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用例的管理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96799阅读:来源:国知局
产品最相似。
[0056]S2、第一用例选择模块104根据与新产品最相似的现有产品,在用例数据库100中选择对应的现有测试用例。
[0057]S3、判断模块105接收用户输入的判断指令,判断新产品所需的测试用例是否有未被所述现有测试用例包含的测试用例;若新产品所需的测试用例中,有未被现有测试用例包含的测试用例时,则执行步骤S4-S8 ;若新产品所需的测试用例完全被现有测试用例包含,则执行步骤S9-S10。
[0058]S4、用例增加模块101在用例数据库100中添加新测试用例,并将新测试用例的目录添加到用例数据库100的管理界面。这里,所增加的新测试用例例如,设备温度和湿度报警的测试用例。
[0059]S5、测试策略输入模块103选择新测试用例,输入对应的新测试策略。例如,与设备温度报警的测试用例对应的新测试策略包括:温度报警阈值范围设备、存储、使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温度的报警动作阈值的误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无漏报的现象或者漏报的严重程度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有无错报的现象或者错报的严重程度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0060]S6、用例保存模块102将新测试策略绑定新测试用例后,导入到用例数据库100中保存。
[0061]S7、第二用例选择模块106在当新产品所需的测试用例中,有未被所述现有测试用例包含的测试用例时,选择现有测试用例和新测试用例。
[0062]S8、第一用例绑定模块108接收输入的新产品名称,并将现有测试用例、新测试用例与新产品绑定,生成新产品的测试用例,再执行步骤SI I。
[0063]S9、第三用例选择模块107从现有测试用例中选择新产品所需的测试用例。
[0064]S10、第二用例绑定模块109接收输入的新产品名称,并将新产品所需的测试用例与新产品绑定,生成新产品的测试用例,再执行步骤SI I。
[0065]S11、用例备份模块111导出新产品的测试用例,并将新产品的测试用例备份。
[0066]在另一实施例中,具体的步骤如下述:
[0067]在用例数据库中增加新内容:温度及湿度控制测试的用例。
[0068]打开用例数据库管理界面,选择树形结构目录的“设备报警参数一报警输入”,添加“设备温度报警”及“设备湿度报警”。
[0069]树形结构目录菜单中,选择“设备温度报警”项,并输入对应的测试策略,例如温度和湿度测试的策略。
[0070]完成后,将测试策略导出到用例数据库中保留,此时用例库中,已经增加了温度和湿度测试的用例,可以作为资源自由使用。
[0071]选择一个与新产品A最相似现有产品B:输入产品B的名称“B”,并导入到用例库管理界面。
[0072]点击树形结构目录,选择用例数据库中新增加的用例“设备温度报警”,并确定选用该设定。
[0073]同样点击新增加的用例“设备湿度报警”,并确定选用该设定。
[0074]将输入的名称“B”改为“A”,再选择导出产品用例,此时B的测试用例被备份了,此时如想生产该产品的用例表,只需选择“导出用例”即可完成。新用例表就是在产品B的用例基础上,增加了新的用例表。
[0075]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测试用例的管理方法及系统,根据需要进行测试的新产品,确定与之相似的现有产品,查询与现有产品对应的现有测试用例,判断新产品所需的测试用例是否大于现有产品的测试用例,当新产品在现有测试用例的基础上还需要增加新测试用例时,将新测试用例增加至用例数据库中,并输入与新测试用例对应的测试策略进行绑定,再将现有测试用例及新测试用例与新产品绑定,作为新产品的测试用例。当新产品在现有测试用例的基础上需要减少一些测试用例时,只需在现有测试用例的基础上选择所需要的测试用例与新产品绑定,作为新产品的测试用例。
[0076]测试人员针对产品测试用例的编写,目前的方案主要是编辑EXCEL,WORD等通用工具。该类工具虽然可以编写这些文档,但测试用例的使用及管理却是散乱的,不利于测试用例的积累,但如果使用本发明,则大大提高了效率。
[0077]另外,市面上也有许多专业的用例编写及管理系统,功能极其强大,但学习及操作比较困难,而本发明与这些专业系统比,使用极其简单,易学易会。同时,该方法及系统充分利用了已编写的现有测试用例,只需在现有测试用例的基础上增加所需要的测试用例或者只选择所需要的测试用例即可,避免了测试人员为了新产品重新编写测试用例,从而提高了编写测试用例的效率,也具有管理方便等功能特点。
