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与企业课题对接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9417948阅读:1072来源:国知局
高校教师与企业课题对接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校教师与企业课题对接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目前,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包括:高校和企业自主联合科技攻关与人才培养;共建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实验室;建立科技园区,实施科学研究与成果孵化;建立基金会,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吸纳企业公司和社会资金成立学校董事会,建立高校高科技企业;高校与地区实行全方位合作等。
[0003]不论哪种形式的产学研,其具体表现均为高校教师为企业科技服务。目前的高校教师与企业的对接主要用两种方式:一是各级地方政府的科技局收集本辖区的企业研发需求,然后发布给相关高校的科技处;二是政府每年定期举办各类供需见面会。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为高校教师和企业课题之间建立快速和有效的对接方法,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校教师与企业课题对接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高校教师和企业课题的快速和有效对接,提出一种高校教师与企业课题对接系统及方法。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软件方式(例如微信公众号、APP以及其他应用软件)来实现。本技术方案的基础是已经建立好的高校教师信息系统和高校教师的企业科研能力评价模型。其中,高校教师信息系统包括教师的编号、姓名、出生年月、最高学历、毕业院校、研究方向等,高校教师的企业科研能力评价模型则是依托教师信息系统对高校教师的企业课题研发能力做出评价。
[0006]本发明提出的高校教师与企业课题的对接系统,其包括企业课题输入模块、课题关键字提取模块、模糊匹配模块、课题对接模块、合同生成模块。
[0007]1、企业课题输入模块:输入企业课题。其中,企业课题不仅包括课题名称,还应包括课题起止时间、成果要求、验收标准、预算费用等信息。
[0008]2、课题关键字提取模块:对课题名称进行分解,提取出能全面表达课题含义的关键字。
[0009]3、模糊匹配模块:把提取出的课题关键字录入教师信息库,进行模糊匹配。匹配结束后,记录匹配成功的教师编号以便于之后的对接。
[0010]4、课题对接模块。
[0011]I)若未能匹配成功,则显示对接失败,对接过程结束。若匹配成功,则将企业课题相关信息推送给匹配成功的高校教师,并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企业课题进行确认。
[0012]2)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高校教师对企业课题的确认,则予以对接失败处理;若在规定时间内有一名高校教师进行了课题确认,则将高校教师的相关信息推送给企业并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确认,若企业接受则对接成功,若企业不接受则显示对接失败;若有多名教师进行了课题确认,则根据高校教师的企业科研能力评价模型对教师进行评分后排序,将排序后的教师信息推送给企业,企业进行选择确认(只能选择一个),若选择了其中一个,则对接成功,若在规定的时间内不选择则显示对接失败。
[0013]5、合同生成模块:对接成功后自动生成合同。将生成的合同推送给高校教师和企业进行信息确认,双方确认提交之后生成最终电子合同。合同应包含的信息:1)教师信息:
(I)教师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2)教师项目确认;2)企业信息:企业名称、课题的详细信息(包括课题名称、成果描述、预算费用、课题起止时间等)。
[0014]高校教师与企业课题对接系统的框图,如图1所示。
[0015]本发明对高校教师与企业课题的对接方法,其按如下步骤。
[0016]1、企业课题输入。
[0017]输入企业课题。其中,企业课题不仅包括课题名称,还应包括课题起止时间、成果要求、验收标准、预算费用等信息。
[0018]2、课题关键字提取。
[0019]企业课题输入系统后,对课题名称进行分解,提取出能全面表达课题含义的关键字。
[0020]3、将关键字录入教师信息库,进行模糊匹配。
[0021]通过模糊匹配算法,将提取出的关键字进行模糊匹配。匹配结束后,记录匹配成功的教师编号以便于之后的对接。
[0022]4、课题对接。
[0023]401、若未能匹配成功,则显示对接失败,对接过程结束。若匹配成功,则将企业课题相关信息推送给匹配成功的高校教师,并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企业课题进行确认。
[0024]402、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高校教师对企业课题的确认,则予以对接失败处理;若在规定时间内有一名高校教师进行了课题确认,则将高校教师的相关信息推送给企业并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确认,若企业接受则对接成功,若企业不接受则显示对接失败;若有多名教师进行了课题确认,则根据高校教师的企业科研能力评价模型对教师进行评分后排序,将排序后的教师信息推送给企业,企业进行选择确认(只能选择一个),若选择了其中一个,则对接成功,若在规定的时间内不选择则显示对接失败。
[0025]5、对接成功后自动生成合同。
[0026]将生成的合同推送给高校教师和企业进行信息确认,双方确认提交之后生成最终电子合同。合同应包含的信息:1)教师信息:(1)教师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2)教师项目确认;2)企业信息:企业名称、课题的详细信息(包括课题名称、成果描述、预算费用、课题起止时间等)。
[0027]至此,整个高校教师与企业课题对接方法结束。整个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
[0028]本发明的系统及方法具有以下两个优点。
[0029]( I)整个对接过程采用软件形式实现,使得整个课题对接过程方便快捷,有效减少人工成本。
[0030](2)从课题信息录入到课题匹配以及课题对接和合同形成均以电子形式进行,极大减少了教师和企业双方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0032]图2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0033]图3是本发明的实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35]本实例中,公司C的课题S需要高校教师研究,从而适用本发明的高校教师与企业课题对接系统进行对接。
[0036]高校教师与企业课题的对接方法的步骤如下。
[0037]1、企业课题S输入对接系统。
[0038]输入企业课题S。其中,企业课题不仅包括课题名称,还应包括课题起止时间、成果要求、验收标准、预算费用等信息。
[0039]2、提取课题关键字T。
[0040]企业课题S输入系统后,对课题名称进行分解,提取出能全面表达课题含义的关键字T。
[0041]3、将关键字T录入教师信息库,进行模糊匹配。
[0042]通过模糊匹配算法,将提取出的关键字T进行模糊匹配。匹配结束后,记录匹配成功的教师编号以便于之后的对接。
[0043]4、课题对接。
[0044]401、若未能匹配成功,则显示对接失败,对接过程结束。若匹配成功,则将企业课题S相关信息推送给匹配成功的高校教师,并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企业课题进行确认。
[0045]402、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高校教师对企业课题的确认,则予以对接失败处理;若在规定时间内有一名高校教师(例如教师A)进行了课题确认,则将高校教师A的相关信息推送给企业并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确认,若企业接受则对接成功,若企业不接受则显示对接失败;若有多名教师(例如教师A和教师B)进行了课题确认,则根据高校教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