbj/t13-197-2014.
69.2.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建造体系优势
70.2.1定义:
7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即钢结构构件制作工厂化,在工厂对各种规格的板
72.材型材管材进行剪裁,加工,焊接制作构件运到工地。现场安装时不再进行焊接或尽量减少现场焊接。连接方式主要采用高强螺栓装配的一种住宅建造形式。
73.2.2特点:
74.①
轻:高强度低重量,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比较,自重降低30%。
75.②
快:由于实行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建造工期比钢筋混凝土结构
提高50%。
76.③
好:抗震性能好,扩大使用面积,施工过程绿色环保,施工质量有完整的控制流程。
77.④
省:节约造价。项目总体造价降低10%~20%。
78.2.3政策优势:
79.符合以下建筑条例
80.①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号2013年1月1日施行。
81.②
《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建标(2020)6 5号;七部委20 20年7月15日发布。
82.③
《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工信部,住建部2015年8月31日发布。
83.④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2021年5月12日国务院135次常务会议通过,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84.2.4技术优势: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主要采用钢框架结构体系;钢框架
‑‑
支撑结构体系;钢框架
‑‑
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三种主要结构体系应符合以下技术标准要求。
85.①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标准》
ꢀꢀꢀꢀ
jgj/t469-2019.
86.②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
ꢀꢀꢀꢀꢀꢀꢀꢀ
gb/t51232-2016.
87.③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
jgj99-2015.
88.④
《钢结构设计标准》
ꢀꢀꢀꢀꢀꢀꢀꢀꢀꢀꢀꢀꢀꢀꢀꢀꢀꢀ
gb/t50017-2017.
89.⑤
《多高层建筑全螺栓连接装配式钢结构技术标准》t/cscs012-2021.
90.⑥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
gb50153-2008.
91.⑦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gb 50011-2010.
92.⑧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gb 50009-2012.
93.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16-2014(2018年版).
94.⑩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
ꢀꢀꢀꢀꢀꢀꢀꢀꢀꢀ
gb51249-2017.
95.3.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建造体系六化要求及执行依据
96.3.1六化要求:

标准化设计;

工厂化生产;

装配化施工;

集成化装修;

信息化管理;

