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分屏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498563阅读:来源:国知局
具有多个应用的分屏幕。
[0115]第二实施例中,初始屏幕具有应用以及桌面两种状态,当移动终端的初始屏幕为应用时,则显示具有多个应用的分屏幕,当移动终端的初始屏幕为桌面时,由于不存在向桌面粘贴内容的场景,此时显示取消了剪贴板的直接应用,而是在具有多个应用的分屏幕内设置剪贴板应用与其他应用的组合。可以理解的是,当初始屏幕为桌面时,即使在分屏幕中设置剪贴板,也不具有剪贴板的使用场景,还需要先打开剪贴板应用,才能进行复制粘贴的功能,因此,针对第二实施例,初始屏幕不具有输入框,同时,在分屏幕中设置剪贴板与其他应用的组合。
[0116]进一步地,参照图7,所述步骤S303包括:
[0117]步骤S3031,若初始屏幕的不同显示内容中不具有输入框,则判断初始屏幕的当前显不内容是应用还是桌面;
[0118]步骤S3032,若所述初始屏幕的当前显示内容为应用,则显示具有历史应用、推荐应用、剪贴板以及桌面缩略图的多应用分屏幕;
[0119]本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的初始屏幕为应用时,则在分屏幕中显示历史应用、推荐应用、剪贴板以及桌面缩略图等多个应用。在分屏幕中显示的应用的优先级顺序是:历史应用、常用应用、预装自有应用等。具体推荐应用的规则是,优选推荐和初始屏幕或分屏幕的应用组合过的应用;当分屏幕中的应用数量不够时,将用户的高频使用应用补充;若以上应用仍然在分屏幕中的数量不够,则可以在分屏幕中放置视界、图库、浏览器、短信、微信、记事本等应用。参照图8,当初始屏幕的显示内容为应用A时,则在分屏幕显示历史应用如B、C,常用应用D、E,预装自有应用F、G等,剪贴板、桌面缩略图等。这样,在分屏幕上可以显示全部的用户可能用到的内容,使得用户可以方便的找到并打开。
[0120]步骤S3033,若所述初始屏幕的当前显示内容为桌面,则显示具有双窗口组合应用以及桌面缩略图的多应用分屏幕。
[0121]本实施例中,参照图9,当移动终端的初始屏幕为桌面时,则在分屏幕中显示历史应用、推荐应用以及桌面缩略图等多个应用。在分屏幕中显示的应用的优先级顺序是:历史应用、组合应用。具体推荐应用的规则是,优选推荐用户使用过的应用组成的组合应用;当分屏幕中的应用数量不够时,放置预装自有应用。其中,组合应用可以为视界A和微信B组合、视频C和浏览器D组合、记事本E和短信组合F、浏览器G和剪贴板H组合等,当用户点击该双窗口组合应用时,则会自动生成对应应用的初始屏幕和分屏幕。本实施例通过在分屏幕中显示全部的应用,使得用户在使用分屏模式时,能很快地找到想要打开的应用,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0122]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系统架构层包括:应用层,服务层,分屏层,硬件接口层及硬件层;
[0123]应用层(APP)用于调用本地文件或第三方文件,进行诸如播放音视频,查看照片等操作,应用层通过display接口与服务层(service)进行通讯,服务层即后台,将应用层不同的应用以多线程/进程方式,由系统统一管理,服务层通过自身接口与分屏层进行通信。分屏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包括:
[0124]判断当前屏幕状态信息。当前屏幕状态信息包括分屏状态及全屏状态,若当前屏幕状态为全屏,则按照常规流程进行处理,即分屏层不做任何改变,直接将服务层的信息透发至硬件接口层,由硬件接口层驱动显示屏进行显示,并进行音频的播放。
[0125]若当前屏幕状态信息为分屏,或者由全屏状态改变为分屏状态(此时用户正在进行分屏操作,如拖动分屏线,绘制分屏线等),则分屏层初始化状态机,状态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定义为一个结构体,用于管理整个自由分屏的实现流程,系统在自由分屏模式下,实时调用状态机,并根据状态机提供的参数进行相应的自由分屏操作,状态机从初始化到释放资源,贯穿整个分屏周期,可以理解为,状态机管控整个自由分屏过程。其结构体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动作(坐标),分屏区域,数据源及操作,动作即当前用户拖拽分屏线或绘制分屏线的坐标值,分屏区域即表示当前分屏的信息,例如二分屏,则分屏区域值为2,数据源即表示待显示的视频/音频/照片等与哪一个分屏区域对应,或者表示当前APP对应哪一个分屏区域;操作即表示当前操作方式,例如拖拽,绘制分屏线,捏合,交换等;
[0126]初始化状态机后,系统实时获取当前状态机的状态,并将当前状态机的状态覆盖前一状态机的状态,从算法层面实现来看,存在着当前状态机状态赋值给前一状态机状态这一循环过程。例如,当前状态机状态为用户绘制分屏线,且设置当前播放视频的分屏具体为分屏后的哪一个屏(例如,左右分屏,则可设置播放视频的屏为左边屏或者右边屏),则当前状态机的操作参数赋值为绘制分屏线,系统实时获取当前用户触摸屏的坐标,将该坐标值赋予当前状态机中的动作参数,当前状态机状态赋值到前一状态机状态。此外,系统实时记录用户绘制的轨迹,进行状态机更新后,判断当前用户绘制分屏线是否已闭合,若当前绘制分屏线已闭合或接近闭合,那么自动修正为闭合曲线,并以该分屏闭合线为界,自动进行分屏。
[012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参照图10,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I包括:
[0128]获取模块10,用于开启分屏模式,并获取初始屏幕的显示内容;
