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快速传输数据功能的电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936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备快速传输数据功能的电脑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具备快速传输数据功能的电脑系统,尤其是指一种能减少汇流排(总线)数据流动量以及减少中央处理单元CPU耗费于传输数据负担的电脑系统,本发明更可改善大量数据在电脑系统中传输时,所耗费的中央处理单元资源以及为暂时储存数据的系统记忆体空间,同时并可减少不必要的数据输送途径。
在传统的电脑系统中,相关数据传输及信号的流动,主要是藉由中央处理单元来处理。而通常大量的数据搬移会出现在中央处理单元与系统记忆体间、数据储存装置与中央处理单元间、数据储存装置与系统记忆体间、以及中央处理单元与周边装置间。而大量的数据传输,同时也使得汇流排的数据传输增加,系统的效能与负荷,亦将有所影响。尤其当电脑处理数据的功能逐渐加强,同时,处理的数据量亦日益庞大时,这些大量的数据传输造成了中央处理单元的负担以及汇流排的沈重负荷,进一步造成了电脑工作效能的降低与数据处理效率的降低。
以光碟机(CD-ROM DRIVE)为例,今天,因应于光碟机巨大的数据储存能力,使得光碟机渐渐成为电脑系统的标准配备。而光碟机的运用,除了作为提供一般数据来源之处,利用附加在电脑系统的动态影像解压缩卡(MPEG),如SGS-THOMSON的3400,WINBOND的9920及ALI的M3305晶片,配合电脑系统来播放音象光碟,已成为多媒体电脑系统的标准需求。但在播放音象光碟(CDITITLE)时,大量的音频及视频信号与数据的传输造成了系统及中央处理单元极沈重的负担。尤其在个人电脑系统逐渐往多功能方向发展之际,无效数据传输,往往造成影响中央处理单元处理数据效率的重大关键,因而也使得电脑系统的整体效能无法提高。
图1、及图2所示为两种习知的电脑结构。在图1中,中央处理单元112、系统记忆体114、快取记忆体116分别通过主系统汇流排110相互连接,而主系统汇流排110则通过主系统/PCI汇流排连接器118与PCI汇流排120相连接。PCI汇流排120以下包括PCI接口控制器124、周边记忆体126、周边装置128等汇流排周边资源,如输出输入控制器I/OCONTROLLER)、音效卡(SOUND CARD)、MPEG解压缩卡、网路转接器(NETWORK ADAPTER)、VGA卡等;同时,PCI汇流排120通过PCI/扩充汇流排连接器122如ISA汇流排、EISA汇流排等扩充汇流排130(EXPANSION BUS)相连接。扩充汇流排130下可连接扩充汇流排控制装置132、扩充汇流排记忆体134、扩充汇流排周边装置136等扩充汇流排资源138,如输出输入控制器(I/OCONTROLLER)、网路转接器、编码器(ENCODER)、解码器(DECODER)、光碟机、音效卡等。如图2所示为电脑系统的另一种结构,其中主要结构与图1所示大致相同,区别之处在于其扩充汇流排130不与PCI120汇流排连接,而直接通过主系统/扩充汇流排连接器222与主系统汇流排11O相连接,而其扩充汇流排130下也连接有扩充汇流排资源230。
习知的电脑结构配合MPEG解压缩卡及光碟机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PCI汇流排320下连接有VGA卡323,整合输出输入控制器(SUPERI/O)324以及E-IDE介面控制器325,E-IDE介面控制器325接有软碟机327、光碟机326、以及硬碟机328。而在ISA汇流排330下连结有音效卡332、以太网路控制器(ETHERNET CONIROLLER)334、MPEG解压缩卡336,并通过MPEG解压缩卡336接有显示器338,同时,VGA卡323与MPEG解压缩卡336并通过排线连接器(FEATURE CONNECTOR)337相互连接,以供VGA卡323传输信号至MPEG解压缩卡336,以供显示器338显示之用。
如图3所示的传统电脑系统中播放音象光碟时,系统数据的传输动作流程如下(1)中央处理单元CPU112执行系统记忆体114中的光碟机驱动程序、MPEG驱动程序。
(2)中央处理单元112发出命令至整合输出输入控制器(SUPER I/O CONTROLLER)324(3)因应于中央处理单元112送出的指令,整合输出输入控制器(SUPERI/O CONTROLLER)324送出一命令(COMMAND)至光碟机控制器。
(4)光碟机控制器(CD-ROM CONTROLLER)将光碟片上的数据读进光碟机控制器的缓冲记忆区(BUFFER)。
(5)整合输出输入控制器(SUPER I/OCONTROLLER)324通过E-IDE介面控制器325将数据自光碟控制器的缓冲记忆区读进整合输出输入控制器324的缓冲记忆区。
(6)主系统/PCI汇流排连接器118将数据自整合输出输入控制器324的缓冲记忆区经由PCI汇流排320读进主系统/PCI汇流排连接器118的缓冲记忆区。