智能化运用。
97.3.2执行依据:
98.①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
gb/t51212-2016.
99.②
《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
ꢀꢀꢀꢀꢀꢀꢀꢀꢀ
gb/t51269-2017.
100.③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
ꢀꢀꢀꢀꢀꢀꢀꢀꢀꢀꢀꢀꢀꢀꢀꢀꢀꢀꢀ
gb/t51235-2017.
101.④
《福建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2017版)53号
102.⑤
《福建省建设工程项目信息模型(bim)应用评价标准》t/fceas005-2021.
103.4.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建造体系审报建设流程
104.4.1.项目立项:
105.在项目立项可研分析报告中说明:
106.①
项目场地现状建设条件及比选方案.
107.②
项目总图初选布置方案(场内外运输方案,公共辅助工程措施).
108.③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措施与环境保护指标分析.
109.④
确定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造结构技术要点.并进行经济性评估。
110.⑤
取得政府《立项批复文件》。
111.4.2.项目选址:
112.在项目选址取得土地使用权时,要借助专业场地分析软件,分析项目选址的各项因素(交通便捷性,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开发强度,控制范围等)及绿色节能指标与装配率符合政府对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规定要求,取得《土地使用证》及红线图。
113.4.3.规划报审:
114.在规划报审时建立概念模型(报备概念性规划图,总平面布置图)
115.①
分析拟建项目与周边环境,建筑单体之间的适宜性
116.②
比选建筑体量大小,高度与外观形体关系
117.③
初步对日照、采光与通风等环境模拟分析
118.④
确定绿色建筑节能指标
119.⑤
对拟建项目进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选:
120.⑥
地块划分(地块使用性质、规划控制原则、规划设计要点)、建筑物后退各类控制线距离
121.⑦
充分考虑.建筑间距、容积率指标、相邻地段建筑条件、市政公共设施,交通设施配置与管理指标
122.⑧
报审通过概念性规划图,总平面布置图为下一步设计提供依据,最终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23.5.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建造体系勘察、设计、预算流程:
124.5.1岩土工程勘察:
125.①
通过基于bim三维可视化岩土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可直观的进行不同地基基础方案对比分析,合理选择相关岩土工程参数和数值分析模型,提高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可靠性,降低工程风险的不可预见性。
126.②
基于bim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建模:依据《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0)岩土工程勘察录入的基本数据:
127.a.拟建工程岩土工程量重要性等级,场地等级,地基等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附有:坐标标高征地红线地形图,建筑总平面布置图,场地地面整平标高,临近建构筑物平面位置。
128.b.提高建筑物荷载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允许变形值。
129.c.提供地下水位埋深和厚度,(坐标和标高)。
130.d.如果有影响工程设计施工的古河道,墓穴,防空洞,孤石,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等不明地质体或埋藏物时,分别提供其平面分布范围和埋设深度(坐标和标高)。
131.e.建模范围以用地红线为边界,如果红线范围外存在对工程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或即有建(构)筑物,地下管网时,应适度扩大建模范围,为工程设计,治理提供依据。
132.f.对于土体属性和物理力学参数应提供:岩土的分类,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天然容重,干容重,含水率,密实度,压缩模量,内聚力,内摩擦角等物理力学指标,砂性土和粗颗粒土应补充颗粒组成。
133.g.对岩体属性和物理力学参数应提供:岩土的地质名称,分化程度,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岩体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度,结构类型。
134.③
地勘报告工程应用:
135.a.岩土材料属性的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必须采用iges,acis,step等格式导入工程设计bim软件系统。岩土材料属性可以用数据库关联技术,以共享参数的形式将岩土材料属性与工程设计bim系统中的构件实例形成关联。
136.b.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应具备在任意指定位置获取工程地质柱状图,主要岩土层等高线和等值线的能力,以便为相关专业的基础设计施工提供数据支持。
137.c.对于柱下独立基础,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应具备根据指定持力层和相关岩土参数可自动计算框架柱下基础承载力和埋置深度标高的功能。
138.d.对于桩基础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应具备根据指定持力层和相关岩土参数可自动计算任意位置单桩承载力的功能。
139.e.对于基坑工程,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应具备模拟开发的功能,通过施工模拟判定基坑开挖对相关岩土层变形情况,以及地下室控制对基坑和支护结构的影响。
140.f.对于岩土工程设计:利用专用岩土工程设计构件库,实现岩土工程设计三维数字化,结合监测信息模型软件系统,实现实时预警预报能力,以提升不同工程类型支护系统的风险防控水平。
141.g.经定制开发的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应具备将场地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相关信息无损传递给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计算软件的功能,并能用于地下结构设计。
142.④
应用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
gb50021-2001.
143.⑤
应用软件:《岩土工程勘察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3-2017。
144.⑥
利用bim计算软件,计算岩土工程勘察造价。
145.5.2方案设计:
146.方案设计主要利用bim技术验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规划报批中提出的各项指标进行优化,借助场地建筑信息模型,分析建筑物所处位置的场地环境,搭建建筑单体方案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为初步设计阶段的bim应用及项目审批提供数据基础。
147.5.2.1.基础数据:工程勘察数据。项目地块信息,项目规划文件。工程水文资料,场地周边地形信息。
148.5.2.2..场地与规划条件分析及成果:
149.①
项目场地分析:等高线,流域,纵横断面,填挖方,高程,坡度,方向等。
150.②
项目场地周边环境分析:物理环境(气候,日照,采光,通风)出入口位置,车流量,人流量,节能减排,气象数据,热负荷数据,热工参数等。
151.5.2.3.项目各项指标分析:
152.①
建筑总体平面布置及主体模型主要构件信息及几何尺寸。
153.②
结构主体构件信息及几何尺寸。
154.③
满足方案设计深度要求的建筑信息模型。
155.④
提供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统计表。
156.⑤
绿色建筑设计目标,采用绿色建筑技术与措施。
157.⑥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目标定位及主要技术措施。
158.5.2.4.项目造价估算。
159.根据造价定额:结合项目所在地主要材料、部品、设备、工法市场选型,信息寻价。进行项目估算编制。