[0129]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I开启分屏模式,并获取初始屏幕的不同状态。其中,移动终端I可以是个人电脑、手持设备、电子平板、个人数字助理(PDA)、手机等。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I优选为手机。初始屏幕可以为打开的某个应用、正在使用的输入框界面或显示桌面等。
[0130]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分屏指令;
[0131]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I的屏幕显示界面上显示一分屏线,用户可以拉动或者拖动所述分屏线,触发分屏指令操作。所述分屏线可以直接就展示在移动终端I的屏幕显示界面,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调出(或者生成)。比如,分屏线可以为屏幕显示界面的边缘线。可以通过手势等多种姿势或者通过从移动终端I的屏幕显示界面的边缘向屏幕显示界面内进行滑动,从而触发分屏指令。
[0132]显示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分屏指令,在所述初始屏幕上显示分屏幕,所述分屏幕上显示有与初始屏幕的不同显示内容对应的应用图标。
[0133]本优选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根据初始屏幕的不同状态,在所述初始屏幕上显示与不同的初始屏幕对应的分屏幕。分屏后两分屏区域(初始屏幕和分屏幕)的图标相同或部分相同,进入分屏模式时,分屏幕推荐最近在分屏模式下使用的应用,可以方便用户快速找到自己的惯用应用,同时也提供了桌面的入口,进入桌面后可以按传统路径打开任意应用,从而保证了分屏模式下可用应用的多样性。
[0134]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初始屏幕的显示内容为应用如微信,则所述分屏幕上对应显示的应用图标为除微信外的其他应用图标;当初始屏幕的显示内容为输入框时,则分屏幕上对应显示的应用图标为剪贴板图标;当初始屏幕的显示内容为桌面时,则分屏幕上对应显示的应用图标为桌面缩略图。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仅限于这几种对应方式。
[0135]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1,通过开启移动终端I的分屏模式,获取初始屏幕的不同状态,接收分屏指令,根据所述分屏指令,在所述初始屏幕上显示分屏幕,所述分屏幕上显示有与初始屏幕的不同显示内容对应的应用图标。这样,可以方便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I的分屏模式时,能快速找到常用的应用程序,同时也提供了桌面的入口,在移动终端I进入桌面后仍可以按传统路径打开任意应用,从而保证了分屏模式下可用应用的多样性,进而提尚用户体验。
[0136]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在上述图10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显示模块30包括:
[0137]判断单元301,用于判断所述初始屏幕的不同显示内容中是否具有输入框;
[0138]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I具有两种分屏显示方法,第一种分屏显示方法针对的是初始屏幕为应用、输入框以及桌面的情形,而第二种分屏显示方法针对的是初始屏幕为应用和桌面的情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他的情形。
[0139]第一显示单元302,用于若具有输入框,则根据所述初始屏幕的当前显示内容,显示与所述初始屏幕的当前显示内容一一对应的分屏幕;
[0140]进一步地,参照图12,所述第一显示单元302包括:
[0141]第一判断子单元3021,用于若初始屏幕的不同显示内容中具有输入框,则判断初始屏幕的当前显示内容是应用、输入框还是桌面;
[0142]第一显示子单元3022,用于若所述初始屏幕的当前显示内容为应用,则显示与所述应用对应的历史应用或推荐应用分屏幕;
[0143]在第一实施例中,初始屏幕具有应用、输入框以及桌面三种状态,当移动终端I的初始屏幕为应用时,则显示与所述应用对应的历史应用或推荐应用分屏幕。其中,历史应用可以为之前与初始屏幕或分屏幕终端应用组合使用过的可分屏历史应用,推荐应用可以为移动终端制造商预装的自有应用。具体参照图6,当初始屏幕显示的内容为应用如QQ时,则分屏幕可以按照用户的使用频率以及使用时间等规则优先显示用户之前使用过的历史应用,如微信、微博以及短信等。在初始屏幕显示的内容为应用时,在分屏幕内通过横划切换或其他切换方式,可以显示移动终端制造商如手机制造商预装的自有应用。可以理解的是,初始屏幕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的三种状态,在其他实施例中,移动终端I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
[0144]第二显示子单元3023,用于若所述初始屏幕的当前显示内容为输入框,则显示与所述输入框对应的剪贴板分屏幕;
[0145]本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I的初始屏幕为输入框时,则显示与所述输入框对应的剪贴板分屏幕,在剪贴板分屏幕中,可以按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图片或文字信息,在初始屏幕和分屏幕中,图片或文字可以通过拖放操作,实现图片或文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