(7)主系统/PCI汇流排连接器118将数据自主系统/PCI汇流排连接器118的缓冲记忆区经由主系统汇流排(HOSTBUS)110读进系统记忆体(HOST MEMORY)114。
(8)主系统/PCI汇流排连接器118再将数据自系统记忆体(HOST MEMORY)114经由主系统汇流排110搬进CPU112。
(9)主系统/PCI汇流排连接器118将数据CPU112经由主系统汇流排110读进主系统/PCI汇流排连接器118的缓冲记忆区。
(10)主系统/PCI汇流排连接器118将数据自主系统/PCI汇流排连接器118的缓冲记忆区经由PCI汇流排320读进PCI汇流排320读进PCI/ISA汇流排连接器322的缓冲记忆区。
(11)PCI/ISA汇流排连接器322将数据自PCI/ISA汇流排连接器322的缓冲记忆区经由ISA汇流排330读进MPEG解压缩卡336的缓冲记忆区。
(12)MPEG解压缩卡336将数据解压缩之后,配合VGA卡323的信号,将解码处理后的数据送至显示器338输出。
数据流动的流程详如附表一。
表1 因为音象光碟包含了大量的音频(AUDIO)及视频(VIDEO)信号,即使这些信号经过了压缩,其信号量仍然极为惊人。由以上的数据流程可发现大量的数据将在主系统汇流排、PCI汇流排以及ISA汇流排上来回搬移。而大量数据在汇流排来回搬运的结果,造成了系统极大的负担与瓶颈,同时也使得中央处理单元在数据传输的过程,处于闲置(IDLE)的状态。因而中央处理单元与系统记忆体的参与传输过程结果,成为电脑系统在播放音象光碟时,一个极大的负担与浪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即在于解决电脑系统中大量局部数据传输所造成的负荷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电脑系统一种高效率的数据传输方式,藉以减轻电脑系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及传输流程。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数据存取方式,藉以有效地发挥中央处理单元的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无须占用系统记忆体以及中央处理单元工作周期的音象光碟播放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之五在于提供一种电脑系统,其具有区域数据传输与中央处理单元同时动作的功能。
本发明的具备快速传输数据功能的电脑系统,包含一中央处理单元,该中央处理单元因应于其传输的数据的属性产生一传输控制命令;一汇流排装置,用以供传送信号数据;一记忆体装置,该记忆体装置是透过该汇流排装置电连接于该中央处理单元;一控制装置,电连接于该中央处理单元及该记忆体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因应于该传输控制命令,控制自该系统的一数据输入端输入数据,并因应于该传输控制命令控制该数据以一第一数据传送途径与一第二传送途径之一在该电脑系统中传送;其中,该第一数据传送途径为控制该数据通过所述汇流排装置传送至所述记忆体装置,第二数据传送途径为将数据输出至一数据输出端。
本发明的控制电脑系统数据流向的控制装置,用以供配合一电脑系统使用,以控制电脑系统中的数据流向,该控制装置包含一介面控制装置,设有一数据输入端;一数据路径控制装置,电连接于所述介面控制装置;所述电脑系统的中央处理单元根据该电脑系统所欲传输的数据属性产生一移动控制命令;所述介面控制装置因应于传输控制命令产生一路径控制信号,所述介面控制装置并控制自数据输入端输入数据至该数据路径控制装置;所述数据路径控制装置因应于所述路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数据以一第一数据传送途径与第一二传送数据途径之一在该电脑系统中传送;其中,第一数据传送途径为控制该数据通过该电脑系统的汇流排传送至该电脑系统的系统记忆体;所述第二数据传送途径为将该数据输出至一数据输出端。
本发明的在电脑系统中快速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与一中央处理单元、一记忆体装置、一数据储存装置配合使用,其步骤为判断欲传输的数据是否需要中央处理单元处理以产生一传输控制命令;因应于所述传输控制命令,自所述数据储存装置输入数据,并因应于所述传输控制命令有选择性的以一第一数据传送路径与一第二数据传送路径之一将数据自所述控制装置输出;其中,第一数据传送路径为控制传送至所述记忆体装置;第二数据传送作径为将所述直接输出至一输出端。
本发明的控制电脑系统数据流向的控制装置,用以供配合一电脑系统使用,以控制电脑系统中的数据流向,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介面控制装置,设有一数据输入端;一数据路径控制装置,电连接于所述介面控制装置;所述电脑系统的中央处理单元根据电脑系统所欲传输的数据需经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处理与否产生一传输控制命令;所述介面控制装置因应于所述传输控制命令产生一种路径控制信号,所述介面控制装置并控制自所述数据输入端输入数据至数据路径控制装置;所述数据路径控制装置因应于所述路径控制信号,控制以一第一数据传送路径与一第二数据传送路径之一在电脑系统中传送;其中,第一数据传送路径为控制数据通过电脑系统的汇流排传送至该电脑系统的系统记忆体;所述第二数据传送路径为将所述数据输出至一数据输出端。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电脑系统说明如下