160.①
造价估算编制说明。
161.②
投资估算分析。
162.③
总投资估算表。
163.④
单项工程估算表。
164.⑤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65.⑥
造价估算信息导入设计方案bim。
166.5.2.5.应用软件:《规划审批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2-2017。
167.5.3项目初步设计:
168.初步设计阶段bim技术主要目的:依据方案设计阶段要求,完善初步设计阶段各专业bim。利用各专业bim进行设计优化,为项目建设的批复、核对、分析提供准确的工程项目设计信息,并为施工图设计阶段提供数据基础。
169.5.3.1各专业模型构建:
170.①
通过相关监管方及责任方审核确认的方案设计模型与方案设计二维图纸。
171.②
参与专业模型构建前,应统一建模规则并设置对应的项目样板文件。
172.③
初步设计阶段各专业bim成果应满足本阶段各专业模型深度要求。
173.5.3.2各专业模型检查优化主要内容:
174.①
模型生成的三维透视图、平面图、立面图、剖视图是否统一。
175.②
各专业设计是否有漏项,是否通过协同配合优化设计。
176.③
各专业模型深度是否达到初步设计阶段深度要求。
177.5.3.3.项目各项指标细化分析范围。
178.①
模型构件是否满足项目建设批复的相关要求。
179.②
建筑总平图及主体模型主要构件信息及定位尺寸。
180.③
结构主体构件信息及定位尺寸(柱距、荷载等)。
181.④
机电专业复核相关专业互提资料信息。
182.⑤
各类指标分析统计。
183.5.3.4.项目各项指标细化分析成果:
184.①
满足初步设计深度要求的各专业bim.。
185.②
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统计表。
186.③
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内容。
187.④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技术内容。
188.⑤
应用软件《绿色建筑设计评价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13-2017:通过自动统计与相关条例、标准、规范对比,评级是否达到相关星级的绿色建筑标准。
189.⑥
消防、人防单项报备统计表。
190.5.3.5.设计概算:
191.①
概算编制说明:项目概况,计算范围,设计规范,设计概算建模规范,主要技术经
济指标,资金来源,编剧依据,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192.②
概算编制实施方法:通过初始设计概算模型提取概算工程量及主要材料设备信息,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概算定额及工程费用定额作出设计概算,根据项目技术复杂度及有关文件,合同、协议等,编制单位工程概算、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建设项目总概算表。
193.③
最终形成设计概算模型。
194.5.3.6bim主要应用软件:
195.①
revit:
ꢀꢀꢀꢀꢀ
创建模型。
196.②
navisworks:
ꢀꢀꢀꢀꢀ
碰触检测。
197.③
lumion:
ꢀꢀꢀꢀꢀꢀꢀ
真实渲染。
198.④
fuzor:
ꢀꢀꢀꢀꢀꢀꢀꢀꢀꢀ
施工模拟。
199.⑤
其它应用软件
200.5.4.地基基础施工图设计:
201.5.4.1.设计主要依据:
202.①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gb50007-2011.
203.②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
jgj79-2012.
204.③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
jgj94-2008.
205.④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
jgj120-2012.
206.5.4.2.bim技术应用:
207.①
《地基基础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5-2017.
208.②
《建筑基坑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4-2017.
209.5.4.3.基础施工图设计流程:
210.①
批复的总平图及地勘报告。
211.②
根据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结构上部荷载的性质、类型、分布选择基础型式与平面布置。
212.③
选择地基持力层及基础埋置深度。
213.④
确定地基承载力。
214.⑤
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215.⑥
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沉降量)。
216.⑦
进行基础结构施工图设计。
217.⑧
绘制基础施工图,提供设计说明。
218.5.4.4.利用bim计算软件,预算基础工程造价。
219.5.4.5.绿色节能主要技术选择应用:
220.①
《组合锤法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jgj/t290-2012.
221.②
《福建省可控刚度竹筏基础技术规程》
ꢀꢀꢀꢀꢀꢀꢀꢀꢀꢀꢀꢀꢀꢀꢀ
dbj/t13-242-2016.
222.③
《刚度可控式竹筏基础设计规范》
ꢀꢀꢀꢀꢀꢀꢀꢀꢀꢀꢀꢀꢀꢀꢀꢀꢀꢀꢀꢀ
hg/t20710-2017.
223.④
《福建省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规程》
ꢀꢀꢀꢀꢀꢀꢀꢀꢀꢀꢀꢀꢀꢀꢀ
dbj/t13-247-2016.
224.⑤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
ꢀꢀꢀꢀꢀꢀꢀꢀꢀꢀꢀꢀꢀ
dbj/t13-128-2010.
225.5.5.主体框架结构集成设计:
226.在进行主体框架结构集成设计时:应用软件《钢结构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
换标准》t/cecs-cbimu8-2017,bim软件自带协同功能与其它各专业进行协同工作,各专业依据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在同一平台上各自完成施工图模型搭建。
227.5.5.1.主要设计依据选用第2.2.2.项标准、规范、规程。
228.5.5.2.主要设计模数标准:
229.①
《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
gb/t50002-2013.
230.②
《住宅厨房模数协调标准》
ꢀꢀꢀꢀꢀꢀꢀꢀꢀꢀꢀꢀꢀꢀꢀꢀꢀꢀꢀꢀꢀꢀꢀꢀꢀꢀꢀꢀ
jgj/t262-2012.
231.③
《住宅卫生间模数协调标准》
ꢀꢀꢀꢀꢀꢀꢀꢀꢀꢀꢀꢀꢀꢀꢀꢀꢀꢀꢀꢀꢀꢀꢀꢀꢀꢀ
jgj/t263-2012.
232.5.5.3.主体结构施工图设计要求:
233.根据钢结构框架结构型式与标准户型平面布置图进行协调设计应满足:
234.①
采用大空间结构布置方式。
235.②
空间布局应考虑结构抗侧力体系的位置。
236.③
以连续柱跨为基础布置,柱距尺寸按模数统一。
237.④
地下室通道、坡道、行车道空间、停车位、楼梯梯段及平台符合柱距与空间净高要求。
238.⑤
住宅空间分隔与结构梁柱布置相协调,满足内部空间可变性要求。
239.⑥
抗震8度区域,需要采用减震、隔震技术措施。
240.⑦
厨房、卫生间采用集成基本模块设计。
241.⑧
电梯与设备竖井等区域独立集中设置。
242.⑨
在地下室楼梯两侧:设置两个厨余垃圾与生活垃圾空间通道口。具备进行垃圾分拣、压缩、运输功能。实行建筑垃圾在地下室集中处理和分级利用。
243.⑩
地下室停车场设置多接口充电桩。
244.5.5.4.材料部品连接方式:
245.①
柱脚:采用刚接或铰接连接。
246.②
梁柱:采用全螺栓连接或栓焊混合连接。
247.依据《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
ꢀꢀꢀꢀꢀꢀꢀꢀꢀꢀꢀꢀꢀꢀꢀꢀꢀ
jgj82-2011.
248.③
楼板:钢筋桁架楼承板。
249.依据《钢筋桁架楼承板》
ꢀꢀꢀꢀꢀꢀꢀꢀꢀꢀꢀꢀꢀꢀꢀꢀꢀꢀꢀꢀꢀꢀꢀꢀꢀꢀꢀꢀꢀꢀꢀ
jg/t368-2012.
250.④
楼梯、空调板、阳台板标准化工厂制作焊接或高强螺栓连接安装。
251.⑤
屋面板:钢筋桁架楼承板(抗震7度以下、高度50以内,采用alc楼板)。
252.⑥
墙体:采用alc内、外墙板安装工艺系统。
253.依据《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t15762-2020.
254.⑦
梁柱、楼梯、桁架底板选择防腐、防火(膨胀性)涂料:
255.依据:《钢结构防火涂料》
ꢀꢀꢀꢀꢀꢀꢀꢀꢀꢀꢀꢀꢀꢀꢀꢀꢀꢀꢀꢀꢀꢀꢀꢀꢀꢀ
gb14907-2018.
256.《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
ꢀꢀꢀꢀꢀꢀꢀꢀꢀꢀꢀꢀꢀꢀꢀꢀꢀꢀꢀ
cecs24-2019.
