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仓储管理终端及其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703029发布日期:2022-07-09 20:34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流仓储管理终端及其管理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流仓储管理终端及其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2.物流原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消费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物流以仓储为中心,促进生产与市场保持同步。物流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3.物流由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构成。
4.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服务、需求预测、定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
5.而在物流活动的过程中,仓储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提高仓库的存储利用率是提高物流盈利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常规的仓储过程中,多是人工摆放货物,无法精准的确定货物所占用的空间大小,而人工测量货物的体积则较为繁琐,若采用其他测量工具如激光测距仪等设备测量时,无法适用于不规则的货物,无法确定货物的最边缘点的位置,而且在摆放货物时,无法确定底层货物的实际承压能力,无法确定货物码放的数量,而上述问题均是影响仓库存储利用率的问题,需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物流仓储管理终端及其管理方法。
7.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物流仓储管理终端,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数据获取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均与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货物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数据以及货物承压值数据并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后输出货物仓储规划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至仓库的各个信号接收端,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储存货物的长度、宽度、高度、承压值数据以及货物仓储规划数据;其中,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包括第一基准板、连接在第一基准板上端面的第二基准板和第三基准板、连接在第二基准板上端面的连接架以及若干个数据采集机构,所述第一基准板、第二基准板和第三基准板之间相互垂直交叉连接,若干个所述数据采集机构分别连接在第一基准板的上端面以及连接架上,连接在第一基准板上端面的若干个数据采集机构分别沿x轴向和y轴向布设,连接在连接架上的数据采集机构沿z轴向布设,沿x轴向布设的数据采集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与第二基准板平行的x轴向测板,沿y轴向布设的数据采集
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与第三基准板平行的y轴向测板,沿z轴向布设的数据采集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与第一基准板平行的z轴向测板。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x轴向测板沿x轴向移动时,其相邻两侧壁分别与第一基准板和第三基准板接触,所述y轴向测板沿y轴向移动时,其相邻两侧壁分别与第一基准板和第二基准板接触,所述z轴向测板沿z轴向移动时,其相邻两侧壁分别与第二基准板和第三基准板接触。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若干个所述数据采集机构均包括第一支架、设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连接在第一穿孔处的限位筒、连接在第二穿孔处的激光测距仪、设于限位筒内的第三穿孔以及依次穿过第三穿孔和第一穿孔的驱动轴、连接在驱动轴一端的转盘、连接在限位筒一端的驱动机构以及连接在驱动轴另一端的力度调节机构,转盘用于连接x轴向测板或y轴向测板或z轴向测板,所述第三穿孔的内壁上靠近限位筒一端位置处设有内螺纹,驱动轴的外壁上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驱动机构用于驱使驱动轴沿第三穿孔移动并跟随其同向移动,力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驱动机构施加在驱动轴上的力矩大小。