图1习知电脑结构的方块图。
图2另一种习知电脑结构的方块图。
图3习知电脑结构配合动态影像解压缩卡及光碟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脑系统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功能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严格分析图1与图2所示的电脑结构中的数据传输过程后可发现电脑系统在播放音象光碟片时,其过程是一由大容量、大数据量的储存媒介中读出大量数据后,再将数据经过MPEG解压缩卡适当处理及解压缩,而使其成为可播送的形式后,将其送至显示器播出,完全无须系统记忆体及中央处理单元介入。实际上,其真正所需要的数据传递路径如下所示 显示器所以,如此大量的数据移动的有效途径,仅是由该储存媒介传送至MPEG解压缩卡处理后再送至显示器输出,在实际上为输入/输出层级的数据搬运,并不需要中央处理单元介入处理数据。但是在今日的电脑系统结构中,其数据传送途径如附表1所示,却须耗费中央处理单元的处理能力,并利用系统记忆体作为大量音频与视频信号的缓冲区,方能完成数据传输目的,实属系统资源严重的浪费;同时,在数据来回传输于周边设备与中央处理单元间、周边设备与系统记忆体间、以及系统记忆体及中央处理单元间时,汇流排上惊人的数据搬移量,使得汇流排上的数据传输负荷及速率成为系统动作的负担。而实际上,这些额外的主系统与输出输入装置间的数据传递与搬移纯属系统多余的动作,也因此,其所造成的系统负担,实为无意义的资源耗费。
为进一步提高电脑系统的动作效率,本发明所提供的解决方法即在于建构一新的电脑数据传输结构,使系统依据所动作的属性及目的,决定数据的传送路径,以避免不必要的数据传输路径以及中央处理单元和系统记忆体的浪费,同时,也使得汇流排的数据流通更有效。当系统由数据储存装置或信号输入端所取得的数据,须经中央处理单元处理时,系统即控制该数据以传统电脑结构的传送路径送至系统记忆体,再由中央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当系统自数据输入端或数据储存装置所读出的数据,仅须在周边设备间传输时,系统即控制其舍弃传统的传输路径,而直接进行周边设备间的传输。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如图4所示中央处理单元112、系统记忆体114、快取记忆体116分别通过主系统汇流排110相互连接,而主系统汇流排110则通过主系统/PCI汇流排连接器118与PCI汇流排420相连接。PCI汇流排420下连接有整合输出输入控制器424、VGA卡423、E-IDE介面控制器425等汇流排周边资源;同时,PCI汇流排420通过PCI/ISA汇流排连接器422与ISA汇流排430相连接。ISA汇流排430底下的音效卡432、以太网路控制器434、MPEG解压缩卡436及控制装置435、系统并通过MPEG解压缩卡436连接显示器438,同时,VGA卡423与MPEG解压缩卡436通过排线连接器(FEATURE CONNECTOR)437相互连接,以供VGA卡423传输信号至MPEG解压缩卡436,以供显示器438显示之用;最后,光碟机433经由控制装置435连接至系统。
在今天的电脑系统中,有各种不同的介面标准来作为系统与各种周边装置相连接的周边介面使用,用以接受来自中央处理单元的命令,并因应于这些命令,来控制周边装置的动作。其中,IDE(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介面标准与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介面标准,因为其各自在各方面的特性,已经成为业界的主流。在IDE的介面标准中,每一个IDE介面控制器,如ALI的M5219晶片,一次能控制两个磁碟驱动器,而在支援ENHANCED IDE介面标准中,具备了一第一IDE介面控制器与一第二IDE介面控制器,其中第一IDE介面控制器可支援两台软碟机和两台硬碟机;而第二IDE介面控制器可支援两台硬碟机。在如图3所示的传统电脑结构中,是通过E-IDE介面控制器325连接软碟机327、硬碟机328、光碟机326来达成系统对周边装置的控制动作,包括数据的输出输入的搬移,以及网路的动用等。