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数据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9453314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医患数据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医患数据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医患数据,都是在病人去医院进行医疗诊断以后,在该医院生成该患者的电子病历,所以每个患者在不同的医院进行疾病诊断以后电子病历都是存储在各自医院中,数据也不会共享。
[0003]因此现有的医患数据都是孤立而无法获得有效处理。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医患数据的处理方法,从而有效的对医患数据进行处理。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患数据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当患者对第一病症就诊时,生成第一病症的就诊数据,并将所述就诊数据存储到第一病症文件中;所述就诊数据中包括当次就诊医生的医生识别码,所述第一病症文件中包括患者信息、病症描述信息和识别信息,所述识别信息中包括第一病症识别码、首次医生识别码;
[0007]将所述医生识别码对应的就诊数据组成医患数据库;所述医患数据库中还包括医生信息和识别信息,所述识别信息中包括病症识别码。
[0008]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医生识别码对应的第一医生信息存储入第一数据库中,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有患者的第一病症文件相关联;所述第一数据库中还包括第一病症相关的第一病症信息、第一病症相关的第一医生信息、第一病症相关的第一患者信息、第一病症相关的第一医院信息。
[0009]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患者信息在所述第一数据库中搜索得到所述患者的第一病症对应的就诊数据。
[0010]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患者信息发送和接收对应的沟通信息。
[0011]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医生信息发送和接收就诊数据。
[0012]进一步的,所述医患数据库中的医生信息包括所擅长的病症信息,所归属的医疗机构信息和所述医生识别码。
[0013]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医疗机构信息检索得到该医疗结构信息下的所有医生信息;根据所述医生信息中的医生识别码检索得到该医生信息下的就诊数据。
[0014]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库还包括告知信息,所述告知信息具体包括医生或者患者发布的公开信息。
[0015]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就诊数据中增加评价信息。
[0016]本发明的医患数据的处理方法可以将医患数据进行有效处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医患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0018]图2为本发明医患数据的处理方法中病症文件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发明医患数据的处理方法中医患数据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1]图1为本发明医患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2]步骤101,当患者对第一病症就诊时,生成第一病症的就诊数据,并将就诊数据存储到第一病症文件中;就诊数据中包括当次就诊医生的医生识别码,第一病症文件中包括患者信息、病症描述信息和识别信息,识别信息中包括第一病症识别码、首次医生识别码(不区分何时生成第一病症文件,是第一次就诊或者转诊);
[0023]图2为本发明医患数据的处理方法中病症文件的示意图。具体的,第一病症文件就是在患者第一次对第一病症进行就诊的时候,生成第一病症文件。病症文件是和病症相关的,例如一个患者可能会患有很多种疾病即病症,每一种病症会生成对应的病症文件。在患者对不同的病症进行就诊的时候,将不同病症就诊时的就诊数据存储到对应的病症文件中。也就是说,每一个患者在第一次对一个病症就诊的时候会生成该病症对应的病症文件。
[0024]就诊数据中包括就诊医生的识别码、就诊时间和病历数据,就诊医生的识别码,就是此次就诊的医生的识别码。因此需要维护一个就诊医生识别码表,在该识别码表中维护了就诊医生和识别码的对应关系,如果有新的医生,则添加该码表的表象,增加该医生的名称和对应的识别码。病历数据就是在医生就诊的时候所生成的就诊相关的所有数据,例如病情数据和用药数据等等。
[0025]病症文件中还包括患者信息、病症描述信息和识别信息,患者信息就是患者的基本信息,例如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过敏史等等。病症描述信息包括该病症应该具有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基本病情等描述。
[0026]识别信息中包括第一病症识别码、首次医生识别码。为了对病症进行归类和划分,可以将不同的病症进行编码,生成病症识别码表,在码表中维护不同的病症所对应的病症识别码,如果有新的病症则增加对应的新的病症识别码,在生成病症文件的时候,在病症文件中添加对应病症的病症识别码。
[0027]所谓首次医生识别码,就是首次将该患者引入的医生的医生识别码,由此可以知道该患者是由哪个医生引入的。
[0028]步骤102,将医生识别码对应的就诊数据组成医患数据库。
[0029]图3为本发明医患数据的处理方法中医患数据库的示意图。医患数据库是更新和增加的,就是医生在就诊以后,将就诊时生成的上述就诊数据组成的数据库。医患数据库中还包括医生信息和识别信息,识别信息中包括病症识别码。
[0030]具体的,为了更好的维护和识别医患数据库,在每个医患数据库中都包括该医生的医生信息,例如名字、年龄、所在医院、擅长领域等等。另外,在医患数据库中包括识别信息,例如上述病症识别码。
[0031]可选的,将医生识别码对应的第一医生信息存储入第一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与所有患者的第一病症文件相关联;第一数据库中还包括第一病症相关的第一病症信息(与治病或者健康相关的信息)、第一病症相关的第一医生信息(该领域擅长的医生信息)、第一病症相关的第一患者信息(同病病友信息)、第一病症相关的第一医院信息(该领域著名的医院信息)。
[0032]所谓第一数据库,就是为了该病症对应进行方便治疗的数据库,其中的病症信息就是有关该病症的治疗、辅助治疗、预防、科研等相关的信息。医生信息就是在该病症治疗的领域比较知名和擅长的医生信息。患者信息就是包括患有该病症的患者的患者信息。而医院信息就是对该病症领域治疗比较擅长的医院的医院信息。
[0033]这些信息的作用是方便病症的,实现方式具体包括如下:
[0034]第一,通过患者信息在第一数据库中搜索得到患者的第一病症对应的就诊数据(其他医生检索病例,从而和该患者交流,或者作为教学案例)。具体的,医生用户、患者用户或者其他第三方用户通过患者信息在多个第一数据库中进行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