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6666发布日期:2022-09-02 23:40阅读:80来源:国知局
笔记本电脑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2.现代生活中,人们的工作、生活基本离不开笔记本电脑、手机、无线耳机等设备。而笔记本电脑、手机、无线耳机等通常都需要配备不同的充电设备,既不利于携带,而且还需占用多个充电插座,使用非常麻烦。基于此,市面上出现了集成无线充电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利用笔记本电脑的无线充电功能对手机、无线耳机等其他设备充电。然而,在笔记本电脑上集成无线充电功能,受限于笔记本电脑的自身结构以及小型化设计要求,无线充电模块的设置位置非常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电脑,能够在不影响笔记本电脑自身结构及小型化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实现笔记本电脑的无线充电功能。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
5.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显示屏;
6.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设有键盘,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与所述键盘间隔设置;以及
7.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至少包括无线充电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区域。
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键盘背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形成所述安装区域。
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为多个,或者,所述安装槽内划分为多个所述安装区域。
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笔记本电脑还包括分离结构,所述分离结构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分离结构用于将安装于所述安装槽的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安装槽分离。
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分离结构包括按压部件和分离部件,所述按压部件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外周,所述分离部件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按压部件用于在被按压时驱使所述分离部件将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安装槽分离。
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区域设有第一接电部,所述第一接电部用于与所述功能模块形成可分离的电连接。
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模块连接于所述安装区域,所述功能模块包括无线充电模块,且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用于连接外部设备时,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
14.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为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用于为所述外部设备充电的状态;
15.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为所述外部设备为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充电的状态。
1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有检测器件,所述检测器件电连接于所述笔记本电脑的控制主板,所述检测器件用于检测放置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上的所述外部设备的类型,所述外部设备的类型至少包括待充电设备和具有充电功能的设备;
17.所述外部设备为待充电设备时,所述检测器件发送第一电信号至所述控制主板,以使所述控制主板控制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18.所述外部设备为具有充电功能的设备时,所述检测器件发送第二电信号至所述控制主板,以使所述控制主板控制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1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主体部、设于所述主体部中的充电部、温度传感器以及电路板,所述充电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20.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充电部的温度,并在所述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发送第三电信号至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电信号控制所述充电部停止工作。
2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上设有防呆标识,所述防呆标识用于指示外部设备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上的摆放位置。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通过将无线充电模块可拆卸安装于安装区域,当用户需要无线充电功能时,可以将无线充电模块安装于安装区域,以实现笔记本电脑的无线充电功能;而当用户需要其他功能时,可以将具有其他功能的模块安装于安装区域,从而不影响用户对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同时拓展了笔记本电脑的功能。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的电脑主体与功能模块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图1中的局部a的b-b向剖视图;
