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5498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减少储存单元使用数量的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现代的电子装置的处理系统上,多任务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可与计算机装置链接的电子装置中,电子装置的处理系统除了要能够处理电子装置本身的运作夕卜,还要能够处理与计算机装置之间沟通的运作。一般而言,电子装置本身具有独立的处理器,而计算机装置亦具有另一独立的处理器。
[0003]传统上,电子装置的处理系统为了让多个不同处理器都能独立运作,处理系统上通常会为各个处理器安排对应的内存,以存放对应处理器所需的程序代码。以储存装置(例如:磁盘硬盘、固态硬盘、光驱等)的电子装置为例,其一般包含两个内存分别用以存放处理本身数据的储存及读取运作所需的程序代码,以及用以存放处理与计算机装置之间的沟通运作所需的程序代码。然而,随着处理器种类越多,对应内存的数量也跟着变多,使得处理系统的制造成本以及设计难度也跟着提高。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减少内存使用数量的技术,是目前业界所致力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可有效减少储存单元使用的数量。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可与一计算机装置连接的处理系统,计算机装置具有第二处理单元,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处理单元以及第一储存单元。第一储存单元耦接至第一处理单元,用以至少储存第一程序代码及第二程序代码。在第一时间点,第一处理单元自第一储存单元存取第一程序代码以设定处理系统。在第一时间点后的第二时间点,第一处理单元接收来自第二处理单元的指令,并响应于此指令,将第二程序代码回传至第二处理单元,第二程序代码用以提供第二处理单元控制处理系统。
[0007]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可与一计算机装置连接的处理系统的操作方法。计算机装置具有第二处理单元。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处理单元以及第一储存单元,第一储存单元至少储存第一程序代码及第二程序代码。此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第一时间点,第一处理单元存取第一程序代码以设定处理系统。接着,在第一时间点后的第二时间点,第一处理单元接收来自第二处理单元的指令。之后,第一处理单元响应于此指令,将第二程序代码回传至第二处理单元。第二程序代码用以提供第二处理单元控制处理系统。
[0008]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系统利用多个处理单元间的呼叫时间差,在不影响各个处理单元运作的状况下,将其对应的程序代码存放至单一储存单元,进而省略储存单元的使用数量。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系统可选择性地预先将程序代码复制至访问速度较快的储存单元当中,以提升整体系统的效能。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处理系统的方块图。
[0010]图2是处理系统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0011]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处理系统的方块图。
[0012]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处理系统的方块图。
[0013]图5是处理系统的运作流程图。
[0014]图6A是在多个处理单元情况下,未简化内存数量的整体系统的示意图。
[0015]图6B是在多个处理单元情况下,简化内存数量的整体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0017]以下提出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缩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此外,实施例中的附图省略不必要的组件,以清楚显示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0018]请同时参考图1以及图2。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处理系统100的方块图。图2是处理系统100的操作方法200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处理系统100包括第一处理单元102以及第一储存单元104。第一处理单元102例如是微处理器或其它具有运算能力的处理电路。第一储存单元104耦接至第一处理单元102,用以至少储存第一程序代码及第二程序代码。第一储存单元104例如是非挥发性(non-volatile)内存。在本实施例中,处理系统100为一电子装置内的处理系统,并可与一计算机装置10连接。计算机装置10例如是个人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系统。处理系统100例如可通过扁平电缆与计算机装置10连接。计算机装置10具有第二处理器12。第二处理器12例如为x86指令集架构处理器或其它计算机装置10上具有运算处理能力的处理器。
[0019]在本实施例中,处理系统100的操作方法200包括以下步骤:
[0020]首先,在步骤202,在启动后的第一时间点,第一处理单元102存取储存于第一储存单元104的第一程序代码以设定处理系统100。举例来说,第一处理单元102在启动后即获得电源并开始运作;此时,第一处理单元102进行存取储存于第一储存单元104中的第一程序代码以初始化(initialize)处理系统100。
[0021]接着,在步骤204,在第一时间点后的第二时间点,第一处理单元102接收来自第二处理单元12的指令。此指令例如是第二处理单元12在计算机装置10开机后执行至特定程序时,发送至处理系统100的控制指令,用以呼叫控制处理系统100的相关程序代码。举例来说,第二处理单元12在计算机装置10开机时先执行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B1S),以初始化计算机装置10上的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 DRAM)以及相关的重要周边装置,之后才会进行呼叫处理系统100的特定程序。
[0022]之后,在步骤206,第一处理单元102响应于此指令,并将第二程序代码回传至第二处理单元12。第二程序代码用以提供第二处理单元12控制处理系统100。举例来说,第一处理单元102响应于第二处理单元12所发出的指令,自第一储存单元104存取第二程序代码,以将第二程序代码回传至第二处理单元12。第二程序代码例如是用以提供计算机装置的处理器(例如第二处理单元12)对与其连接的处理系统100作初始化以及相关控制操作。
[0023]依据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系统100利用计算机装置10上第二处理单元12的呼叫时间差,先通过第一处理单元102对处理系统100进行设定,并待第二处理单元12发出呼叫指令后,再通过第一处理单元102回传处理系统100的相关程序代码(第二程序代码)至第二处理单元12。由于第二处理单元12可通过第一处理单元102由第一储存单元104取得所需的程序代码,故处理系统100可省略专属提供第二处理单元12储存程序代码的独立内存,并将对应第二处理单元12的第二程序代码一并储存在第一储存单元,进而减少处理系统100上的内存使用数量。
[00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储存单元104可为专属用于储存程序代码的储存单元,其储存单元的类型并不限定。在另一实施例中,处理系统100为储存装置的处理系统,而第一储存单元104可为储存装置中用以储存数据的储存单元。换句话说,程序代码与用户数据皆储存于第一储存单元中。以储存装置为固态硬盘为例,第一储存单元可为一非挥发性内存(例如=NAND闪存),并用以同时储存程序代码以及用户数据。
[0025]请参考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处理系统300的方块图。处理系统300包括第一处理单元302、第一储存单元304以及第二储存单元306。处理系统300可与计算机装置30连接,计算机装置30当中包括第二处理单元32。与前一实施例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处理系统300还包括第二储存单元306。如图3所示,第二储存单元306耦接至第一处理单元302。第二储存单元306可以是访问速度大于第一储存单元304的内存,像是高速缓存(cache memory)。
[0026]本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单元304预存第二程序代码。在第一处理单元302接收来自第二处理单元32的指令之前(即第二时间点之前),第一处理单元302先将储存于第一储存单元304的第二程序代码复制至第二储存单元306。之后,当第一处理单元304接收来自第二处理单元32的指令,第一处理单元302响应于此指令,并自第二储存单元306存取第二程序代码,以将第二程序代码提供至第二处理单元32。如此一来,由于第二储存单元306访问速度大于第一储存单元304,其将可缩短第一处理单元302回传第二程序代码至第二处理单元32所需的时间。
[0027]同样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储存单元104可为专属用于储存程序代码的储存单元,其储存单元的类型并不限定。在另一实施例中,处理系统100为储存装置的处理系统,而第一储存单元104可为储存装置中用以储存数据的储存单元。换句话说,程序代码与用户数据皆储存于第一储存单元中。
[0028]请参考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处理系统400的方块图。如图4所示,处理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