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是利用新结构如介面控制器之类的控制装置,使其因应于中央处理单元依据系统所欲动作数据的属性及处理需求而发出的命令,来控制自光碟机所取的数据的传递途径当系统所取得的数据需要中央处理单元进行运算时,该控制装置控制该以传统的传递途径,送至系统记忆体;当系统所取用的数据,如播放音象光碟片时,数据仅须在周边设备层级间传递,无须中央处理单元处理,中央处理单元就会发出命令至该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因应于该命令,控制该数据直接于周边设备层级中流动,不再流经系统汇流排、中央处理单元及系统记忆体。如此,即可获得快速数据存取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在系统中适当的第二IDE介面控制器,并配合驱动程序及周边线路,以构成控制装置。通过第二IDE介面控制装置对周边装置的控制功能,进而使其能因应中央处理单元的命令,来控制数据的流向。如图4所示,以光碟机的动作为例,当中央处理单元欲取用光碟片所储存的数据进行运算时,数据的传递途径如下所示
(1)中央处理单元112执行系统的记忆体114中的I DE介面驱动程序、光碟机驱动程序。
(2)中央处理单元112发出命令至控制装置435。
(3)因应于中央处理单元112送出的命令,控制装置435送出一命令至光碟机控制器。
(4)光碟机控制器将光碟片上的数据读进光碟机控制器的缓冲记忆区。
(5)控制装置435将数据自光碟机控制器的缓冲记忆区写进控制装置435的缓冲记忆区内。
(6)PCT/ISA汇流排连接器422将数据自控制装置435的缓冲记忆区读进PCI/ISA汇流排连接器422的缓冲记忆区内。
(7)主系统/PCI汇流排连接器118将数据自PCI/ISA汇流排连接器422的缓冲记忆区经由PCI汇流排420读进主系统/PCI汇流排连接器118的缓冲记忆区。
(8)主系统/PCI汇流排连接器118将数据自主系统/PCI汇流排连接器118的缓冲记忆区经由主系统汇流排110读进系统记忆体114内。
(9)主系统/PCI汇流排连接器118再将数据自系统记忆体114经由主系统汇流排110移入中央处理单元112,由中央处理单元12进行处理。
当电脑系统欲由光碟机播放音象光碟时,因其数据的有效传递路径仅属在周边装置的层级间流动,无须中央处理单元介入,因此系统即控制数据直接在周边装置间传递,其数据传递路径如下(1)中央处理单元112执行记忆体114中光碟机驱动程序、IDE介面驱动程序、MPEG解压缩卡驱动程序。
(2)中央处理单元112发出命令至控制装置435。
(3)因应于中处理单元112送出的指令,该控制装置435送出一指令至光碟机控制器。
(4)光碟机控制器将光碟片上的数据读进光碟机控制器的缓冲记忆区。
(5)控制装置435将数据自光碟机控制器的缓冲记忆区读进MPEG解压缩卡436的缓冲记忆区。
(6)MPEG解压缩卡436自缓冲区取出数据加以处理后,配合VGA卡423的信号,送至显示器438输出。
其详细流程,详见附表2。
表2 将表2的数据流程与附表一相比较后,可以发现,本发明的电脑系统所进行的周边装置层级的数据搬移,大量减少了ISA汇流排及PCI流排上的数据流通量,如此即减轻了系统的负担;同时,在本发明的电脑系统中,因其所进行的周边装置级的数据传输,无须中央处理单元介入,因此,在进行周边装置层级的数据传输的同时,中央处理单元可处理其他数据,无须如传统的电脑中,中央处理单元须紧随传输而工作。因此,本发明将电脑系统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同时使电脑系统在进行多工的工作方式时,能更有效的发挥其效能。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脑系统与传统电脑结构,在汇流排上数据流动量的比较,特以系统播放光碟片为例,如以下分析系统数据传输效能的分析,将分成两部分(一)ISA汇流排的数据流动量比较,(二)中央处理单元在数据读取动作上的性能比较。为有效进行效能评估,系统的规格与前提如下(1)ISA汇流排在传输的过程中,假设无等待(WAIT)的动作。
(2)ISA汇流排在传输中的额外时间(OVERHEAD)不予考虑,如仲裁(ARBI TRATION)等所耗费的时间。
(3)IDE介面控制器的缓冲记忆区够大,使得光碟以较慢的速度不影响汇流排的传输速度。
(4)ISA汇流排每次使用3个周期来进行16位元的输出入装置动作(I/O ACCESS)。
(5)ISA汇流排的工作频率为8MHz。
(6)因传输数据量远大于命令的数据量,因此命令的数据流量可子忽略。
(一)ISA汇流排的数据流量比较习知电脑中,符合MPEG卡每秒30张画面的数据量为200K BYTE/SEC,因此,ISA汇流排上每秒的数据量为光碟机→系统记忆体200KBYTE/sec+系统记忆体→MPEG解压缩卡200K BYTE/SEC=400K BYTE/SEC而在本发明的电脑中,因数据无须由ISA汇流排进行传输,因此其在汇流排上的数据量,除了命令的数据量之外几乎为0,若命令数据量以1BYTE计算,本发明的电脑系统,在ISA的传输负担上习知系统的1/400k=1/400000。因此,经保守计算,本发明的电脑在ISA汇流排流动的数据量比习知的系统每秒减轻了400K=40万倍。
