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扫描检查的方法以及一种产品检查的方法_4

文档序号:9235840阅读:来源:国知局
以及产品序列号;二维码被易刮材料覆盖。
[0268]在本实施例一中,顾客A对该产品的真伪不放心,他要检查产品的真伪,相关的流程如下。
[0269]第一步骤,
[0270]客户将二维码上的覆盖材料刮去,然后使用智能手机,对着产品的二维码进行扫描。
[0271]第二步骤,
[0272]智能手机扫入二维码后,智能手机自动进行判断,本智能手机对二维码中的厂商进行过关注吗?由于本智能手机对二维码中的厂商没有关注,所以判断结果为否,智能手机上的显示屏上出现第一画面;
[0273]第一画面上出现如下两行文字:
[0274]请先点击关注,然后才能查询广品的真伪
[0275]关注
[0276]第三步骤,
[0277]客户在智能手机上点击“关注”。
[0278]第四步骤,
[0279]智能手机的显示屏上出现第二画面,第二画面上出现如下两行文字:
[0280]检查产品真伪,需进行再次扫描二维码
[0281]防伪扫描
[0282]第五步骤,
[0283]客户使用智能手机对着产品的二维码进行第二次扫描。
[0284]第六步骤,
[0285]第二次扫描完成后,智能手机自动发送查询信息,查询信息中包含有产品序列号。
[0286]第七步骤,
[0287]厂商端接收到查询信息后,收集与产品序列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并整理得到所需的回复信息。
[0288]厂商端收集工作和整理工作均由事先建立的、自动化的程序完成。
[0289]自动化程序在收集数据时得知:该产品序列号在相关的数据库中存在,并且是第一次查询;随后,自动化程序修改记录,将查询次数由第O次改为第I次。
[0290]接着,自动化程序整理出如下的回复信息:
[0291]尊敬的顾客:您好!您购买的产品是本公司生产的真品,并且是第I次查询真伪。谢谢!
[0292]第八步骤,
[0293]厂商端发送上述内容的回复信息。
[0294]第九步骤,
[0295]智能手机的显示屏上出现查询结果的画面,画面显示了如下文字内容:
[0296]尊敬的顾客:您好!您购买的产品是本公司生产的真品,并且是第I次查询真伪。谢谢!
[0297]本实施例的情况说明:在微信平台,经过客户检查产品的真伪,特别是客户点击了“关注”,使得双方建立了联系,增加了黏度。
[0298]实施例二
[0299]在本实施例二中,运用了第一个总体技术方案,并且是检查产品的真伪信息。假设,产品为假冒产品,相关的流程如下。
[0300]第一步骤,
[0301]客户将二维码上的覆盖材料刮去,然后使用智能手机,对着产品的二维码进行扫描。
[0302]第二步骤,
[0303]智能手机扫入二维码后,智能手机自动进行判断,本智能手机对二维码中的厂商进行过关注吗?由于本智能手机对二维码中的厂商没有关注,所以判断结果为否,智能手机上的显示屏上出现第一画面;
[0304]第一画面上出现如下两行文字:
[0305]请先点击关注,然后才能查询广品的真伪
[0306]关注
[0307]第三步骤,
[0308]客户在智能手机上点击“关注”。
[0309]第四步骤,
[0310]智能手机的显示屏上出现第二画面,第二画面上出现如下两行文字:
[0311]检查产品真伪,需进行再次扫描二维码
[0312]防伪扫描
[0313]第五步骤,
[0314]客户使用智能手机对着产品的二维码进行第二次扫描。
[0315]第六步骤,
[0316]第二次扫描完成后,智能手机自动发送查询信息。
[0317]第七步骤,
[0318]厂商端接收到查询信息后,在数据库中不存在对应的信息,然后调用现成的、针对假冒产品的、专用回复信息;
[0319]上述针对假冒产品的专用回复信息,由厂商端事先设置,其内容如下:
[0320]尊敬的顾客:您好!你查询的产品为假冒产品,谢谢!
[0321]第八步骤,
[0322]厂商端发送上述内容的回复信息。
[0323]第九步骤,
[0324]智能手机的显示屏上出现查询结果的画面,画面显示了如下文字内容:
[0325]尊敬的顾客:您好!你查询的产品为假冒产品,谢谢!
[0326]本实施例的情况说明:虽然客户买到的是假冒产品,但在微信平台,经过客户检查产品的真伪,特别是客户点击了 “关注”,使得双方建立了联系,增加了黏度。
[0327]实施例三
[0328]本实施例三,运用了第一个总体技术方案,并且是检查产品的真伪信息;假设,此前产品已经被检查过4次,相关的流程如下。
[0329]第一步骤,
[0330]客户使用智能手机,对着产品的二维码进行扫描。
[0331]第二步骤,
[0332]智能手机扫入二维码后,智能手机自动进行判断,本智能手机对二维码中的厂商进行过关注吗?由于本智能手机对二维码中的厂商关注过,所以判断结果为是,跳过第三步骤直接进入第四步骤。
[0333]第四步骤,
[0334]智能手机的显示屏上出现第二画面,第二画面上出现如下两行文字:
[0335]检查产品真伪,需进行再次扫描二维码
[0336]防伪扫描
[0337]第五步骤,
[0338]客户使用智能手机对着产品的二维码进行第二次扫描。
[0339]第六步骤,
[0340]第二次扫描完成后,智能手机自动发送查询信息。
[0341]第七步骤,
[0342]厂商端接收到查询信息后,收集与产品序列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并整理得到所需的回复信息。
[0343]厂商端收集工作和整理工作均由事先建立的、自动化的程序完成。
[0344]自动化程序在收集数据时得知:该产品序列号在相关的数据库中存在,并且此前已进行过4次查询;随后,自动化程序修改记录,将查询次数由第4次改为第5次。
[0345]接着,自动化程序整理出如下的回复信息:
[0346]尊敬的顾客:您好!您购买的产品,此前已进行过4次真伪查询,本次是第5次查询真伪。谢谢!
