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主题的大规模地理空间数据动态融合方法

文档序号:8380994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向主题的大规模地理空间数据动态融合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地理空间信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面向主题的大规模地理空间数据动态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如物联网、多种传感器网络等)使得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与传输成本成倍下降,大大降低了交易和管理成本,极大地丰富了采集数据的数量、种类及特性,使得获取的数据具有大规模、多尺度、多维及明显的时空特性。但是,如何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有效融合与集成及分析这些大规模时空数据,以此更好的服务于行业和大众成为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3]传统的信息融合技术是针对不同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的时空现象等的综合信息内容,研宄多尺度多维之间、相同尺度和玮度而不同单元之间、多类型内容的地理信息与精细空间结构模型融合技术,难以对动态信息进行互联、互通、互用,无法较好地实现综合运行管理动态信息,容易出现动态融合的容错性和鲁莽性问题。
[0004]而面向主题的多尺度异构信息动态融合技术是针对不确定动态环境下的大规模多源、多尺度、多主题、多时相的地理时空数据,运用地理空间多源数据融合模型来为面向不同应用专题提供多层次丰富的信息内容,为大规模空间信息智能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主题的大规模地理空间数据动态融合方法,该方法能很好地解决动态信息的综合运行管理、多源异构信息的综合融合、多源异构时空数据动态融合的容错性或鲁棒性等问题。
[000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向主题的大规模地理空间数据动态融合方法,其不同在于,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首先建立地理空间数据的匹配模型和关联模型;
步骤b)、然后搭建面向主题的地理空间数据融合框架;
步骤c)、结合多源异构地理空间数据的地理要素匹配技术,构建面向主题的地理空间数据融合规则库;
步骤d)、最后在地理栅格数据信息融合、几何信息融合、属性信息融合方法支持下,实现面向主题的大规模地理空间数据动态融合方法。
[0007]以上方案中,所述步骤a)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al)利用最小二乘准则配准法,内插外推法等时间匹配算法将关于同一目标的不同来源不同步的信息同步到同一时刻实现空间数据的时间配准;
步骤a2)运用实时质量控制法、精确极大似然空间匹配法、基于地心坐标系的空间匹配法等进行空间数据空间匹配;解决时域上不同步,空域上属于不同坐标系或空间变形的多源观测数据的空间匹配问题; 步骤a3)综合运用最大似然法、贝叶斯方法、联合概率数据互联法进行空间数据关联,处理空间数据的分类和组合问题,确定多源地理空间信息和目标源对应关系,解决单一来源数据时间域上的关联问题,以及多来源数据空间域上的关联问题,从而有效确定来源于同一目标的数据。
[0008]以上方案中,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bl)构建具有明确意义的理论模型和融合理论,将地理空间数据融合问题转化为在统一理论框架下的特征提取与约简、信息补全、语义分析与消解、参数调制设计等子问题;b2)从信息模型和数学推理出发,以数学推导建立通用的融合数学模型,以面向主题应用为设计思路,进行空间、光谱、拓扑、属性等相关性参数的调制构建,结合实际应用对融合模型进行解释;
b3)利用数据相互间固有的约束关系,发现不同融合方法与模型的适用程度和相似程度,为建立面向主题的融合模型提供理论指导。
[0009]以上方案中,所述步骤c)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Cl)针对要素的匹配分为点要素、线状要素、面状要素三种不同模式匹配方法,实现要素的匹配技术;
步骤c2)对同一区域的矢量数据、栅格扫描数据、遥感影像、专题属性数据等多源数据,实现矢量目标与影像像素集的匹配、矢量数据不同时间表达目标间的对应、不同比例尺下表达目标间的对应、地图上矢量目标与语义属性表间的对应等;
步骤c3)不同数据源的矢量数据对地理要素的分类分级各不相同,要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语义转换;
步骤c4)结合合理的数学方法必要的领域专家的知识以及相关的标准来创建规则库。
[0010]以上方案中,所述步骤d)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dl)在融合规则库的支持下,利用地理空间数据融合方法进行处理,实现面向主题的多尺度多维之间、多传感器信息与地图信息之间、静态与时间序列信息之间、多类型内容的地理信息与社会经济信息之间等方面的多源数据融合;
步骤d2)最后基于融合后的结果进行信息与知识提取和判断决策。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方法是在面向主题的多尺度异构信息动态融合技术支持下针对不确定动态环境下的大规模全球多源、多尺度、多主题、多时相的地理时空数据,运用混合式结构融合模型来为面向不同应用专题提供多层次丰富的信息内容,为大规模空间信息智能服务提供技术支撑。该技术能很好地解决动态信息的综合运行管理、多源异构信息的综合融合、多源异构时空数据动态融合的容错性或鲁棒性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一种面向主题的大规模地理空间数据动态融合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能够更清楚得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优点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与再次描述的其他方法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限制。
[0015]图1是面向主题的大规模地理空间数据动态融合示意图。
[0016]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面向主题的大规模地理空间数据动态融合技术包括:多源异构地理空间数据;数据的预处理(冲突检测等),对所获取的多源异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冲突检测等预处理,解决多源异构空间数据融合的容错性或鲁棒性问题;数据跟踪与分类;空间数据匹配与关联,在数据预处理和进一步跟踪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空间数据空间匹配,解决时域上不同步,空域上属于不同坐标系或空间变形的多源观测数据的空间匹配问题,从而将多源数据纳入一个统一的参考框架中;构建面向主题的地理空间数据融合规则库;融合方法,在融合规则库的支持下,利用地理空间数据动态融合方法进行栅格影像、矢量几何、属性信息等方面的融合;融合目标,基于融合后的结果进行信息与知识提取和判断决策。
[0017]多源异构的大规模地理空间数据包括不同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的地理空间对象和多波段、多时相、多类型的遥感影像数据以及社会、经济、商业、地理、人口、资源等大规模数据。
[0018]地理空间数据匹配包括利用最小二乘准则配准法,内插外推法等时间匹配算法将关于同一目标的不同来源不同步的信息同步到同一时刻实现空间数据的时间配准;以及运用实时质量控制法、精确极大似然空间匹配法、基于地心坐标系的空间匹配法等进行空间数据空间匹配。
[0019]地理空间数据关联包括综合运用最大似然法、贝叶斯方法、联合概率数据互联法进行空间数据关联,处理空间数据的分类和组合问题,确定多源地理空间信息和目标源对应关系,解决单一来源数据时间域上的关联问题,以及多来源数据空间域上的关联问题,从而有效确定来源于同一目标的数据。
[0020]面向主题的地理空间数据融合框架可构建具有明确意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