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文学作品协同创作方法

文档序号:9200346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络文学作品协同创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数字出版领域,主要用于采用一种协同创作的方法实现多名作者通过互联网共同创作文学作品,多名编辑对文学作品进行协同编审,作品发布之后供读者阅读和评论。
【背景技术】
[0002]网络文学作品协同创作与自由撰稿人个人创作最大的不同是如何把多名作者协调起来,在一定的管理规则和约定下,高效、快捷完成图书内容的编写,并保证文学作品的风格和体系总体的一致性和平台性,既体现分工明确,又展现集体智慧。
[0003]协同创作过程是动态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整个创作流程包括:明确主作者、邀请其他作者形成创作团队、管理作品结构、细化管理规则、形成作品雏形等。形成作品雏形后,再经过内容编审、寻找存在的问题、充实创作队伍等,图书形成作品第二稿、第三稿……直到作品编写达到既定目标。
[0004]网络文学作品协同创作方法从作品编著的固有特性出发,定义的用户角色为:作者和编辑。每个作者群和编辑群中有个主作者和主编辑,主作者和主编辑对整个创作小组和编辑小组有控制和分配权限的权力,对任何一个作者己完成的章节有阅读、修改和评注的权限。每个作者只对自己创作的章节有修改的权限,但对所有其他作者创作的作品有阅读的权限,对经授权的其他作者创作的作品有评注和修改的权限。编辑对经主编确认的已完成的作品有审核和决定发布的权限。读者对作品中己发布部分有阅读的权限。
[0005]网络文学作品协同创作方法采取基于作品树形存储库的协同创作机制。创作组中的所有作者共享访问作品存储库,主作者可以通过对作品存储库的操作(包括添加、编辑、删除存储库结点等)来调整作品的逻辑结构。在创作者对作品存储库结点操作时,平台提供一种“协同锁”策略,防止对目录树结点的访问冲突。如果创作者需要创作新的文学作品或阅读、编辑和修改己有的作品,必须通过作品存储库提出相应的请求。这种机制可以有效地协调多个成员之间的协同创作活动。
[0006]协同锁表现为同一个作品(某本书的某一卷或某一章)在被某个作者编辑时,其他协同作者则不能对该部分内容进行相关的操作,如查看、编辑、删除、发布等。从而保证了作品的一致性与完整性。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协同锁的文学作品协同创作方法,协同创作平台保留整个作品的树形存储结构,通过该存储结构可以访问文学作品中的任何一个章节。当作者登录时,协同创作平台就会将作品的树形存储结构传送给他,并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作者如果需要申请编辑修改一个章节必须通过存储结构来进行。通过对作品存储库进行适当的锁定,在存储库的每个分支结点上增加“权限位”和“删除锁定计数器”。“权限位”包括“写锁定位”和“读锁定位”。“写锁定位”针对编辑、修改和评注请求,“读锁定位”针对阅读请求。当“写锁定位”/“读锁定位”被设置时,相应的请求被禁止;反之,允许请求。对同一文学作品,允许多人同时阅读,但不允许同时写(包括创作、编辑、修改和评注),也不允许同时阅读和写。
[0008]本发明利用基于协同锁的方式构建文学作品协同创作平台,一个作者群体协同工作完成一项文学作品开发任务,文学作品协同创作平台的用户包括作者和编辑。每个作者群和编辑群中有个主作者和主编辑,主作者和主编辑对整个创作小组和编辑小组有控制和分配权限的权力,对任何一个作者己完成的作品有阅读、修改和评注的权限。每个作者只对自己创作的作品有修改的权限,但对所有其他作者创作的作品有阅读的权限,对经授权的其他作者创作的作品有评注和修改的权限。编辑对经总编确认的已完成的作品有审核和决定发行的权限。读者对作品中己发行部分有阅读和评论的权限。文学作品协同创作平台的目标是要通过提高群体成员间的协调配合和协同工作水平,使设计工作具有全局性,更符合设计等要求。
