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件装载数量和激活的控制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6173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件装载数量和激活的控制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软件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件装载数量和激活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产品激活(Product activat1n)是微软为了抑制盗版,而从Windows XP和OfficeXP发行起的大部份软件所增添的机制。企业用户所购买的大量授权版(Volume License)软件则无此机制,但是从Vista开始,微软改以KMS (Key Managent Server)等方式要求大量授权版软件也需要有产品激活的程序。针对微软的这一措施,许多盗版软件都推出了相对应的免激活版本,用以跳过这一激活过程。
[0003]当一台终端上安装了需要进行激活的软件后,激活功能首先会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一些统计,被统计的硬件包括:显卡,SCSI适配器,IDE控制器(可以说就是主板),网卡及其MAC地址,内存范围(例如0-64MB,64-128MB等),处理器类型,处理器序列号,硬盘,卷序号(VSN, Volume Serial Number),光盘驱动器。但不包括一些常被插拔的硬件,例如USB、IEEE1394 等等。
[0004]通过统计上述硬件的ID信息,结合安装该软件时输入的序列号,程序会生成一串激活请求码,用户则需要通过电话或者互联网把这串请求码发送给微软。微软收到该请求码后可以从中获得产品的序列号以及安装该产品的计算机硬件ID(具体的硬件类型和型号是无法知道的),随后微软会将序列号和自己数据库中的记录核对,看该序列号以前有没有被使用过。如果该序列号是第一次使用,那么将会返回给用户一组激活码,用户需要手工或者让程序将激活码输入软件,完成激活过程。如果经过检查该序列号以前曾经进行过激活,那么随后将会把硬件ID和记录下来的以前激活时的硬件ID进行比较,如果硬件ID相同或者差别不大,那么激活操作也可以顺利完成;如果硬件ID差别太大,或者完全不同,那么就会认为该序列号被用到了其它计算机,进而无法完成激活操作。
[0005]微软采用此种机制后,其他企业纷纷效仿。但微软和其他应用此种机制的企业并未针对此种机制提供服务和API。而且此种机制存在缺陷,只对软件激活做控制,并未控制产品的激活数量。

【发明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件装载数量和激活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实现对使用软件的终端数量和软件激活的有效控制。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软件装载数量和激活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I)在服务器端设置申请装载某个软件的组织机构可装载该软件的终端数量并生成组织机构码;所述软件是需要进行软件激活的软件;所述组织机构码是用于识别组织机构的唯一标识码;
[0010](2)在服务器端生成所述组织机构的、与所述软件对应的密钥库,密钥库中的密钥数量等于所述的终端数量;
[0011](3)所述组织机构的终端用户装载所述软件,并将终端序列码和组织机构码发送到服务器端,申请软件激活;所述的终端序列码是用于记录终端信息的唯一序列码;
[0012](4)服务器端根据终端的激活申请,查看该终端所在的组织机构的、与该软件对应的密钥库中是否还存在剩余密钥,若是则将剩余密钥中的一个反馈到终端,终端用户根据接收到的密钥进行产品激活;若否则说明该组织机构中可装载该软件的终端数量达到上限,激活失败。
[0013]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软件装载数量和激活的控制方法,步骤(4)中,终端用户接收到服务器端反馈的密钥后,将密钥缓存在终端。
[0014]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软件装载数量和激活的控制方法,步骤(3)中,终端用户装载所述软件后,首先查看终端缓存中是否存在与该软件对应的密钥,若是则直接获取密钥进行软件激活,若否则再将终端序列码和组织机构码发送到服务器端,申请软件激活。
[0015]再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软件装载数量和激活的控制方法,步骤(4)中,服务器端接收到终端的激活申请后,在服务器端记录该终端的相关信息;所述的相关信息包括终端的操作系统ID、操作系统版本号和操作系统厂商信息。
[0016]更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软件装载数量和激活的控制方法,步骤(4)中,服务器端接收到终端的激活申请后,首先判断服务器端是否存在该终端的相关信息,若是则查看该终端对应的密钥状态,并根据密钥状态做出响应,若否则再查看对应的密钥库中是否还存在剩余密钥;所述的密钥状态包括未使用、有效使用和失效。
[0017]一种软件装载数量和激活的控制系统,包括:
[0018]组织机构分配模块,用于在服务器端设置申请装载某个软件的组织机构可装载该软件的终端数量并生成组织机构码;所述软件是需要进行软件激活的软件;所述组织机构码是用于识别组织机构的唯一标识码;
[0019]密钥库生成模块,用于在服务器端生成所述组织机构的、与所述软件对应的密钥库,密钥库中的密钥数量等于所述的终端数量;
[0020]软件激活申请模块,用于所述组织机构的终端用户装载所述软件,并将终端序列码和组织机构码发送到服务器端,申请软件激活;所述的终端序列码是用于记录终端信息的唯一序列码;
[0021]软件激活模块,用于服务器端根据终端的激活申请,查看该终端所在的组织机构的、与该软件对应的密钥库中是否还存在剩余密钥,若是则将剩余密钥中的一个反馈到终端,终端用户根据接收到的密钥进行产品激活;若否则说明该组织机构中可装载该软件的终端数量达到上限,激活失败。
[0022]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软件装载数量和激活的控制系统,软件激活模块中终端用户接收到服务器端反馈的密钥后,将密钥缓存在终端。
[0023]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软件装载数量和激活的控制系统,软件激活申请模块中,终端用户装载所述软件后,首先查看终端缓存中是否存在与该软件对应的密钥,若是则直接获取密钥进行软件激活,若否则再将终端序列码和组织机构码发送到服务器端,申请软件激活。
[0024]再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软件装载数量和激活的控制系统,软件激活模块中,月艮务器端接收到终端的激活申请后,在服务器端记录该终端的相关信息;所述的相关信息包括终端的操作系统ID、操作系统版本号和操作系统厂商信息。
[0025]更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软件装载数量和激活的控制系统,软件激活模块中,月艮务器端接收到终端的激活申请后,首先判断服务器端是否存在该终端的相关信息,若是则查看该终端对应的密钥状态,并根据状态做出响应,若否则再查看对应的密钥库中是否还存在剩余密钥;所述的密钥状态包括未使用、有效使用和失效。
[00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及系统,采用C/S系统结构,实现了对软件产品的装载数量和激活的同时控制,有效解决了软件产品的装置和激活的控制问题,保障了软件产品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软件装载数量和激活的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0028]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软件装载数量和激活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0]本发明是针对现有软件激活控制方法智能对软件激活做控制,但不能够控制软件产品的激活数量而提供的一种软件装载数量和激活控制的方法及系统,通过该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对终端产品数量和激活的同时控制。
[0031]图1示出了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软件装载数量和激活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该系统包括组织机构分配模块U、密钥库生成模块12、软件激活申请模块13和软件激活模块14,其中:
[0032]组织机构分配模块11用于在服务器端设置申请装载某个软件的组织机构可装载该软件的终端数量并生成组织机构码;所述软件是需要进行软件激活的软件;所述组织机构码是用于识别组织机构的唯一标识码;
[0033]密钥库生成模块12用于在服务器端生成所述组织机构的、与所述软件对应的密钥库,密钥库中的密钥数量等于所述的终端数量;
[0034]软件激活申请模块13用于所述组织机构的终端用户装载所述软件,并将终端序列码和组织机构码发送到服务器端,申请软件激活;所述的终端序列码是用于记录终端信息的唯一序列码;
[0035]软件激活模块14用于服务器端根据终端的激活申请,查看该终端所在的组织机构的、与该软件对应的密钥库中是否还存在剩余密钥,若是则将剩余密钥中的一个反馈到终端,终端用户根据接收到的密钥进行产品激活;若否则说明该组织机构中可装载该软件的终端数量达到上限,激活失败。
[0036]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终端用户在装载某一软件时,只有在首次装载时需要向服务器端申请软件激活,因为通过软件激活模块14首次申请软件激活后,终端用户会将服务器端反馈的密钥缓存在终端。终端用户在装载软件或打开软件时,会首先查看终端缓存中是否存在与该软件对应的密钥,若是则直接获取密钥进行软件激活,软件可正常使用,若否则再将终端序列码和组织机构码发送到服务器端,申请软件激活,通过软件激活模块14获得密钥。
[0037]软件激活模块14中,服务器端接收到终端的激活申请后,激活的过程中会记录该终端的相关信息。服务器端收到终端的激活申请会首先判断服务器端是否存在该终端信息,若是则查看该终端对应的密钥状态,并根据状态做出响应,若否则再查看对应的密钥库中是否还存在剩余密钥。其中,所述的终端的相关信息包括终端的操作系统ID、操作系统版本号和操作系统厂商信息等。终端对应的密钥状态包括未使用、有效使用中和失效三种状态,当终端的密钥状态为未使用时,则将该密钥分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