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限位筒一端的连接套筒、连接在连接套筒一端的波纹管、连接在波纹管一端的支撑限位环体、连接在支撑限位环体上的第一电机、连接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活动连接在支撑限位环体一端的驱动套筒以及连接在驱动套筒外壁上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环形齿轮,所述驱动套筒和驱动轴的另一端通过力度调节机构连接,力度调节机构和驱动轴可拆卸式连接。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波纹管、支撑限位环体和驱动套筒,驱动轴的另一端面中部位置设有螺孔,且驱动轴的外壁靠近另一端的位置处连接有第一限位块。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力度调节机构包括套设在驱动轴上的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连接在第二棘轮上的环形压力传感器、螺纹连接在螺孔内的螺杆、活动连接在螺杆一端的限位环、连接在限位环一端的第二支架、连接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电机以及连接在限位环另一端的弹簧,弹簧的一端和环形压力传感器接触,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和螺杆连接,第一棘轮和驱动轴可拆卸式连接,第二棘轮和驱动套筒可拆卸式连接,限位环和驱动轴滑动连接。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棘轮上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和第一限位块相配合设置。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二棘轮上设有第二限位槽,驱动套筒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限位槽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块。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限位环的另一端面上设有环形卡槽,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环形卡槽内。
16.一种利用如上述管理终端对物流仓储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待测货物置于第一基准板上并使货物和第二基准板、第三基准板均接触;步骤s2、通过沿x轴向布设的数据采集机构推动x轴向测板向货物移动,直至x轴向测板与货物接触,获取货物的长度或宽度数据以及x轴向承压值数据;
步骤s3、通过沿y轴向布设的数据采集机构推动y轴向测板向货物移动,直至y轴向测板与货物接触,获取货物的宽度或长度数据以及y轴向承压值数据;步骤s4、通过沿z轴向布设的数据采集机构推动z轴向测板向货物移动,直至z轴向测板与货物接触,获取货物的高度数据以及z轴向承压值数据;步骤s5、将步骤s2至步骤s4中获取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后输出货物仓储规划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至仓库的各个信号接收端。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可以自动化的精准获取规则状态或不规则状态货物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及承压值数据,可以有效的获取货物的实际占用空间大小,便于计算货物在仓库中的摆放方案以及码放方案,在提高仓库仓储利用率的同时解决因货物码放过多而导致底层货物破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图;图3是本发明图1中b处放大图;图4是本发明图1中c处放大图;图5是本发明图1中d处放大图;图6是本发明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的相配合视图。
19.图中:1、第一基准板;2、第二基准板;3、第三基准板;4、连接架;5、数据采集机构;501、第一支架;5010、第一穿孔;5011、第二穿孔;502、限位筒;5020、第三穿孔;5021、内螺纹;503、驱动轴;5030、转盘;5031、外螺纹;5032、螺孔;5033、第一限位块;504、连接套筒;505、波纹管;506、支撑限位环体;507、第一电机;5070、驱动齿轮;508、驱动套筒;5080、环形齿轮;509、第一棘轮;5090、第一限位槽;510、第二棘轮;5100、第二限位槽;511、环形压力传感器;512、弹簧;513、限位环;5130、环形卡槽;514、第二支架;515、第二电机;516、螺杆;517、激光测距仪;6、x轴向测板;7、y轴向测板;8、z轴向测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21.实施例1一种物流仓储管理终端,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数据获取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均与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货物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数据以及货物承压值数据并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后输出货物仓储规划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至仓库的各个信号接收端,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储存货物的长度、宽度、高度、承压值数据以及货物仓储规划数据;其中,获取货物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数据以及货物承压值数据得具体过程如下,首