【附图说明】
[0009]图1文学作品“协同锁”机制
[0010]图2协同作业平台的体系结构
[0011]图3协同作业平台的技术架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2](I)基于协同锁的文学作品协同创作方法
[0013]每个作品的存储结构为树形,每个文学作品存到一个根节点的下面,文学作品的每个章节作为一个分支节点,主作者每次为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其它作者分配至多一个章节的创作任务。
[0014]为了实现对每个作品的存储库的锁定,可在存储库的每个分支结点上增加“权限位”和“删除锁定计数器”。“权限位”包括“写锁定位”和“读锁定位”。“写锁定位”针对编辑、修改和评注请求,“读锁定位”针对阅读请求。当“写锁定位”/ “读锁定位”被设置时,相应的请求被禁止;反之,允许请求。对同一文学作品,允许多人同时阅读,但不允许同时写(包括创作、编辑、修改和评注),也不允许同时阅读和写。
[0015]“协同锁”策略的具体实现机制:如果作者须创作一个文学作品时,可以先向对应的分支节点(假如是分支节点B)提出申请。此时,将首先把申请者的权限和分支节点B的“权限位”比较,如不相符则拒绝请求;如果相符,再看分支节点B的“写锁定位”是否己被设置了,如果作者提出的是阅读请求,则检查“读锁定位”。如果锁定位已被设置则表明当前正有另一位作者访问分支节点B,请求将被拒绝。如果锁定位没有被设置,则请求被允许。将作品节点传给申请者之前,应设置分支节点B的“写锁定位”和“读锁定位”(对阅读请求,只要设置“写锁定位”),以拒绝其他创作者对该结点的请求。
[0016]另外,为了防止创作组其他作者对分支节点B所在的存储结构上的结点进行操作(如删除等),还应该把根结点R到分支节点B之间的所有结点(包括分支结点A、B)的“删除锁定计数器”加1在编辑修改操作完成后,须将分支节点B的“写锁定位”和“读锁定位”清除(对阅读请求,须清除“写锁定位”),同时把分支结点A、B的“删除锁定计数器”减1,以便于其他创作者对分支结点对应的文学作品的访问。
[0017]“协同锁”机制中申请编辑时加锁过程和编辑结束时解锁过程,应保证加锁操作(包括设置叶结点“写锁定位” “读锁定位”和相应路径分支上的结点“删除锁定计数器”加I)和解锁操作(包括清除分支结点“写锁定位”/ “读锁定位”和相应路径分支上的结点“删除锁定计数器”减I)的原子性。另外,“协同锁”策略并不影响对被锁定的目录路径以外的其他任何分支结点的访问和操作。
[0018](2)基于协同锁的方式构建文学作品协同创作平台
[0019]在基于协同锁的方式构建文学作品协同创作平台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协同创作和协同编审。协同创作包括主作者加入平台,邀请其他作者加入作品创作,作品目录管理,作品封面管理,作品目录管理,作品创作管理,作品创作历史管理,作者权限管理,作者之间实时沟通以及作者个人信息管理等;协同编审包括作品编审管理,作品编审历史管理,编辑之间沟通管理以及编辑个人信息管理等。
[0020]基于协同锁的方式构建文学作品协同创作平台具有以下功能:
[0021]I)多用户实时协同
[0022]多个用户可以变化对软件的控制权,每个用户都可以看到共享模型,并实现实时更新。在协同环境中,通过操作控制权限的转移,使得各个用户协同操作模型,避免冲突。
[0023]2)协同信息管理
[0024]管理在协同系统中使用的服务器资源配置信息,包括IP地址、服务器硬件信息等;管理协同小组及成员信息,通过协同产品开发协同创作服务平台,用户可了解自身所处的状态,并以文字形式表达各自观点。
[0025]3)基于WEB的远程浏览
[0026]在这种方式中,用户通过浏览器能够查询、浏览有关出版物出版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