(二)中央处理单元在数据读取动作上的性能比较因ISA汇流排的工作速率为8MHz,因此每一个周期约为125μs。因其每3个周期抓一笔16bit=2byte的数据,因此每一组数据占用了125*3=375μs。今若系统的中央处理单元规格为Intel DX2-66,其每个周期为15μs。因此,每传输一组2byte的数据须占用375/15=25个周期。今MPEG解压缩卡每秒须有400Kbyte的数据由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因此,中央处理单元因应于播放光碟片,须动用400KBYTE/2BYTE*25cycle=5Mcycle而本发明的电脑系统,其因应于播放光碟片所需占用的周期,除了发出读取命令的周期之外,几乎为0,今命令占用的工作周期以整个读取周期=4cycle计算,本发明所的电脑系统,经保守计算,其中央处理单元的效率提高了5M/4=5000000/4=1250000=125万倍。
由以上分析知,在进行区域数据传输时,本发明的电脑系统在减轻汇流排的流量及增进中央处理单元的效率上,效率极为惊人。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引用一包含第二IDE介面控制器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具备有控制数据传递途径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该功能是藉由一如数据切换开关(DATA SWITCH)之类的数据途径控制装置来达成。该控制装置的功能示意图请参见图5,图中,控制装置435包含了一介面控制器62、及一数据切换开关64。该控制装置435因应于来自中央处理单元的指令10,使介面控制器62自光碟机18输入数据并经由数据切换开关64控制经由数据输出端66输出,或是经由装置68送至系统记忆体114。该控制器实施例详细图示如图6中的虚线20所示,包含一第二IDE介面控制器12、一三态逻辑门14以及一如ISA介面的介面装置16。图中第二IDE介面控制器12与一光碟机18、一三态逻辑门14及MPEG解压缩卡15相连接,同时,该第二IDE介面控制器12、该三态逻辑门14及MPEG解压缩卡15并能将信号输出至显示器13。来自系统的命令10为包含位址(ADDRESS)、命令数据(DATA)及控制信号,藉由指定命令的内容,可控制的取得以及指定周边装置及流向。当系统所发出的命令10的内容是欲自光碟机18读取数据并将送至系统由中央处理单元处理时,经ISA介面16解码后,因应于该命令10、ISA介面发出控制信号11控制第二IDE介面16由光碟机读取并输出,同时ISA介面16并发出控制信号19控制三态逻辑门14闭路,使来自光碟机18的数据,经由第二介面控制器12、三态逻辑门14、ISA介面16输出至系统,同时控制信号17控制MPEG解压缩卡15不将数据输出至显示器13,因此来自光碟机18的数据将经由ISA介面16送至系统处理,而不会在显示器13输出,当命令10之内容是欲自光碟机18读取数据并将数据直接送至MPEG解压缩卡处理,再输出至显示器时,因应于该命令10,经ISA介面解码16后,ISA介面16发出控制信号11、控制信号17、控制信号19、控制信号11控制第二IDE介面控制器12由光碟机18读取数据并输出,控制信号19控制该三态逻辑门14开路,控制信号17控制MPEG解压缩卡15将来自光碟机18输入的数据经由第二IDE介面控制器12,经由MPEG解压缩卡15处理后输出至显示器13。藉此,达成数据快速的由光碟机18传送至该MPEG解压缩卡15处理而后在显示器13播出的目的。以上的线路是以烧绿成特殊用途晶片(ASIC)的方式,装设于MPEG解压缩卡上,以提高效率。
本发明的电脑系统所引用的控制装置,除了可引用一额外结构的第二IDE介面控制器,亦可利用整合输出输入控制器晶片上原有的第二IDE介面控制器来达成功能。若使用额外的第二IDE介面控制器,欲避免其与原有整合输出输入控制器的第二IDE介面控制器产生功能上的冲突,可在额外结构的第二IDE介面控制器的驱动程序加以控制,开机时,将原有的第二IDE介面控制器抑能,系统即能正常动作。而若使用原有的第二IDE介面控制器时,仅须由该第二IDE介面控制器拉出一额外的汇流排至MPEG解压缩卡,在配合相关线路,即可完成。
本发明除了运作IDE介面控制器外,相同的,采用SCSI介面标准,亦可同样运用于本结构,以达到快速传送数据的目的。
同样的,除了较佳实施例的说明之外,本发明亦可采用如图2所示的电脑结构,将第二IDE介面控制器与MPEG解压缩卡及光碟机装置于扩充汇流排130之下,而该扩充汇流排130直接与主系统汇流排110相接,而不与PCI汇流排连接,同样的亦可达到目的。相同的,其他的数据储存装置,如磁带机、硬式磁碟机等亦可运用在本系统中。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发明的电脑系统的效果是在数据无须经中央处理单元处理的情形,可有效的提高电脑的效能,尤其在是周边设备间大量的数据流动下,更发挥其功能作用,诸如音象光碟片播放、网路档案的上载与下载等,在实施上仅须配合适当的控制装置、记忆装置及驱动程序的修改即可完成,使得电脑系统的中央处理单元在系统进行周边阶层的数据传递时,无须介入数据的运送及管理,仍可进行其他的数据处理,充分的发挥中央处理单元的效能。