257.5.5.5.利用bim计算软件,计算主体结构工程造价。
258.5.5.6.检测方法:利用navisworks碰撞软件对建筑与结构以下部位进行检测:
259.①
柱网、柱(剪力墙)、梁、板、墙体、楼梯、节点构造等构件尺寸及位置在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大样是否一致。
260.②
预留洞口尺寸及位置是否一致。
261.③
对不符合要求的位置、尺寸进行调整更改,满足模数协调规定。
262.5.5.7.四项新型钢框架结构体系参考选择设计:
263.①
研发单位: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津西赛博思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264.②
新型钢框架结构体系名称:
265.a.多腔柱钢框架-支撑体系建筑。
266.b.多腔体框架-钢板组合剪力墙体系建筑。
267.c.新型框架-核心筒体系建筑.
268.d.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建筑。
269.5.6.外围护系统设计:
270.5.6.1.设计依据:
271.①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
gb50176-2016.
272.②
《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范》
ꢀꢀꢀꢀꢀꢀꢀꢀꢀꢀꢀꢀꢀꢀꢀꢀꢀꢀꢀꢀ
jgj339-2015.
273.③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
gb50118-2010.
274.④
《建筑幕墙、门窗通用技术条件》
ꢀꢀꢀꢀꢀꢀꢀꢀꢀꢀꢀꢀꢀꢀꢀꢀ
gb/t31443-2015.
275.⑤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
jgj113-2015.
276.⑥
《外墙保温复合板通用技术要求》
ꢀꢀꢀꢀꢀꢀꢀꢀꢀꢀꢀꢀꢀꢀꢀꢀ
jg/t480-2015.
277.⑦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
gb16776-2005.
278.⑧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
gb50345-2012.
279.⑨
《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
gb50693-2011.
280.⑩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
jgj155-2013.
281.5.6.2.设计规定:
282.①
外维护系统性能应满足抗风、抗震、耐撞击、防火安全性能要求;满足水密、气密、隔声、热工性能、耐久性要求。
283.②
设计内容包括:材料性能参数、系统构造、计算分析、生产及安装要求、质量控制及施工验收要求。
284.③
外围护系统设计使用年限应与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相同。
285.④
外围护系统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连接件应明确设计使用年限)应满足:抗风、抗震等安全要求,连接件承载力设计的安全等级提高一级。
286.⑤
窗墙面积比、外门窗传热系数、太阳得热系数,可开启面积和气密性条件应满足钢结构住宅所在地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287.⑥
外维护系统墙体装饰装修的更新不应影响墙体结构性能,外挂墙板的结构安全性墙体裂缝防治措施应有试验和工程实践经验验证其可靠性。
288.⑦
屋面围护系统的防水等级应根据建筑造型、重要程度、使用功能、所处环境条件确定,设计内容包含:材料部品选用要求、构造设计、排水设计、防雷设计等。
289.5.6.3.材料、部品选择及连接:
290.①
内外墙选择alc板,它是钢结构优良的节能抗震围护结构材料。连接方式采用外挂式工艺。
291.②
内外门应选择防火、隔声、环保优质的木质或铝合金材料,连接尺寸精准、加装
密封隔声条。
292.③
外窗选择断桥铝合金窗框+加双银low-e玻璃、碲化镉发电玻璃或者选用巴蒂格德尔堡静音窗。窗框与窗洞口连接断桥节点加装密封条,密封采用硅酮密封胶。
293.④
屋面采用防水美化工艺。女儿墙采用钢框架+alc板加固工艺并做防水处理。屋面工程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采用bipv一体化设计施工;也可以采用种植绿化屋面设计施工。
294.5.6.4.利用bim计算软件,计算外围护系统工程造价。
295.5.6.5.检测验收。
296.①
墙体部(构)件连接承载力与变形能力符合设计要求:遭受地震时节点、接缝不应损坏或不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外墙板不应脱落。
297.②
外围护系统材料、部品、工法主要检测性能要求:抗震、抗风压、耐撞击、防火、隔声、气密、热工性能与耐久性性能。
298.5.7.设备与管线系统设计:
299.5.7.1.设计依据:
300.①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
gb50981-2014.
301.②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
gb50555-2010.
302.③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
jgj242-2011.
303.④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gb50736-2012.
304.⑤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
ꢀꢀꢀꢀꢀꢀꢀꢀꢀ
gb/t50605-2010.
305.⑥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 gb50846-2012.
306.⑦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gb50057-2010.
307.⑧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
gb50343-2012.
308.⑨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
gb50314-2000.
309.⑩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
gb50116-2013.
310.5.7.2.设计规定:
311.①
设备与管道、管线系统应综合设计、合理选型、准确定位。
312.②
设备与管道、管线系统与主体结构分离,不影响主体结构安全。
313.③
设备与管道、管线设计与采用集成化技术,采用成品部品。
314.④
公共管线阀门、检修配件、计量仪表、电表箱、配电箱、智能化配线箱等应设置在公共区域,用于住宅套内的设备与管线,因设计在住宅套内。
315.⑤
抗震支架设计依据:
316.a.《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
gb50981-2014.
317.b.《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
ꢀꢀꢀꢀꢀꢀꢀꢀꢀꢀꢀꢀ
ct/t476-2015.
318.c.《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
jgj145-2013.
319.d.《碳素结构钢》
ꢀꢀꢀꢀꢀꢀꢀꢀꢀꢀꢀꢀꢀꢀꢀꢀꢀꢀꢀꢀꢀꢀꢀꢀꢀꢀꢀꢀꢀꢀꢀꢀꢀꢀꢀꢀ
gb/t700-2006.
320.⑥
应用软件:
321.a.《给排水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
ꢀꢀꢀꢀ
t/cecs-cbimu10-2017.
322.b.《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 t/cecs-cbimu11-2017.
323.c.《电气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
ꢀꢀꢀꢀꢀꢀ
t/cecs-cbimu12-2017.
324.5.7.3.消防系统设计:
325.①
注明平面布置中涉及消防安全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水源等。
326.②
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和耐火等级。
327.③
建筑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
328.④
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设置标准。
329.⑤
消防给水和自动灭火系统配置。
330.⑥
防烟、排烟、通风防火设计标准配置。
331.⑦
消防电源与配电设置。
332.⑧
火灾应急照明,公共区域应急广播和疏散指示标志。
333.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设置。
