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毛笔书写的行笔路线识别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235707阅读:来源:国知局
下的夹角范围是60°。根据笔画段的方向角将其分类为如上的8个方向。
[0041]在特征点识别时,有时由于行笔路线的起伏或者弯曲,可能会识别出多余的特征点,又由于方向简化为8个方向,这样就会出现相邻的方向一致的笔画段,为了后面的笔画识别的简便,实际应用中可以将这种相同方向的笔画段合并。
[0042]上述笔画段既包括标识笔画类型的主笔画段(也可以称为主要笔画段),也包括为了写出美观的字体而进行藏锋、顿笔等运笔的辅笔画段(也可以称为辅助笔画段)。可以通过笔画段长度来区分辅助笔画段与主要笔画段,本实施例设定笔宽与一个系数相乘作为识别主要笔画段和辅助笔画段的界限,如果长度小于这个界限则认为是辅助笔画段,否则认为是主要笔画段,这个系数可以取值为1.2。基于此,上述步骤SllO具体包括:检测当前笔画段的长度;判断当前笔画段的长度是否小于设定的长度阈值;其中,该长度阈值是笔宽与设定系数相乘的值;如果小于,确定当前笔画段是辅助笔画段;如果不小于,确定当前笔画段是主笔画段。这种笔画段的区分方式符合实际行笔风格,为后续笔画的识别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0043]步骤S110,根据主笔画段和辅笔画段间的连接关系确定对应的笔画段的特征,该笔画段的特征包括:起笔藏锋、起笔顿笔、起笔转向、收笔回锋、收笔顿笔、收笔出尖和收笔转向。
[0044]根据“中国书法的运笔特点”,可以得知通过检测笔画头部和笔画尾部的运笔细节可以判断此笔画的形态特点,比如藏锋起笔或者露峰起笔等。本实施例将笔画段的特征分为:起笔藏锋、起笔顿笔、起笔转向、收笔回锋、收笔顿笔、收笔出尖、收笔转向这7种特征。
[0045]一、起笔藏锋:这是一个布尔型参数,值为真表示藏锋起笔,藏锋起笔需要在起笔时先反方向运笔,然后顿笔,再正向前进。在判断这个标志时,首先找到一个主要笔段,如果这个主要笔段前面有至少两个辅助笔段,且与主要笔段不相邻的辅助笔段中至少有一个与主要笔段的方向接近相反,则认为这个笔画是起笔藏锋。
[0046]二、起笔顿笔:这是一个布尔型参数,值为真表示顿笔,这里所称的顿笔是在书写时沿笔画前进路径纵向的一个很小的笔画。判读这个标志的方法是:如果不是起笔藏锋,且第一个主要笔段前面有至少一个辅助笔段,则认为是起笔顿笔。
[0047]三、起笔转向:这里的转向为旋转方向,既顺时针、逆时针和直向,由于毛笔在书写笔画时,藏锋或者顿笔并不一定沿固定方向转向,逆峰起笔的横中,起笔是按照逆时针转向的,而回峰收笔的竖中起笔是按照顺时针走向的。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计算第一个主要笔段与前一个辅助笔段之间的角度差判断出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对于起笔只有第一个主要笔段前没有辅助笔段这种情况,才会标记为直向。
[0048]四、收笔回锋:同起笔藏锋类似,收笔回峰是收笔时向反方向运笔的方法。判断这个标志时是根据最后一个主要笔段后面不相邻的笔段方向与最后主要笔段是否反向。
[0049]五、收笔顿笔:同起笔顿笔类似,所不同的是判断最后一个主要笔段与其后面的辅助笔段。
[0050]六、收笔出尖:这种情况发生在撇、钩等出尖的结尾笔画,实际上收笔如果既没有回峰也没有顿笔则表示出尖,单独增加此标志是为了简化判断逻辑。
[0051]七、收笔转向:同起笔转向,只不过记录的是收笔的旋转方向。
[0052]基于上述各种笔锋的特点,上述步骤SllO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4):
[0053](I)判断第一个主笔画段之前是否至少有两个辅笔画段,且与第一个主笔画段不相邻的辅笔画段中至少有一个与第一个主笔画段的方向反向,如果是,确定第一个主笔画段所在的笔画段为起笔藏锋;如果否,且第一个主笔画段前面有至少一个辅笔画段,确定第一个主笔画段所在的笔画段为起笔顿笔;
[0054](2)计算第一个主笔画段与前一个辅笔画段之间的角度差,根据角度差确定第一个主笔画段所在的笔画段为顺时转向或逆时转向;当第一个主笔画段之前没有辅笔画段时,确定第一个主笔画段所在的笔画段为直向;