先将待测货物置于第一基准板1上并使货物和第二基准板2、第三基准板3均接触;然后,通过沿x轴向布设的数据采集机构5推动x轴向测板6向货物移动,直至x轴向测板6与货物接触,获取货物的长度或宽度数据以及x轴向承压值数据;通过沿y轴向布设的数据采集机构5推动y轴向测板7向货物移动,直至y轴向测板7与货物接触,获取货物的宽度或长度数据以及y轴向承压值数据;通过沿z轴向布设的数据采集机构5推动z轴向测板8向货物移动,直至z轴向测板8与货物接触,获取货物的高度数据以及z轴向承压值数据;最后将上述获取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后输出货物仓储规划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至仓库的各个信号接收端。
22.可以自动化的精准获取规则状态或不规则状态货物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及承压值数据,可以有效的获取货物的实际占用空间大小,便于计算货物在仓库中的摆放方案以及码放方案,在提高仓库仓储利用率的同时解决因货物码放过多而导致底层货物破损的问题。
23.其中,如图1所示,数据获取模块包括第一基准板1、连接在第一基准板1上端面的第二基准板2和第三基准板3、连接在第二基准板2上端面的连接架4以及若干个数据采集机构5,第一基准板1、第二基准板2和第三基准板3之间相互垂直交叉连接,若干个数据采集机构5分别连接在第一基准板1的上端面以及连接架4上,连接在第一基准板1上端面的若干个数据采集机构5分别沿x轴向和y轴向布设,连接在连接架4上的数据采集机构5沿z轴向布设,沿x轴向布设的数据采集机构5的输出端连接有与第二基准板2平行的x轴向测板6,沿y轴向布设的数据采集机构5的输出端连接有与第三基准板3平行的y轴向测板7,沿z轴向布设的数据采集机构5的输出端连接有与第一基准板1平行的z轴向测板8。
24.x轴向测板6沿x轴向移动时,其相邻两侧壁分别与第一基准板1和第三基准板3接触,y轴向测板7沿y轴向移动时,其相邻两侧壁分别与第一基准板1和第二基准板2接触,z轴向测板8沿z轴向移动时,其相邻两侧壁分别与第二基准板2和第三基准板3接触。
25.需要说明的是,x轴向测板6沿x轴向移动时,其相邻两侧壁分别与第一基准板1和第三基准板3接触,可以使得x轴向测板6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不会出现转动或者摆动或角度偏移或倾倒等情况,同理,y轴向测板7和z轴向测板8均是如此,而设置x轴向测板6、y轴向测板7和z轴向测板8是为了在测量不规则的货物时,板体始终能够直接与不规则货物的最外围的点接触,若是采用激光测距仪517直接测试,则很容易出现测量数据不准或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多点测试,精度不高且耗时。
26.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若干个数据采集机构5均包括第一支架501、设于第一支架501上的第一穿孔5010和第二穿孔5011、连接在第一穿孔5010处的限位筒502、连接在第二穿孔5011处的激光测距仪517、设于限位筒502内的第三穿孔5020以及依次穿过第三穿孔5020和第一穿孔5010的驱动轴503、连接在驱动轴503一端的转盘5030、连接在限位筒502一端的驱动机构以及连接在驱动轴503另一端的力度调节机构,转盘5030用于连接x轴向测板6或y轴向测板7或z轴向测板8,第三穿孔5020的内壁上靠近限位筒502一端位置处设有内螺纹5021,驱动轴503的外壁上设有与内螺纹5021相配合的外螺纹5031,驱动机构用于驱使驱动轴503沿第三穿孔5020移动并跟随其同向移动,力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驱动机构施加在驱动轴503上的力矩大小。
27.需要说明的是,货物的长度、宽度、高度数据,通过激光测距仪517测量x轴向测板6、y轴向测板7、z轴向测板8的移动距离,通过各自初始位置和对应基准板之间的距离减去移动距离既是货物的长度或宽度或高度数据。
28.需要说明的是,如上述过程中进行数据获取时,驱动机构在驱使驱动轴503移动时,先驱使驱动轴503转动,因驱动轴503上的外螺纹5031和第三穿孔5020内壁的内螺纹5021螺纹连接,所以,驱动轴503在转动的过程中不断的沿着第三穿孔5020的轴线方向移动,并推动其连接的x轴向测板6或y轴向测板7或z轴向测板8进行同向、同距离的移动,而且,驱动轴503的一端连接的转盘5030和x轴向测板6或y轴向测板7或z轴向测板8连接,不会影响到驱动轴503的转动,转盘5030与测板的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转盘5030是可以回缩至第一穿孔5010内的,此时各测板处于初始位置。
29.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限位筒502一端的连接套筒504、连接在连接套筒504一端的波纹管505、连接在波纹管505一端的支撑限位环体506、连接在支撑限位环体506上的第一电机507、连接在第一电机507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5070、活动连接在支撑限位环体506一端的驱动套筒508以及连接在驱动套筒508外壁上与驱动齿轮5070相啮合的环形齿轮5080,驱动套筒508和驱动轴503的另一端通过力度调节机构连接,力度调节机构和驱动轴503可拆卸式连接。
30.驱动轴50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波纹管505、支撑限位环体506和驱动套筒508,驱动轴503的另一端面中部位置设有螺孔5032,且驱动轴503的外壁靠近另一端的位置处连接有第一限位块5033。