334.⑩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
335.建筑灭火器配置。
336.消防用水量、水池容量、排烟量、送风量需要计算的数据应附计算过程。
337.积极推广应用消防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
338.5.7.4.暖通系统设计:
339.①
主要设备深化尺寸和定位:冷水机组、新风机组、空调、通风机、散热器、水箱、入口装置、减压装置等。
340.②
供暖通风、空调方式及冷热源的选择应根据当地气候、能源及技术经济等因素综合确定。
341.③
通风及空调系统的设备及管道应预留接口位置。
342.④
设备与基础及部(构)应与主体结构连接牢固,并按设备技术要求预留孔洞及采取减震措施。
343.⑤
主要管道、风道、风口、确定尺寸、位置、管径、标高等。
344.⑥
确定主要附件尺寸与位置(阀门、计量表、开关、传热器)等。
345.5.7.5.机电与智能化系统设计:
346.①
电气、智能化设备及管线与主体结构分离。
347.②
电气、智能化系统的主干线应在公共区域设置。排列整齐,用a1级以上防火板隔离固定。
348.③
套内应设置家居配电箱和智能化家居配线箱。
349.④
电气与智能化设备应采用模数化设计,满足准确定位要求。
350.⑤
防雷分类与设置防雷设施应符合gb50057与gb50343规定。
351.⑥
确定主要设备尺寸与定位:机柜、配电箱、变压器、发电机、照明灯具、视频监控、报警器、探测器等。
352.5.7.6.给水排水系统设计:
353.①
卫生间应采用同层排水方式,当同层排水管道为降板敷设时,降板范围采取防水及积水排出措施。
354.②
当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时,集热器、储水罐与主体结构、外围护系统、内装系统一体化设计。
355.③
集成厨房、集成卫浴预留管道接口型式与位置应便于检修。
356.④
管材、管件及阀门设备应选用耐腐蚀、寿命长、降噪性能好、便于安装与更换,连接可靠,密封性能好的产品。
357.⑤
确定给排水管道、消防管道、管件(弯头、三通)、基本尺寸与位置(管径、埋深、标高、坡度)等。
358.⑥
确定设备尺寸与位置:水泵、换热设、,水箱、水池等。
359.⑦
确定末端设备(喷头)与附件(阀门、仪表等)基本尺寸与位置。
360.5.7.7.系统检测:
361.基于专业施工图阶段的bim:检测机电管道、管线的(错、漏、碰、缺)问题,优化机电管道、管线布置方案,提高施工图设计质量,避免将设计阶段的不合理问题传递到施工阶段。
362.①
检测范围:
363.a.机电专业、土建专业之间设备定位管道、管线综合检测:与排水、消防、暖通、电气、智能化等专业分别与建筑、结构相关联构件之间的碰撞检测间距复核预留洞口是否合理。
364.b.机电专业之间设备定位管道、管线综合检测及排水、暖通、消防、电气、智能化等专业相互之间系统碰撞检测,间距复核是否合理。
365.②
检测内容:
366.a.机电各专业内部设备、管道、管线体系的主要部件漏项问题。
367.b.机电设备、管道、管线平面布置与空间位置关系。
368.c.机电设备、管道、管线检修空间避让问题。
369.d.机电专业与土建专业的图纸对应性和一致性。
370.5.7.8.利用bim计算软件,计算机电、智能化系统工程造价。
371.5.8.主体结构系统造价汇总:
372.5.8.1.利用bim计算软件进行(5.4.-5.7.)造价汇总。
373.5.8.2.工程量清单编制说明(编制依据、计算范围)。
374.5.8.3.主体结构系统造价汇总并入总预算bim模型。
375.5.9.集成化内装修系统设计:
376.5.9.1.设计依据:
377.①
《住宅设计规范》
ꢀꢀꢀꢀꢀꢀꢀꢀꢀꢀꢀꢀꢀꢀꢀꢀꢀꢀꢀꢀꢀꢀꢀꢀꢀꢀꢀꢀ
gb50096-2019.
378.②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
gb50222-2017.
379.③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
gb50118-2010.
380.④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
gb50325-2020.
381.⑤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规范》
ꢀꢀꢀꢀꢀꢀꢀꢀꢀꢀꢀꢀꢀꢀꢀꢀꢀꢀꢀꢀ
jgj367-2015.
382.5.9.2.设计规定:
383.①
选型材料、部品、设备、工法应符合抗震、防火、防水、防潮与隔声规定。满足生产运输与安装等要求。
384.②
遵循模数协调原则,与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进行集成设计。
385.③
满足内装部品的连接、检修更换和管线使用年限的要求。
386.④
对可能引起传声的钢构件、设备管道等应采取减震与隔声措施。
387.⑤
材料、部品、工法选择,以干作业为主要方式。
388.5.9.3.设计软件应用:
389.应用苏州金螳螂三维软件有限公司bim软件与ai及云计算结合,进行精装修效果图与施工图设计。
390.5.9.4.装修施工设计流程:
391.①
消防、水电系统设计:
392.根据户型图与整体给排水、管线布置定位。消防、水电专项图纸应注明:
393.a.平面图:反映消防产品、各种电气、给排水各使用点的位置。在图纸上有比例的按比例计算尺寸,无比例的应标注尺寸。
394.b.室内消防设施配置:隐蔽式水喷淋、泡沫瓶装灭火器、远程报警烟感器、消防救援应急箱。
395.c.系统图:反映用电回路在系统中的容量、分配方式、开关型号、接线线路敷设方式、穿线管与导线的规格、系统保护方式、反映给排水道的连接、分支管材的规格,各用水点的标高,注明家用配电箱、弱电综合配电箱、可视对讲机、智能窗帘控制器的具体位置。
396.d.主要部位大样图:最主要器具安装结点位置尺寸加以说明。
397.e.注明设计要求:图例、施工流程、注意事项。
398.f.材料表:主要材料规格、数量、优质品牌。
399.②
集成卫浴系统设计:
400.a.根据户型图,确认安装位置尺寸与工厂集成化制造卫浴柜尺寸位置是否一致,如果有误差进行尺寸调整。
401.b.确认主体给排水进水管道位置与卫浴器具安装尺寸协调,确认主体排水管道位置与同层排水管道位置是否一致。
402.c.进行等电位连接设计,热水器选用小型化、轻型化产品。
403.d.按照节省空间、美观实用的原则,合理设置排气、通风设备或管道,热水器、吹风机(暖风机)、洗衣机等。
404.e.给水排水、通风和电气、室内消防、管道管线应在其预留空间内安装完成,预留管线接口处应设置检修口。
405.③
集成厨房系统设计:
406.a.根据户型图确定集成橱柜尺寸位置是否合理正确,如有间隙进行修补。确认主体给水排水位置与厨房出水排水位置是否一致或修改。
407.b.给水、排水、燃气管线、电气设施设备应集中设置,合理定位,设置检修口,燃气管线要用防火材料包敷。
408.c.厨房与餐厅客厅推拉隔离门要具备防火、隔音、密封功能。
409.d.电气设备(冰箱、电磁炉、消毒碗柜、电饭锅等)应选用省电优质(东方红)航天产品。
410.④
墙面系统设计:
411.a.内隔墙选用alc板,满足防火、隔音、防潮防水(无机材料)要求。
412.b.墙体材料应经过模数协调确定基本板、洞口板、转角板和调整板等隔墙板规格、尺寸和公差。
413.c.不同材质墙体间的板缝应采用弹性密封门框、窗框与墙体连接,满足可靠、牢固、安装方便要求。选用工厂化门窗套进行门窗收口。
414.d.抗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地区的内嵌式隔墙宜在钢梁、钢柱间设置变形空间,分户墙的变形空间应采用轻质防火材料填充。
415.e.alc板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 582的规定。
416.f.墙面布置的空调、电视、画框、壁灯等常用部位应设置加强版或可靠固定措施。
417.g.装饰工艺:无机防水涂料加(5%纤维丝)+集成彩色墙板(竹纤维)+装饰线条+装饰挂画。
418.h.复合水电安装的各种电面板位置是否正确牢固。
419.⑤
地面系统设计:
420.a.分户楼板、分隔住宅、非居住用途空间楼板的空气隔声应符合《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规定。
421.b.外围护系统与楼板端面间的缝隙应采用防火隔声材料填塞。
422.c.钢构件在套型间和户内空间易形成声桥部位,应采用隔声材料或混凝土材料填充、包覆。
423.d.铺设防滑瓷砖或木地板采用干作业施工。
424.e.踢角线采用彩色铝合金。装饰线采用不锈钢或铜面装饰条,门头石采用大理石材料。
425.⑥
楼梯、家具收纳系统设计:
426.a.家具、收纳系统设计定位准确,布局合理,节约空间。
427.b.定制衣柜、沙发、床、桌椅、鞋柜等物品选择a1级以上防火材料。
428.c.楼梯主体材料:金属或木材。
429.d.扶手组合:不锈钢+玻璃护栏,防腐木+木格栅护栏。
430.e.踏步(踏版竖版):防火木质踏板、石材装饰踏板、防滑条采用不锈钢或钛金板、踢脚线采用彩色铝合金。
431.⑦
吊顶、灯具系统设计:
432.a.吊顶材料应选择a1级防火防水材质,彩色配置集成化施工。
433.b.吊顶内管线接口、设备管线集中的部位应设置检修口。
434.c.顶灯(水晶主吊灯、孔灯、射灯、吊顶槽灯),壁灯(电视墙背景灯、楼梯照明灯),路灯、台灯,、阳台灯、厨房、卫生间照明灯,门口照明灯统一布局,定位选配安装,排列整齐美观。
435.⑧
空调、智能化应用:
436.a.空调配置:家用分体空调统一配置,外机位置牢固,排水管设置合理,滴水无污染。