本发明的结构特征,经上述实施例及图示详细说明,将更为明显。还需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仅作为例示说明本发明较佳操作状态,而非欲对发明范围造成限制。任何不脱离本发明构思下所变更及改良的电脑结构,皆属本发明所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备快速传输数据功能的电脑系统, 包含一中央处理单元,该中央处理单元因应于其传输的数据的属性产生一传输控制命令;一汇流排装置,用以供传送信号数据;一记忆体装置,该记忆体装置是透过该汇流排装置电连接于该中央处理单元;一控制装置,电连接于该中央处理单元及该记忆体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因应于该传输控制命令,控制自该系统的一数据输入端输入数据,并因应于该传输控制命令控制该数据以一第一数据传送途径与一第二传送途径之一在该电脑系统中传送;其中,该第一数据传送途径为控制该数据通过所述汇流排装置传送至所述记忆体装置,第二数据传送途径为将数据输出至一数据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快速传输数据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介面控制装置;一数据路径控制装置,电连接于该介面控制装置;所述介面控制装置因应于传输控制命令产生一路径控制信号并控制自所述数据输入端输入数据至所述数据路径控制装置;数据路径控制装置因应于路径控制信号,控制数据以所述第一传送途径与所述第二传送途径之一中传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快速传输数据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面控制装置为一符合IDE介面标准的介面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快速传输数据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面控制装置为一符合SCSI介面标准的介面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快速传输数据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路径控制装置为一数据切换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快速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数据输入端由一数据储存装置输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备快速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储存装置为一光碟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快速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经由所述数据输出端输出至一数据处理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备快速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一记忆装置及一数据处理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备快速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为一动态影像解压缩卡。
11.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备快速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经由数据输出端输出至一数据处理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备快速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一记忆装置及一数据处理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备快速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为一动态影像解压缩缩卡。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具备快速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是通过所述数据输入端由一储存装置输入。