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驱动过程中,驱动机构的具体运转过程如下,第一电机507工作并带动驱动齿轮5070进行转动,驱动齿轮5070转动后带动环形齿轮5080和驱动套筒508进行同向转动,驱动套筒508转动后通过力度调节机构带动驱动轴503转动,驱动轴503在转动的过程中不断的沿着第三穿孔5020的轴心方向移动,又因力度调节机构将驱动套筒508和驱动轴503连接,所以驱动套筒508会跟随驱动轴503同向、同距离的移动,驱动套筒508移动时带动和其活动连接的支撑限位环体506同向移动,支撑限位环体506上的第一电机507可以始终与驱动套筒508配合,同理,支撑限位环体506跟随驱动轴503同向、同距的移动,但是因为支撑限位环体506和连接套筒504之间通过波纹管505连接,因此支撑限位环体506和第一电机507不会跟随驱动轴503的转动而转动,只能够沿着驱动轴503的轴线方向移动,此时波纹管505处于压缩状态,其上设有气孔,可以排出波纹管505内的气体,同理,反向移动时波纹管505伸展,可以使得支撑限位环体506的移动过程更加的稳定,不会出现角度偏转。
32.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力度调节机构包括套设在驱动轴503上的第一棘轮509和第二棘轮510、连接在第二棘轮510上的环形压力传感器511、螺纹连接在螺孔5032内的螺杆516、活动连接在螺杆516一端的限位环513、连接在限位环513一端的第二支架514、连接在第二支架514上的第二电机515以及连接在限位环513另一端的弹簧512,弹簧512的一端和环形压力传感器511接触,第二电机515的输出轴和螺杆516连接,第一棘轮509和驱动轴503可拆卸式连接,第二棘轮510和驱动套筒508可拆卸式连接,限位环513和驱动轴503滑动连接。
3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棘轮509和第二棘轮510在正转时,第一棘轮509和第二棘轮
510之间的摩擦力矩是第二棘轮510带动第一棘轮509转动的主要因素,若第一棘轮509受到的反向力矩大于第二棘轮510施加的摩擦力矩时,第二棘轮510无法带动第一棘轮509转动,此时第二棘轮510处于空转的状态,并且会挤压弹簧512,使得此时的环形压力传感器511出现频率性的数据变化,说明此时,对应的测板接触到了货物,测板无法移动时会使得驱动轴503也无法继续移动,即其无法转动,此时第一棘轮509受到反向力矩,第二棘轮510施加的摩擦力矩可以有弹簧512的弹力控制,可以控制初始压力值处于很小的状态,可以使得测板初接触货物时即可停止,而第二棘轮510反向转动时,第二棘轮510始终可以带动第一棘轮509转动,可以使得驱动轴503能够始终进行反转、复位。
34.而其中,上述驱动机构在运转时,驱动套筒508转动时带动第二棘轮510同向转动,此时,弹簧512施加在第二棘轮510上的压力为设定值,具体为,第二棘轮510施加在第一棘轮509上的摩擦力矩刚好可以驱使驱动轴503移动并推动相应的测板进行移动,当测板遇到货物时受阻,第一棘轮509收到的反向力矩抵消或大于摩擦力矩时,第二棘轮510开始空转,环形压力传感器511在弹簧512的反复压缩过程出现周期性的数据变化,此时即可控制第一电机507停止转动,减少棘轮之间的摩擦损耗,此时可以测得货物的长度或宽度或高度数据。
35.而在检测货物的承压值时,具体为,第一电机507停止转动,此时第二棘轮510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第二电机515驱动螺杆516转动,螺杆516转动时向螺孔5032内移动并带动第二支架514和限位环513同向移动,此时弹簧512进一步受压缩,施加给环形压力传感器511和第二棘轮510的压力增加,第二棘轮510施加给第一棘轮509的摩擦力矩增大,此时第一电机507开始转动,若第二棘轮510仍然处于空转状态,则说明此时的压力还未到货物的承压极限,继续调节,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第二棘轮510不再空转且处于静止状态时,货物达到承压极限值,记录此时的环形压力传感器511的检测值,经过计算后可以获取货物的承压极限值,计算过程为现有技术,可以根据实际设计数据进行计算,在此不再赘述。
36.如图5所示,限位环513和驱动轴503之间通过插杆和插孔滑动连接,第二电机515驱动螺杆516转动时,插杆和插孔限制了限位环513的转动,此时第二电机515可以驱动螺杆516转动。
37.其中,第一棘轮509上设有第一限位槽5090,第一限位槽5090和第一限位块5033相配合设置。
3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棘轮509在第二棘轮510驱动下转动,转动时带动第一限位块5033以及驱动轴503同向转动。
39.其中,第二棘轮510上设有第二限位槽5100,驱动套筒508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限位槽5100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块。
40.需要说明的是,驱动套筒508在转动时带动第二限位块转动,第二限位块带动第二棘轮510转动。
41.其中,限位环513的另一端面上设有环形卡槽5130,弹簧5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环形卡槽5130内。
42.需要说明的是,弹簧512跟随限位环513的移动而处于压缩或伸长,当螺杆516完全脱离螺孔5032时,可以使得第二电机515、第二支架514、限位环513以及弹簧512脱离整个装置。
43.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4.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5.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6.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4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