[0347]第八步骤,
[0348]厂商端发送上述内容的回复信息。
[0349]第九步骤,
[0350]智能手机的显示屏上出现查询结果的画面,画面显示了如下文字内容:
[0351]尊敬的顾客:您好!您购买的产品,此前已进行过4次真伪查询,本次是第5次查询真伪。谢谢!
[0352]看到以上的信息,如果该产品是客户将二维码上的覆盖材料刮除后的第I次检查,则客户可以自行判断为假冒产品。如果客户此前确已检查过4次,则又是另外一回事。
[0353]实施例四
[0354]本实施例四,运用了第一个总体技术方案,并且是检查产品的追溯信息。厂商D生产的产品,客户C可以做追溯检查,情况如下。
[0355]顾客C,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并且该智能手机已经安装了扫描软件,并在微信上已经注册、并且和朋友通过微信进行正常的交流。
[0356]厂商D,生产和销售大米;作为企业,厂商也已经办妥了一切准备工作,使用微信平台,正常接收客户检查产品的追溯信息、以及向客户回复追溯信息。
[0357]客户C购买了袋装的大米,袋上贴有二维码。客户C想了解大米的生产情况,追溯检查如下。
[0358]第一步骤,
[0359]客户将二维码上的覆盖材料刮去,然后使用智能手机,对着产品的二维码进行扫描。
[0360]第二步骤,
[0361]智能手机扫入二维码后,智能手机自动进行判断,本智能手机对二维码中的厂商进行过关注吗?由于本智能手机对二维码中的厂商没有关注,所以判断结果为否,智能手机上的显示屏上出现第一画面;
[0362]第一画面上出现如下两行文字:
[0363]请先点击关注,然后才能查询广品的真伪
[0364]关注
[0365]第三步骤,
[0366]客户在智能手机上点击“关注”。
[0367]第四步骤,
[0368]智能手机的显示屏上出现第二画面,第二画面上出现如下两行文字:
[0369]检查产品真伪,需进行再次扫描二维码
[0370]防伪扫描
[0371]第五步骤,
[0372]客户使用智能手机对着产品的二维码进行第二次扫描。
[0373]第六步骤,
[0374]第二次扫描完成后,智能手机自动发送查询信息,查询信息中包含有产品序列号。
[0375]第七步骤,
[0376]厂商端接收到查询信息后,收集与产品序列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并整理得到所需的回复信息。
[0377]厂商端收集工作和整理工作均由事先建立的、自动化的程序完成。
[0378]自动化程序在收集数据时得知:大米产地在某省某县,下种为某年月日,插秧为某年月日,种植过程施加过E品牌的化肥,及施加过F化肥,大米入库于某年月日,入库时农药残留检测数据及检测人员代号。
[0379]接着,自动化程序整理出追溯检查的回复信息。
[0380]第八步骤,
[0381]厂商端发送追溯检查的回复信息。
[0382]第九步骤,
[0383]智能手机的显示屏上出现追溯检查的回复信息画面,画面显示了如下文字内容。
[0384]本实施例的情况说明:在微信平台,经过客户对产品的追溯检查,特别是客户点击了 “关注”,使得双方建立了联系,增加了黏度。
[0385]实施例五
[0386]本实施例五,运用了第一个总体技术方案,情况如下。
[0387]本实施例五中的检查,其内容是:检查产品的真伪信息和检查产品的追溯信息,其相关的流程示意图见图3。
[0388]在作检查之前,智能手机的安装准备工作已经进行完毕,厂商端的安装准备工作也已经进行完毕。厂商端的安装准备工作包括a和b:a.设置计数功能,以及b.建立全部产品的数据库,在数据库中,每一件产品对应一个序列号,并且每一个序列号的产品均记载了追溯信息。
[0389]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检查。
[0390]§.第一步骤,
[0391 ] 客户使用智能手机对着产品的二维码进行扫描。
[0392]§.第二步骤,
[0393]智能手机进行判断,本手机对二维码中的厂商进行过关注吗?判断结果为否,智能手机的显示屏上出现第一画面;第一画面上出现以下两行文字:
[0394]“欲查产品真伪和追溯信息,请先点击关注”
[0395]“关注”
[0396]上述两行文字如图6所示。如果觉得图6中的文字太小的,也可以将文字的字号变大,比如,由图7取代图6。换言之,图7是图6的变化图。
[0397]§.第三步骤,
[0398]客户在智能手机上点击关注文字处。
[0399]§.第四步骤,
[0400]智能手机的显示屏上出现第二画面;第二画面上出现以下两行文字:
[0401]“欲获取产品真伪信息和追溯信息,需进行再次扫描二维码”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