15.根据权利要求1 4所述的具备快速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储存装置为一光碟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备快速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是经由所述输出端输出至一数据处理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具备快速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含一记忆装置及一数据处理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快速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为一动态影像解压缩卡。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备快速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控制指令的内容包括地址、命令数据及控制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备快速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因应于传输的数据需经中央处理单元处理与否以产生传输控制命令。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具备快速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因应于传输数据需经中央处理单元处理与否以产生该传输控制命令。
22.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具备快速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路径控制装置为一数据切换开关。
23.一种控制电脑系统数据流向的控制装置,用以供配合一电脑系统使用,以控制电脑系统中的数据流向,该控制装置包含一介面控制装置,设有一数据输入端;一数据路径控制装置,电连接于所述介面控制装置;所述电脑系统的中央处理单元根据该电脑系统所欲传输的数据属性产生一移动控制命令;所述介面控制装置因应于传输控制命令产生一路径控制信号,所述介面控制装置并控制自数据输入端输入数据至该数据路径控制装置;所述数据路径控制装置因应于所述路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数据以一第一数据传送途径与第一二传送数据途径之一在该电脑系统中传送;其中,第一数据传送途径为控制该数据通过该电脑系统的汇流排传送至该电脑系统的系统记忆体;所述第二数据传送途径为将该数据输出至一数据输出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控制电脑系统数据流向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面控制装置为一符合IDE介面标准的介面控制器。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控制电脑系统数据流向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面控制装置为一符合SCSI介面标准的介面控制器。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控制电脑系统数据流向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路径控制装置为一数据切换开关。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控制电脑系统数据流向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面控制装置为通过所述数据输入端由一数据储存装置输入数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数据的控制电脑系统流向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装置为一光碟机。
29.根据权利要求23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脑系统数据流向数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是经由所述数据输出端输出至一数据处理装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控制电脑系统数据流向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一记忆装置及一数据处理器。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控制电脑系统数据流向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为一动态影像解压缩卡。
