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表的自动swmm水力模型构建方法_2

文档序号:9397037阅读:来源:国知局
r>[0018]将步骤(2)构建的检查井图层、管段图层数据和步骤(3)构建的汇水区图层数据作为SffMM模型的输入文件
[0019]本发明所述基于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表的自动SffMM水力模型构建方法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20]1.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利用现有的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表信息,同步实现管网模型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有效自动化GIS转化,为SffMM水力模型的构建提供方便。
[0021]2.本发明极大简化了传统水力模型构建方法对CAD图形数据按要素进行繁琐的分层处理,对属性数据进行人工录入的工作量,避免了传统人工录入属性数据工作繁琐、效率低、易出错的缺点,仅需对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表进行简单处理,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模型数据GIS化的质量,从而能够保证SffMM水力模型的质量。
[0022]3.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只需借助GIS平台下的简易操作即可完成各个步骤,操作简易,容易实现,保证了本发明的可实施性。
【附图说明】
:
[0023]图1为本发明工作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24]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25](I)将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表中集流时间、重现期、暴雨强度、转输面积、汇流面积、设计流量、坡度、流速、和管材数据列的单元格为空的,均将其假设为O。
[0026](2)通过Excel的替换功能,将各列中存在的空格删除,然后将“接入管段”整列删除
[0027](3)将Excel表格数据复制到文本文档,并将文本文档命名,例如将文本文档名按工程项目取作其拼音缩写。
[0028](4)通过上述步骤保存的文本文档中的管网坐标信息数据,构建整个管网模型系统的矢量化拓扑结构,以点层数据构建检查井、以线层数据构建管段,并将管网系统的水力特征参数写入GIS属性数据库,完成管网模型数据的自动化GIS转化。
[0029](5)将检查井和管段图层输出。
[0030](6)将CAD文件加载到ArcGis软件中,将汇水区边界所在图层导出,转化为Shp文件加载到GIS中,此时汇水区图层为线层,通过GIS的Search功能查找与多边形操作相关的工具,选择“Feature to Polygon”,将汇水区线层转化为汇水区面层。
[0031](7)将第(5)步输出的检查井图层加载到GIS中,通过“ArcToolbox”工具箱中Analysis Tools一Overlay一Spatial Join(空间连接)将检查井和汇水区进行连接。
[0032](8)将汇水区的基础数据录入到汇水区属性表的各字段中,包括编号、雨量计编号、出水口、面积、人口密度、不透水区百分比、宽度、坡度。
[0033](9) SffMM模型转化。将上述步骤所构建的检查井图层、管段图层和汇水区图层作为SffMM模型的输入文件(后缀名为.1np)。
【主权项】
1.基于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表的自动SffMM水力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表的处理; 通过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软件输出的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表格必须包含有点的坐标数据,表格中的信息包括管段编号、接入管段、管段长度、集流时间、重现期、暴雨强度、转输面积、汇流面积、设计流量、管径、宽度、坡度、流速、起点井坐标、终点井坐标、终点地面标高、起点管底标高、终点管底标高、起点管底埋深和管材;其中管段编号、管段长度、管径、宽度、起点井坐标、终点井坐标、终点地面标尚、起点管底标尚、终点管底标尚、起点管底埋深数据列提供了整个管网模型数据库的属性数据,起点井坐标、终点井坐标定位了检查井所在位置;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表中集流时间、重现期、暴雨强度、转输面积、汇流面积、设计流量、坡度、流速、和管材的数据列信息无需转换到管网模型数据库,但这些数据列的单元格不能为空,当数据缺乏时,将其假设为任意数据; 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表的处理,需首先将各列中存在的空格删除,保证能够正确读取各列数据,通过Excel的替换功能,将存在的空格均替换为空,然后将Excel表格数据复制到文本文档,并将文本文档命名,在数据GIS转换时,通过读取文本文档名和管段编号来命名检查井ID和管段ID ; (2)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表的GIS转化; 通过读取步骤(I)保存的文本文档中的管网坐标信息数据,自动构建整个管网模型系统的矢量化拓扑结构,以点层数据构建检查井、以线层数据构建管段,并将管网系统的水力特征参数写入GIS属性数据库:检查井的水力特征参数有X坐标、Y坐标、编号、井底高程、井深,管道的水力特征参数有上游节点X坐标、上游节点Y坐标、下游节点X坐标、下游节点Y坐标、编号、进水节点、出水节点、长度、形状、直径、渠宽、进水偏移、出水偏移;实现管网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同步转换,完成管网模型数据的自动化GIS转化;完成转化后将检查井和管段图层输出; (3)CAD汇水区的GIS转换与处理; 将CAD文件加载到ArcGIS软件中,将汇水区边界所在图层导出,转化为Shp文件加载到GIS中,此时汇水区图层为线层,通过GIS的Search功能查找与多边形操作相关的功能,选择“Feature to Polygon”,将汇水区线层转化为汇水区面层;然后将第(2)步输出的检查井图层加载到 GIS 中,通过“ArcToolbox”工具箱中 Analysis Tools一Overlay一SpatialJoin空间连接将检查井和汇水区进行连接;最后将汇水区的基础数据录入到汇水区属性表的各字段中,包括编号、雨量计编号、出水口、面积、人口密度、不透水区百分比、宽度、坡度; (4)SffMM模型转化; 将步骤(2)构建的检查井图层、管段图层数据和步骤(3)构建的汇水区图层数据作为为SffMM模型的输入文件。
【专利摘要】基于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表的自动SWMM水力模型构建方法,属于市政工程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交叉领域。本发明能够利用现有的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表信息,同步实现管网模型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有效自动化GIS转化,为SWMM水力模型的构建提供方便。并且极大简化了传统水力模型构建方法对CAD图形数据按要素进行繁琐的分层处理,对属性数据进行人工录入的工作量,避免了传统人工录入属性数据工作繁琐、效率低、易出错的缺点,仅需对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表进行简单处理,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模型数据GIS化的质量,从而能够保证SWMM水力模型的质量。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只需借助GIS平台下的简易操作即可完成各个步骤,保证了可实施性。
【IPC分类】G06T17/00, G06F17/50
【公开号】CN105117572
【申请号】CN201510642783
【发明人】周玉文, 杨伟明, 刘子龙, 高琳, 王中正, 娄富豪, 吴献平, 刘原, 卢兴超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