437.b.智能化应用:智能一体化窗帘,智能电脑、电视、音响、投影一体化运用,智能监控、可视对讲门禁应用。
438.⑨
阳台系统设计:
439.a.阳台系统围护:采用钢框架+不锈钢格栏+钢化玻璃隔断。
440.b.顶板采用涂料,地面采用瓷砖。
441.c.整体洗衣机、洗手柜配置。
442.d.墙面集成纤维装饰板。
443.e.升降型不锈钢晾衣架。
444.5.9.5.室内环境检测:
445.a.检测依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
gb50325-2020.
446.甲醛≤0.07
ꢀꢀ
笨≤0.06
ꢀꢀ
tvoc≤0.45
447.b.方法:具有cma检测资质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出具cma检测报告。
448.5.9.6.集成化内装修预算:
449.选择苏州金螳螂三维软件有限公司bim预算软件,进行内装修系统工程造价预算并汇入项目总体造价模型。
450.5.10.室外工程设计:
451.5.10.1.室外道路设计:
452.①
设计依据:
45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454.《住宅区道路规范》
ꢀꢀ
(2018-11-118).
455.②
设计范围:
456.消防通道、汽车通道、广场与停车场、地面人行道、地下室人行通道;附属构筑物(围墙、挡土墙、大门、垃圾站、车棚等)。
457.③
设计复核:
458.在室外道路与构筑物设计前,审核室外道路、构筑物与报审通过的总平图坐标点是否一致。如有误差,进行调整。符合红线图规定要求。
459.④
验收依据:
460.《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cjj1-2018.
461.5.10.2.边坡工程设计:
462.①
设计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
gb50330-2013.
463.②
主要工序设计:边坡设计-锚杆-锚索-喷浆。
464.③
边坡工程监测:边坡工程根据安全等级、地质环境、边坡类型、支护结构类型与变形控制要求。依据gb50330规范19.1.13边坡工程监测项目表选择具体内容进行监测。
465.5.10.3.给排水工程设计:
466.①
设计依据:
467.a.《室外给水设计标准》
ꢀꢀꢀꢀꢀꢀꢀꢀꢀꢀꢀꢀꢀꢀꢀꢀꢀꢀꢀꢀꢀꢀꢀꢀꢀꢀꢀꢀ
gb50013-2018.
468.b.《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
gb50014-2016.
469.c.《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
gb50015-2019.
470.②
设计要求:
471.a.设计雨水集中收集景观人工湖。有利于雨水循环利用。
472.b.化粪池设计采用耐腐蚀玻璃钢化粪池。节能环保,安装简单,节约造价。
473.③
验收依据:《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474.5.10.4.燃气工程设计:
475.①
设计依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
gb50028-2006(2020年版).
476.②
设计、施工: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化公司完成。
477.③
验收: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专业化机构验收报备。
478.5.10.5.电气与智能化设计:
479.①
设计依据:
480.a.《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
jgj16-2008.
481.b.《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
gb/t50314-2000.
482.c.《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
gb50052-2009.
483.d.《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
gb50034-2013.
484.②
设计要求:
485.a.根据电气与智能化设计图,由具备资质的专业供电与智能化(通信、网络)公司进行深化设计。保障供电系统安全高效。路灯采用太阳能智能化设计。
486.b.电气减灾系统设计:(安全用电、防雷、防火)。
487.c.制定合理地配电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做到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设计方案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488.③
验收依据:
489.a.《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303-2015.
490.b.《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
gb50339-2003.
491.5.10.6.环境工程(景观、绿化、水景)设计:
492.①
设计依据:
493.a.《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
gb50180-93.
494.b.《公园设计规范》
ꢀꢀꢀꢀꢀꢀꢀꢀꢀꢀꢀꢀꢀꢀꢀꢀꢀꢀꢀꢀꢀꢀꢀꢀꢀꢀꢀꢀꢀꢀꢀꢀꢀꢀꢀꢀꢀꢀ
cjj48-92.
495.c.《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
cjj75-97.
496.②
设计原则:
497.a.符合居住区整体设计风格主题。
498.b.体现地方特征。
499.c.使用现代材料。
500.d.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设计方案。
501.③
设计发展趋势:
502.a.智能化;b.生态化;c.主体化;d.艺术化;e.实用化;f.多样化。
503.④
验收依据:《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t82-2012.
504.5.10.7.室外工程预算:应用bim预算软件,计算室外工程预算造价并入项目总预算模型。
505.6.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建造施工流程:
506.6.1.施工准备流程要求:
507.6.1.1.建立完整的项目施工系统化配合体系:
508.①
执行依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
gb/t50326-2001.
509.②
(建设、设计、地勘、监理)公司确定项目负责人、专业技术负责人及职责。
510.③
建设公司与施工公司签订《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施工合同》。办理《施工许可
证》。
511.④
施工公司组建报备项目管理团队(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及8大员)。
512.⑤
建设公司协助施工公司完成相关报批报审函件(电力、给排水、通讯、网络、消防、施工电梯、测量、绿能审核、工资专户、质量监督、)等。保障项目按期开工、按期完工。
513.6.1.2.施工场地布置符合施工要求:
514.①
复核施工场地建筑物、构筑物施工坐标是否符合红线图、总平图报审规定坐标要求。
515.②
办公与生活临时设施、围挡布置要求、机械设备操作位置、材料与部品堆放位置、场地施工临时道路、水电管线位置符合场地整体施工要求。
516.③
挖填土方、基坑支护位置与方案确定。
517.6.1.3.施工图会审,建立施工bim。
518.①
利用bim技术对各流程施工图(基础、主体、精装修、室外工程)进行联合审核。使各流程中分部分项工序有利于安全、质量、工期、造价的有效控制。建议施工bim模型。
519.②
施工模型应依据施工经验、施工规范标准、商务管理、现场实际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与优化。
520.③
利用施工bim模型: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演练和分析,并与相关价格信息,时间信息关联,生成人工、材料、机械、资金的动态分析曲线,为优化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521.④
根据施工bim模型确定的部品、构件要求:确定加工制作工厂。制订备料、制造、验收、运输、现场交接计划表,以bim为技术协调平台,利用(rfid)技术对部品(构件)制造成品运输现场交接,验收安装进行排序,使施工工期有可靠的保证。
522.⑤
所有部品(构件)制造、安装质量验收的位置、尺寸允许偏差按照《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标准》jgj/t469-2019第9章规定执行。
523.⑥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各分部分项技术交底方案。
