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81867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电脑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脑装置,尤指一种利用记忆合金件驱动活动壳体收合于主壳体内或外露于主壳体的电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一般而言,为了使电脑装置(如笔记型电脑等)看起来更加地轻薄简洁,电脑装置可额外采用将连接埠(或散热孔结构)设置于活动壳体上并且将活动壳体可枢转地设置于主壳体上以可选择性地收合于主壳体内或外露于主壳体的设计,借以使电脑装置在处于关机状态时或是在不会使用到连接埠的情况下时可提供连接埠(或散热孔结构)隐藏功能。
[0003]然而,由于上述设计通常需配置步进电机于电脑装置内以提供驱动力来进行活动壳体的收合或展开操作,因此会产生步进电机的配置占用电脑装置过多的内部空间而不利于电脑装置的薄型化设计以及大幅地提升电脑装置的整体制造成本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记忆合金件驱动活动壳体收合于主壳体内或外露于主壳体的电脑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5]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脑装置,其包含一主壳体、一电脑主体、一活动壳体,以及一连动机构。该主壳体具有一内凹结构,该内凹结构的一侧壁上形成有一第一定位结构。该电脑主体设置于该主壳体内。该活动壳体具有一第一导槽且枢接于该主壳体以可相对于该主壳体枢转至容置于该内凹结构内的一收合位置或外露于该主壳体的一展开位置,该活动壳体对应该第一定位结构的位置上形成有一第二定位结构,该第一定位结构用来卡合于该第二定位结构以将该活动壳体定位于该展开位置。该连动机构设置于该内凹结构内,该连动机构包含一第一片件、一第二片件,以及一第一记忆合金件。该第一片件具有一第一驱动端部以及一第一连接端部,该第一驱动端部可活动地插设于该第一导槽中。该第二片件设置于该内凹结构上且枢接于该第一连接端部。该第一记忆合金件分别枢接于该第二片件与该内凹结构的其中之一以及该第一片件的该第一驱动端部,用来被加热至产生缩短形变或伸长形变时,驱动该第一驱动端部沿该第一导槽移动,以使该第一片件相对该第二片件枢转而推动该活动壳体相对于该主壳体从该收合位置枢转到该展开位置。
[0006]相较于现有技术使用步进电机驱动活动壳体的设计,本发明采用加热记忆合金件以产生缩短或伸长形变的设计以驱动活动壳体可收合于主壳体内或外露于主壳体,从而达到使电脑装置可提供活动壳体隐藏功能的目的。如此一来,由于不需配置步进电机,因此,本发明即可进一步地缩减电脑装置在收合或展开活动壳体上所需使用到的内部空间以利于电脑装置的薄型化设计以及有效地降低电脑装置的整体制造成本。
[0007]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借由以下的实施方式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提出的电脑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09]图2为图1的电脑装置沿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
[0010]图3为图2的主壳体与活动壳体的爆炸示意图;
[0011]图4为图3的主壳体与活动壳体于另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0012]图5为图1的活动壳体相对于主壳体枢转至展开位置的立体不意图;
[0013]图6为图2的连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4]图7为图2的活动壳体枢转至展开位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0015]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提出的电脑装置在活动壳体相对于主壳体枢转至半展开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9为图8的电脑装置沿剖面线B-B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10为图9的连动机构与主壳体的组装示意图;
[0018]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所提出的电脑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12为图11的活动壳体相对于主壳体枢转至展开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所提出的电脑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14为图13的活动壳体相对于主壳体枢转至展开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所提出的电脑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16为图15的活动壳体相对于主壳体枢转至展开位置的剖面不意图。
[0024]符号说明:
[0025]12 电脑主体14 主壳体
[0026]16 活动壳体20 内凹结构
[0027]22 第一导槽24 侦_
[0028]26 弹性扣合臂28 第一定位孔
[0029]30 第二定位孔32 散热孔结构
[0030]34 连接埠36 第二导槽
[0031]38 第一片件40 第二片件
[0032]42 第三片件44 第四片件
[0033]50 第一驱动端部52 第一连接端部
[0034]54 第二连接端部56 第二驱动端部
[0035]104 第三记忆合金件
[0036]106 定位凹部
[0037]10、100、150、200、250 电脑装置
[0038]18、102、152、202、252 连动机构
[0039]46,204,254第一记忆合金件
[0040]48、154第二记忆合金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1]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第一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电脑装置10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电脑装置10沿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电脑装置10包含一电脑主体12(于图1以及图2中仅以虚线简示)、一主壳体14、一活动壳体16,以及一连动机构18。电脑主体12设置于主壳体14内,电脑主体12可包含一般常见的电脑主要元件(如主机板、中央处理器等),其相关说明已见于现有技术中,故不再赘述。
[0042]接着请参阅图3、图4,以及图5,图3为图2的主壳体14与活动壳体16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图3的主壳体14与活动壳体16于另一视角的爆炸不意图,图5为图1的活动壳体16相对于主壳体14枢转至展开位置的立体不意图。由图3、图4,以及图5可知,主壳体14具有一内凹结构20,活动壳体16枢接于主壳体14且具有一第一导槽22,借此,活动壳体16即可相对于主壳体14枢转至容置于内凹结构20内的收合位置(如图1所示)或外露于主壳体14的展开位置(如图5所示)。除此之外,为了达到定位活动壳体16的效果,主壳体14与活动壳体16上可形成有能够相互卡合的定位结构,举例来说,在此实施例中,内凹结构20的一侧壁24上可形成有一弹性扣合臂26,而活动壳体16对应弹性扣合臂26的位置上形成有一第一定位孔28以及一第二定位孔30,借此,弹性扣合臂26可用来扣合第一定位孔28以将活动壳体16定位于如图5所示的展开位置,以及用来扣合第二定位孔30以将活动壳体16定位于如图1所示的收合位置。需注意的是,活动壳体16与主壳体14之间的定位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弹性扣合臂与定位孔配合设计,其亦可改为采用其他常见的定位设计,例如凹凸结构配合设计等。
[004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