32.根据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系统数据流向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面控制装置通过数据输入端由一数据储存装置数据输入数据。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控制电脑系统数据流向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储存装置为一光碟机。
34.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控制电脑系统数据流向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路径控制装置为一数据切换开关。
35.一种在电脑系统中快速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与一中央处理单元、一记忆体装置、一数据储存装置配合使用,其步骤为判断欲传输的数据是否需要中央处理单元处理以产生一传输控制命令;因应于所述传输控制命令,自所述数据储存装置输入数据,并因应于所述传输控制命令有选择性的以一第一数据传送路径与一第二数据传送路径之一将数据自所述控制装置输出;其中,第一数据传送路径为控制传送至所述记忆体装置;第二数据传送作径为将所述直接输出至一输出端。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在电脑系统中快速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储存装置为一光碟机,且所述数据输出端连接至一数据处理装置。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在电脑系统中快速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储存装置为一光碟机,且所述数据输出端连接至一数据处理装置。
38.根据权利要求35-37中任一项所述的在电脑系统中快速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控制命令的内容包含地址、命令数据以及控制信号。
39.一种控制电脑系统数据流向的控制装置,用以供配合一电脑系统使用,以控制电脑系统中的数据流向,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介面控制装置,设有一数据输入端;一数据路径控制装置,电连接于所述介面控制装置;所述电脑系统的中央处理单元根据电脑系统所欲传输的数据需经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处理与否产生一传输控制命令;所述介面控制装置因应于所述传输控制命令产生一种路径控制信号,所述介面控制装置并控制自所述数据输入端输入数据至数据路径控制装置;所述数据路径控制装置因应于所述路径控制信号,控制以一第一数据传送路径与一第二数据传送路径之一在电脑系统中传送;其中,第一数据传送路径为控制数据通过电脑系统的汇流排传送至该电脑系统的系统记忆体;所述第二数据传送路径为将所述数据输出至一数据输出端。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控制电脑系统数据流向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控制命令的内容包含地址、命令数据以及控制命令。
4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快速移动数据功能的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面控制装置为一符合ENHANCED IDE介面标准的介面控制器。
42.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控制电脑系统数据流向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面控制装置为一符合ENHANCED IDE介面标准的介面控制器。
全文摘要
一种具备快速传输数据功能的电脑系统,包含一中央处理单元;一汇流排装置;一记忆体装置,电连接于中央处理单元;一控制装置,电连接于中央处理单元及该记忆体装置,该控制装置借助传输控制命令,控制自该系统的一数据输入端输入数据,并以控制数据以一第一数据传送路径与一第二数据传送路径之一在电脑系统中传送;其中,第一数据传送路径为控制数据通过汇流排传送至记忆体装置;第二数据传送路径为将数据输出至数据输出端。
文档编号G06F13/00GK1148209SQ9511795
公开日1997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16日
发明者庄德基, 黄学伟, 许锡渊 申请人:宏碁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