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用户制茶用电的负荷模型制定方法

文档序号:822402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用户制茶用电的负荷模型制定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用户制茶用电的负荷模型制定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安溪地区季节性负荷明显;制茶期间处于用电尖峰,经常发生配变因重载、超载而 烧毁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制茶户、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给供电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也给运维抢修带来极大的工作压力。而在非制茶期间,大部分配变处于轻载、甚至空载运 行,造成配变运行空载损耗严重,运行经济性低下,供电企业售电收益率低。
[0003] 现有技术仅能通过实测负荷曲线情况对负荷特性情况进行分析,不能从根本上分 析出形成季节性负荷特性的原因,因此一旦制茶负荷曲线受到某种因素影响发生变化,现 有技术此时不能准确分析出发生变化的原因,故急需一种能够从根本上对用户制茶负荷特 性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的理论模型。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用户制茶用电的负荷模型制 定方法,当出现突发状况导致负荷突变时,可根据制定的理论负荷模型准确分析负荷突变 的原因。
[0005]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 -种基于用户制茶用电的负荷模型制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7] (1)、调查和收集制茶台区制茶期间用户制茶设备运行情况与运行参数,确定数据 无误进行下一步;
[0008] (2)、根据步骤(1)收集到的数据结合制茶工艺的差异搭建出单套制茶设备的用 户理论负荷模型,并根据制茶工艺对用户理论负荷模型进行分类;
[0009] (3)、将用户理论负荷模型与实际负荷曲线相对比,根据用户制茶产量的影响对用 户进行分级,并完善分级后的用户理论负荷模型;
[0010] (4)、调研台区各茶户的制茶工艺和产量情况,结合经分级分类后的用户理论负荷 模型搭建出台区理论负荷模型;
[0011] 巧)、与实际负荷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并修正台区理论负荷模型。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制茶工艺包括传统工艺和传统+削青工艺。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制茶产量包括小于800斤、800-1600斤和大于1600 斤H级。
[0014]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 为了改善安溪县制茶地区的供电情况,需要对制茶台区的负荷特性形成原因进行 深入分析,进而完成对制茶用户负荷特性的分类研究,制定出制茶理论负荷模型,根据该模 型可及时分析出负荷突变的原因,从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0016] 该模型通过结合茶叶加工用电设备运行时间和工作功率等参数,依据不同的制茶 工艺对负荷特性进行分类,同时考虑了制茶产量对负荷特性的影响,实现了用户制茶用电 的理论负荷模型的搭建。
【附图说明】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的步骤流程图。
[0019] 图2为甲类用户制茶日负荷理论模型曲线。
[0020] 图3为己类用户制茶日负荷理论模型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基于用户制茶用电的负荷模型制定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
[0022] (1)、调查和收集制茶台区制茶期间用户制茶设备运行情况与运行参数,确定数据 无误进行下一步;
[0023] (2)、根据步骤(1)收集到的数据结合制茶工艺的差异搭建出单套制茶设备的用 户理论负荷模型,并根据制茶工艺对用户理论负荷模型进行分类;
[0024] 表1传统工艺制茶工序W及加工时间、设备功率
[00 巧]
【主权项】
1. 一种基于用户制茶用电的负荷模型制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调查和收集制茶台区制茶期间用户制茶设备运行情况与运行参数,确定数据无误 进行下一步; (2) 、根据步骤(1)收集到的数据结合制茶工艺的差异搭建出单套制茶设备的用户理 论负荷模型,并根据制茶工艺对用户理论负荷模型进行分类; (3) 、将用户理论负荷模型与实际负荷曲线相对比,根据用户制茶产量的影响对用户进 行分级,并完善分级后的用户理论负荷模型; (4) 、调研台区各茶户的制茶工艺和产量情况,结合经分级分类后的用户理论负荷模型 搭建出台区理论负荷模型; 巧)、与实际负荷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并修正台区理论负荷模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用户制茶用电的负荷模型制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的制茶工艺包括传统工艺和传统+削青工艺。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用户制茶用电的负荷模型制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的制茶产量包括小于800斤、800-1600斤和大于1600斤H级。
【专利摘要】一种基于用户制茶用电的负荷模型制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调查和收集制茶台区制茶期间用户制茶设备运行情况与运行参数,确定数据无误进行下一步;(2)、根据步骤(1)收集到的数据结合制茶工艺的差异搭建出单套制茶设备的用户理论负荷模型,并根据制茶工艺对用户理论负荷模型进行分类;(3)、将用户理论负荷模型与实际负荷曲线相对比,根据用户制茶产量的影响对用户进行分级,并完善分级后的用户理论负荷模型;(4)、调研台区各茶户的制茶工艺和产量情况,结合经分级分类后的用户理论负荷模型搭建出台区理论负荷模型;(5)、与实际负荷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并修正台区理论负荷模型。
【IPC分类】G06Q50-06, G06Q10-06
【公开号】CN104537501
【申请号】CN201510020523
【发明人】吴思谋, 江明水, 蔡秀雯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