28.图4为电脑主体对无线充电模块的控制流程图;
29.图5为无线充电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0.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31.1、电脑主体;10、安装区域;1a、控制主板;101、第一接电部;11、第一壳体;111、显示屏;12、第二壳体;120、第一表面;121、键盘;2、功能模块;21、第二接电部;22、检测器件;221、第一电信号;222、第二电信号;23、底板;24、面板;241、防呆标识;25、主体部;26、充电部;27、温度传感器;271、第三电信号;28、电路板;3、分离结构;31、按压部件;311、按键;312、弹簧;32、分离部件;321、分离杆;322、转轴;32a、连接端;32b、凸起端;100、笔记本电
脑。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34.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37.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中往往需要使用各种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无线耳机等,当这些电子设备在进行充电时,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导致人们在出行时,可能需要携带多种充电设备,在充电时,还需要占用多个充电插座,可能会导致无法及时为需要充电的设备进行充电,使用比较麻烦。
38.因此,现有的一些笔记本电脑上集成了无线充电功能,即在笔记本电脑上增加用于为手机、无线耳机等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结构。但受笔记本电脑的小型化设计的影响,在笔记本电脑上为无线充电结构预留安装空间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还要考虑无线充电结构设置位置的使用便利性。这不仅增加了笔记本电脑的结构设计难度,还会对笔记本电脑的现有结构影响较大,导致现有的笔记本电脑的零部件不能通用化。
39.考虑到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模块的使用率较低,若将无线充电模块安装于触控模块的位置,还便于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同时又不影响用户的打字操作。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该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均可拆卸安装于安装区域,从而在用户需要无线充电功能时,可以将触控模块更换为无线充电模块;当用户需要触控功能时,可以将无线充电模块更换为触控模块。从而实现在不额外占用笔记本电脑的空间的同时实现无线充电功能,且触控模块与无线充电模块的可拆卸安装可以使得笔记本电脑的功能更加灵活,更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40.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41.请结合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100,该笔记本电脑100包
括电脑主体1和功能模块2。电脑主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转动连接,在第一壳体11上设有显示屏111,第二壳体12上设有键盘121。该第二壳体12具有安装区域10,安装区域10与键盘121间隔设置,功能模块2可拆卸连接于安装区域10。功能模块2可以包括触控模块(如图2中的(a)所示)和无线充电模块(如图2中的(b)所示)。
42.这样,当用户需要笔记本电脑100拓展无线充电功能时,可以将无线充电模块安装于安装区域10,以实现笔记本电脑100的无线充电功能;当用户需要触控功能时,用户可以将触控模块安装于安装区域10,以实现笔记本电脑100的触控功能。此时触控模块与无线充电模块的可拆卸安装可以使得笔记本电脑100的功能更加灵活,即可以根据用户在不同时间、环境下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与此同时,由于无线充电模块与触控模块均安装于安装区域10,此时在电脑主体1上就不需要设置额外的安装位置去容纳无线充电模块,从而不会影响笔记本电脑100的小型化设计,还能够实现笔记本电脑100的功能多样化。
43.此外由于笔记本电脑100本身就具有用于安装触控模块的安装区域10,通过将触控模块与无线充电模块可拆卸安装于安装区域10,对笔记本电脑100自身的结构影响较小,有利于实现笔记本电脑100的通用化设计,能够降低笔记本电脑100的设计难度。
44.可以理解的是,功能模块2还可以包括具有其他功能的功能模块,如数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或绘画模块等,在本实施例中对功能模块2不作具体限定。
45.一些实施例中,该安装区域10可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上表面或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侧面。一种示例性的,当安装区域10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侧面时,可在侧面设置例如卡槽,将功能模块2部分卡接于卡槽中,从而可以实现功能模块2与安装区域10的可拆卸连接。或者,可在侧面设置挂接部,功能模块2可连接至该挂接部,从而实现功能模块2与安装区域10的可拆卸连接。
46.另一种示例性的,安装区域10可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上表面,此时,可通过在第二壳体12的上表面开设安装槽来实现,从而该安装槽的内部区域可形成为该安装区域10。