[0078]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测试用例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根据与新产品最相似的现有产品选择用例数据库中对应的现有测试用例; 接收用户输入的判断指令,判断新产品所需的测试用例中,是否有未被所述现有测试用例包含的测试用例; 当所述新产品所需的测试用例中,有未被所述现有测试用例包含的测试用例时,在用例数据库(100)中添加新测试用例,并将新测试用例的目录添加到用例数据库(100)的管理界面; 选择所述新测试用例,输入对应的新测试策略; 将所述新测试策略绑定所述新测试用例后,导入到所述用例数据库(100)中保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用例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 当所述新产品所需的测试用例中,有未被所述现有测试用例包含的测试用例时,选择所述现有测试用例和所述新测试用例; 接收输入的新产品名称,并将所述现有测试用例、所述新测试用例与所述新产品绑定,生成新产品的测试用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用例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 当所述新产品所需的测试用例完全被所述现有测试用例包含时,从所述现有测试用例中选择所述新产品所需的测试用例; 接收输入的新产品名称,并将所述新产品所需的测试用例与所述新产品绑定,生成所述新产品的测试用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用例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与新产品最相似的现有产品选择对应的现有测试用例之前,还包括下述步骤: 接收输入的所述现有产品的名称,根据所述现有产品查询所述现有测试用例。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测试用例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新产品的测试用例之后,还包括下述步骤: 导出所述新产品的测试用例,并将所述新产品的测试用例备份。6.—种测试用例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例数据库(100),用于存储产品测试所需要的测试用例及对应的测试策略,且所述用例数据库(100)的管理界面上以树形图的方式设置有测试用例的目录; 第一用例选择模块(104),用于根据与新产品最相似的现有产品选择所述用例数据库(100)中对应的现有测试用例; 判断模块(105),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判断指令,判断新产品所需的测试用例中,是否有未被所述现有测试用例包含的测试用例; 用例增加模块(101),用于当所述新产品所需的测试用例中,有未被所述现有测试用例包含的测试用例时,在用例数据库(100)中添加新测试用例,并将新测试用例的目录添加到用例数据库(100)的管理界面; 测试策略输入模块(103),用于选择所述新测试用例,输入对应的新测试策略; 用例保存模块(102),用于将所述新测试策略绑定所述新测试用例后,导入到所述用例数据库(100)中保存。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用例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用例管理系统还包括: 第二用例选择模块(106),用于当所述新产品所需的测试用例中,有未被所述现有测试用例包含的测试用例时,选择所述现有测试用例和所述新测试用例; 第一用例绑定模块(108),用于接收输入的新产品名称,并将所述现有测试用例、所述新测试用例与所述新产品绑定,生成新产品的测试用例。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用例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用例管理系统还包括: 第三用例选择模块(107),用于当所述新产品所需的测试用例完全被所述现有测试用例包含时,从所述现有测试用例中选择所述新产品所需的测试用例; 第二用例绑定模块(109),用于接收输入的新产品名称,并将所述新产品所需的测试用例与所述新产品绑定,生成所述新产品的测试用例。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用例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用例管理系统还包括: 用例查询模块(110),用于接收输入的所述现有产品的名称,根据所述现有产品查询所述现有测试用例。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测试用例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用例管理系统还包括: 用例备份模块(111),用于导出所述新产品的测试用例,并将所述新产品的测试用例备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用例的管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选取与新产品最相似的现有产品,并根据现有产品选择对应的现有测试用例;根据新产品的需要,从现有测试用例中选取部分测试用例或者在用例数据库中增添新测试用例,并选取新测试用例和现有测试用例作为新产品的用例。用例数据库选择新测试用例对应的新测试策略;并将该测试策略绑定到相应的新测试用例,完成后导入到用例数据库中保存。当新产品需要使用测试用例时,可以直接打开调用该新产品测试用例并以标准格式输出即可,提高了编写测试用例的效率。
【IPC分类】G06F11/36, G06F17/30
【公开号】CN105117333
【申请号】CN201510522463
【发明人】梁轩, 肖平
【申请人】深圳市高斯贝尔家居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