524.6.1.4.制定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525.安全是绿色建筑建造施工的基本保障。制定系统化的安全技术交底方案,重点对重大危险源与施工机械(塔吊、汽车吊、升降机、电梯安装)进行严格控制。执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的通知要求《建办质(2021)48号(2021-12-08)发布》。建立制度化检查措施,在施工全流程中,对各工种各班组各工序的分部分项建立专项安全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安全员每天必须对三宝、四口、五临边进行巡检。对质监站“双随机”检查发现的问题快速整改,保证建造过程安全有效。
526.6.2.绿色施工执行依据:
527.6.2.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
gb/t50640-2010.
528.6.2.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规范》
ꢀꢀꢀꢀꢀꢀꢀꢀꢀꢀꢀꢀꢀ
gbj/t13-180-2013.
529.6.3.主体系统施工要求:
530.6.3.1.建立5dbim技术管理平台:
531.在施工过程中(基础、主体、外围护结构、设备与管线)建立5dbim技术管理平台,制定工程进度计划表,统计工程量,计算工程造价,将建筑构件的3d模型与施工进度的各种工
作(w bs)相链接。动态施工变化过程实施进度控制与成本造价控制实时监控。
532.6.3.2.消防工程、机电设备安装、电梯工程、防雷设施、智能化系统由具备专业资质的公司完成。
533.6.3.3.bip v一体化施工;地下室垃圾集中分拣生化处理压缩外运由专业施工公司完成。
534.6.3.4.施工过程安全监控措施:
535.建立可视移动终端报警智能化设备:准确向管理人员传递施工过程中安全信息、识别危险源和机械设备运行中安全隐患排查、消防整改。保证施工安全操作正确无误,保证施工有效运行。
536.6.3.5.质量控制措施:
537.①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执行《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
538.②
工序质量控制实行班组自检-互检-复检制度。
539.6.3.6.内页资料与劳务资料管理:
540.①
在施工过程中内业资料与劳务资料及时正确跟踪记录,为工程竣工验收、工资发放提供依据。保证项目按期交付使用。
541.②
保存资料的方式:文字(签字盖章)齐全、照片录像保存完整。
542.6.3.7.建筑机器人应用:
543.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试用建筑机器人进行施工,加快施工速度、强化施工安全、提高施工工效。
544.6.3.8.施工验收依据:
545.①
《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gb50202-2018.
546.②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04-2020.
547.③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gb50205-2020.
548.④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
gb50207-2012.
549.⑤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
gb50300-2013.
550.⑥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310-2002.
551.⑦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gb50411-2019.
552.⑧
《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628-2010.
553.6.4.集成化精装修施工要求:
554.6.4.1.根据装修施工图:建立bim施工进度计划平台,协调部品、设备、材料进场周期准确无误。
555.6.4.2.对施工各工种、各安装班组进行安全施工技术交底与质量措施技术交底,建立安全、质量、工期、造价控制体系。
556.6.4.3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材料、部品、设备出厂前进行出厂检测,施工现场抽样送检合格后才能施工。各工序、各班组在施工过程中,分工明确,配合密切,工序之间实行自检、互检、复检验收制度。保证施工质量完整合格无返工。
557.6.4.4.内页资料与劳动资料:在施工过程中内页资料与劳务资料根据集成精装修的流程特点进行记录。协调各方要求,劳务资料保证各班组工人工资按时发放,准确无误。内页资料要符合验收及归档要求,为项目快速完工移交提供有利的依据、数据。
558.6.4.5.验收依据:
559.①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
gb50210-2018.
560.②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
jgj/t304-2013.
561.6.5.室外工程施工要求:
562.6.5.1.根据室外工程各专项专业施工特点:各专业分包施工班组制订各自施工进度计划、制订安全、质量技术交底方案。由项目部(总包)、监理审批通过后实施。
563.6.5.2.项目部根据各专业施工计划制订统一协调综合计划进行(安全、质量、工期、造价)考核落实。加快室外工程整体施工进度。
564.6.5.3.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与施工员现场检查室外工程各专业与主体工程配合过程中材料、部品、设备、工序按施工进度有效进行。避免出现误工、返工现象。
565.6.5.4.项目部配合检查室外工程各专业班组的内页资料及劳务资料完整有效。为竣工验收提供依据、数据。
566.6.6.监理、监督施工管理要求:
567.6,6.1.监理依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
568.6.6.2.建立施工准备阶段bim应用技术系统与施工5d信息共享:
569.①
监理控制:协助建设单位组织开展bim施工图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输出模型会审和设计交底记录。
570.②
合同信息管理:识别合同管理的控制要点、附加关联到模型中,完成合同分析、合同跟踪、索赔与反索赔等工作内容。
571.③
动态管理bim信息,生成符合要求的竣工模型和验收记录。
572.6.6.3.建立施工实施阶段bim技术系统与施工5d信息共享:
573.①
监理控制:利用bim技术系统,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管控、进度控制、造价控制、工程变更控制以及变更验收等内容,进行数据集成关联的相对应的管理模型。控制信息查询、统计分析报表内容、模型会审记、设计交底记录、设计变更记录、监理实测实量记录、各专业单项验收记录、项目竣工验收监理记录等。
574.②
信息资料管理主要内容:
575.a.施工安全管理技术交底检查资料齐全。
576.b.施工测量记录完整。
577.c.施工材料部品设备记录完整。
578.d.施工工序验收记录完毕。
579.e.施工现场检测记录完毕。
580.f.各专业专项施工验收记录完成。
581.g.项目整体竣工验收记录完整。
582.6.6.4.质量技术指标验收依据:
583.执行《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标准》jgj/t469-2019第9部分:部品部(构)件生产、施工安装与质量验收全部条款技术指标要求。
584.6.6.5.在精装修施工、室外工程施工监理过程中,监理信息与bim施工信息共享,检查验收数据统一。
585.6.6.6.监理检查系统化施工过程中:材料、部品、设备、工法、分部分项、专业施工
检测、监测技术指标合格,保证产品质量与施工质量合格。
586.6.6.7.积极配合质检站“双随机”检查、竣工初验收(整改)及竣工验收。检查内页资料完整归档。
587.7.建筑电气化、被动式住宅、第4代住宅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建造体系中的综合应用:
588.7.1.建筑电气化:
589.7.1.1.定义:建筑运行阶段能源需求向电力转化,通过使用电力代替化石能源,以降建筑直接碳排放。
590.7.1.2.特点:
591.①
杜绝燃气管道使用的安全隐患。
592.②
电炊具碳排放为零。
593.③
电炊具全年运行费用低于燃气灶全年运行费用。
594.④
电气化小区工程建设成本低于燃气小区。
595.⑤
电炊具的精准控温可以促进烹饪技术标准化发展。
596.7.2.被动式住宅:
597.7.2.1.定义:被动式住宅是将自然通风、采光、太阳能辐射和室内非供暖热源等各种被动式节能手段与建筑围护结构高效节能技术组合建造而成的低能耗房屋。显著提高了室内环境舒适性,大幅度减少了建筑能耗,大幅度降低了对主动式供暖和制冷的依赖。被动式低能耗住宅,是建筑节能与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598.7.2.2.特点
‑‑‑“
五恒”599.①
恒温:室内温度保持在20度-26度。