47.为了不影响功能模块2的使用,以及功能模块2连接于安装区域10时不影响电脑主体自身的器件排布、以及用户的使用,以下将以安装槽的内部区域形成为该安装区域10,且该安装槽设置于键盘121的背离显示屏111的一侧为例进行说明。但笔记本电脑100的空间足够的情况下,一种示例中,安装槽可以为多个,此时无线充电模块和触控模块可以分别可拆卸安装于不同的安装槽,多个安装槽共同形成安装区域10,从而容纳多个功能模块2,以使得笔记本电脑100可以同时实现无线充电功能和触控功能。
48.另一种示例中,可以在安装槽内划分多个安装区域10,即安装区域10由安装槽内部空间形成,此时无线充电模块和触控模块可以分别可拆卸安装于不同的安装区域10,从而实现笔记本电脑100的多功能需求。
49.再一种示例中,安装区域10只包括一个安装槽,此时只能安装一个功能模块,即当用户需要无线充电功能时,可以将无线充电模块安装于安装区域10,以实现笔记本电脑100的无线充电功能;或者当用户需要触控功能时,可以将触控模块安装于安装区域10,以实现笔记本电脑100的触控功能。无线充电模块与触控模块的可更换安装可以节省笔记本电脑100的空间,即笔记本电脑100不需要同时具有能够安装多个模块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笔记本电脑100的小型化设计。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安装槽设于键盘121的背离显示屏111的一侧,此时,当无线充电模块安装于安装槽,且无线充电模块为外部设备进行充电时,不会影
响用户对键盘121的使用,从而便于用户的操作。此外,该安装槽所在位置可为笔记本电脑100的触控模块所在位置,从而该功能模块2的设置,在不影响笔记本电脑100自身结构设计的前提下,还有效拓展了该笔记本电脑100的功能。
50.示例性的,该外部设备可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机、无线耳机、智能穿戴设备,无线充电设备等,在本实施例中对外部设备不作具体限定。
51.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功能模块2与电脑主体1的电连接,在安装槽中可设有第一接电部101,第一接电部101用于与功能模块2形成可分离的电连接,从而使得功能模块2安装于安装槽时,能够电连接于控制主板1a;当功能模块2与安装槽分离时,能够切断与控制主板1a的电连接。
52.具体地,当第一接电部101为具有多个pin(引脚)的接电结构时,各个第一接电部101的pin可以如下表1所示,表1中提供了第一接电部101的pin名称以及用途的一些示例。当然第一接电部101的接口也可以是接电触点、接电插口等,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一接电部101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
53.表1
54.pin名称用途1vcc(电源电压)模块供电5v/3v/1.8v2usb(通用串行总线)usb2.0信号3i2c_dat(串行总线)i2c总线数据4i2c_clk(串行总线)i2c总线时钟5i2c_int(串行总线)i2c总线中断6gnd(接地端)接地线
55.需要说明的是,该功能模块2应设有用于与该第一接电部101连接的第二接电部21,当功能结构安装于安装槽中时,该第二接电部21可与第一接电部101连接以实现功能模块2与该电脑主体1的控制主板1a的电导通。示例性的,该第一接电部101、第二接电部21均可为例如接电触点、接电引脚等,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56.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功能模块2与电脑主体1无需进行电连接时,也可不在安装区域10设置第一接电部101,与之对应的,功能模块2也可不设置该第二接电部21,则此时,该功能模块2可通过例如蓝牙、nfc(进场红外通信)等方式实现通信连接。
57.为了便于实现功能模块2与安装槽的分离,笔记本电脑100还包括设于第二壳体12的分离结构3,分离结构3用于将安装于安装槽的功能模块2分离,从而便于功能模块2与安装槽的安装与分离,以便于用户的拆卸功能模块2的操作,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58.一种示例中,分离结构3整体都设于安装槽,用户可以通过按压功能模块2的指定位置实现功能模块2与安装槽的分离。举例来说,该分离结构3整体设置在安装槽中,此时,可将分离结构3与功能模块2连接,用户可通过按压或者是触摸功能模块2,以将按压或触摸作用力传递至分离结构3,从而驱使分离结构3将功能模块2与安装槽分离。
59.另一种示例中,请结合图3所示,分离结构3包括按压部件31和分离部件32,按压部件31设于安装槽的外周,分离部件32设于安装槽内。分离部件32可以在按压部件31的驱动下将功能模块2与安装槽分离。当将按压部件31设于安装槽的外周时,能够便于用户发现按压部件31的位置,从而便于用户将功能模块2与安装槽分离。相较于将分离结构3均设于安
装槽内,并使得用户通过按压功能模块2的指定位置实现功能模块2与安装槽分离的设计,将按压部件31设置在安装槽外可以有效避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误触到功能模块2的指定位置,而使得功能模块2在使用过程中与安装槽分离,导致用户的操作中断的情况发生。
60.具体地,如图3中的(a)所示,按压部件31可以包括按键311和连接于按键311的弹簧312,弹簧312可以在用户按压按键311后为按键311的复位提供复位作用力,分离部件32可以包括分离杆321和转轴322,分离杆321包括连接于按键311的连接端32a和用于接触功能模块2的凸起端32b,转轴322位于连接端32a和凸起端32b之间。当用户按压按键311时,如图3中的(b)所示,按键311驱动分离杆321绕转轴322转动,使得连接端32a下压,凸起端32b翘起,从而接触功能模块2,并将功能模块2顶起,进而实现功能模块2与安装槽的分离。
61.可以理解的是,按压部件31与分离部件32之间还可以通过电机进行控制,即按压部件31可以在用户按压后启动电机,从而通过电机驱动分离部件32,以实现功能模块2与安装槽的分离等,本实施例中只是给出了一种按压部件31与分离部件32的结构示例,本实施例对按压部件31以及分离部件32不作具体限定。
62.由于用户在使用键盘121进行打字操作时,可能会触及到安装槽的外周位置。而当分离结构3的按压部件31设于安装槽外部时,为了防止用户在打字时按压到按压部件31,可以将按压部件31设于安装槽的背离键盘121的一侧,以使得按压部件31能够尽量远离键盘121所在的区域,从而避免用户在打字过程中按压到按压部件31,以防止功能模块2与安装槽分离。
