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温致变色采集滚动指纹的方法

文档序号:894338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基于温致变色采集滚动指纹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于材料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指纹可以作为人身识别的重要手段,此外,指纹识别在侦查破案,打击犯罪分子工作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世界各国侦查部门查找和认定犯罪人的最直接、最快捷、最方便的途径1 4。指纹信息在刑侦破案的身份鉴别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上很多国家均已建立了完备的指纹库,我国指纹库里指纹不全,指纹质量不高,已成为指纹破案的主要障碍之一 D
[0003]目前,指纹采集仪主要有活体光学式、电容式和压感式。对于分辨率和采集面积等技术指标,公安行业已经形成了国际和国内标准。因为滾动捺印所采集指纹的面积较大,在采集之后的对比环节更方便,所以公安行业普遍采用滾动捺印指纹5 6。目前我国公安系统所用的滾动捺印方法一直使用油墨捺印,然而手指在滾动油墨时的檫蹭,捺印方向的不同都是影响指纹清晰度的因素,此外被捺印人的手指干湿程度也直接影响到指纹捺印的清晰度。由于传统指纹印方法造成指纹模糊不清,很多无法正常键入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中,致使指纹管理工作停滞不前。针对此问题,我国科技工作者也进行着不断的创新和研究,但是无论是试图利用一种曲面来拟合手指表面或是采用跟踪算法,都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因为不论是手指的手指曲面还是手指在采集平台上的滾动都有很大的随机性,很难用模型予以描述7。
[0004]参考文献
[0005][I]H.C.Lee, R.E.Gaensslenj Advances in Fingerprint Technology.CRCPress, Boca Raton, 2nd edit1n, 2001.
[0006][2]Pompi Hazarikaj Sue M.Jickells and David A.Russell, Rapid detect1n ofdrug metabolites in latent fingermarks.Analyst, 2009, 134, 93-96.
[0007][3]Xanthe Spindlerj Oliver Hofstetterj Andrew M.McDonaghj Claude Rouxand Chris Lennardj Enhancement of latent fingermarks on non—porous surfacesusing ant1-L—amino acid antibodies conjugated to gold nanoparticles.Chem.Commun.,2011,47,5602—5604.
[0008][4]Amanda M.Boddis and David A.Russell, Development of aged fingermarksusing antibody-magnetic particle conjugates.Anal.Methods, 2012, 4, 637-641.
[0009][5]Amanda M.Boddis and David A.Russell,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anddetect1n of drug metabolites in latent fingermarks using antibody-magneticparticle conjugates, Anal.Methods, 2011,3,519.
[0010][6]Matias Sametbandj Itzhak Shwekyj Uri Banin,Daniel Mandler and JosephAlmog.Applicat1n of nanoparticles for the enhancement of latent fingerprints.Chem.Commun.,2007,1142-1144.
[0011][7] J.Zhou, D.He, G.Rong and ZH.Q.Bian.Effective algorithm for rolledfingerprint construct1n.Electronics Letters, 2001, 37 (8):492-494.

【发明内容】

[0012]以结晶紫内酯复配物为囊芯材料,脲醛树脂为囊壁材料,采用原位聚合制备得到一种温致变色微胶囊。所制备的温致变色微胶囊的变色温度为50°C,粒径约为25 μm。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用所得到的温致变色微胶囊制备得到均一的分散液。采用滴涂法在载玻片上制备得到致密均匀的温致变色膜。然后将该载玻片置于加热板上,调节膜表面温度,控制膜表面温度范围为51-53°C时,被采集者手指在所制得的温致变色膜上滚动,即可显示其指纹的清晰图像。获得该指纹图像后,拍照后让其自然冷却,指纹消失,温致变色膜又回到之前的深蓝色。这样即可实现指纹的反复采集。相比传统的采集系统而言,采用温致变色的原理进行指纹采集,具有快速,精确,重复使用等多种优点,可满足一次性快速采集滚动全指纹的任务,而无需进行后续图片集成工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温致变色微胶囊的扫描电镜图
[0014]图2:温致变色微胶囊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图
[0015]图3:温致变色微胶囊的热重分析图
[0016]图4:不同温度下温致变色膜的紫外反射图(A和B图分别对应于膜表面温度为30°C和52°C的温致变色膜,曲线a和b分别对应于图A和图B中温致变色膜的紫外反射曲线)
[0017]图5:不同膜表面温度下的指纹图像(A,B,C的膜表面温度分别为54°C,52°C和49 0C )
[0018]图6:滚动全指纹的图像分析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0]I)以结晶紫内酯复配物为囊芯材料,脲醛树脂为囊壁材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得到一种温致变色微胶囊(温致变色微胶囊的扫描电镜图见图1,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图见图2,热重分析图见图3)。
[0021]2)将所制备的温致变色微胶囊与0.7%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水溶液混合形成的分散液作为滴涂液,采用滴涂法在载玻片表面滴涂延流得到温致变色膜(温致变色膜的紫外反射图见图4)。
[0022]3)用加热器调节膜的表面温度,将被采集者手指放在温致变色膜上滚动(膜表面温度对指纹图像的影响见图5,由图5A,5B,5C可以看出,当膜表面温度在52°C左右时,指纹图像最清晰)。
[0023]4)对带有指纹图像的温致变色膜迅速拍照。
[0024]5)获得该指纹图像(见图6)后,让温致变色膜自然冷却,指纹消失,温致变色膜又恢复到之前的深蓝色。
[0025]6)用加热器对温致变色膜加热至合适的温度范围内,继续采集。
[0026]实例I
[0027]通过调节膜表面温度为52°C,用手指在温致变色膜上滚动可获得清晰的指纹图像。得到的指纹图像较为清晰,包括指纹本身的二级信息也可以肉眼看到(见图5B)。获得指纹图像后,将该载玻片冷却至指纹消失,温致变色膜又恢复到之前的深蓝色。
[0028]实例2
[0029]通过调节膜表面温度为54°C,被采集者手指在温致变色膜上滚动,取出后拍照。由于膜表面温度过大,温致变色膜上与手指接触的地方的温度不能完全降至变色点以下,变色反应进行得不彻底,致使获得的指纹图像不完全,甚至几乎看不到指纹信息(见图5A)。
[0030]实例3
[0031]通过调节膜表面温度为49°C,用手指在温致变色膜上滚动拍照。由于膜表面温度较低,与手指接触时,膜迅速降温至其变色点以下,来不及得到的清晰的指纹图像,甚至看不到指纹图像(见图5C)。
【主权项】
1.本发明为基于一种温致变色材料采集滚动指纹的方法。将温致变色微胶囊滴涂在载玻片表面滴涂延流得到温致变色膜,通过对膜表面温度的控制,实现对滚动的全指纹进行快速采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采用的温致变色微胶囊指的是以结晶紫内酯复配物为囊芯材料,脲醛树脂为囊壁材料,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得到的一种温致变色微胶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滚动指纹采集所需的膜表面温度范围为51-53°C。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温致变色采集指纹的方法,属于材料化学领域。以结晶紫内酯复配物为囊芯材料,脲醛树脂为囊壁材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得到一种温致变色微胶囊,并用得到的微胶囊制备得到致密均匀的温致变色膜。通过对膜表面温度的控制,获得适合的滚动指纹采集条件。该方法简单易行,快速可靠,避免了以往采集滚动指纹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所得到的指纹图像清晰可靠,对于建立全民指纹库有重要的意义。
【IPC分类】G06K9/00
【公开号】CN105160307
【申请号】CN201510498182
【发明人】宋启军, 丁佩, 许春华, 赵媛
【申请人】江南大学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