恒湿:室内相对湿度在40%-60%。

恒氧:室内二氧化碳含量小于、等于1000ppm。
600.④
恒静:室内比室外噪音小于、等于39db。
601.⑤
恒洁:1.0um净化效率大于70%,pm2.5含量平均为31um立方,voc处于优良。
602.7.2.3.七大技术系统:
603.①
保温隔热系统。

节能门窗系统。

高效热交换系统。

舒适的新风系统。

智能遮阳系统。

良好的气密性。

可再生能源系统。
604.7.2.4.效果:
605.与传统建筑相比,被动式住宅的供暖与制冷每年节省能耗90%以上。
606.7.3.第四代住房:
607.7.3.1.定义:第四代住房(庭院房):立体园林生态住房或城市森林花园建筑。第四代住房集中了中国传统四合院,北京胡同街巷、空中别墅、空中园林、智能停车及电梯房的全部优势于一身,使住房与绿化园林融合为一体。开创了一种新的符合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住房模式,使居住都拥有室外活动空间、绿色自然、适宜人类居住。
608.7.3.2.特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609.7.3.3.三种建筑型式:
610.①
空中停车住宅。
611.②
空中立体园林住宅。
612.③
空中庭院住宅,拥有别墅功能。
613.7.4.应用选择:
614.根据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功能的不同需求。选择建筑电气化、被动式住宅、第四代住宅在建造体系中的单项应用或综合应用。应用过程与主体结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单项验收与整体验收后进入运维流程。
615.8.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运营维护管理系统:
616.8.1.一般规定:
617.8.1.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竣工交付时,应按国家规定的要求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618.8.1.2.建设单位向物业服务公司移交竣工验收相关完整资料。
619.8.2.住宅使用:
620.8.2.1.《住宅使用说明书》主要内容:
621.①
主体结构系统、外维护系统、设备管线系统与内装系统构成、功能以及使用、检查和维护要求。
622.②
装修与装饰注意事项包含允许业主或用户自行变更的部分与相关禁止行为。
623.③
部品部(构)件生产厂,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注明检查与使用维护年限)。
624.8.2.2.使用维护规定:
625.①
业主或用户不应改变原设计文件中规定的使用条件、使用性质及使用环境。
626.②
业主及用户在装饰装修使用过程中,严禁损伤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系统。
627.③
装修和使用过程中发生下述情形之一者:应由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提出技术方案,并按设计规定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及验收。
628.a.超过设计文件规定的楼面装修荷载或使用荷载。
629.b.改变或损坏钢结构防火防腐蚀保护层及构造措施。
630.c.改变或损坏建筑节能保温、外墙及屋面防水相关构造措施。
631.8.3.物业管理服务:
632.8.3.1应急管理:建立bim应急管理平台:实现事前模拟、事中监控、事后响应,防止事故发生或降低事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
633.8.3.2设备管理:建立bim技术设备监控与抢修维护系统平台,及时提供有效建筑设备维护信息及维护解决方案。提高管理效率。
634.8.3.3节能管理:

公共区域照明要安装定时开关控制。

设置雨水自动回收利用设施。

建立化粪池。自动清洁装置循环利用。
635.8.3.4.健康管理:建立航天健康服务中心。全方位,多层次为小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
636.8.4.绿色运维评价:参考执行标准:《福建省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技术规程》dbj/t13-263.
637.9.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建造与运维过程中,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
638.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项目在建造施工与运营维护过程中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
639.9.1在施工过程中禁止60岁以上的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入必
须检查健康码是否符合要求。坚持对施工人员每天量体温,对施工人员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腹泻等症状及时送医检查,员工食堂清洁干净,禁止食用变质食材,公共区域进行消毒。高风险地区人员禁止进入施工现场。做到施工进度不受传染病减员影响。
640.9.2在运营维护管理规定中注重公共区域消毒清洁,垃圾定点堆放清洁运输,教住户勤洗手、室内通风,教育住户在公共区域正确佩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距离。积极配合社区、街道相关疫情防控与健康活动的开展执行,积极配合社区接种疫苗或核酸检测,保障小区住户的身体健康。
641.10.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建造模式:
642.10.1.bim(建筑信息模型)+epc(设计、地勘、采购、施工、验收移交)。
643.10.2.f(回资、融资、投资)+bim+epc。
644.10.3.o(营销、运营)+f+bim+epc。
645.1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建造体系政府激励政策主要方式:
646.11.1.在土地出让、转让过程中降低土地增值税。
647.11..2在土地规划时提供装配率技术指标数据指导。
648.11..3对评为不同星级的绿色建筑项目进行不同额度的财政奖励。
649.11.4降低建造过程中的各种税费。
650.11.5降低贷款利息。
651.11.6提高项目容积率。
652.11.7降低城市配套费。
653.11.8加快简化报批报建流程。
654.11.9鼓励、引导建设单位、设计、地勘、监理、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申报专利技术及施工工法,支持金融机构对专利技术、专有技术进行质押贷款。
655.11.10政府安置房及优质商品房项目优先采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制造体系,引导消费群体优先购买钢结构住宅。在产权交易过程中减免相关税收。
656.12.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建造体系效益分析:
657.说明:a..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658.b..项目相同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主体结构、地基型式进行比较。
659.12.1基础部分钢结构住宅比混凝土结构重量降低21%、造价降低13%。
660.12.2主体部分钢结构住宅比混凝土结构重量降低42.2%、造价降低26%。
661.12.3工期:钢结构住宅比混凝土结构降低40%~50%。
662.12.4钢结构住宅房屋使用面积提高5.8%。
663.12.5钢结构住宅钢材回收利用率70~80%。
664.12.6钢结构住宅施工现场减少垃圾总量40%左右,整洁无污染。
665.12.7钢结构住宅融资成本降低20~30%。
666.12.8钢结构住宅获得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后,政府给予不同额度的奖励与补贴。
667.12.9钢结构住宅施工干作业,用水量比混凝土结构节约25.8%。
668.12.10钢结构住宅在建造与运维过程中的平均用电量比混凝土结构平均用电量降低25%。
669.12.11钢结构住宅在建造、运维、拆除过程中碳排放量比混凝土结构降低22.5%。
670.13结语:
67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建造体系,符合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符合现代化宜居城市建设发展理念;符合绿色节能环保与碳中和发展目标。
672.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造体系在应用过程中,要加强专业人才培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广应用专利、专有技术。建立完善优化安全、质量、工期、造价标准体系与控制流程。不断提高绿能化、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化技术与管理水平,使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建造体系扩大应用面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