[0055](3)判断最后一个主笔画段后面不相邻的辅笔画段的方向与最后一个主笔画段的方向是否反向,如果是,确定最后一个主笔画段所在笔画段为收笔回锋;如果否,且最后一个主笔画段后面有至少一个辅笔画段,确定最后一个主笔画段所在的笔画段为收笔顿笔;
[0056](4)计算最后一个主笔画段与后一个辅笔画段之间的角度差,根据角度差确定最后一个主笔画段所在的笔画段为顺时转向或逆时转向;当最后一个主笔画段之后没有辅笔画段,确定最后一个主笔画段所在的笔画段为收笔出尖。
[0057]步骤S112,根据预先设定的笔画段八方向规则确定上述主笔画段的方向。
[0058]这里的预先设定的笔画段八方向规则可以是图2所示的方向设置规则,通过该规贝1J,可以确定出上述各个主笔画段的方向,而各个主笔画段的方向决定了用户当前书写的笔画具体为哪种笔画,进而为后续笔画的识别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0059]步骤S114,将确定的上述主笔画段的方向和上述笔画段(该笔画段包括主笔画段和辅笔画段)的特征与预先建立的笔画样本库比对,根据比对的结果识别书写轨迹数据对应的笔画。
[0060]由于中国书法有多种风格笔体,比如欧体、颜体、柳体、赵体等,不同的风格笔画会有不同,因此可以预先建立多个笔画样本库,先根据上述笔画段的特征选取对应的样本库,再根据当前笔画段对应的贝塞尔曲线从该样本库中确定对应的笔画,进而与预先建立的笔画样本库比对,将比对成功的笔画作为上述书写轨迹数据对应的笔画。
[0061]本实施例通过对采集的书写轨迹数据进行处理,如:对笔画特征进行分析,标记出每个笔画的特征点、划分出笔段、计算出需要的参数数据,如笔段长度,笔段之间的角度,分辨出关键路径笔段,并判断出笔画特征,如起笔藏锋、露峰,收笔回峰、出尖等信息,然后根据关键路径笔段从笔画库中识别出该笔画,该识别方式能够比较准确快速的识别出用户的书写轨迹,且对设备的要求较低,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0062]当用户书写完一个笔画后,首先进行上述笔画的分析计算过程,然后和笔画库中样本进行比对,具体比对过程可以包括:先确定笔画的类型,如横、竖、撇、横折钩等,然后再根据笔画的特征,比如藏锋、露峰等从笔画样本库中选择适合的笔画样本,对于无法识别出笔画的使用默认样本,对于识别出笔画,但是不能确定笔画样本的也选择该笔画的默认样本。具体的,笔画的类型识别可以采用下述方式实现:主要是根据笔画段的8方向顺序,在前面描述了笔画段的8方向计算,识别时将主要笔画段的方向码按先后顺序排列,与笔画库中的笔画类型逐一对比,如果相互匹配则判断为此笔画类型。如果笔画库中找不到适合的笔画类型,则按默认笔画处理。
[0063]笔画的样本选择可以包括:当识别出笔画类型后,选择该笔画类型的具体样本,这主要是依据前面计算的笔画特征:起笔藏锋、起笔顿笔、起笔转向、收笔回锋、收笔顿笔、收笔出尖、收笔转向来确定的,如果这些特征与笔画样本库中的某个样本一致则使用此样本,否则使用此笔画类型的默认样本。
[0064]识别出上述笔画后,可以将其绘制到对应的屏幕上,使得近似于真实毛笔笔画的笔迹呈现在用户眼前。通过对采集的书写轨迹数据分析用户的行笔路线识别用户想要书写的笔画,能够比较准确的从笔画库中选择适合的笔画显示到屏幕上,使得用户能够写出与书法名家一致的书法。
[0065]对应于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毛笔书写的行笔路线识别装置,该装置可以设置在与用户手写输入设备相连的终端(计算机、平板电脑或手机等)上。参见图3所示的应用于毛笔书写的行笔路线识别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包括:
[0066]数据采集模块31,用于采集手写输入设备按下书写至抬起停止书写过程中的书写轨迹数据;其中,该书写轨迹数据包括各个书写点的坐标和时间;
[0067]数据平滑与插值处理模块32,用于按照各个书写点的时间先后顺序对书写轨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和插值处理;
[0068]特征点检测模块33,用于检测处理后的书写轨迹数据中的书写点对应的角度变化值,将该角度变化值超过设定阈值的点确定为特征点;
[0069]笔画段划分模块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