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干支纪年换算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13260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公元干支纪年换算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化用品类,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学习用具。
目前,我国广大的中小学生对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历史的了解和掌握是通过书本上记载的历史事件而获得的,由于历史的发展时期较长,发生的事件也比较多,要想确切熟练的掌握这些历史知识,就必须把这些知识摘录下来记在卡片中,这样会给学习者带来很大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历史知识集中的公元干支纪年换算盘,以解决目前学习历史知识所带来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一张矩形硬纸板对折为基板,基板的正面页上顺时针方向印有按圆周排列的六十个干支称谓,每个干支称谓下是对应的公元纪年数据,中心为圆形孔,在本世纪最后甲子年印刷字样处开有一条形孔,此面为上盘,下盘是另外一张圆形纸板,下盘上按逆时针方向圆周排列有六十甲子称谓,下盘中心通过金属轴固定在基板的背面页上,下盘上还装设有旋扭以促使下盘圆周转动。换算盘是根据中国干支六十甲子纪年原理,采用甲子移位法的方式分上下两盘设计的,上盘为固定的,上方为正向(顺时针)排列六十个干支称谓,每个干支称谓下是对应的公元纪年数据,为了方便学习近、现代历史,盘中数据为公元后1840年后的数据,其它数据只用查找数除以60,余数便在盘上显示的敷据上找到,上盘公元数据下方对应的数据为公元年份的尾数,下盘可转动,六十甲子逆时针方向排列,盘上方方块数据为历史事件的年份,下方是历史事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查找历史事件便利、换算准确、可阅读性强。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加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是矩形对折的基板,2是上盘,3是圆形下盘,4是设在下盘中心的转轴,5是设在下盘上的旋扭。
权利要求1.一种公元干支纪年换算盘是由基板(1)、上盘(2)、下盘(3)、转轴(4)和旋扭(5)构成的,其特征在于基板(1)为矩形并且对折,上盘(2)呈圆周排列印制在基板(1)的正面页上,上盘(2)中心部分为圆形孔,在甲子年处开有条形孔,下盘(3)为圆盘形,中心通过转轴(4)固定在基板(1)背面页上面,盘面上装有旋扭(5)。
专利摘要公元干支纪年换算盘属于文具类,其特点是:以一个矩形的对折纸板为基板,基板正面页上印有圆周排列的表格为上盘,上盘中部为圆形孔,基板背面页上通过转轴连有一圆盘形的转盘为下盘,下盘上装有旋钮并可促使下盘转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记录历史事件范围量大,而且携带方便,非常适合中小学生学习历史知识。
文档编号G06C3/00GK2296539SQ97212238
公开日1998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12日
发明者崔立夫 申请人:崔立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