63.具体地,该按压部件31可以对应于安装槽的外周的中部位置设置。由于用户在用双手进行打字时,双手往往会位于键盘121的两端,从而在两只手中间往往会留出一些空间。因此将按压部件31对应于安装槽的中部位置时,能够有效避免用户在打字过程中发生误触的情况。
64.进一步地,考虑到本方案为笔记本电脑100,笔记本电脑100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存在转动叠合的情况,因此,分离结构3的设置不仅要在便于用户操作的同时避免用户的误触,分离结构3的设置还要不能影响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扣合。基于此,限定第二壳体12的设有安装槽的表面为第一表面120,分离结构3低于或齐平于第一表面120,即按压部件31要低于或齐平于第一表面120,从而使得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能够顺利转动叠合。
65.一些实施例中,当功能模块2连接于安装区域10,且功能模块2包括无线充电模块,即无线充电模块安装于安装槽时,无线充电模块用于连接外部设备,从而实现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或利用外部设备对无线充电模块进行充电。具体地,无线充电模块连接外部设备时,无线充电模块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其中,外部设备可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机、无线耳机、智能穿戴设备或无线充电设备等。第一工作状态为无线充电模块为外部设备充电的状态,从而满足用户对手机、无线耳机等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需求;第二工作状态为外部设备为无线充电模块充电的状态,以在用户不需要对外部设备进行供电时,可以利用其他外部设备为无线充电模块进行充电,以使得无线充电模块在下次使用时具有足够的电量为其他设备进行充电。
66.可以理解的是,待充电设备可以是需要进行充电设备,例如可以是手机、无线耳
机、智能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具有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可为无线充电宝,以实现为无线充电模块进行充电,在本实施例中对外部设备不作具体限定。
67.示例性的,为了便于控制无线充电模块的工作状态,无线充电模块电连接于电脑主体1的控制主板1a,控制主板1a用于控制无线充电模块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68.请结合图4和图5所示,具体地,无线充电模块设有检测器件22,检测器件22电连接于电脑主体1的控制主板1a。当无线充电模块安装于安装槽时,检测器件22用于检测放置于无线充电模块上的外部设备的类型,外部设备的类型包括待充电设备和具有充电功能的设备,或者其他电子设备。当检测到外部设备为待充电设备时,检测器件22发送第一电信号221至控制主板1a,控制主板1a用于根据第一电信号221控制无线充电模块切换至第一工作状态;当检测到外部设备为具有充电功能的设备时,检测器件22发送第二电信号222至控制主板1a,控制主板1a用于根据第二电信号222控制无线充电模块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即,无线充电模块可以利用检测器件22,自动识别放置于无线充电模块上的外部设备的类型,从而实现无线充电模块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的智能切换。
69.由于在无线充电过程中,供电设备与待充电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会影响充电效率。因此,为了提高外部设备与无线充电模块的配合度,无线充电模块包括底板23和面板24,底板23用于连接安装槽,从而接触分离部件32。面板24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并在面板24的连接外部设备的表面设有防呆标识241,以利用防呆标识241提示外部设备在面板24上的摆放位置,从而提高无线充电模块对外部设备的充电效率,或提高外部设备对无线充电模块的充电效率。
70.具体地,上述防呆标识241可以为圆形、多边形、五角星形、电池形状或其他具有指示意义的形状,从而便于用户识别,以使得用户能够准确地将外部设备放置于面板24上。且防呆标识可以通过激光蚀刻、化学蚀刻形成于面板24上,或者也可以直接在面板24上粘贴具有指示意义的标签形成的,在本实施例对防呆标识241的形成不作具体限定。
71.进一步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设于底板23和面板24之间的主体部25和设于主体部25中的充电部26,无线充电模块通过充电部26进行充电或放电。但由于充电部26不论是在第一工作状态下还是在第二工作状态下都会产生热量,当无线充电模块的工作时间过长时,会导致自身温度过高,此时会比较危险。基于此,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7以及电路板28,充电部26和温度传感器27电连接于电路板28,温度传感器27连接于充电部26。温度传感器27用于检测充电部26的温度,并在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发送第三电信号271至电路板28,电路板28用于根据第三电信号271控制充电部26停止工作,从而控制无线充电模块停止工作,以实现对无线充电模块的过热保护。
72.一种实施方式中,无线充电模块中主要是通过线圈和模块电池实现充放电功能,其中线圈用于驱动充放电,模块电池用于提供能量,因此无线充电模块的线圈和模块电池可以共同形成主体部25,且线圈可形成主体部25中的具有充放电功能的充电部26。可以理解的是,无线充电模组的主体部25还可以包括其他连接结构或功能部件,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73.本实施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100通过将触控模块与无线充电模块可拆卸安装于安装区域10,从而便于用户对模块进行切换,以实现用户对笔记本电脑100的不同功能需求,
进而便于用户的使用。同时由于触控模块与无线充电模块均安装于同一位置,此时会对笔记本电脑100的小型化设计影响较小,从而便于实现笔记本电脑100的小型化设计。
7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笔记本电脑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